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陈芳允事迹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陈芳允事迹是什么样的呢?陈芳允的研究大家了解多少?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5年“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陈芳允事迹(通用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陈芳允事迹篇1
陈芳允(1916年4月3日—2000年4月29日),出生于浙江黄岩。无线电电子学家、空间系统学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1年加入九三学社。
1931年在黄岩县立中学初中毕业,后到上海浦东中学读高中。当时正值全国上下都在反对日本强占东三省,抵制日货,请愿抗日等运动不断,他参加了到南京的请愿和抵制日货等活动。1934年,陈芳允考入清华大学机械系,一年后转入物理系。在清华大学,他参加了“一二·九”运动。1938年毕业,留校在清华无线电研究所任助教。他从此边干边学,逐步成为一个无线电电子学的科学技术工作者。在任教的同时,他还在任之恭教授指导下,从事通信和晶体滤波器方面的研究。1941年,他转到航空委员会成都无线电厂研究室工作,从事飞机定向仪和导航设备的研制。
1944年末,他被派到英国留学进修期间,在无线电厂研究室工作。先从事有关电视接收机图像质量改进方面的研究,后来参加了海用雷达的研制和在“玛丽皇后号”船上的实际测试工作。
1948年6月,陈芳允回国,在中央研究院生理生化所任技正,协助所长冯德培研制神经生理方面的电子仪器。他主要参加电生物学和核物理学方面的电子测试技术工作,成功地研制了神经生理学方面的电子仪器,包括刺激器、放大器和显示器等。这套仪器曾推广到上海医学院,以后还在北京协和医院进行演示,作为他们研究的参考。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陈芳允事迹篇2
陈芳允193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并留校工作,1945年赴英国留学进修,三年后学成归国。1965年1月,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工作正式启动,陈芳允担任卫星测量、控制的总体技术负责人,制定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的测控方案。
此外,陈芳允还参与了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制工作,为我国的国防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当别人祝贺他时,他却说:“我只不过为中国的原子弹做了一件小小的工作。”
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军方GPS(全球定位系统)开始投入使用,并长期占据垄断地位。陈芳允深知拥有独立自主的导航系统对于提高国际地位、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保障经济社会安全、维护国防安全的重要性。为了打破这种局面,陈芳允开始致力于研制我国自己的“GPS”。他提出了利用两颗同步定点卫星进行定位导航的设想,并成功进行了演示试验。该系统被称为“双星定位系统”。这一创新性的成果为后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技术基础。
2000年10月,随着两颗北斗导航实验卫星的成功发射,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2020年6月23日上午,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搭载着北斗三号导航系统的收官之星冲上云霄。至此,中国已经发射并组网了55颗北斗卫星,建成了中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服务性能要求最高、与百姓生活关联最紧密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陈芳允事迹篇3
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家危亡之际,年轻的陈芳允感受到了深深的责任与使命感。
1938年,为了继续求学并支援抗战,他转入西南联合大学,这所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南开大学在昆明联合组成的临时大学,成为了中国战时高等教育的一面旗帜。
在西南联大,陈芳允不仅继续钻研物理学,还接触到无线电技术,对这一新兴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抗战期间,由于战时通讯的需要,无线电技术成为了国家急需的领域,陈芳允意识到这一技术的重要性,毅然决定投身其中。
