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模范张桂梅教师事迹
张桂梅的事迹感动每个人,她全心全意投入教育事业、慈善事业的精神让大家钦佩。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劳动模范张桂梅教师事迹,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劳动模范张桂梅教师事迹篇1
张桂梅对自己的“抠门”出了名,对别人的慷慨更出名!有一次,一个学生没有钱吃饭,她回到宿舍翻箱倒柜地找钱,把仅有的20元钱都给了那个学生。从此,那个小男孩每周都按时得到张桂梅30元的救助,直到他初中毕业。
还有一天深夜,一个学生突然发高烧,张桂梅看到他在寒冬腊月还穿着单衣,当即把丈夫生前留下的唯一毛背心送给了学生,并连夜把他送到医院,替他付了200元的住院费。
72岁的二姐病危,离世之前想看一眼20多年未见的妹妹,担心她经济拮据不能及时赶回,还专门给她寄来500元钱路费,但张桂梅却把姐姐给的路费,为一个生病的学生交了住院费。为此,她留下了对哥哥姐姐的终生遗憾。她每当想起这些“无情”的抉择,每次都难以释怀,泪流满面……
张桂梅这样慷慨的事例不胜枚举。30万元的“兴滇人オ奖”奖金,一次性就捐给华坪县丁王民族小学建教学楼;又有3万多元的奖金,张桂梅刚过手就捐给了灾区;昆明市总工会千叮咛万嘱咐专门拨给她治病的2万元钱最终也捐了;她甚至还想预支自己的丧葬费,希望能在活着的时候,看着这些钱用在山区孩子们的身上.......截至目前,张桂梅把全部奖金、捐款和大部分工资累计100万元,全部捐献给了山区的孩子们和教育事业,没有给自己留下一分钱。
张桂梅就像蜡烛一样,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她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坚韧执着、锲而不舍,奋力冲破一切困难活着、做着、奉献着,用自已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正如她的自我总结:“如果说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昐,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
劳动模范张桂梅教师事迹篇2
她是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中党支部书记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院长张桂梅,曾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十佳师德标兵。2020年10月,云南省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发出通知,号召全省党员向她学习。
张桂梅作为千千万万基层教育工作者中的一员,她始终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自1990年参加工作以来,她始终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人身追求,而且在工作的这三十年中也一直积极践行这一人生追求。
作为一名教师,她心系困难群众,始终相信群众利益无小事,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投身教育扶贫行列,在她的努力下,华坪建成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她坚持树人先树魂,把思想政治建设和理想信念教育作为立校之本。她长期拖着病体,坚守工作岗位,以实际行动兑现了自己“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诺言。她把自己的工资奖金和社会各界捐助她治病的100多万元全部投入教育事业自己却甘守清贫。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张桂梅在教书育人的同时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家访。张桂梅身体不好,但是她却从来不让学生家长来开家长会,自己拖着生病的身体进大山挨个对学生进行家访。在遇到有辍学思想的学生时会不厌其烦苦口婆心的给学生和家长做工作,不让一个同学掉队。就是这样的家访,张桂梅坚持了十年,帮助很多想辍学的孩子又重新走进了学校,坐在了课堂上学习。
拜读了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和用生命点滴的人生故事传说传说传说,我深切的领会到一个智者和仁者所显现出来的精神魅力。张桂梅不是制造出来的英雄,她是那样朴实,那样真实,也许她在悄悄的改写着英雄的概念.”张桂梅的精神,是一种时代的精神,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强烈的爱国主义追求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张桂梅的精神,又是一种平凡的精神,体现了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把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和回报,具体落实到自己的事业和学生上,在普通教学岗位上,恪尽职守呕心沥血淡泊名利执着追求。我作为教师中的一员,我要用心感受用心学习张桂梅的精神,学业上不断进步,修养上不断完善,做学生热爱人民满意的优秀教师,做无愧于时代的光荣教师。
劳动模范张桂梅教师事迹篇3
在华坪,张桂梅的“抠门”是出了名的。她吃得异常简单,很多时候一杯水就着一个饼就是一餐;用的、穿的也极为简朴,衣服常年就那几件;办学也精打细算,教学楼的水闸只在学生用水的课间才开,没人使用的教室、办公室一定关着灯。
张桂梅的慷慨更出名。2003年,昆明市总工会捐给她两万元用于治病,这笔钱她用到了学生身上;2006年,张桂梅获得云南省首届“兴滇人才”奖,刚刚从昆明领奖回来,她就把30万元奖金一次性全部捐给了华坪县丁王民族小学建教学楼;华坪县委给了7000元制装费让她买一套“像样”的西服上会,她却用这笔钱给学校买了一台电脑。工作数十年,张桂梅的名下几乎没有任何财产,工资、奖金和社会各界捐助她治病的100多万元都投入了教育事业。
一个人真的可以做到“无私无我”吗?
