屠守锷两弹一星元勋人物事迹

| 徐球

屠守锷两弹一星元勋事迹是什么样的?屠守锷是怎样的科学家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屠守锷两弹一星元勋人物事迹(精选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屠守锷两弹一星元勋人物事迹

屠守锷两弹一星元勋人物事迹(精选篇1)

在我国导弹研制的起步阶段,屠守锷用了一个笨办法,将苏联提供的一枚P-1导弹大卸八块后再重新装好,用这种“反设计”的方式带着年轻的工程师们研制导弹技术。这方法想想容易,做起来却是十分繁杂。拆装的仓库里只有两个三叉架、一根横梁和一副手动的起吊用具,就靠着这些简陋的工具,屠守锷带着大家先将每一个零部件编号、造册,再按弹体、发动机、伺服机构、惯性器件、电子器材等分门别类地一一拆卸、摆放,还要化验、分析材料的成分、规格、性能,并画出图纸,再按照图纸把大卸八块的导弹复原。

在动手拆装的过程中,如果碰到了什么疑难问题,屠守锷就和大家一起坐下来讨论。有时候,屠守锷干脆就在现场给年轻人上起课来。“听屠老师讲课必须全神贯注,因为他讲课非常精练,没有一句废话,不说一个多余的字,也不重复第二遍。学生稍一走神,后面的内容可能就听不懂了……”

这样的现场课,还真是让年轻的工程师们受益匪浅呢。事实证明,最笨的办法最有效。年轻的工程师们在屠守锷带领的“反设计”研究中迅速地成长起来了。1960年,苏联撕毁合同、撤走专家。1961年,屠守锷临危受命,全面主持导弹技术工作。他还是那句话:人家能做到的,我不信我们做不到。

屠守锷两弹一星元勋人物事迹(精选篇2)

有一天,大家正就着咸菜啃窝头吃早饭,“屠老头”突然凑过来,神秘地悄声说:“今天我给大家加了一道硬菜!”不一会儿,打饭师傅将硬菜端了上来,大家满怀期待地伸长脖子一看——竟是一盘花生米。原来是有几位同事看屠守锷上了年纪,胃也不好,每天工作还那么繁重,就向领导申请每天早餐时给屠守锷加一盘花生米。在那个年代,花生米可不是随便就能吃到的。

见屠守锷将花生米贡献了出来,大家也都不客气了,纷纷伸出筷子把花生米送进嘴里,嚼得“嘎巴嘎巴”响。这时,不知谁说了句:“这硬菜果然硬得很啊!”

“哈哈哈——”笑得最响的,还是“屠老头”。

可一到车间,“屠老头”就成了总管全局的“屠老总”。洲际导弹上数以万计的零部件他都要管,而且要和各个岗位的技术人员一起严格检查好几遍。

一次检查时,屠守锷发现多出了几根铜丝,他马上严肃地让技术人员处理掉。技术人员一边暗暗佩服,这几根头发丝一样的细铜丝居然也会被 “屠老总”发现;一边又有点想不通,不过是几根多余的铜丝,能有什么影响呢?

“屠老总说过,任何一点极小的隐患,哪怕是一根细铜丝、一颗小螺丝,都要在发射之前解决掉。”一直跟着屠守锷的助理向这位技术员讲起了一件往事。

那是在洲际导弹的研制阶段,屠守锷在排查问题时,发现少了一颗鱼眼睛一样大小的圆珠子。眼睛近视的屠守锷硬是趴在地上,一寸一寸地摸找这颗小珠子。终于,“找到了,找到了!”他开心地叫起来,只见他从车道沟里挖出了这颗小珠子,用食指和拇指捏着举到助理面前,说,“这颗小珠子要是掉进导弹里,说不定就会酿成大祸!不找到的话,这颗小珠子会硌得我寝食难安啊!”