他积极参与研究和开发工作,为战时通讯设备的改进和创新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战争结束后,陈芳允继续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前行,他在无线电电子学和雷达技术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成为新中国成立后首批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科学家之一。
他主持和参与了多个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为中国的国防和科技进步做出了卓越贡献。
陈芳允一生致力于科学研究和教育事业,他的成就不仅体现在技术突破上,更在于他对后辈的培养与指导。
在生活中,陈芳允从来不穿带拉链的衣服,因为他曾经因为拉链损坏弄了许久,认为耽误了科研的时间,所以便再也不穿带拉链的衣服了。
他常说,科学研究不仅要有扎实的基础和创新的思维,还要有服务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他的这份信念,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科技工作者为国家的科技事业奋斗不息。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陈芳允事迹篇4
大学毕业后,陈芳允进入清华大学无线电研究所工作,所长任之恭看中了他的潜力,推荐他到自己的朋友,也是中国最早从事无线电工作的倪尚达所在的成都无线电修造厂从事技术工作。1945年初,陈芳允前往英国的A.C.Cossor无线电厂研究室,后来转入曼彻斯特工厂雷达研究室,研制英国第一套船上海用雷达,他是团队中唯一的中国人。
1948年5月,陈芳允带着满腔热血回到祖国,在中央研究院生理生化所工作。两年后,中央研究院和北平研究院合并为中国科学院,陈芳允当选为上海分院的工会主席。在此期间,他研制出国内生物电子学方面的第一套电子仪器设备,包括电刺激器、直流放大器及显示设备等。
1957年,陈芳允对苏联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进行了无线电多普勒频率测量,计算卫星的轨道参数。1958年,他转向脉冲技术研究工作。他提出并研制成功了纳秒级窄脉冲采样示波器,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可携带的采样示波器。经过精进,1963年他们成功研制出国际领先的毫微秒脉冲取样示波器。
1960年,他参加论证并提出了原子弹试验用的多道脉冲鉴别器的试制方案,又用了三年的时间,和同事一起研制出原子弹爆炸测试用的多道脉冲分析器,该仪器在原子弹试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64年,他带领团队又研制出可在飞机上使用的单脉冲体制雷达,该雷达被广泛运用于我国的歼击机。
1965年,陈芳允成为我国卫星测控技术的负责人,制定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的测控方案,还参加了设备研制和台站建设。解决了卫星测量的三个重要问题:一、卫星是否进入轨道、二、卫星轨道是否符合预定要求;三、卫星在何时到达了什么位置。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陈芳允事迹篇5
1965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研制工作正式启动。陈芳允担任了卫星测量总体技术负责人。当时,卫星测量在中国是一个全新的技术领域,特别是对卫星的跟踪观测到底采用哪种手段和方案,中国还没有经验。为此,陈芳允带领技术人员深入研究,大胆实践,反复论证。陈芳允不仅主持了技术方案的设计,还参加了设备研制和测量台站的建设工作。经过他与其他技术人员实地考察,分别在新化、南宁、昆明、海南设立了四个多普勒测量站。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升空,地面观测系统很快抓住目标,进行持续跟踪、测量与计算,及时预报了卫星飞经世界各地的时刻。由陈芳允主持完成的卫星测量方案非常有效,不仅圆满完成中国第一颗卫星测量任务,而且为中国卫星测控网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随后,陈芳允参加了中国回收型遥感卫星测控系统方案的设计和制定工作。那时正值“____”时期,陈芳允被下放到陕南一工厂进行“锻炼”“改造”,在此期间,陈芳允设计完成了遥感卫星的测控系统方案,为中国第一颗遥感卫星成功回收作出了重要贡献。
1977年,中国建造了“远望号”航天远洋测量船,成为继美、苏、法之后第四个拥有航天测量船的国家。由于船上多种测量、通信设备,光天线就有54部,各种设备间电磁干扰严重,影响了正常工作。陈芳允利用频率分配的方法,解决测量船上众多设备之间的电磁兼容问题,使各种设备得以同时工作而互不干扰,成功地解决了“远望号”船电磁兼容这一重大技术难题,并在中国向太平洋发射运载火箭试验中首次得到验证。
1970年4月,中国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成功后不久便提出发射同步定点通信卫星的计划。当年年底和1971年年初,陈芳允经过详细的调研和计算,提出了用“微波统一测控系统”来作为通信卫星发射和定点保持时的跟踪、测轨、遥测和遥控,而不必将它们分为独立的系统以完成各自的功能。统一系统大大节省卫星载荷的体积和重量,特别是星上天线的数目,同时也大大节省了地面设备的规模和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