要知道,张桂梅忘我工作的同时,还在忍受着常人无法承受的病痛:骨瘤、肺纤维化、小脑萎缩……23种疾病缠身,数次病危入院抢救。2019年初,张桂梅就被下过一次病危通知书,华坪县县长庞新秀赶来医院看她。醒来后,张桂梅拉着县长的手问:“我情况不太好,能不能让民政部门把丧葬费提前给我,我想看着这笔钱用在孩子们身上。”
华坪女高的免费,只是让这些山区的女孩“进得来”,如何“留得住”是张桂梅面临的一大难题。她提出用“家访”代替家长会,既可减轻贫困家庭和家长从山区往来学校的负担,又可以深入学生家庭了解问题,解决实际困难。
如果能够深深地、细细地了解下去就会发现,华坪女高一些表面上很难理解的教育细节其实背后自有深意--扶贫的路只有真正走下去,才知道什么是张桂梅所说的教育的“因地制宜”。
有一个学生的家在山顶上,仅有一条半米宽不到的山路相通,路的一边就是万丈悬崖,可这却是学生每个周末、每次放假都要往返的路。张桂梅又心疼又生气地问学生:“这么危险,你回来干什么?”女孩低着头淡淡地说:“张老师,放假了我不回家上哪儿去啊?”
这句话让张桂梅难过了一个星期,她决定:把两天周末假期改为每周日下午放半天假。外面的人都不理解,批评张桂梅“搞应试教育”,就连学校教师也不理解。张桂梅悄悄地做工作:“我们的学生大都是山里的孩子,放了假学校不让待,回家又会增加路途中的危险。如果只放半天假,孩子们出去逛一逛还可以回来,既省钱又确保了安全。”
家访路上,张桂梅给学生家里捐过钱、送过衣,帮忙修路、建水窖、调解纠纷、发展产业;她迷过路、发过高烧、摔断过肋骨、旧病复发晕倒在路上,几乎每次家访完都要大病一场。说到底,这一切是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教育。
自2008年华坪女高成立以来,这条家访路张桂梅一走就是12年,几乎覆盖全体学生,足迹遍布丽江市的一区四县,行程近11万公里--这更是一个个教育扶贫的“最后一公里”。
“扶贫要扶志,要让贫困家庭的精神起来才行,有一种追求、一种希望。孩子能够真正唤起他们积极生活的希望。”张桂梅说。
华坪女高结对扶贫的家庭有六家。张桂梅去送扶贫款,有一家怎么都叫不开门。她看见旁边一个戴着红领巾的小男孩,是这家的孩子,就让他把附近同龄的孩子都叫过来。张桂梅领着几个孩子一起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在那大山里,歌声飘出很远很远”。张桂梅对孩子的父母说:“你们的儿子这么优秀,不但会唱歌,还会学习,你们怎么能整天躲在家里?快把钱拿着,好好地供儿子读书。”后来,这家人真的开始做事了,给他们的扶贫芒果苗栽上了,一年下来家里挣了4万多块钱,因为他们“看见希望了”。
孩子是山里人的希望,教育也是一种希望。张桂梅说,这种希望让“教育扶贫比经济扶贫更彻底”。
“让山里的女孩能够通过读书走出大山,是摆脱贫困、改变命运最好的途径。女孩子受教育可以改变三代人,解决低素质母亲与低素质孩子之间的恶性循环。”张桂梅说,“实际上不只是三代人,而是直接阻断了贫困代际传递,让山里人的命运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劳动模范张桂梅教师事迹篇4
女子高中成立之初的困难,是张桂梅始料不及的。山区条件艰苦,再加上张桂梅对工作要求严格,很多年轻教师难以适应。建校才半年,17名教师中有9名辞职,教学工作几乎瘫痪。焦虑、沮丧的情绪包围了张桂梅。在留下来的8名教师中,有6名是共产党员。张桂梅把6名党员教师集中起来,重温了入党誓词,诵读了《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等篇章。有的教师眼里泛起泪花,他们被张桂梅的无私打动,他们要和张桂梅一起,把女子高中办好,把大山里的女孩送入大学。无论是在民族中学还是后来的女子高中,教学质量一直是张桂梅最看重的事在女子高中,张桂梅在宿舍里铺了两张床,一张自己睡,一张留给需要特别关心的学生。为了随时关照学生,她睡觉不脱衣服。有个和张桂梅在一起住在一起的学生,始终不肯和她多说话。这期间,张桂梅在食堂打饭时,摔了一跤,肋骨摔断三根。她没有住院就又回了学校。每天早晨仍然5点起床,但要靠学生抱起来;夜里很晚睡下,还要忍着疼痛和学生聊会天。3个月后,这名学生抱着张老师大哭起来,说一定不会辜负张老师。
