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新民“两弹一星”人物事迹材料
任新民“两弹一星”人物事迹材料大家知道是哪些吗?任新民的个人经历故事是怎样的?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5任新民“两弹一星”人物事迹材料(通用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任新民“两弹一星”人物事迹材料【篇1】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诞生,身居大洋彼岸的任新民欢欣鼓舞,感到报效祖国有望了。他几经周折和艰辛,于1949年8月回到了故乡,9月应南京华东军区军事科学研究室招聘任研究员。1952年8月,随该研究室并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历任院教务处副处长、炮兵工程系教授、火箭武器教授会(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等职,1955年被授予技术上校军衔。
1956年8月调赴北京,参加筹建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历任总体技术研究室主任、一分院液体发动机设计部主任、一分院副院长兼液体发动机设计部主任;1965年任第七机械工业部一院副院长兼液体发动机研究所所长,1975年6月被任命为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1982年任航天工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1989年任航空航天工业部高级技术顾问;1993年任航天工业总公司高级技术顾问。
任新民曾担任多项大型航天系统工程的技术负责人或总设计师。从1979年起,他连续当选为中国宇航学会第一、二届理事长,第三届名誉理事长。1985年起,他一直担任国防科技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的副主任,并兼任航天行业评审组组长。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现称院士);1985年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IAA)院士,1988年又被该院聘任为理事;1988年被国务院聘任为国家学位委员会委员。他还被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东工程学院等院校聘任为兼职教授;1988年还被美国国际空间大学创办者协会聘任为初始会员。
早在1956年春天,任新民在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担任教授时,曾作为科技专家的代表参加了中国12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的制订工作。
60年代中期,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组织科技专家讨论导弹技术发展方向、技术途径及规划,他深思熟虑,对“火箭技术发展途径”和“发展规划”都实事求是地提出了一些意见与建议,特别是从液体火箭发动机这一专业技术角度分析了这一规划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这对中国第一代弹道导弹和运载火箭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70年代后期,国防科委主任张爱萍主持了中国导弹与航天事业80年代前期三项重点任务的讨论。他当时担任第七机械工业部的副部长,从技术方向、技术途径和技术方案以及技术可行性等方面进行了翔实的论述,为确立这三项重点任务提供了重要论据。
任新民“两弹一星”人物事迹材料【篇2】
他头脑清晰,反应灵敏;94岁的结发妻子虞霜琴整洁利落,照顾丈夫精细如初,料理家务井井有条;儿子、儿媳、女儿、女婿事业有成,孙辈们朝气蓬勃,一个个走向自己的奋斗之路。他看着眼前一大家子其乐融融,由衷的喜悦挂在眼角眉梢。在欢声笑语中,他对孙女说:“我和你叔公、小叔三个人都是博士,你要继续努力,争取在你们这一代也能读出三个博士。”孙女的回答直接却自信:“要是出三个院士,那是有点难,但我们中出三个博士,应该不是难事。”
当年叔公、小叔以任新民为榜样成为博士,如今孙辈们又以爷爷、叔公、小叔为榜样,迄今其中已经走出了三个博士。
1956年12月,时任国防部五院导弹总体技术设计室主任的任新民,奉命前往中苏边境满洲里,接收苏联援助中国的两发P-1近程地对地导弹和一个建制营的官兵及技术装备。
这是一项绝密任务。导弹抵达中苏边境,为了严格保密,他们只能在夜晚零下40℃的冰天雪地里秘密奋战,整整一夜,出色完成了导弹调换车皮、产品转运,后将导弹及备件如期运抵北京。12月29日,中苏双方在北京举行两发P-1导弹交接验收及签字仪式,任新民作为中方代表在交接协议上签了字,成为中国接收导弹第一人。
任新民的背后站着妻子虞霜琴。本是知识女性的虞霜琴,从那时起就在心里做出决定:不让任新民操持家务分心,让他专心致志做他喜欢的事情,就是对他不必表白的最真诚的爱。
1940年夏天,任新民与虞霜琴相识、相爱于重庆附近的江津县。
任新民“两弹一星”人物事迹材料【篇3】
