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芳允中国北斗创始人事迹

| 徐球

陈芳允中国北斗创始人事迹是怎样的?陈芳允为什么能获得两弹元勋的荣誉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陈芳允中国北斗创始人事迹(推荐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陈芳允中国北斗创始人事迹

陈芳允中国北斗创始人事迹(精选篇1)

他主持和参与了多个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为中国的国防和科技进步做出了卓越贡献。

陈芳允一生致力于科学研究和教育事业,他的成就不仅体现在技术突破上,更在于他对后辈的培养与指导。

在生活中,陈芳允从来不穿带拉链的衣服,因为他曾经因为拉链损坏弄了许久,认为耽误了科研的时间,所以便再也不穿带拉链的衣服了。

他常说,科学研究不仅要有扎实的基础和创新的思维,还要有服务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他的这份信念,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科技工作者为国家的科技事业奋斗不息。

陈芳允以其毕生的努力和贡献,成为中国科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星,他的精神和成就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如果你对陈院士的事迹感兴趣,点击下方即可阅读。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升空,地面观测系统很快抓住目标,进行持续跟踪、测量与计算,及时预报了卫星飞经世界各地的时刻。实践证明,由陈芳允主持完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卫星测量方案非常有效,实现了“抓得往、测得准、报得及时”的目标,而且在轨道测量精度上与其他国家相比也达到了较高水平。我国第一颗卫星测量任务的圆满完成,为我国卫星测控网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陈芳允中国北斗创始人事迹(精选篇2)

2000年4月29日 ,陈芳允因病逝世。同年10月,我国两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主研制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父亲曾写过两首小诗,充分体现了他的人生价值追求—— “四十京兆一技人,爱研求实不爱名。一称专家已过誉,惭愧国人赶超心。” “人生路必曲,仍需立我志。竭诚为国兴,努力不为私。” 如今,经过几代航天人的努力,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经服务于全球,造福人类,实现了父亲“做大事”和 “竭诚为国兴”的誓言。

我们的大女儿晶晶从小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他们之间感情很深。有一次在整理爷爷奶奶遗物时,看见一封奶奶写给爷爷的信,她不禁潸然泪下:“这5年来,我不知道你在哪里,但是你放心,我会把家里照顾好,不让你有后顾之忧。” 实际上,父亲为建立测控网,那几年一直奔波在外地,为卫星建地面站选址,同时努力协调各方卫星工作的开展,居无定所;另一方面也是保密原因,所以母亲不知道他身在何方。那个时期,母亲身患癌症做手术,父亲不在身边,甚至不知道母亲做手术。

多年来,母亲肩挑工作和家庭两个重担, 以保证陈芳允全身心地扑在工作上。她也是位科研人员,身兼数职,还身患重疾,比父亲早4年去世。在标注着1999年4月的小本本上,父亲追悼母亲:“清茶碧螺春,技人陈芳允,永伴沈淑敏,在天得安息”“碧螺春茶,技人芳允 ,永伴淑敏 ,在天之灵”。悼词两首,这就是父母爱情,字字是浓厚的情意和思念。父亲曾说:如果没有母亲的大力支持,他不可能取得今天的成绩。在父亲病重之际, 当时有领导问他有何心愿,陈芳允只说,希望能在和母亲合葬的墓碑前种两棵树。也许,父亲是希望和母亲一直结为连理枝吧,再也不分离。这就是我们的父母,一对献身科学的夫妇。

陈芳允中国北斗创始人事迹(精选篇3)

1964年我国开始考虑发射自己的人造地球卫星,一批光学、电子学和天文学的专业科技人员承担了卫星跟踪、观测和轨道预报等科研任务。在我国,发射的近地卫星无线电测量设备以多普勒测速为主,第一、二颗卫星用单频多普勒测速为主,其后改用双频,目的是消除电离层的影响。陈芳允提出把遥测信号并入双频信标机来传输,试验证明这一方案既不影响测速精度,还可以节省星上和地面设备。他和魏钟铨在听取各方面专家意见之后制定了我国中、低轨道卫星的观测台站设置和观测设备的方案。在以后的实施过程中虽有所修改,但基本上是按这个方案实施的。

1970年4月,我国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成功后不久便提出发射同步定点通信卫星的计划。当年年底和1971年年初,陈芳允经过详细的调研和计算,提出了用“微波统一测控系统”来作为通信卫星发射和定点保持时的跟踪、测轨、遥测和遥控,而不必将它们分为独立的系统以完成各自的功能。统一系统大大节省卫星载荷的体积和重量,特别是星上天线的数目,同时也大大节省了地面设备的规模和投资。类似的微波统一系统曾成功地应用于美国阿波罗登月飞船的测控,但陈芳允提出的系统并非阿波罗系统的翻版,而是适用于同步和中低轨道卫星的、各项功能更加合理安排,可以同时工作而互不干扰的系统。

