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珩中国光学家事迹

| 徐球

王大珩中国光学家事迹大家知道是什么吗?王大珩是什么样的科学家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5年王大珩中国光学家事迹(通用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王大珩中国光学家事迹

王大珩中国光学家事迹(篇1)

王大珩(1915—2011),江苏省吴县市人。应用光学专家。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8年赴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学习应用光学专业,获硕士学位。1948年回国,历任大连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所长、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院长、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国防科委十五院副院长等。

王大珩是我国现代国防光学技术及光学工程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他领导研制了我国第一台靶场装备大型精密光学跟踪电影经纬仪、我国第一台激光红外电视电影经纬仪和船体变形测量系统。为配合我国中程“地地”导弹发射试验,他担任大型精密靶场光测设备研制总工程师,提出工程总体方案,解决关键技术问题,为发展我国的尖端武器作出了杰出贡献。

谈到光学与“两弹一星”的关系,王大珩说:“这个工作是全国的大协作。我们在里面怎么说也只是做了非常局部、很少很少的工作。”在国家多项重大科技事件中,如“两弹一星”“863计划”、成立中国工程院、“大飞机”立项等,都能看到王大珩的名字。他一生的事业,都是围绕国家的需要,始终践行着“国家的需求,就是我追求的事业方向!”

王大珩中国光学家事迹(篇2)

应用光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和长春理工大学创始人。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首届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成就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02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正式命名第17693号小行星为“王大珩星”。2018年,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称号并获奖章。

2019年,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的“致敬方阵”中,大珩先生女儿王森举着王大珩的头像,与____、____等6位新中国缔造者头像、另2位老一辈科学家和9位老战士的家属同乘第一辆礼宾车驶过天安门广场。

在“中国光学英才摇篮”——长春理工大学的校园内,静静地坐落着全国首批“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王大珩展览馆。

王大珩,应用光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长春理工大学创始人,第一任校长。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首届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成就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02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正式命名第17693号小行星为“王大珩星”。2018年,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称号并获奖章。

王大珩中国光学家事迹(篇3)

这位摘下星光的人,一生为国为民为科学,留下永恒之光。他发明了中国第一台电子显微镜,主持建造了中国第一台激光器,他就是被誉为“中国光学之父”的王大珩。作为世界光学领域著名专家的王大珩,早年出国留学,1948年学成归国,在我国一片空白的光学领域中,不断开拓进取,在他的领导下,炼出了新中国第一炉光学玻璃,随后用不到6年的时间,又相继研制出第一台电子显微镜、高精度经纬仪、光电测距仪等一系列光学仪器,建立了从研究到设计、再到材料、加工生产、检测的一整套科研体系,一举改变了新中国在光学领域一片空白的局面,奠定了我国国产精美光学仪器的基础,直到近90岁高龄,王老依然不辞辛苦地带博士生,将自己毕生所学毫无保留的传授下去。王大珩院士用自己的一生,为中国科技开创了一条光明之路。

1915年2月,王大珩出生于日本,父亲王应伟在世纪初曾留学日本,是早期的地球物理和气象学家。母亲周秀清极其重视对子女的教育。王大珩从小受父亲熏陶,对学习科学知识产生浓厚兴趣。当看到筷子半截斜插入水杯中,出现挠折现象时,父亲就指出,这叫折光现象;在小学时,父亲就带着去看他亲自做地磁观测;在初中时,带他进行气象观测实习。在父亲教育辅导下,王大珩超前学完了中学数学和微积分。

1932年,17岁的王大珩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在叶企孙、吴有训、周培源等名师的教育熏陶下,不仅学到了科学知识,而且学会了从事科学工作的思想方法,更重要的是长辈们的道德为人,爱国思想,对事业严肃认真负责的态度和进取精神。

