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医生先进事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有写事迹的经历,对事迹很是熟悉吧,事迹可以起到引导读者认识先进,学习先进的作用。那么拟定事迹真的很难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医生先进事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优秀医生先进事迹 篇1
她,是一名平凡的妇产科医生。
她,从xx年于xx大学医学院妇产系毕业参加工作以来,勤勤恳恳,孜孜以求,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把诚挚的爱化成点点滴滴的甘泉,播洒在病人的心里。
她,从第一天走上岗位就暗暗嘱咐自己:妇产科工作是平凡的,又是神圣的。病人把最宝贵的健康和生命都托付给了我,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要让病人放心,让患者满意。我所做的事不仅体现我自己的价值,也体现我所从事的医生这个崇高的职业,体现党和政府所倡导的文明与和谐,体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她,就是xx市人民医院妇产科主治医师xx。
xx年春节快要到了,千家万户都沉浸在节日的欢乐和忙碌之中,但下岗工人吴梅香及其一家却因她的疾病而焦虑不安。20多天前,她因脑梗塞住进xx市人民医院内科病房,近来阴道出血淋沥不尽。内科请妇产科会诊。xx替她作详细的妇检,并作宫腔诊刮手术。几天后,病理报告显示:子宫内膜透明细胞癌,是一种发生率很低、恶性程度很高的肿瘤。听到这个诊断结果,吴梅香全家犹如天崩地塌,一下子掉进了万丈深渊。病人进行手术治疗,并先后施行6次腹腔灌注化疗。病人病情一天天好转。出院后,病人每隔半年进行一次复查。查后,吴梅香都喜孜孜地向她报喜:“吴医师,我的身体现在很好,我的命是您帮我捡回来的。”
李小花是个直肠癌术后病人,2011年底因妇科病到市人民医院就诊。检查后,诊断为宫外孕,这是一个随时可能手术的疾病。病人因恶性肿瘤曾经施行了手术,现在又要再开一刀,非常恐惧不安。xx首先劝导她,松解病人情绪,在密切监测病情变化的情况下,采用保守疗法,结果痊愈出院。出院时,病人悄悄地把一个红包塞进xx的口袋里,被她严词拒绝。然而病人始终感到过意不去,又千方百计打听到她的住址,把红包送到xx家里。xx诚心实意地对她说:“你现在不能上班,还要加强营养,用钱的地方很多。医生和病人是朋友,与病患作斗争把我们联系在一起,帮助你治好病是朋友的本份。你要是我的好朋友,就把红包拿走。”病人感动得热泪盈眶。此后,她们成了亲密的朋友。
病人马秀娟,54岁,未婚,一直独居。去年8月因患子宫恶性肿瘤在市人民医院妇产科施行手术,术后又进行了4次化疗。住院期间,xx不仅为她精心治疗,还象亲人一样关心她的生活起居,为她送茶送水,嘘寒问暧,帮她购衣购物。病人出院后,xx经常打电话向她了解身体状况,千方百计安慰她,鼓励她,并帮助她联系江苏省人民医院妇产科专家,作进一步治疗。 去年的一个寒冷冬夜,12点钟已经敲过,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把xx从沉睡中吵醒。原来一个要求自然分娩的待产孕妇,腹痛难忍,想要她到病房陪伴她。xx知道这个产妇胆子小,心理脆弱,耐受力差,连忙披衣起床,赶到医院。凌晨5时,孕妇产程停滞,又及时为她施行剖宫产手术。当母子平安回到病房,产妇望着xx既感激高兴,又十分不好意思地笑了。
今年2月,xx主动响应上级号召参加江苏省卫生厅组织的医疗队,到四川省绵竹市地震灾区参加对口支援工作。在对口支援期间,她与当地医护人员密切合作,互相学习,热诚为病人服务。在工作中,注重与病人尤其是地震后失去孩子的患者交流,给她们以心理疏导,与她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家市玉泉镇玉江村的吴江琼,今年39岁,“5.12”大地震中失去了正读高二的女儿,到绵竹市人民医院妇产科就诊。入院时,她还没有从灾难阴影中走出来。xx详细询问了病史,得之她已有3次流产史,孕38+1周双胎,实验室检查发现胆汁酸偏高,临床上诊断为肝内胆汁淤积综合症。患有这一疾病的孕妇在孕期随时有胎死宫内的可能。入院后,xx同她促膝交谈,帮她在心理上减压,同时予以吸氧,密切监测胎心变化。2月18日上午,她同当地医生一起替她行剖宫产术。随着响亮的哭声,一男一女两个小生命,一前一后来到了这个世界。这是“5.12”大地震以来,绵竹地区第一例出生的龙凤胎。四川卫视,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新闻30分、新闻联播相继进行了报道,在全国引起积极反响。但是一下子增加2个小生命,给吴江琼原本经济就十分窘迫的家庭增加了更大的压力。为了帮助她渡过难关,xx多次买了奶粉、小衣服、玩具送给两个可爱的孩子,还进行了5次回访。5月中旬,得知医疗队将要离开绵竹的消息,吴江琼一家依依不舍地赶到总队为xx送行,并特制一面锦旗,表示感谢。
在绵竹的3个月里,xx克服晕车的困难,坚持和队里同志一道参加下乡巡回医疗。金花镇卫生院位于绵竹最边远的山区,由于山体滑坡,山路被严重破坏,通行困难,地震前40分钟左右的车程,竟开了2个多小时。下车后,她不顾晕车的痛楚,立即开展诊疗工作。巡诊后,又手把手地向当地医生讲解各种妇科急腹症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转诊措施,恨不得把一天的时间掰成两天用。针对当地医疗状况,她还编写了《妇产科门诊常见手术操作常规指导手册》,发给卫生院妇产人员,供临床参考。 对口支援的工作相当繁忙辛苦,日复一日地在“宿舍—医院—巡诊”间穿梭奔忙,但是感到很充实,很快乐。当然,也有忧心的时候,就是想家,想孩子。她的儿子今年6岁,聪明活泼,上幼儿园大班,但由于过敏体质,稍不留心就会感冒,尽管临行时,孩子奶奶一再叮嘱她,放心在外工作,然而她还是放心不下孩子。有这样一首歌其中有一句歌词:“夜深人静的时候,是想家的时候”,每当此时,她就想起远在千里以外的幼小孩子,此时此刻,她只能拿起孩子的照片,聊解思念之情。在绵竹的3个月时间里,她时常处于责任与思念的冲撞之中。正是这种责任与思念的冲撞,使她对医生的爱有了新的理解,新的升华:大爱无声,大爱无疆;