他的建议得到了卫星测控部和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领导的批准和支持。后来他和测量通信总体所的人员与航天部空间研究院的科技人员密切合作,进一步精心设计,使这一系统更为完善。他们对设备的研究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协调了卫星应答机和地面系统之间以及地面各分系统之间的关系。两套微波统一系统在80年代初期制成后被安装在陕西的渭南和福建的沙县,它们对1984年和以后我国通信卫星的发射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陈芳允和参加这一工作的科技人员也因此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在同步卫星发射过程中,需要派出观测船远出至东经160°赤道附近跟踪观测卫星从主动段进入转移轨道的入轨情况。由于观测船与通信机、导航设备及卫星跟踪与遥测设备之间的相互干扰,妨碍了它们的正常工作和卫星信号的接收。陈芳允和测量通信总体所的科技人员攻克难关,解决了观测船上众多设备之间的电磁兼容问题。他们提出一种频率分配的计算方法,使各种设备得以同时工作而互不干扰。当观测船与数千公里外陆上基地互通信息时,原需一通信转发船安装大功率电台转发信号以避免使用观测船上的电台而产生干扰,陈芳允等的方法获得成功后,使观测船可以直接使用本船电台而不产生干扰,因而省去了通信转发船,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财力,为我国同步卫星的发射做出了贡献。陈芳允指导的各项工作,获得了国防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一次。

陈芳允中国北斗创始人事迹(精选篇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发展科学技术成为当务之急。陈芳允除了继续从事电子学的研究外,还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参加各项政治活动,担任中科院上海分院工会主席。1953年陈芳允从上海调到北京负责电子学研究所的筹建工作。1954年电子所并入钱三强所领导的物理研究所,组建成电子研究室。

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陈芳允即对卫星进行了无线电多普勒频率测量,并和天文台的同志一起,计算出了卫星的轨道参数,该方法成为以后我国发射人造卫星所采用的跟踪测轨的主要技术之一。1958年,他转向脉冲技术研究,成功研制出国际领先的毫微秒脉冲取样示波器。1963年,陈芳允与同事研制出原子弹爆炸测试用的多道脉冲分析器,该仪器在原子弹的爆炸试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64年,他带领团队又研制出可在飞机上使用的单脉冲体制雷达,该雷达被广泛运用于我国的歼击机之中。

1965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研制工作正式启动,陈芳允担任了卫星测量控制的总体技术负责人,承担地面测量控制设备的研制、台站和中心的建设、轨道计算等方面的艰巨任务。经过他与其他技术人员实地考察,分别在新化、南宁、昆明、海南设立了4个多普勒测量站。解决了卫星测量的3个重要问题:卫星是否进入轨道、卫星轨道是否符合预定要求、卫星在何时到达了什么位置。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升空,地面观测系统很快抓住目标,进行持续跟踪、测量与计算,及时预报了卫星飞经世界各地的时刻。

陈芳允坚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走建设有中国特色航天测控发展之路。1970年4月,我国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成功后不久便提出发射同步定点通信卫星的计划。陈芳允经过详细调研和计算,提出了用“微波统一测控系统”来作为通信卫星发射和定点保持时的跟踪、测轨、遥测和遥控,而不必将它们分为独立的系统以完成各自的功能。统一系统大大节省了卫星载荷的体积和重量,特别是星上天线的数目,同时也大大节省了地面设备的规模和投资。该系统对1984年和以后我国通信卫星的发射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陈芳允和参加这一工作的科技人员也因此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陈芳允中国北斗创始人事迹(精选篇5)

陈芳允,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被誉为中国卫星测量和控制技术的奠基人之一。1916年,他出生于浙江省台州市,自幼聪颖好学,对无线电电子学和空间系统工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陈芳允的学术生涯始于清华大学的物理系,他在这里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在那之后他远赴英国进修,专注于电视接收图像质量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新中国成立后,陈芳允怀着满腔热血,毅然决然地回到了祖国,将自己的才华和智慧献给了国家的电子学和计算机技术的研究工作。他凭借在英国留学期间积累的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为国家的科技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跟踪测量系统中,陈芳允发挥了关键作用。他带领团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为我国卫星测控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他的工作不仅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国家的科技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陈芳允还积极参与了原子弹多道脉冲鉴别器的设计方案,这为国家的核事业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他的研究成果为我国核武器的研制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为国家的国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陈芳允的付出和努力,无疑是他深厚爱国情怀和高度责任感的生动体现。

1965年,对于中国航天事业来说,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年份。这一年陈芳允被任命为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测量总体技术负责人,肩负起这项艰巨而光荣的任务。他凭借着自己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带领团队开始了技术方案的设计和设备的研制工作。

265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