1936年,王大珩从清华大学毕业,在老师的带领下,和同学们一起南下作修学旅行。不久“卢沟桥事变”爆发,掀起全国抗战,接下来就是“八一三”上海保卫战。王大珩积极投身抗战,加入到政府兵工署工作的队伍中,在敌人的炮火中从南京退到长沙,在那段时间里他第一次听到了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更加坚定了他学以报国的志向。

王大珩中国光学家事迹(篇4)

1980年代,世界局势风云变幻。美国总统里根突然发布“星球大战”计划,抗衡苏联日益强大的核武器技术。美国的新策略,是靠高新技术带动军备竞赛。这对冷战时期的各国来说,都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这意味着,科技强国的时代来临了。

随后,苏联与东欧发布“科技进步综合纲领”、法国发布“尤里卡计划”、日本发布“振兴科技政策大纲”。这些动作,是对中国的一种无声催促。

1986年年初,国家召开针对美国的战略防御计划研讨会,科学家王大珩参加完会议,回到家里,思绪繁杂。

王大珩是我国的“两弹一星”元勋,参与过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组织制造,在国防光学、空间科学技术等方面有重大贡献,被称为我国的“光学之父”。

身为一个科学家,他比谁都清楚,科研在很大层面上,比的是速度。再不开始做点新东西,我们注定要被世界抛在身后。与如今相对和平稳定的局势不同,“冷战”时期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是要挨欺负的。

然而,国家目前依然没有大的动静,甚至还有人说,我们现在还没有财力和精力发展科技,不如等美国研制出新成果,到时候我们经济储备也足了,重金把技术买下来,省时省力。

这种论调,简直荒谬至极。

一个国家最尖端的科研成果,是用钱能买到的吗?换位思考一下,有哪个国家,能把关系到自身国力的技术卖掉?

王大珩完全不赞同这样的观点,然而,科学家们的声音,在会议上并不如政治家洪亮。这僵化的局面,需要找个办法来打破。

正当他独自在家皱眉深思的时候,门被敲响了。

来人是同他一起参加会议的科学家陈芳允。他和王大珩的看法一样,按捺不住焦急,大晚上跑过来找他商量。

二人对坐长谈许久,最后得出一个共同的结论:只能寄希望于邓小平。只要他肯拍板发展科技,一切都好说。于是王大珩说:“我们干脆给邓小平同志写封信吧!”

在这个春寒料峭的深夜,王大珩在书桌前展开纸张,字字斟酌,写下了一封长信,即《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

他在文中诚恳地表达了自己焦急的心情——再不抓科技,国际地位堪忧!随后,王大珩和陈芳允一起找到核物理学家王淦昌、航天技术及自动控制专家杨嘉墀联合署名,耗时一个月,在1986年3月份完成了这份《建议》。

王大珩中国光学家事迹(篇5)

王大珩(1915年2月26日—2011年7月21日),祖籍江苏苏州。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8年赴英留学,攻读应用光学专业,获硕士学位。1942年被英国伯明翰昌斯公司聘为助理研究员。1948年回国,历任大连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仪器馆馆长,长春光机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院长,国防科委十五院副院长(兼),中国光学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主任,国防军工科学研究委员会副主任。2011年7月21日,在北京协和医院逝世,享年97岁。

1932年,17岁的王大珩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几年后“卢沟桥事变”爆发,掀起全国抗战,接下来就是“八一三”上海保卫战。王大珩积极投身抗战,加入到政府兵工署工作的队伍中,在敌人的炮火中从南京退到长沙,在那段时间里他第一次听到了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更加坚定了他学以报国的志向。

1951年,王大珩受中国科学院邀聘筹建仪器研制机构。1952年,中国科学院仪器馆正式成立,一切都在初创阶段。不仅仅是科学仪器匮乏,就连制造光学精密科学仪器的材料光学玻璃也是空白,而国家能提供给他们的只有1400万斤小米,这是创建仪器馆的全部经费。在他的鼓励和带领下,全馆以零做起,满腔热情地投入到光学玻璃的研制工作中。

260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