平平凡凡中有爱,平平凡凡的爱有不平凡的神圣。2011年5月,xx被江苏省对口支援四川省绵竹市地震灾后重建指挥部表彰为先进个人,同时被江苏省对口支援绵竹市医疗卫生总队表彰为优秀队员。
优秀医生先进事迹 篇2
xx,男,藏族,45岁。1983参加工作,现在果洛州藏医院工作。
xx出生在果洛一个贫苦的牧民家庭,从记事起留给他最深刻的感受就是,父辈们因多病而无医无药治疗的窘境。从那时起就立志长大以后做一名,为广大患者解除病痛的曼巴(医生)。自此,从上学的那一天起他就狠下决心,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充分体现了“用知识改变命运,实现梦想”的人生故事。十年寒窗,九载熬油,1983年6月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青海卫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基层卫生院工作,工作之余总是潜心研究藏医医疗和藏医药工作,长期积累的医疗经验,铸就了他在藏医药方面的丰硕研究成果和业绩。1996年他被任命为州藏医院副院长后,带领藏医院全体职工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医院管理年”活动为契机和载体,以提高人民健康为目的,认真贯彻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勇当医院改革的急先锋,把智慧奉献给钟爱的事业,把一家普通藏医院创建成“二级甲等医院”,他先后荣获“全省卫生系统廉洁行医标兵称号”、“古籍整理贡献奖”、“十五全省医药古籍整理先进个人”、“青海省100名优秀科技人员”、“全省医院管理年活动优秀院长奖”、“青海省卫生系统优秀中青年专家”等荣誉。
xx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严格遵章守纪,严于律己,率先垂范,创先争优;作为一名医生,对技术刻苦钻研,精益求精,28年如一日,心系群众,时时刻刻“以病人为中心”,把无限的激情倾注在藏医药学事业中。他曾拜老中藏医药专家土旦为师,专修皮肤、乙肝、心脑血管等疑难病症,并成为全省老中藏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他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治病救人,医德高尚,着力解决牧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作为一名领导,始终坚持以法治院、以德治院的方针,锐意改革,改善服务态度,加强对职工的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教育;以单位为窗口,开展了创建“诚信医院”、“百姓放心医院”和“三好一满意”等活动,树立了救死扶伤,忠于职守,乐于奉献,文明行医的行业风尚;全面推行了医疗服务收费清单制、医疗服务价格和药价公示制等医院内部运行机制;在门诊患者和住院患者中开展了患者满意度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群众对果洛州藏医院行风综合评议,满意率达到95%以上。对自己的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要求职工要做的事自己首先做到,职工有困难,他第一个帮助,用自己处处以身作则的模范作用,扎实认真的工作态度,虚心听取各方面意见的民主意识,赢得了职工的信任和支持,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一年上一个新的台阶。在管理方面,他坚持以人为本,实行医务和院务双公开,与有不同意见的进行沟通、说明原因、讲清道理,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充分调动了全院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他把“一切为病人、一切方便病人、一切服务于病人”的承诺全面落实到每一项具体工作中,严格执行“三条禁令”、“六不准”等规定,坚决抵制不正之风,廉洁行医,廉洁行政,医院近年来既未发生过收受红包和收取药品回扣等现象,也未发生过医疗责任事故和医疗技术事故。
xx在抓业务、抓管理的同时,不忘临床医疗及藏医药学术研究。依托果洛藏药资源丰富、质量优质、销售市场广阔等得天独厚的优势,潜心研究、挖掘整理藏医药秘方,并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创新开发完成了“藏王补肾丹”、“脑神宝”、“雪山胃宝”、“雪山清肺丹”、“雪域肝泰康”五种藏药品,五种藏药均获国家药品批准生产文号,为果洛州藏医院开发研制藏药新品种做出了突出贡献。随后,主持开发研制了“雪域益肾胶囊”、 “雪域养颜胶囊”、“雪域壮骨胶囊”、“雪域纤美胶囊”等四种藏药保健产品,四种藏药保健品已经青海省卫生厅组织专家评审并获试生产批准文号,藏药保健品的开发开创了国内藏药配方制剂保健品的先河,填补了国内没有藏药保健品制剂的空白。同时,由他主持研制的果洛州藏医院藏药制剂标准已完成,现已申报有关部门待批,主持研究的“三新”项目皮肤病的藏医药治0疗研制工作已完成,用不了多长时间将会被组织实施和临床使用。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医务工作者,始终关注公益事业,把人民群众的健康放在首位。虽然,医院底子薄、经费紧,但他每年坚持选派数名藏医骨干携带一定数量的药品到州属各县开展义诊、义治、卫生宣传等活动。近十年来,累计有近2000名贫困牧民和五保户直接受益,免费送药达6万元。同时,每年给大武镇周边的XX县移民村、昌玛河移民村捐赠藏药和衣物、食品等物资,价值达2万余元;对州乳品厂牧业一大队和大武地区周边的贫困户、五保户进行登记造册,免费逐家巡诊;免费为全州培训乡村医生200人次,使受培训人员基本掌握了藏医基础适宜技术,培训果洛籍海南卫校藏医班实习生200余名。