如今,张桂梅的右腹部、右臂上能摸到肿块,头上还有骨瘤她的肺出现了问题,嘴唇经常没知觉,但她仍然每天拿着小喇叭喊起床、吃饭、跑步、睡觉……“我要让孩子们知道,我一直在她们身边。”张桂梅说她把自己的。五一劳动奖章、奥运火炬全部捐给了县档案馆。她说:“我的一切都是党和人民给的,我奉献给党和人民的还远远不够。”
我们要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怀着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的公仆情怀,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端正扎根基础、勤奋敬业的务实作风,踏踏实实的做好自己的工作。
劳动模范张桂梅教师事迹篇5
她,是一名敬业奉献的人民教师,是一位心系教育的扶贫工作者,是百名孤儿的贴心“妈妈”,更是一名信仰坚定的共产党员,她就是云南省丽江华坪县女子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院长张桂梅。通过1月份党员活动日对她先进事迹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对“敬业”、“奉献”“担当”又有了新的解读。
“家”与“单位”同构异物,有爱才有敬业。
张桂梅心系山区,不忘教育初心,始终把“单位”视做“家”,把“孤儿”视做“儿”,为了让失去双亲的孤儿有一个“家”,她从2001年起便担任华坪县儿童福利院院长,在当好136个孤儿“妈妈”的同时还要担任华坪县民族中学的授课老师,当时的民族中学里,女生本来就少,有的还会时不时的“消失”,经过多次的家访,她终于找到原因:农村的重男轻女思想比较严重,很多女孩在上到中学就因经济、家庭等因素辍学,或是在家里的安排下过早出嫁,或是在家务农,或是外出打工。当时的张桂梅便萌生了筹建一所免费女子高中的想法,从2002年起,她便开始为了这个“不切实际”的梦想四处奔走。经过6年锲而不舍四处奔走,终于在2008年8月成功创办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为贫困山区女孩的追梦人生点亮了希望之光。作为一名统计新人,我要以张桂梅同志为标杆,在工作中端正态度,爱岗敬业,做到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对于每一项工作都要确保文过我手无差错,数过我手有依据,事交我办请放心,把本职工作当成自我的事业去经营。
心有大爱,才有使命如山,无私奉献。
张桂梅心系女中,牢记教育使命。办学10多年来,她走了11万公里的家访之路,走进了1300多名学生家中,白天她是学校的校长,晚上她是学校的保安,每天早上5点钟起床,与学生们同吃同住,陪伴学习,长期的高强度劳作,使她患上了多种疾病,可她仍然拖着疲惫的身躯坚守在自己所热爱的教育岗位上。功夫不有心人,在2019年的高考中,全校118名毕业生的一本上线率高达40。67%,本科上线率达到了82。37%,位居丽江市所有高中排名榜的榜首,12年间先后帮助1804名贫困山区女孩考上大学、走出大山,改变人生轨迹。作为一名辅助调查员,我要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学习她无私奉献的品德与情操,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己的学识和专业技能,时刻执着坚守自己的初心使命,做一名合格的新时代统计人。
信念坚定,才会不惧困难,勇于担当。
