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著名的科学家优秀的事迹
科学家是对真实自然及生命、环境、现象及其相关现象统一性的客观数字化重现与认识、探索、实践的人士。科学家伟大的事迹有哪些?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世界著名的科学家优秀的事迹范文5篇,以供大家参考!
世界著名的科学家优秀的事迹1
钱学森赴美留学期间,跟其导师冯·卡门参与了当时美国绝密的“曼哈顿工程”,在美国是一个屈指可数的稀世之才。在他计划回国时,被美国官员拦住,并关进监狱,而当时美国海军次长金布尔声称:“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把他击毙在美国,也不能让他离开。”钱学森同志由此受到美国政府迫害,失去自由。之后,经过周恩来在与美国外交谈判上的不断努力,钱学森同志最终冲破重重阻力回到了祖国。回国后,他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为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钱三强名字由来:起初他父亲钱玄同给他起的名字叫钱秉穹。初中时,一个体质不如钱三强的比较瘦弱的同学给钱三强写信,信中自称“大弱”,而称当时还叫“秉穹”的他为“三强”。这封孩子们之间互称绰号的调皮信,恰巧被秉穹的父亲钱玄同看见了。“你的同学为什么叫你‘三强’呀”钱玄同风趣地问道。“他叫我‘三强’,是因为我排行老三,喜欢运动,身体强壮,故就称我为‘三强’。”秉穹认真地回答了父亲的询问。钱玄同先生一听,连声叫好。他说我看这个名字起得好,但不能光是身体强壮,‘三强’能够解释为立志争取德、智、体都提高。在父亲的肯定下,从此,“钱秉穹”就正式改名为“钱三强”了。
世界著名的科学家优秀的事迹2
在世界科学史上,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不仅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全部贡献给了科学事业,而且还在身后留下遗嘱,把自己的遗产全部捐献给科学事业,用以奖励后人,向科学的高峰努力攀登。今天,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科学奖,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最高科学大奖。他的名字和人类在科学探索中取得的成就一道,永远地留在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文明史册上。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就是世人皆知的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伯恩哈德•诺贝尔。诺贝尔1833年出生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诺贝尔的父亲倾心于化学研究,尤其喜欢研究炸药。受父亲的影响,诺贝尔从小就表现出顽强勇敢的性格。他经常和父亲一起去实验炸药,几乎是在轰隆轰隆的爆炸声中度过了童年。诺贝尔到了8岁才上学,只读了一年书,这也是他所受过的唯一的正规学校教育。 为了使他学到更多的东西,1850年,父亲让他出国考察学习。两年的时间里,他先后去过德国、法国、意大利和美国。由于他善于观察、认真学习,知识迅速积累。很快成为一名精通多种语言的学者和有着科学训练的科学家。