xx作为藏医院及藏医药研究中心的负责人之一,在工作之余和研究中心成员不断挖掘、搜集和整理出版藏医药古籍,撰写出版了《藏医医德谈》、《藏医决窍·利他明灯篇》、《名医都炯多杰传》、《藏医学概论》、《德合拉医学专著》等藏医学著作;与中心研究人员合编出版了《果洛州藏医史》,篇幅达80余万字。其中《藏医医德谈》获得了2002年度中国出版协会科技出版工作委员会西部地区优秀科技图书评委会优秀图书二等奖,《德合拉闹日吾医案集》被中国中医药管理局列为全国第二批民族医药文献整理项目。2005年,主持整理出版了《康仓珠嘉的全部医案集500万字》该书集果洛州名医康仓珠嘉的全部医案及方剂,具有较高的藏医科学水平。近二十年来,他共整理出版藏医药古籍达30余部,特别是2008年整理出版的《藏医学传承》、《四部医典难点释文》光盘在藏区发行后,在藏医药界引起了反响,为藏医药的健康发展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2010年4月14日,玉树发生了7.1级大地震。在玉树最危急、最艰难、最严峻的时刻,他服从组织安排,离开年迈的父母、心爱的妻子、可爱的孩子,带病赴玉树州藏医院挂职支援抗争救灾一线工作。期间,主要协助玉树州藏医院院领导灾后统计,制定院“4.14”抗震救灾应急运行工作方案,参与起草重建设计规划,深入现场开展救治活动。先后巡回医疗出诊60余次,治疗救护受灾群众达6万余人次,诊治受灾群众5000余人次,为玉树州抗震救灾和州藏医院恢复重建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二十八年的从医生涯,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医生的天职,用自己拳拳爱心、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篇章。了解他的人,无不为他全身心扑在事业上,工作起来不顾一切的精神所佩服;身边的同事,无不被他病人至上的天使般的真情所赞叹。他的工作得到了患者的爱戴、同事的尊敬、组织的肯定。他以一个共产党员崇高的信仰和不懈的追求,为了脚下这片他深爱的热土而无怨无悔地奉献者。而面对诸多荣誉,他却坦然一览视之,这就是扎根高原、潜研医学、从容面对人生的他……
优秀医生先进事迹 篇3
xx,女,32岁,是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龙东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一名全科医生。20xx年毕业至今一直在龙东社康中心从事基层卫生服务工作。
龙东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从20xx年6月开始全面开展预防接种业务。xx通过学习取得了预防接种人员上岗证后就负
责起了社康中心的预防接种工作。她所在龙东社区人口超过7万,适龄儿童数超过1万名。为满足社区居民的预防接种需求龙东社康一周有四天设为预防接种日,由于人员紧缺,xx除了要完成社康中心的全科诊疗工作外,在预防接种日的这四天时间里更是加班加点,雷打不动。社康中心成立初期,条件比较艰苦,预防接种日只有一个医生和一个护士负责接种。而每天要接种超过300人次,高峰期的时候,预防接种大厅坐满了儿童及家属,排队的人群一直排到了街上。xx每天忙得顾不上喝水,上厕所也要跑步去。但她对每一个接种儿童总是态度和蔼可亲,工作一丝不苟,认真查对,耐心解释,不厌其烦地回答家属的各种问题。下班后别人都走了,她还要加班将当天的资料录入电脑,核对疫苗数量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xx就这样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十年如一日地从事着预防接种这项看似简单平凡的工作。从来没说过苦,没叫过累。她说她欠家人和孩子的很多很多。结婚时的蜜月旅行因为工作忙而取消。怀孕八个月了她仍然奋战在预防接种工作的第一线。很多家属说:郑医生,你肚子都那么大了还上班呀。她笑笑说:看那么多人排队我着急,我多做一点没什么。生完孩子三个月后她就主动要求回来社康上班了。儿子从出生到现在已经8岁了,基本上都是给老人带。xx尽量在有限的休息时间里多陪陪他。xx的丈夫也是龙岗中心医院另一家社康中心的全科医生,夫妻俩都长期工作在基层第一线,经常倒夜班,到了预防接种日还要加班,但他们能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家庭幸福美满。
除了每周四次的预防接种日,xx和她的同事们还要经常深入社区查漏补种。由于社区外来人口多,居住环境复杂。xx克服困难,夏天顶着烈日,冬天冒着寒风。近的地方步行,远的地方骑自行车。走街串巷,上楼下楼。几年下来,光自行车都丢了好几部。
xx在长期的工作中发现很多外来劳务工由于工作变动频繁,流动性较大,难以及时完成必要的预防接种,她便考虑使用新的互联网平台来改进传统的联络方式。20xx年,我市“疫苗宝”移动预防接种信息平台上线启用,她即在社区内积极推广使用“疫苗宝”APP手机平台。由于社区群众基预础好,推广得力,龙东社区使用“疫苗宝”的关联率达到90%以上。为全市社康中心中关联率最高最好的。xx医生还应邀到其他区为多家社康中心接种医生介绍推广“疫苗宝”的先进经验。同时在她的主导下龙东社康中心还依托现有的深圳市“织网工程”架构,开展社区流动儿童预防接种项目网格化管理试点工作,充分发挥社区网格信息采集员在流动儿童发现和管理工作的优势,为社区群众提供包括预防接种在内的多项服务。通过与社区工作人员对社区全部6岁以内的4688名流动儿童进行核实建档,进而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接种宣传教育和督促儿童监护人及时带儿童接种疫苗,真正做到预防接种的“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大疾控格局。多项工作的创新和改进方便了社区居民,提高了预防接种的工作效率。
xx医生多年来工作在社区健康服务的一线,其工作得到了社康中心同事和领导、医院及上级主管部门领导、社区群众和领导广泛一致的好评。龙岗中心医院龙东社康中心被评为区预防接种门诊先进单位,xx本人也多次被评为龙岗中心医院优秀医务工作者。
优秀医生先进事迹 篇4
1994年夏,xx从xx省中医学院毕业,分配到xx县人民医院工作。作为医学领域的年轻学生,xx深感责任重大。自那时起,就培养了刻苦学习的习惯。他虚心拜老大夫为师,遇到疑难病例,及时查阅资料、跟踪观察,同时多次参加了中西医结合高层次培训。
