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爱国事迹体会650字

| 郑诗2

闻一多先生,出生于湖北省黄岗市浠水县,毕业于清华大学,是中国近代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也是一位新月派的诗人和作家。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闻一多爱国事迹体会,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闻一多爱国事迹体会1

我眼中的闻一多先生,是诗人,是学者,还是一个民主战士。它具有不同的身份,而且不同的身份性格也是迥然不同,就是这样的不同,让我明白了“说”与“做”的真正关系。

我眼中的闻一多先生,是诗人。1922年,闻一多先生怀着报效祖国的志向去美国留学,但在异乡的土地上,他尝到了华人被凌辱、歧视的辛酸。当他怀着一腔强烈的爱国之情和殷切的期望提前回国,却只能失望的叹息。但是正值军阀混战,人们四处漂泊,他叹息,无话可说,于是他“做”了,写成了著名的现代诗《死水》,来诉述自己的失望与痛苦。

我眼中的闻一多先生,是学者。1930年,他在国立青岛大学任教,现在的他,已经不再是以前那个初出茅庐的学生了,他的目光炯炯有神,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当时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他开始向古代典籍钻探,闻一多先生默默无闻,潜心学习。不知不觉中,他著成了《唐诗杂论》,《楚辞效补》。闻一多先生为了研究,常常忘记吃饭,无暇顾及自己的仪表。可是就算这样,他仍没说一句夸赞自己书籍的话。

做了再说,做了也不一定说。这只是他作为学者的一个方面。

我眼中的闻一多先生,是民主战士。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毫不吝啬的说了起来。他高呼着“反对独裁”,“争取民主”。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那是多么危险啊!可是闻一多先生不怕,即使是警报迭起,他也毫不动摇那颗为党服务的决心,哪怕是献出自己的生命。

闻一多先生是谦虚的代表,是忠诚的模范。他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

闻一多爱国事迹体会2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颗“星”,这颗“星”在我们心中闪闪发光。上周老师带领我们目睹了邓稼先、闻一多、贝多芬等许多名人的风采,我最喜欢的是闻一多先生。在李公朴被害以后,许多人都力劝他避一避,有些知情的朋友也告诉他,黑名单上李公朴后面的一位就是闻一多,可闻一多却没有听劝便走上了演讲,发表了他最后一次演讲。他的举动深扣了我的心弦。想起那些汉奸、走狗,我对他们的厌恶、鄙夷、憎恨油然而生。

闻一多不愧是卓越的诗人,优秀的学者,他身上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他是做了再说、做了也不说;有时是说了就做做到言行一致。想想现在的我们,是说了再做、说了也不做和闻一多先生我们是多么的渺小。有时为了自己的虚荣心,去向别人炫耀自己的“功绩”,可到头来却什么也没有做,想想真可笑。

闻一多先生为革命献出了生命,相信假如 再给他一次选择,我相信他还会选择这条路,他用生死来证实了他的“言”与“行”一致,这种精神十分伟大,甚至超越了生命意义的极限,这是多么无私的人格啊!为了国家人民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作为他的好朋友的杨振宁说他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都不为过。

看看闻一多先生,再看看自己真是觉得自己十分可悲,今天有优异的条件与学习环境,自己却不珍惜,我现在才醒悟真是为时已晚……哎,现在只有抓住一分一秒努力学习,才能弥补自己以前所浪费的时间吧。

其实像闻一多先生那样的人也有很多像刘胡兰、赵一曼、李大钊等等革命烈士身上的高尚品质都值得我们学习,只要我们努力学习、长大后为国家做出贡献,也算人生有意义了。

闻一多先生你是卓越的学者,无畏的革命家,爱国的志士,你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更是我心中最耀眼的“明星”。

闻一多爱国事迹体会3

七子之歌是澳门回归时的歌曲,当澳门回归时,所有的中国人都十分的激动,回首着中国发展的几百年,从近代史开始我们的屈辱史就开始了,这首七子之歌就是闻一多老先生写的那么闻一多,到底是谁呢?就由我来细细道来。

