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自良两弹元勋科学家事迹

| 徐球

2025吴自良两弹元勋科学家事迹是怎样的呢?科学家事迹大家想了解哪些?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5吴自良两弹元勋科学家事迹(必看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吴自良两弹元勋科学家事迹

吴自良两弹元勋科学家事迹【篇1】

吴自良(1917.12.25—2008.5.24.),物理冶金学家、材料科学家。浙江浦江人。1939年毕业于北洋工学院航空工程系。1948年获美国匹兹堡卡内基理工大学冶金系博士学位。1980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曾任云南垒允中央飞机厂和昆明中央机器厂设计师及副工程师、美国卡内基理工大学金属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美国锡腊丘斯大学材料系副研究员、北京交通大学冶金系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陶瓷研究所及上海冶金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等。领导完成中央军委下达的____前方需要的特种电阻丝研制任务;用国内富产元素锰、钼等代替短缺的铬,研制苏联40X低合金钢的代用钢;承担气体扩散法分离铀同位素用的“甲种分离膜的制造技术”任务,与有关单位联合攻关,主持此项任务,试制成功并投入使用。1984年获国家发明奖一等奖,1999年被国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中国科学家独立自主研发“两弹一星”的过程,创造了无数奇迹。但由于这些工作大多属于“绝密”级别,因此背后的故事也多数鲜为人知。著名材料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吴自良带领团队攻克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心脏”的历程,就是其中一则神秘的传奇。

所谓原子弹“心脏”,是一种叫作“甲种分离膜”的核心元件。它的作用在于将铀-235和铀-238这对“双胞胎”同位素分开,提炼出高浓度的可用于发生核裂变反应的铀-235。

吴自良两弹元勋科学家事迹【篇2】

吴自良(1917年12月25日-2008年5月24日),出生于浙江省浦江县,系物理冶金学家、材料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39年毕业于北洋工学院(今天津大学),1948年获美国匹兹堡卡内基理工学院博士学位,曾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学术委员会主任。1980年吴自良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吴自良长期从事国防和经济建设领域关键性材料研制,以及材料物理科学领域基础性研究工作,在国防军工、金属材料、半导体材料工艺、氧化物高温超导材料等诸多领域颇有建树。20世纪50年代,吴自良领衔研制的苏制合金钢替代钢,对建立中国合金钢系统具有开创作用。20世纪60年代,吴自良领导团队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核心原件——甲种分离膜,为中国成功爆炸原子弹和国防现代化建设作有重要贡献。

其科研成果曾先后荣膺[yīng]国家发明奖一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1917年12月25日,吴自良出生在浙江浦江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吴宝瑔[quán]是前清秀才,后曾做过律师。吴自良9岁时,进入浦江县立浦阳小学读书;五年后,考入浙江省立第一中学。1932年起,吴自良开始就读于杭州高级中学。

1935年,时年18岁的吴自良,以优异成绩考入北洋工学院矿冶系;一年后,在“航空救国”的感染下,继而转入新组建的航空机械系学习。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吴自良随学校迁入西安继续学业。

吴自良两弹元勋科学家事迹【篇3】

回国初期,吴自良的主要研究志趣在于运用在美国学到的先进知识在世界物理冶金学科领域为中国争得一席之地。但当时的中国百废待兴、科技落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中有大量材料学科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他毅然放弃了个人志趣,他说:“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研究方向。”