xx年,他担任xx县人民医院院长,也就是在这一年,国家公立医院改革正式启动。为此,他组织医院领导班子成员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相关文件和政策,对国家“医改方案”相关政策深入剖析,形成了一套新的医院发展共识。
参加工作20余年来,xx多次参加中医临床医师培训,完成了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业、医院管理高级培训班等理论学习,并晋升为中医内科副主任医师。完成多项课题的临床研究。发表论文4篇,主持的《中药药物熏蒸结合针灸辅以其他方法治疗痹症的研究》《xx市农村居民疾病谱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等课题都获得了奖项。
由于xx的奉献情怀和担当精神,先后被xx省卫生厅、xx省精神文明委授予“全省医德医风先进个人”“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被xx市科协授予“优秀科技工作者”,被xx县卫生系统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
优秀医生先进事迹 篇5
赵纯清:让乡亲在家门口瞧上病
赵纯清,现任淮北市烈山区古饶镇山西村卫生室主任。1992年,他从淮北卫校毕业后,顺利进入濉溪县一家公立医院上班,很快成为医院骨干。但工作几年后,他听从内心深处的召唤,不顾领导和同事的再三挽留,毅然辞职,回到家乡古饶镇山西村,利用家里的3间破瓦房办起了村卫生室,看病、治疗、出诊都是他一个人。虽然环境跟县里医院没法比,而且工作没日没夜,但他始终坚守初心——“让乡亲们在家门口就能瞧得上病”,而且一干就是20多年。多年来,他还通过拜师学艺和刻苦钻研,熟练掌握了中医治病、推拿按摩、小夹板固定治疗骨折等医术,努力提升服务村民的本领。
不管白天黑夜、刮风下雨、有钱没钱,只要病人有需要,他就随叫随到。赵纯清说,多年来他最担心的是有村民突发疾病。在上世纪90年代,村里连一条像样的路都没有,发生的两件事让他刻骨铭心:一件是一名村民农药中毒,因道路不畅未能及时送到医院救治,最终不幸去世;另一件是一名村民突发脑溢血,同样由于道路不畅,救护车未能及时赶到,耽误了治疗,留下严重的后遗症。从那时起,他立志一定要把路铺平修好,打通一条生命通道。20多年来,赵纯清先后挤出6万多元用于修路。
“做人讲人品,做医生就要树医德。”这是赵纯清多年来的行医宗旨。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赵纯清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乡村医生”“全国最美乡村医生”“安徽好人”和“安徽省优秀医生”,并荣获“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赵纯清常常说:“作为一名时代乡村医生,在我心里,乡亲们恢复健康后那句真诚的‘谢谢’,还有他们脸上舒心的笑容,才是我最大的成就和收获。”
优秀医生先进事迹 篇6
xx医生1959年10月毕业于昆明第二卫生学校,分配至思茅地区医院(现普洱市人民医院),从事外科临床工作,在当时的思茅地区医院外科工作时,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名外科医生,大家分管的是不同外科疾病患者,是名副其实的全外科医生,要会做各种外科手术,在这个新的起点,他勤奋努力,善于学习,打下了牢固的基本功。在遵照“六·二六”指示精神下放到景东县安乐公社卫生所开展医疗服务期间,当时条件极为艰苦,无医疗设施、没有电,他克服种种困难,情系百姓安危,靠着手电、马灯照明,开展了“胃大部切除、子宫切除”等手术。一位农村老大娘长了一个巨大的卵巢囊肿,行动非常不便,生命健康受到了严重威胁,xx医生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在极其简陋的条件下,成功实施了手术切除,摘除的瘤子足有51斤,这在当地引起了轰动。为了丰富专业知识,提高诊疗水平,1976年12月至1978年2月xx医生到北京儿童医院外科进修学习,他珍惜这次学习机会,如饥似渴地学习,收获了知识、开拓了视野、拓宽了思维,对外科疾病的诊断治疗及手术技巧上有了极大提高,学习归来,他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和手术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不断开展各种外科手术,从一名普通医生逐渐锻炼成为外科的多面手,百姓口中的外科“一把刀”,担任了外科主任,随着外科的初级分科,又担任了大外科主任,他经历并见证了普洱市人民医院外科的发展历程,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并且为之奋斗一生。他带领一个以他为核心的、被患者信赖、和谐的外科医疗团队,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大力开展科研工作,不断填补外科领域的空白,先后共获得13项市级科技成果奖,其中“同种异体肾移植术”等3项技术获一等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等4项技术获二等奖、“保留肛门的直肠癌根治术”等六项技术获得三等奖。撰写发表医学论文多篇,多次到省内外进行学术交流。他对待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业精于勤,且乐于传授,把自己的心得、经验无私的与他人分享,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毫无保留,大家都尊称他为“李老师”。他对事业执着追求、医者的仁心厚德感染和激励着周围的人。如今,他的许多下属、学生成为了各学科带头人,有的走上了领导岗位。