中央有关领导对任新民的意见与建议非常重视,陆续做出批示,并随后决定:依靠自己的力量研制新一代通信卫星,中止购买外国通信卫星。这对于我国乃至整个世界通信卫星事业的发展,无疑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尖端技术靠买是买不来的,买来了也掌握不了。”任新民对聂荣臻元帅所论述的这一观点非常认同和赞赏。1998年,国防科工委组织编写了《回顾与展望》一书,他组织撰写了论文《顾既往,瞻前途——话我国航天事业》,系统、全面地论述了继承、创新与引进的关系。在文章中,他倾诉衷肠:“中国人也要就业、吃饭、穿衣、住房、出行。如果自己能干的,包括暂时还不如外国好的产品,都去买外国的,而不去自己干,那我们的工人、科技人员就会失业,不干就永远不会干,中国就会成为外国人争夺的市场,那中国也就成了人家的经济殖民地。”
坚信中国人行,坚持自信、自立、自强是任新民一生始终不渝的信念。
任新民在几十年的科技生涯中,经常对他的同事和麾下讲:“凡事预则立,不立则废。制订可行的规划和计划至关重要。”
1955年,时任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炮兵工程系副主任的任新民,同余家骏、周曼殊等一起,向中央军委上报了《对我国研制火箭武器和发展火箭技术的建议》;1956年,他参加了我国《1956年—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草案)》的研究、讨论与制订工作,在钱学森的主持下,同王弼、沈元等一起完成了《喷气与火箭技术的建立》项目建议书,将火箭、导弹、喷气技术纳入了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勾画出发展蓝图,对推动和促进我国航天、航空技术乃至整个国防科技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奠基与开拓作用。
任新民“两弹一星”人物事迹材料【篇4】
这注定是一个载入史册的日子,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托举东方红一号卫星飞向浩淼的太空,从此,照亮了我国的飞天之路。
这一刻来之不易,要知道这是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作为火箭技术总负责人,任新民难掩激动的泪水,艰难风雨历程涌上心头。
镜头拉回那段峥嵘岁月。当苏联成功发射世界首颗人造卫星,____审时度势,提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不久,我国的人造卫星计划正式启动,任新民担任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的总负责人。当时,中国工业一穷二白,一切都要从零开始,但任新民毅然挑起重担。
发动机是火箭的心脏,决定任务攻关的成败。研制发动机的过程异常艰辛,不仅要弄懂许多设计难题,还要攻克诸多材料与工艺方面的关键技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凭着铁一般的意志,任新民迎难而上。
攀登科技的高峰从来不会一帆风顺。在使用遥测弹测试发动机性能时,弹头未落入预定弹着点。时间紧急,任新民心急如焚。他带领大家在茫茫大漠苦寻弹头残骸。年近花甲的他拄着拐杖,和年轻的战士一样,白天翻越一个个沙丘,夜里靠盖沙子取暖。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第5天,他们终于找齐了所有残骸。有了确凿的“物证”,任新民顺利查出故障原因,成功排除了问题隐患。
此时,在技术上如何实现火箭整流罩分离,成为任新民面前又一道难题。北国天寒地冻,他裹了一件厚棉袄,便跑到外场进行试验。经过多次论证后,他确定了“两个半罩先纵向解锁,然后水平方向快速平抛”的新方案,成功实现火箭整流罩平稳分离。
就在火箭发射前夕,为了保险起见,任新民提出要在火箭二三级之间涂抹二氧化钼,防止火箭发生“冷焊”现象,影响分离。实践证明,这种“万无一失”的做法,对托起卫星成功升空十分必要。后来,周恩来亲切地称他为“中国放卫星的人”。
任新民“两弹一星”人物事迹材料【篇5】
任新民领导和参加了第一个自行设计的液体中近程弹道式地地导弹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制;领导组织了中程、中远程、远程液体弹道式地地导弹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制、试验;向太平洋预定海域发射远程弹道式导弹的飞行实验,任首区总指挥;组织研制“长征1号”运载火箭;组织氢氧发动机、“长征3号”运载火箭和整个通信卫星工程的研制试验;领导组织了用“长征3号”运载火箭把“亚洲一号”通信卫星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担任“风云一号”气象卫星总工程师等。
曾获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2项、求是基金杰出科学家奖,获中国载人航天工作突出贡献者功勋奖章、“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等。
任新民坚韧不屈的开拓精神以及对科学技术的执著追求,推动了中国导弹技术和航天技术的艰难起步和创新发展。任新民面对挫折不气馁,面对苦难不退缩,以坚韧不屈的开拓精神、实事求是的钻研精神,奠定了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基础,也激励着一代代航天人秉承传统、不懈攀登,不断开创航天事业发展的新篇章;任新民崇高的道德风尚、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大师风范,奠定了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思想基础。任新民尊重科学规律、超前战略谋划和宽阔视野,指明了中国航天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奋斗方向和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