1953年7月,在“____”战争中,前线急需一种“特种合金电阻丝”,中央军委通过上海市委下达命令,限期半个月内完成。上海冶金研究所承担了这项任务。吴自良二话没说,带领科技人员刻苦攻关,如期完成了任务,获得了表彰。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面对美、苏、英 3 个超级大国的核垄断,中国也开始对原子弹技术进行研究。众所周知,铀 235 是最重要的核燃料,在热中子的照射下会发生核裂变,并通过连锁反应放出大量核能。但在天然铀中,铀 235 只占 0.7%,其他都是铀 238。而铀 238 不但本身不发生核裂变,还要吸收热中子,妨碍铀 235 连锁反应的实现。所以要研制原子弹首先是要得到浓缩的铀 235。但二者的原子量差别很小,只差1.3%,所以把铀 235 和铀 238 这对“双胞胎”分开,关键是制造出分离膜。美、苏、英三国均把分离膜列为国家绝密,苏联称之为“社会主义阵营安全的心脏”。1960 年,中苏关系恶化,苏联撤走了专家,也带走了绝密级别的分离元件技术资料。

时任二机部副部长兼原子能所所长的钱三强曾说:“有人扬言,没有外援,中国的浓缩铀工厂将成为一堆废铜烂铁,更不用说造原子弹了。这其中的关键技术是制造用来分离铀 235 的分离膜。”“甲种分离膜”对外称“真空阀门”项目。包括上海冶金研究所、沈阳金属所、复旦大学和二机部原子能研究所 4 家单位开展了研究工作。但当时因为力量分散、工作重复、交流不便而妨碍了研制的进度。周恩来总理及时做出了决定:要不惜一切代价,在五六年内攻克这一“心脏”;并将任务交给了上海市和中国科学院。

吴自良两弹元勋科学家事迹【篇4】

在吴自良一生的科研历程中,研制核浓缩元件“甲种分离膜”的经历让他倍感光荣。“两弹一星”的研制,为新中国的国防科技事业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吴自良正是这项浩大工程中的重要一员。

1960年,吴自良最初接到通知参与原子弹研制相关任务的时候,并不是特别清楚自己要干什么。但对于“原子弹”一词却有着极为感性的认识。他一下子回想起自己在美求学时,广岛、长崎原子弹的爆炸在美国引起的轰动。

国家的需要和号召面前,吴自良认识到:能为自己的国家制造原子弹出力,是无上光荣的难得机会;让祖国不断强大,是自己自强不息的动力和源泉。他毅然停下了自己原定的科研工作,克服个人重重困难,全身心地投入到原子弹研制的伟大事业当中。

1964年10月,在大漠边陲的新疆罗布泊腾空升起了一朵“蘑菇云”。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这一天,吴自良终生难忘。他所从事的科研工作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掌握浓缩铀生产技术的国家。新中国通过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研发拥有了自己的核武器和核工业,“东方巨响”震惊了世界!

吴自良两弹元勋科学家事迹【篇5】

1917年12月25日,于浙江浦江一个普通的家庭里,诞生了一位未来将在中国乃至世界科技史上留下深刻印记的人物——吴自良。作为材料科学领域的先行者与实践者,他的一生与中国科技发展的关键时期紧密相连,为新中国的崛起贡献了毕生精力。

1939年,吴自良自北洋工学院毕业,开始了他的科研之路。随后,他远赴重洋,于1948年在美国匹兹堡卡内基理工大学取得博士学位,这段海外求学的经历为其后来的科研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50年代,正值新中国百废待兴,急需科技人才之际,吴自良毅然决然地回到祖国怀抱,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洪流中。1980年,因其卓越的科学成就,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成为中国材料科学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

在“两弹一星”这一国家重大科研工程中,吴自良承担了至关重要的任务——领导并完成了铀同位素分离用“甲种分离膜”的研制。这一成果对于中国核武器的自主研发具有里程碑意义,为国家安全与战略威慑力量的构建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他也荣获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这是对他在国防科技领域杰出贡献的最高肯定。

吴自良在材料科学研究领域的贡献远不止于此。他对钢中过渡族元素(如Mn、Cr、Mo、V、Ti)与氮的交互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尤其是在s-i交互内耗峰方面的探索澄清了此前科学界诸多争议,纠正了过往文献中的错误。此外,他关于膜材料增氧机理的研究,揭示了垂直c-轴单晶位错管道在氧输运中的关键作用,这一发现为材料科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

265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