xx医生58年从医生涯,看似平凡,但点点滴滴折射出一名医者对患者无私奉献的厚德仁心,他有着医者的慧心巧手,更有着医者的良知厚德,在病房、在医生办公室常常能看到他与病人亲切交流的身影,有的病人因病多方辗转治疗无效,李医生凭着丰富的临床经验为其诊治,为其解除了病痛。有的外地病人慕名找到家里请他看病,他也不厌其烦的认真接待,解惑答疑,安排诊治。一次,一位老年便秘患者多日未解大便,腹部胀痛难忍,药物治疗无效而又不能灌肠,他不嫌脏臭,戴上手套就为病人一点一点的掏出硬结的大便,为病人解除了痛苦,当时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感叹着:就是连亲人也做不到这一点啊!患者和亲属表示深深的感激和敬意。xx医生从医过程无数事情中的桩桩件件,赢得了一方百姓的口碑。xx医生常常对年轻医生说:“我看病有两个原则,一是让病人明白病情,二是让病人尽量满意,医生不能随便打发病人,要对他们负责”。他58年坚守外科临床一线,真正做到了视病人如亲人,不论职位高低、不论贫富贵贱一视同仁,他对寻医问药的患者细致耐心,赢得了同行的尊敬,换来了病人的爱戴,他总是说“做医生,道德是最重要的,一颗真心实意为病人着想的心就是一剂良药”。他凡事认真负责,尽职尽责,勤奋忙碌却又一丝不苟,用自己的责任感打动他人,用无私奉献赢得大家的尊重,也得到了组织的认可,先后被评为“云南省卫生文明先进工作者、省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模范工作者、白求恩杯竞赛活动先进个人、精神文明先进个人”等称号,1994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多次获得市委、市政府、市卫生局、医院表彰的“先进工作者”、“先进个人”、诊治。一次,一位老年便秘患者多日未解大便,腹部胀痛难忍,药物治疗无效而又不能灌肠,他不嫌脏臭,戴上手套就为病人一点一点的掏出硬结的大便,为病人解除了痛苦,当时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感叹着:就是连亲人也做不到这一点啊!患者和亲属表示深深的感激和敬意。xx医生从医过程无数事情中的桩桩件件,赢得了一方百姓的口碑。xx医生常常对年轻医生说:“我看病有两个原则,一是让病人明白病情,二是让病人尽量满意,医生不能随便打发病人,要对他们负责”。他58年坚守外科临床一线,真正做到了视病人如亲人,不论职位高低、不论贫富贵贱一视同仁,他对寻医问药的患者细致耐心,赢得了同行的尊敬,换来了病人的爱戴,他总是说“做医生,道德是最重要的,一颗真心实意为病人着想的心就是一剂良药”。他凡事认真负责,尽职尽责,勤奋忙碌却又一丝不苟,用自己的责任感打动他人,用无私奉献赢得大家的尊重,也得到了组织的认可,先后被评为“云南省卫生文明先进工作者、省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模范工作者、白求恩杯竞赛活动先进个人、精神文明先进个人”等称号,1994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多次获得市委、市政府、市卫生局、医院表彰的“先进工作者”、“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1995年8月出席中国共产党云南省委第六次代表大会,曾任思茅市第一、二届人大代表。
20xx年退休至今,李医生不畏辛劳,接受返聘到外科特约门诊继续从事外科诊疗工作,至今,他的特约门诊,慕名而来的患者仍络绎不绝,对每一个前来就诊的病人认真细致、详细记录病史,指导用药治疗,他常常亲自动手为病人做治疗,比如:封闭治疗,对病人认识上有误区的治疗他耐心加以解释,消除恐惧心理,配合治疗,只要是他看的病人,他不惧担风险,亲自操作,用最简单、最便宜、最有效的方法为病人治疗,能不检查的项目,决不给病人检查,能用便宜的国产药,就决不用昂贵的进口药,在这个神圣的岗位上,他认为医德是最重要的,一颗真心实意为病人着想的心就是一剂良药。xx医生用他精湛的技术、敬业的精神服务了不计其数的患者,赢得了患者的一致赞扬。“活到老,学到老”是李医生的真实写照,77岁高龄的他经常出入图书馆查阅医学资料,阅读各种中医药报刊,把从医学书籍、杂志学到的知识总结应用到临床,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处理一些常见病,运用一些简单易行的新技术、新方法对门诊常见疾病进行治疗,进行健康宣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他用最朴素的行动,诠释一名医者仁和德的最深刻内涵。
优秀是一种习惯、是人生的积淀,xx医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动和激励着周围的每一个人,他默默地奉献着余热,把所有的精力都献给了所热爱的医疗卫生事业,他时刻牢记着职业赋予的使命,端端正正行医,唱响了一曲让人敬佩的暮年之歌。
优秀医生先进事迹 篇7
李桓英放弃优渥的国外生活,毅然回到祖国,洋溢着“心有大我、赤诚报国”的爱国热忱。回国后,不畏麻风病魔,克服艰难险阻,坚持一线调研,严谨细致开展临床试验,科学稳妥进行治疗,使疯狂肆虐数千年的麻风病成为可控、可治的普通疾病,防治经验在全球推广,为我国乃至世界麻风病防治做出巨大贡献。
赤诚报国,缘于信仰。
李桓英从1978年起与麻风病结缘,将毕生精力献给麻风病研究,李桓英说:“只要是我认准的事,就决不回头。”“我是中国人,我的根在中国,我的事业在中国。”正是因为她表现出能够治愈的信心和决心,才能为麻风患者带去“新生”。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20xx年12月27日,已经95岁高龄的李桓英终于梦想成真,光荣地成为一名党员。李桓英说:“入党和做研究一样,都是追求真理。能够作为党员为医学事业奋斗余生,这就是我最重要的心愿。”一次次实验、一次次做工作、一次次赶赴、一次次与患者面对面,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共产党员的信仰。
医者仁心,护佑苍生。
麻风病过去是可致残的“不治之症”,不但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还给社会带来莫大的恐慌。李桓英说:“当医生不能怕!这就好像战士都知道子弹厉害,上了战场不照样往前冲?”李桓英不光这样说,更注重实际行动。为了推广短程联合化疗方案,她走家串户,不辞劳苦,直面病魔,直接接触病人,见到老病人,她总是亲切地拍拍肩膀,甚至还主动拥抱,李桓英用人间大爱诠释了护佑苍生、勇于攀登的医者仁心,也提升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20xx年,李桓英获得首届“中国麻风防治终身成就奖”。