张桂梅心系边疆,始终信念坚定。华坪女高刚成立之初,由于山区条件艰苦,师资紧缺,学生家底薄,一度被认为是一所绝对办不下去的学校,但是张桂梅却不信这个邪,带着8名教师,其中6名党员,坚持佩戴党徽上课,发挥党员带头作用,把党员教师们的内心澎湃转化成坚定信念,造就独特的“女高精神”,她迅速把党员集中起来,诵读《为人民服务》,经过不懈努力,华坪女高逐渐得到当地学生家长的认可,教育教学成绩也日益显著。作为一名党员,我要从张桂梅同志身上汲取精神养分,在工作中保持昂扬向上的,只争朝夕的状态,对于选择好的方向,认准的事情,坚定信念,勇于担当,以更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为统计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劳动模范张桂梅教师事迹篇6
忠诚执着守初心,无私奉献担使命。6月29日,省委宣传部在昆明举行“云岭楷模”专场发布会,授予张桂梅同志“云岭楷模”称号,大力宣传弘扬她的先进事迹和崇高品格,激励全省干部群众特别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向她学习,凝聚万众一心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信心斗志。
1974年10月,张桂梅响应党的号召,随姐姐从黑龙江来到云南,支援边疆建设,此后的时间里,她把全部身心献给了祖国西南边陲贫困山区的教育事业。
1996年,丈夫去世后不久,张桂梅放弃了大理优越的工作环境,申请调到深度贫困山区华坪县。来到华坪后,她放弃进入全县条件最好的华坪一中,选择在全县师资最弱、条件最差的民族中学任教,并承担起4个毕业班的语文和政治课教学任务。
1997年4月,她被查出患有子宫肌瘤,已经像5个月胎儿那么大,需立即住院治疗。但为了不耽误初三毕业班的教学进度,她偷偷把检验结果藏起来,继续坚持站在讲台上,直到7月份把4个班的学生送进中考考场后,才住院接受手术。手术后,医生反复叮嘱,一定要静养6个月以上,可仅仅24天之后,张桂梅又站在了她热爱的讲台上……
1997年8月,张桂梅在党旗下庄严宣誓:“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入党20多年来,她始终爱党、护党,忠诚于党。
2001年,张桂梅一边在民族中学当老师,一边兼任“儿童之家”院长,成了众多孤儿的“妈妈”。建院第一天,“儿童之家”就收了36个孩子,最小的仅有两岁,最大的也才12岁。
2003年,张桂梅送走了一个特殊的班级。这个班有的学生转校,有的学生辍学回家,有些男孩子还在网吧过夜,老师们对这个班都失去了信心,纷纷要求调离。随着中考临近,张桂主动请求接下这个班,担任班主任。她横下心来,把行李搬进了男生宿舍,和32个男生住在了一起,既当师长又当家长……她的辛劳没有白费,这个班有22名学生的中考成绩在500分以上。
2003年,维持“儿童之家”的资金面临短缺。为缓解窘境,张桂梅到华坪各部门筹措资金,当年暑假又从华坪“转战”昆明,虽然把各种证书、媒体报道都带上了,却仍被很多人认为是骗子,有人还辱骂她、驱赶她。
“求人很丢人,但如果孩子们生活得不好,我这个义务院长更丢人。”筹款期间,张桂梅累了就在路边歇一会儿,渴了就讨口水喝,饿了就啃几口干粮,2003年至2007年的寒暑假,张桂梅在昆明为孩子们筹措到两万多元。对此她说,一切辛苦都值了!
有人说,张桂梅除了一副瘦弱的身躯是自己的以外,她没有孩子、没有亲人、没有家。她却笑着说:“不,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有一颗火热的心,这颗心里面有党、有人民、有学校、有国家、有千千万万的孩子,我什么都有!”
2008年9月1日,在张桂梅的倡导下,在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和社会各界捐助下,丽江华坪女子高中开学了。女子高中是全国第一家全免费的高中,是践行教育公平的改革先遣队。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免除一切费用,同时也在党和老百姓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开学那天,一些家长放声哭起来,激动地喊出了:“感谢共产党,感谢政府,感谢全社会好心人!”