闻一多老先生本名文家骅,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1943年后因目睹蒋介石反动政府的腐败,奋然而起,积极参与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1945年7月15日被特务暗杀,“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不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这是闻老的一句话,从闻老说的,这一刻就变成了我的座右铭,我也看到了闻老的谦虚为人,处事之道,感受到了闻老的成功之处,杜普晚年疏懒的“一月不梳头,”而闻老先生也无暇及此,他忙着钻探古代典籍,为了研究,他不惜寸金,深夜灯火是他的伴侣,但是他却被那些无情的人,无知的人。杀害了,这是多么悲痛的一件事,这是民主运动的大损失,又是中国学术的大损失。

但看看现在,现在千千万万个“闻一多”带领下。中华民族正以令世界惊叹的速度发展着,腾飞着,我们的民族将在无数伟人志士努力下,将光辉继续传扬下去,让所有人都仰视我们,仰视我们这个伟大的祖国。

虽然闻一多先生早已逝去,但是他的精神与灵魂却在每一个人心中如凤凰涅盘般获得永生……

“一诗一文一烟斗,一个脊梁一身哄,”“一画一印一全集,一代英豪一红烛。”

闻一多爱国事迹体会4

闻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本名闻家骅,字友三,生于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新月派代表诗人和学者。

1912年考入清华大学留美预备学校。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七子之歌》。1928年1月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1932年闻一多离开青岛,回到母校清华大学任中文系教授。

“再让我看守着中华最古老的海,这边岸上原有圣人的丘陵在。”这出自于闻一多先生之笔。

一头浓密的黑发,一脸的坚毅执着,眉眼透出对国家对民族的关切。他是一位学者,也是一位老人,更是一位民主战士。他是中华民族那颗闪亮的明星闻一多先生。他创作出来多少学术名著,挖掘出了多少中华文化,并向全国人民呼喊,反对独裁,建立全新的中国。

闻一多先生在回家的路上,被国民党的特务所害,但他的灵魂仍然在反对独裁,投身于民主运动,坚持正义和光明。他以生命为代价,在大会上大骂卑鄙狡诈的特务,起草了政治传单,参加了游行示威队伍,用自己宝贵的生命证实了自己的言行。

其实像闻一多先生那样的人有很多,像刘胡兰、赵一曼李大钊等等革命先烈身上的高尚品质都值得我们学习。“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没错,我们也要学习闻一多先生这样锲而不舍,永不退缩,永不放弃的精神。

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民主战士---闻一多先生,他是一个战士,一个民主战士,一个黑暗里和鲁迅先生一起挑灯找光明的人。

闻一多爱国事迹体会5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第一次读到这样的诗句是在历史课本上,当时还不曾认识闻一多先生,只是觉得能写出这样的诗的人必定有一颗赤胆忠心,后来在语文课上,老师带领我们慢慢地认识了闻一多先生。就这样,一个高大而又爱国的形象慢慢地在我面前清晰起来。

一头凌乱的头发,一身旧时的长袍,一本书,一个背影,一动不动,目不窥园,足不下楼,这是痴迷读书的闻一多先生。作为清华大学的高材生,文学造诣极高,在美国留学期间,写下了著名的《七子之歌》。作为一名学者,喜读诗书,研究古籍,他不动不响,无声无闻,只做不说,几年辛苦凝结而成了《唐诗杂论》的硕果。这是郭沫若先生口中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闻一多先生。

一把长长的胡子,一个坚强的民族脊梁,抗战八年间,日寇不除,胡须不剃。一双书写知识的手,面对武装特务制造的惨案,他拍案而起,揭露真相。他书写挽联:“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他号召未死的战士们,踏着四烈士的血迹,继续战斗。这是为国奋战、为民请命的闻一多先生。

他是学者和诗人,亦是战士和爱国者。在李公朴被害之后,他大无畏的在大会上大骂特务,他慷慨激昂地发表了最后一次演讲,揭露暗杀的真相。他义无反顾,不屈不挠,勇往直前。这是一个热爱祖国,为实现真理而不怕牺牲的闻一多先生。

很悲愤,闻一多先生最后被特务暗杀了。但是有的人死了,却永远活着;有的人死了,他的死却重于泰山。从闻一多先生身上,我能学到什么呢?看起来很多很多,追随着名人的脚步,做一个努力刻苦的人吧。

2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