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芳允两弹元勋事迹简介

| 徐球

2024年陈芳允两弹元勋事迹是怎样的呢?陈芳允事迹大家想了解哪些?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年陈芳允两弹元勋事迹简介(通用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陈芳允两弹元勋事迹简介

陈芳允两弹元勋事迹简介精选篇1

1934年,年仅18岁的陈芳允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开始了他在物理学领域的深造。

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家危亡之际,年轻的陈芳允感受到了深深的责任与使命感。

1938年,为了继续求学并支援抗战,他转入西南联合大学,这所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南开大学在昆明联合组成的临时大学,成为了中国战时高等教育的一面旗帜。

在西南联大,陈芳允不仅继续钻研物理学,还接触到无线电技术,对这一新兴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抗战期间,由于战时通讯的需要,无线电技术成为了国家急需的领域,陈芳允意识到这一技术的重要性,毅然决定投身其中。

他积极参与研究和开发工作,为战时通讯设备的改进和创新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战争结束后,陈芳允继续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前行,他在无线电电子学和雷达技术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成为新中国成立后首批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科学家之一。

陈芳允两弹元勋事迹简介精选篇2

1958年,____提出,我国也要搞人造卫星。发射人造卫星不仅仅是要研究卫星和运载火箭如何研制制造,同时要建造复杂庞大的对卫星跟踪观测的地面系统,这样才能使卫星正常运行,才能对卫星作出正确的轨道预报。

关于这一点,当时我国还没有基础,虽然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对国外的卫星可以作出轨道计算和轨道预报,但是使用的是光学跟踪设备。显然,光学跟踪设备用于跟踪我国第一颗卫星是不够的,因为光学设备受天气的影响很大,卫星受天光和地影的影响,遇到这种情况,就没办法跟踪测量卫星轨道,卫星轨道预报误差会很大。所以,必须研究我国卫星观测系统到底要采取什么技术、什么办法,研制什么设备。

一种方案是研制单脉冲雷达,另一种方案是当时陈芳允通过对国内外技术发展趋势的分析,基于我国研制技术水平的实际情况,提出运用多普勒测速设备对卫星进行跟踪测量。陈芳允所提方案的好处是,在卫星上安装的信标设备非常简单,而且地面上设备也非常简单,一个设备就可以了。当时关于采取哪一种方案,进行了很多讨论。讨论的结果是以雷达为主,多普勒测速为辅。

1968年,我国研制出了四代计算机和多普勒的测速设备,利用这个设备对美国的“探险者”22号、27号和29号3颗卫星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跟踪测试以后,发现最管用的是多普勒测速设备。这套系统特点之一是设备很简单又非常可靠,而且测量的角度范围非常大,达到60度。当卫星从地平面上刚一冒出来,它马上就能观测到。所以,逐步确定将多普勒设备作为我国第一颗卫星的主要测轨设备。

陈芳允常说,“我国底子薄,经济条件有限,在科研上,一定要用最少的钱,办最大的事。”当时,在建立地面测控系统遇到的首要问题是资金短缺。国外发射卫星均在全球布站,花费大量资金租用别国的土地,但我国经济基础薄弱,花不起这个钱。就连在国内建站和研制设备,也得把费用减小到最低限度,并且要达到 “投资少、见效快、一次成功”的目标。为实地勘测卫星跟踪测量点,陈芳允带领技术人员走南闯北,跋山涉水,从炎热的南方到寒冷的西部大漠,从东海之滨到北国边疆,到处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这种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深深感染着周围的科技人员,在那种艰苦的环境下,大家以苦为乐,团结协作,拧成一股绳,干出了令人嘱目的成就。

陈芳允两弹元勋事迹简介精选篇3

因为给自己理发、缝补衣服,陈芳允以勤俭出名。在他看来,这样既可以节约物资,又能把在理发店排队的时间节约下来做更多的工作。

在生活中如此,为国家考虑更是如此。最早,人造卫星地面观测跟踪站设计是18个,但考虑当时国家的经济条件,父亲直接提出可以砍掉一半。经过计算(父亲总是随身带着一个小计算器,这样的计算器在父亲去世后,我们整理出十几个)后,又减掉2个,最终只建6个地面站,节约成本达上亿元!