在女高建校10年中,张桂梅老师先后失去了三位亲人,但每一次,都没能回去看一眼。但即便如此,在募捐中,她还是会遭到一些不解。甚至有次被人放狗出来追咬。小脑萎缩的她本来就不能很好的保持平衡,自然跑不过恶狗。一番撕咬后,看着被狗撕破的裤腿和流血的脚,想着自己的委屈,她坐在地上放声大哭。还有一次,在人群中募捐,被以为是骗子,被人在大庭广众之下把口水吐到脸上。张桂梅为了心中那份对党的教育事业的忠诚,默默承受着。
办校10年来,身患重症的张桂梅,与学生同吃、同住,陪伴学生学习。她亲自走访了1527名学生的家庭,还把捐给她治病的钱、奖金和工资,共100多万元捐献出来修建乡村校舍。
女子高中的高考成绩始终保持全市第一名。从这里毕业的八届学生, 全部进入大学的殿堂, 实现了飞越大山的梦想。
参加工作以来,她就像一台不知疲倦的永动机,用初心和信仰,书写着一名共产党员一辈子对党忠诚、一辈子为民奉献、一辈子坚忍执着、一辈子于己克俭的大爱情怀。她总是以自己的思想、人格、情感、行为和学识起到先锋引领作用。以共产主义信仰为办学教育模式,改革创新锻造了丽江教育史上的奇迹,展示了锐意改革、敢打敢拼的光辉形象。
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张桂梅同志始终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矢志不渝、执着追求,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一切。她心系困难群众,投身教育扶贫,建成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她坚持树人先树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思想政治建设和理想信念教育作为立校之本,用红色教育为师生铸魂塑形。
她长期拖着病体,坚守工作岗位,以实际行动兑现自己“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诺言;她始终艰苦朴素、甘守清贫,却把自己的工资、奖金和社会各界捐助她治病的100多万元全部投入教育事业。
劳动模范张桂梅教师事迹篇7
“烂漫的山花中,我们发现你。自然击你以风雪,你报之以歌唱。命运置你于危崖,你馈人间以芬芳。不惧碾作尘,无意苦争春,以怒放的生命,向世界表达倔强。你是崖畔的桂,雪中的梅。拿命拼出出山路,让学生远方有灯、脚下有路、眼前有光。”这是《感动中国》组委会给予张桂梅校长的颁奖词。感动张桂梅,感动“张桂梅精神”。我们要学习张桂梅,让“张桂梅精神”照亮自己的人生旅程。
磨难使人坚强,困苦使人坚韧,意志使人执着。苦难是一个人宝贵的精神财富,是砥砺人前行的力量。面对苦难,我们应该怎么做,从张桂梅校长身上我们应该能够找到答案。她来到华坪之前的苦难,大家应该都是了解的,重要的是,她是如何以顽强的意志力对待苦难、战胜困苦的。苦难到底是财富还是屈辱?当你战胜了苦难,它就是你的财富;当苦难战胜了你,它就是你的屈辱。学习张桂梅,就是通过对她苦难经历的了解,从中感悟她身上那种不向一切困难低头,而是战胜苦难,顽强地从苦难中解脱出来的抗击苦难的精神。
人要有胸襟、格局、担当、责任、境界和情怀。人有胸襟才有格局,人有信念才有担当,人有担当才有责任,人有境界才有情怀。大的追求,大的愿望,就会有大的忍耐、大的包容、大的视野、大的格局。站在高处,才能看得远;俯下身来,才能爱苍生。以大视角切入人生,力求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做得更大。我们从张桂梅老师身上,看到的是大胸襟、大气度、大境界、大格局和大慈悲。没有大慈悲,哪有她悲天悯人的捐助、爬山涉水的家访?没有大格局,哪来的力量用五年的时间集资办学而且要实现“必须让学生全部考上大学,而且要争取考上双一流大学”的高远目标?“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瞰平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这是何等的气度和豪迈!
人贵有一种拼搏精神、职业操守和高尚品德。张桂梅老师身患多病,行走困难,但疾病没有给她击倒,没有阻止她每天早上5点就准时起床,第一个出现在校园里,每天至少3次巡校、查课的脚步;没有摧毁她寒暑假历尽艰辛走访千家万户的信念。她累计到1550多名学生家里进行家访,正是她的家访和资助,让大山里想要辍学的女孩儿重新回到学校读书,从而改写了她们的人生。华坪女高,以它拥有张桂梅这样的校长而骄傲,以它令人叹为观止的高考成绩而名扬神州。在张桂梅校长眼里,看到的不是多年辛苦操劳的成就,而是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欣慰,她用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信仰谱写了贫困山区女子教育的华章,实践着自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庄严承诺。这是令人肃然起敬的拼搏精神,是令人击节赞叹的奉献精神,更是令人泪目的职业操守和高尚品德。是什么力量支撑一位身体多病的老人对教育事业如此地执着?你感动了、感悟了,答案也就找到了!
张桂梅老师的事迹感动国人,感动中国。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以张桂梅老师为榜样,让“张桂梅精神”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动力和工作动力,成为自己心中的一盏明灯,照亮自己前行的脚步和人生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