屠守锷两弹一星元勋人物事迹(精选篇3)

屠守锷是长征二号运载火箭的总设计师,主持了全部研制工作。1975年11月,“长征二号”成功地将我国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送入轨道。

随着我国太空探索脚步的加快,屠守锷又提出了高速度、少投入地发展大型运载火箭的最佳途径,并首次将长征二号丙火箭作为芯级,捆绑了4个液体火箭助推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可比长征二号丙火箭提高约3倍。这个火箭的型号被定名为长征二号E火箭,也就是后来国人耳熟能详的“长二捆”。

“18个月完成研制并首飞成功!”直至多年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师生前来拜访时,他还清楚地记着这段艰苦又令人骄傲的历史。

在“长二捆”基础上发展的各型火箭更是在中国航天发展历程中屡立战功。其中,长二F运载火箭一次次成功发射神舟系列载人飞船,后来将天宫一号、天宫二号送入太空的,还是长二F。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一位专家说,屠守锷的眼光绝对超前。“翻开上世纪90年代‘长二捆’刚刚发射成功时欧美报章的评论就可知悉。”法国《世界报》称它“令人生畏”,美国报刊赞其“世界先进”,还有科技评论称:由此中国火箭地位提升至“第三”。

屠守锷对培养后人同样不遗余力。1998年,他一下子拿出30万元私人积蓄,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设立基金,奖励那些“贫而有志,穷且益坚”的学子。他特别嘱托:不用他的名字命名,也不宣传,就叫“宏志清寒助学金”。 他一生与“扬名”、“作秀”绝缘,十几年来,很少有人知道基金的捐助者,竟是这位“两弹一星”元勋。

行胜于言,大爱无名。

屠守锷两弹一星元勋人物事迹(精选篇4)

屠守锷(1917年12月5日-2012年12月15日),浙江省湖州市人。火箭总体设计专家。1917年12月5日生于浙江吴兴。194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航空系。1943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硕士学位。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是中国"航天四老"之一。历任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研究员、高级技术顾问。曾任西南联大副教授、清华大学教授、北京航空学院教授、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室主任、七机部第一研究院副院长和科技委主任、航空航天部高级顾问等。

中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开拓者之一。领导参加地空导弹初期试制,任副总设计师;研制液体弹道式地地中近程导弹、中程导弹,任总设计师;研制洲际导弹和长征2号运载火箭,任总设计师。荣立航天部一等功,获求是基金杰出科学家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1999年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屠守锷,1917年12月5日生,浙江湖州南浔镇人。父亲屠维屏是一个小职员,家境虽不大宽绰,却很希望子女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屠守锷少年时在家乡读书,后进人浙江省立第二中学及江苏省立上海中学就读。曾在上海亲历的惨绝人寰的一幕,奠定了屠守锷一生追求的基调。抱着航空救国的决心,屠守锷发奋读书。1936年,考入清华大学机械系。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学校被迫停课,后转移到湖南长沙借用湖南大学校舍复课。这时清华大学初设航空系,屠守锷即转入该系。他亲眼目睹了在帝国主义列强蹂躏下的中国任人宰割的惨状,心头时时涌动着以科学技术强国的强烈愿望。

屠守锷两弹一星元勋人物事迹(精选篇5)

1956年,屠守锷在北京航空学院开设了火箭专业,并于1958年初建成了中国第一个包括导弹、发动机和制导系统等专业的火箭系。1957年2月,应聂荣臻元帅之邀,他来到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工作,成为钱学森院长领导下的十大研究室主任之一的第八研究室主任,负责导弹结构强度和环境条件的研究。

导弹研究对于屠守锷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他和当时的很多专家一样,一切从零开始,在模仿、摸索中稳步推进。在苏联背信弃义撤走所有的专家资料后,1961年9月屠守锷临危授命,出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副院长,全面主持研制“地地导弹”技术工作。面对苏联专家“中国人20年也搞不出原子弹,只能守着一堆废钢铁”的嘲讽,屠守锷坚定地对团队成员们说:“人家都能做到的,我不信中国人就做不到。”

上任伊始,他和同事们广泛听取意见,深入科研生产一线,潜心研究,制定了“八年四弹”(“四弹”指近程导弹、中程导弹、中远程导弹、洲际导弹)规划,该规划成为我国导弹与火箭技术发展的蓝图。在完成了一系列的技术攻关后,1964年屠守锷带领团队又进行了连续八次中近程导弹飞行试验,最终获得成功。在屠守锷的主持下,我国实现了导弹从无到有的新跨越。

258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