优秀医生先进事迹 篇8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已经百岁高龄的世界著名麻风病防治专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医生李桓英的事迹令人动容。中央宣传部8月20日以云发布的方式,向全社会宣传发布李桓英同志的先进事迹,授予她“时代楷模”称号。李桓英同志的事迹经网络传播后,引起广泛的关注,广大干群通过多种方式表达对她的由衷敬佩。向李桓英同志学习,重要的是从“时代楷模”身上感悟信仰的力量,努力做新时代的奋进者、实干家。
优秀医生先进事迹 篇9
任新海,1986年开始从事乡村医生工作,现任定远县池河镇七里河村卫生室室长,30余年来,耐心细致服务辖区群众,被村民誉为健康“守门人”。
20xx年,定远县开始实行医改,要求落实药品零差价销售,严格执行国家基本药品目录制度。任新海积极宣传医改政策,给其他乡村医生做思想动员工作;积极开展新型合作医疗门诊统筹报销,使村民在卫生室看病就能报销药费。他还按照要求在本辖区内开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各项服务,免费为村民进行健康体检,规范建档,建档率达82%。
20xx年,定远县全面开展农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任新海认真为辖区群众做好各项签约服务,赢得了签约村民的好评和赞誉。20xx年7月7日,七里河村卫生室作为“全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推进会”现场观摩和考察点之一,为全县家庭医生签约工作做出表率。20xx年开展健康扶贫工作以来,任新海又为辖区贫困群众免费签约并定期上门开展履约服务,履约服务率达96%以上。七里河村料沟圩组一位老党员为此写了一首赞扬任新海的打油诗:“签约服务形式好,家庭医生户户跑,服务热情又周到,签约群众都夸耀!”
因工作成绩突出,20xx年8月,任新海获得“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劳动模范”光荣称号。20xx年2月,被县卫生计生系统评为“最美家庭医生”。20xx年7月被滁州市委授予“全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成为定远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一面旗帜!
优秀医生先进事迹 篇10
“护理仁心思患者,披星戴月我回迟。”这句话远远道不尽呼吸内科纤支镜室介入组专职护士、主管护师小邓早出晚归的艰辛付出。见到她的那刻,怎么也不能把面前这个温柔秀气的女子和人们心目中做事风风火火,独挑大梁的主管护师形象联系到一块。组里都称37岁的她“邓姐”,她在这个团队是老队员了,也是呼吸内科纤支镜室唯一的一名专职护士。周日能休息已经很满足了。
说起工作压力,小邓淡淡一笑:“其实没什么,我们干的是这行,要说辛苦大家都很辛苦。”然而谁都知道,从肺功能检测到科室病历整理及支气管镜室,按理要三个人完成的工作,都是由她一个人包揽。每一项都繁忙,尤其是肺功能工作和支气管镜室的工作,但小邓总能安排得井井有条。她还协助儿科钟礼立主任在省内率先开展儿童支气管诊治工作,并培养了儿童支气管镜专职护士。为此,小邓几乎放弃了医院规定的所有节日,“公休假从来没休过,没人替,休了手术等不了,病人不乐意,周日能够休息已经很满足了。”因为这项工作技术含量高,别人很难分担。早上七点半,小邓就已经到了门诊的纤支镜室,做好房间的消毒工作,并且清点仪器,做好各种准备工作。将近8点预约好的病人就来了,她就开始给患者做雾化麻醉。8点半做纤支镜的医生来了,小邓又成了他们最好的助手。一个上午会有三四名病人来做检查,医生轮着上,护士就只她一人,必须一直笔直地站在医生的右边,精神高度紧张,一站就是四五个小时。医生结束检查,把病人送回去了,她还要认真清洗纤支镜,药洗、酶洗、刷洗,烘干。最后她还要清理纤支镜室。下午更是艰苦地战斗,一般都是一些复杂的操作,比如为肿瘤病人放支架,氩气刀切除肿瘤,大容量的肺灌洗,胸腔镜,难治性气胸的纤支镜封堵术等。随着项目的不断拓展,前来做纤支镜下介入治疗的病人越来越多。前去采访的那个下午,小邓和呼吸科主任刘志光为两个矽肺的病人做肺泡灌洗,抽净了16瓶大瓶的生理盐水,足足做了5个小时。从工作室出来,小邓随手擦了擦着额前的汗,喘了口气告诉记者,“病人都是排队在等候,每次手术都是一个轮一个,必须先先术前准备,然后做手术,最后再消毒。每个步骤缺一不可,所以不能中途休息。”一次普通手术将近两个小时,作为主管护师的小邓每次都必须全程工作,天天周而复始重复,难道就不厌烦吗?“不厌烦啊,我很热爱这份工作呢。”她脸上洋溢着一种成就感,“觉得好有挑战性,特别是看到患者一个个康复出院,很享受这份成功的喜悦。”我这一辈子都记得你。
小肖是湘西的一名女教师,69岁,支气管出现畸形,大量细胞坏死,气管下段腐烂发白,被当地医院诊断为肺癌,数次治疗无果后,她几乎绝望了,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来到了湖南省人民医院介入肺病组,经科主任刘志光反复检查后,确诊为内膜结核。小肖重新燃起了希望,接受了一系列治疗。小邓见老人总是顾虑重重,不厌其烦地开导她,下班也一定要叮嘱老人几句才放心离开。几次手术后,老人慢慢有所好转,在她眼里怎么看小邓有如自己的亲闺女一般。老人每次来复诊一定要带些土鸡蛋来,无论小邓怎么推脱,她仍然执意要送,面对老人的慈爱,小邓索性认了这位“妈妈”。十多次的氩气、冷冻、高频电的治疗后,在4月11日的最后一次复查中发现,她的内膜结核奇迹般地痊愈了,小邓高兴得像个孩子。小肖却拉着“女儿”的手老泪纵横,“孩子,我这一辈子都记得你!”汉寿的叶新花,也是一名支气管内膜结核病人,她的亲戚在网上看到网友发帖称赞该院介入肺病组有个独门秘籍:经支气管镜选择性大容量肺灌洗新技术效果很不错,于是介绍她前来治疗,治疗一次病情略有好转后她却准备回家,小邓很是诧异,特意找患者问个究竟,原来叶新花经济状况不好。小邓将情况及时反映,医院决定对患者减免费用,在门诊治疗。经过数十次治疗,见到复查诊断上清晰的痊愈报告,叶新花激动万分地对小邓说,“要不是你帮我,我恐怕已经没希望了!”