陈芳允生前用一种便于携带的小本本,随时记录他的想法、感言、计算公式、数学模型等。

陈芳允在标注着1996年的小本本上写着:“近十年来,国际上十分关注小卫星的发展。”因此,父亲感慨,要“发展小卫星,促进我国空间事业以较快速度前进”,表达了他内心的焦虑。

那个时期,父亲每年在北京的时间加起来不超过一个月,休探亲假回家,他还是围着卫星转。在他居住和权当卧室兼书房的10平方米小屋里, 墙上别无他物,只有一面墙永远钉着一张大地图。

在生命最后的10年,陈芳允还一直在念叨要发展小卫星(遥感卫星、气象卫星、北斗卫星)的作用,并相继提出了遥感小卫星群对地观测系统和小卫星移动卫星通信系统等方案。去世之前,父亲在医院住了大半年,躺在病床上还在心系“咱们国家的小卫星”,没有给我们留下一句遗言, 见客所提所谈都是小卫星。可惜直到他去世,没有等到北斗卫星的发射。

陈芳允两弹元勋事迹简介精选篇4

1952年夏,陈芳允受中国科学院吴有训副院长委托,筹备电子学研究所。一年之后,为配合发展我国的原子能科学,电子所筹备处作为一个研究室并入物理所。陈芳允的工作则转到研究脉冲技术及研制探测原子射线和粒子的仪器方面。1955年陈芳允被晋升为研究员。1956年“十二年科学技术规划”制订后,成立了电子研究所,陈芳允担任该所脉冲技术实验室主任,较全面地开展了对毫微秒脉冲的产生、放大、显示等技术的研究。1957年,苏联发射了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陈芳允组织大家成功地接收了这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出的无线电信号,并进行了准确的记录和科学的分析,不仅测出了卫星过顶时的多普勒频率曲线,而且推算出它的运行轨道参数。1964年,他接受机载抗干扰雷达的研制任务。同年,我国决定发展自己的航天技术,陈芳允作为对人造地球卫星进行跟踪、测量和控制的总体负责人,承担地面测量控制设备的研制、台站和中心的建设、轨道计算等方面的艰巨任务。1965年,陈芳允任中国科学院西南电子所副所长。

“____”开始后,人造卫星的研制工作由中国科学院转到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进行。1967年,陈芳允调至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新成立的卫星测量部,指导卫星测控设备的研制和发射台站的建设等工作,直到1975年为止。1976—1984年,他任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测量通信总体所副所长,在此期间,主要领导了微波统一跟踪测量控制系统的研制和星地协调工作。1984年,他调至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任科技委常委,1988年后为顾问。

在中国科学院电子研究所工作期间,他主要从事电子线路和雷达方面的研究工作。他首先提出利用采样原理制作实用的采样示波器。1961年,在他的指导下研制出可以观察到纳秒(109秒)量级的脉冲和甚高频连续波采样示波器,这是国际上最先做成功的。这些工作在以后的计算机研究方面得到了应用。在对雷达的研究上,他提出利用单脉冲体制代替一般的圆锥扫描体制,并进行了总体设计。在陈芳允和曾宪泽、李力田等人的共同努力下,成功地解决了飞机载雷达的抗干扰问题。这种雷达以后被安装在我国的歼击机上。在配合我国原子能研究方面,他所领导的研究室成功地研制出多道脉冲分析器,填补了我国核弹试验中的一项重要测量仪器的空白。

陈芳允两弹元勋事迹简介精选篇5

1916年,陈芳允出生于浙江省黄岩县,5岁时入私塾,自幼就显示出超强的学习能力。升入中学后,他的国语、数学、英语等主要课程成绩优异。初中毕业时作《送秋》一文言志:送秋不送秋无所谓,对一个人来说是秋还是春、夏、冬季都要努力,不能虚度。青少年时期就能确定这样的时间观念非常难能可贵,陈芳允在之后的岁月里极其珍惜时间。父亲陈立信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早年曾追随孙中山投身革命,非常关注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父亲对他说:“一定要好好学习。我希望你将来不要做大官,要做大事,要在社会上立自己的业绩。”这句话深刻影响了陈芳允的人生之路。

1931年,陈芳允考进上海浦东中学高中部。九一八事变爆发后,15岁的陈芳允表现出了极大的爱国热情,积极参加上海学生运动、抵制日货游行、到南京请愿等爱国活动。1934年,陈芳允考入清华大学机械系,因对物理课感兴趣转入物理系学习,并受到吴有训、叶企孙等名师指点。在清华大学期间,陈芳允目睹了帝国主义侵略下的国家危亡局势,参加了一二·九运动,他更加坚定了科学救国的理想抱负。1938年,陈芳允在西南联合大学(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后留校工作,结识了一生的科学伴侣——同为助教的沈淑敏。

1941年,陈芳允抱着为抗日战争作出自己贡献的想法,来到了航空委员会所属的成都无线电厂研究室,研制发明了我国第一架无线电导航仪。1945年,陈芳允赴英国留学进修,在考瑟无线电厂研究室从事有关电视接收机图像质量改进方面的研究,后来转入曼彻斯特工厂雷达研究室,研制英国第一套船上海用雷达,他是团队中唯一的中国人。1948年,陈芳允带着世界第一流的电子工程技术回国,在中央研究院生理生化所工作,研制出生物电子学方面的电子仪器设备。

265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