她有一双长满茧子的手,小邓曾经有一双芊芊玉手,十指修长,温柔如水。曾经的全家福照片上,她白皙娟秀的双手,叠放在她女儿的胸前,真是让人羡慕。而做完消毒工作后的她脱下手套,一双手又红又肿,粗糙无比,每个指节都长出了硬茧。长年累月的护士工作,特别是近两年在纤支镜室的超负荷工作,小邓的手已不再秀气。可她并不在乎,“我的手粗糙了,病人的气管支气管通了,呼吸顺畅了,病人的肺清透了,煤渣、石棉洗出来了……”纤支镜室也从以前院感科眼里的“老大难”变成了现在的标兵单位。
对于小邓每天的加班,家人早已习以为常,豁达的丈夫能够体谅她,工作之余总是尽量争取早点回家做家务。十三岁的女儿也很懂事,小小年纪自理能力很强。“老公从没因为我加班抱怨过,”小邓一脸愧疚,“女儿也不吵,做完作业后她就开始盼着我回家。”至于周日会不会安排和家人外出玩,她笑了,“也许等我退休了才会有时间陪他们出去玩。”原来她心疼老公平时辛苦,每逢周日,便呆在家里尽量多做点家务。
优秀医生先进事迹 篇11
我叫xx,女,汉族,1973年1月出生。大专文化,职称:主管护师,1991年-20xx年在贵州省六盘水市人民医院、广东省新兴县簕竹医院、珠海高栏港经济区(南水镇)卫生院从事临床护理工作,20xx年至今在珠海高栏港经济区(南水镇)卫生院从事计划免疫工作。6年来,立足农村计免工作,在最基层的医疗卫生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自己,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不怕苦,不怕累,一心一意为广大群众健康着想,为病人排忧解难,从未出现医疗事故、医疗纠纷,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赖和赞誉,多次受到市、区主管部门的表彰,荣获优秀护士称号6次,先进个人4次。
农村基层卫生工作是一项艰苦而光荣的任务,多年来,一直坚守在农村基层卫生工作第一线,严寒酷暑,从无怨言。从医20多年来,在计免岗位上工作至今已有6年,从对免疫规划知识的一知半解到现在的全面贯彻理解,奉献着自己的青春、付出了辛勤和努力,也收获了丰硕的成果。自从20xx年接管计免工作以来,本人一直保持谨慎细心的工作态度,积极向上级主管部门、工作成绩突出的兄弟单位的计免专家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知识和工作技能,辖区内的计免工作也逐步按规范落实开展,得到了接种儿童家长们的认可,自20xx年全市计免工作考核成绩便一改以往的颓势,至今一直蝉联市前三甲,得到了领导的嘉奖。
20xx年刚开始接触计免工作时,正好是南水镇发展的快速上升期,大量的工业进驻和新建,吸引来一大批外来务工者,对计免工作造成了很大的挑战。为此,我和同事们每月开展一次查漏补种工作,走进工业园生活区、出租屋集中的村落,一户户走访,查验每一位儿童的免疫接种情况,动员每一位家长带儿童到医院补种缺漏的疫苗。这个过程中,遇到了不计其数不理解的家长,因为他们很大一部分来自外省山区,对计划免疫并不了解,再加上一些莫须有的担忧,常常会把我们拒之门外,甚至是一番谩骂。但是,我奉承着前辈们的教诲,坚持“一个都不能漏”的宗旨,对家长进行耐心的劝说,并通过延长开诊时间,增设周六日接种时间等措施,从家长的角度出发,提供最好的服务,逐渐得到了越来越多家长的认可,切实提高辖区儿童疫苗的及时接种率。南水镇地处珠海最南端,与市区有60公里路程,地理位置相对较为封闭,本地儿童大部分都是由家中老人照顾,而老人只会讲当地的方言——南水话,这对于湖南长大的我造成了不少困扰。但我相信困难最怕的就是有心人,所以我努力学习南水话,虽然也闹过不少笑话,但是几年下来也学会了,能跟本地的老人家无障碍沟通,更好地开展健康教育工作,获取家长们对我们工作的理解。
作为基层接种医生,我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尽自己所能保障村民们的健康,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为我们的中国梦出一份力。
优秀医生先进事迹 篇12
自参加工作以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贯彻党的各项方针政策,遵守医生职业儿科医生先进事迹材料道德规范,廉洁自律,文明行医,多年来钻研业务,刻苦学习,努力工作,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尽职尽责为患者服务。行医30多年来,从未发生过医疗差错事故,受到了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在社会上享有一定的知名度,曾多次受到单位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表彰。
一、加强政治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多年来,该同志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各项学习活动,能够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觉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思想上始终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有团结协作精神和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能做到讲政治、讲学习、讲正气,作风扎实,为人处事公道正派。医生职业道德模范先进个人事迹材料。工作中,时刻以医院利益为重,顾全大局。自觉抵制医药贿赂,拒收红包,用良好的医德和精湛的技术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二、努力钻研业务,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技术水平
该同志在工作中勤于钻研,刻苦学习,大量阅读业务杂志和书刊,多次到xx医学院、xx等地进修、参观、学习,开阔了视野,扩大了知识面,提高了诊疗技术,能熟练诊断处理一些常见病、多发病。工作中严格执行各种工作制度、治疗常规和操作规程,一丝不苟接待并认真地处理每一位病人,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误诊误病。
对急、慢性牙髓炎、根尖炎,采用xx治疗法,治愈率达98%,减少了医生先进事迹材料患者的复诊率,给路途远的患者带来了方便。
针对冠根劈折的患牙,传统上都是建议拔除,她采用xx保留了患牙,成功率达到97%,使患者免除拔牙之痛。
对于可保留的残根,引进新材料新技术,xx保留了该牙根,恢复其正常的咀嚼功能。
她多次在国家级、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
由她主持完成的科研成果"xx"荣获xx科技进步二等奖。
三、医者仁心,无怨无悔,在岗位上默默奉献自己
她热情接待每一位前来就诊的患者,坚持把工作献给社会,把爱心捧给患者。无论贫穷富贵、邋遢整洁,从来都是一视同仁。同时,严格要求自己,不骄傲自满,坚持以服务医务工作为重,遵守各项纪律,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树立了自身良好形象。坚持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救死扶伤的原则,做到无私奉献,无怨无悔,得到了广大患者的一致认可。
其实像这样的来信,她不知收到过多少,还有的患者为了表示感谢坚持要请她吃饭或送她礼物等,都被她坚决拒绝了,她说:"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医生,能为病人解除痛苦是我的职责,我只是和我的同事们一样,做了作为一个医生医院儿科主任先进事迹材料该做的事情!"
优秀医生先进事迹 篇13
xx,男,xx岁,永年县第一医院外三科副主任,主治医师,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学士学位,毕业后一直从事本院外科临床工作,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及一手过硬的神经外科手术技巧,超前的手术理念。工作认真负责,技术精益求精,并能把国内先进的医疗技术、治疗理念结合本院实际应用到临床治疗中,引进的重型颅骨损伤大骨瓣减压术方法填补了永年县空白。于—度在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进修学习期间,有幸获得时任神经外科主任刘吉祥副院长亲自指导,带教一年间,参与完成神经外科手术400余例,并且还得到前来会诊手术的北京天坛医院、天津环湖医院的知名专家亲自指导,为自己的专业水平知识、手术操作技能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整理参与著作的《脑外伤后无动性缄默症临床研究40例》已在国家级核心期刊——《中国综合临床》上发表,与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合作的《颈前路微创治疗颈椎病》已取得度的邯郸市科技局的立项。因工作突出,多次被医院评为“十佳医生”、“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现在职攻读河北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
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神经外科病人多、急诊多,众所周知,大脑是人的生命中枢,容不得丝毫闪失,特别是对危重病人来说,时间就是生命。冬天的一个深夜,接到急诊科的会诊电话,患者是一个39岁的男性因突发昏迷入院,经CT检查确诊为高血压脑出血,当时急诊为患者行脑出血血肿钻孔引流术,手术非常顺利,但是仅仅术后2个小时患者病情再度加重,双侧瞳孔不等大,并发脑疝,紧急复查头CT发现患者二次出血,出血量较上次明显增多,果断为患者再次手术,结合病情采取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由于出血位于重要的神经功能区,位置较深,周围遍布血管神经,稍有不慎,患者随时会有生命危险,经过四个多小时的精心操作,终于完成了手术,这时才发现已近第二日中午,连续十多个小时的工作,中间更是滴水未进,手术中已将自己与患者的安危融为了一体,凭着这种坚韧的毅力坚持做完了手术。对神经外科医生来说习以为常。术后患者持续昏迷不醒,接着又出现了高热血凝、肺部感染等脑损伤后严重并发症,为了能随时了解患者病情的变化,每天都是最先来最后一个离开,期间查阅大量的临床资料,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中西药联合应用,患者在一周后脱离了危险,逐渐清醒。由于出血部位位于重要功能区,出现偏瘫、失语等症状是在所难免的,患者情绪一度非常低落,针对患者这种心理,多次鼓励患者坚持康复锻炼,为其树立康复的信心。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治疗,患者顺利出院。出院后其父再三感谢,道出真情,他们家是祖传中医,发病后经过他的多年行医经验,其子的生命是九死一生,并且是二次出血,抢救过来的希望非常渺茫,更没有想到的是在咱们县级医院能够救治成功,可以说是一个奇迹。
业务上精益求精。神经外科在我国属于新兴的前沿学科,无论从手术方式还是治疗理念上来讲总是更新最快、最多的学科,为了使我县病人得到更好的、更前沿的治疗,总是不断的从各种途径汲取新知识、新观点,与科室内同事团结协作,不断开展新技术、新疗法,大胆创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医。学教育搜集整理用最新的、最成熟的治疗理念、手术技术服务于患者,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生存质量,取得了可惜的业绩。在去年除夕夜的鞭炮声中,采用新的术式,成功的为一名32岁左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术后应用更加完善的治疗理念,从药物的剂量、应用时间、方法等微小细节做起,配合中医针灸、康复治疗,使患者在术后第八周能够站立行走。看到家属满意的笑脸,自己的心中除了成就感外,油然而生的更是一种责任感,更加明白自己的社会使命,要坚持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同时要与时俱进,大胆创新,把握最新的学术动态,积极的为病人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
我国古代名医孙思邈在他的《千金方·大医精诚论》中提到:“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研茧,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借身命……”同样,作为现代一名普通的医务工作者,我们更要以先辈榜样,时刻牢记职业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恪守医德,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持之以恒地钻研专业知识,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为病人提供全面的支持和帮助,为造福我县百姓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