回国后,在工厂的实践训练中,他考察了许多生产流程,不仅增添了许多的实用技术,还熟悉了工厂的生产和管理。就这样,在历经了坎坷磨难之后,没有正式学历的诺贝尔,终于靠刻苦、持久的自学,逐步成长为一个科学家和发明家。诺贝尔一生的发明极多,获得的专利就有255种,其中仅炸药就达129种。他的发明兴趣不仅限于炸药,作为发明家、科学家,他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不屈不挠的毅力。他曾经研究过合成橡胶、人造丝,做过改进唱片、电话、电池、电灯零部件等方面的实验,还试图合成宝石。尽管与炸药的研究相比,这些研究的成果不是很大,但是他那勇于探索的精神却为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诺贝尔把他的毕生心血都献给了科学事业,他一生过着独身生活,大部分时间是在实验室中度过的。他谦虚谨慎,对别人亲切而忠诚。他拒绝别人吹捧他,不让报纸刊登他的照片和画像。长期紧张的工作,使他积劳成疾,但在生命的垂危之际,他仍念念不忘对新型炸药的研究。由于将大部分精力都有在发明创造上,终身未婚。
因此,生前她就立下遗嘱规定:其遗产除了给他的两个侄子一小部分外,其余的920万美金当作基金,将其利息作为奖金,每年将给在物理、化学、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五方面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和著名人士。1968年,增设了经济学奖,1996年,又增设了地球环境保护奖。从1901年开始,诺贝尔基金会开始颁发“诺贝尔奖金”,包括一枚金质奖章、议长又题词的奖状和一笔奖金,在每一年的12月10日,即诺贝尔逝世日颁发。
世界著名的科学家优秀的事迹3
在都市生活中,人们免不了跟抽水马桶打交道,虽然它们具有极具科技感的流线身型和高雅的瓷白外表,但其实却是一项“老物件”了。虽然它看上去地位很低微,但却是不折不扣的“名门之后”。
世界上第一个发明抽水马桶的人,是生活于16世纪的英国爵士约翰·哈灵顿(John Harington),他是当时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的教子,曾经是宫廷里最炙手可热的大臣。他发明抽水马桶,背后还有一段曲折的故事呢。
1560年8月,约翰·哈灵顿出生于英国凯斯顿(Kelston)的一个贵族家庭,他的妈妈伊莎贝拉是女王伊丽莎白一世身边的事务官,因此,他有幸成为了这位著名的童贞女王的教子。不过,这份荣誉并不如大家想象的那么崇高:伊丽莎白一世一生总共收过102个教子,她可能连他们的名字都记不住。约翰·哈灵顿真正开始引起女王的注意,是在他从剑桥大学法律系毕业、进入皇家法院后的事情了。
哈灵顿虽然在严谨庄严的皇家法院工作,但他以一贯不羁的文风和诗歌出名。伊丽莎白一世很欣赏他的文笔,这让哈灵顿一时风头无两。不过,后来哈灵顿为了翻译意大利诗作《疯狂的罗兰(Orlando Furioso)》而经常旷工,生气的伊丽莎白一世向他下了通牒:要不就放弃翻译,要不就离开伦敦到乡下去,翻译完再回来上班。《疯狂的罗兰》的翻译是一项大工程,伊丽莎白一世的初衷是想让哈灵顿知难而退,不过倔犟的哈灵顿选择了后者,并最终在1591年翻译完了全书,这个版本广受欢迎,至今仍是英语国家读者喜爱的译本之一。
讲了那么久,跟抽水马桶有什么关系呢?别急,马上进入正题。
哈灵顿打包行李回到了老家凯斯顿,并在自己的庄园里整天倒腾装修事宜。凯斯顿的佣人不如伦敦的多,屋子里总是有异味,于是他开始设想一种能够将排泄物迅速弄走的方法。他将马桶和储水池相连,然后将马桶用管道与房子的下水管连接在一起,如厕过后便打开水阀,让储存在高位的水顺势而下,裹挟着排泄物冲走。他对这项发明非常自豪,还特地用《荷马史诗》中一位英雄埃阿斯(Ajax)的名字为它命名。
回到伦敦之后,他还送了伊丽莎白一世一个抽水马桶,不过女王嫌弃冲水的声音太大,所以闲置了。1596年,哈灵顿化名“米萨克莫斯(Misacmos)”出版了《旧论新说》,他将主角的名字也命名为埃阿斯,还在里面细致地描写了抽水马桶。这本政治寓言讽刺了权贵莱斯特伯爵,再一次惹怒了伊丽莎白一世;由于全英国只有一个人对抽水马桶了如指掌,所以这本书的作者是谁也昭然若揭了。因此,哈灵顿再一次被赶出了皇家法院,如果不是因为伊丽莎白一世还保有对他的喜爱,他早就被送上西敏寺的秘密法庭接受残酷的审判了。
由于各种原因,哈灵顿的抽水马桶并没有在英国传播开,反而“墙内开花墙外香”,在法国被广受追捧。工业革命后,随着制造技术的发展,抽水马桶开始朝现代形态进化。1775年,苏格兰的钟表匠亚历山大·卡明(Alexander Cumming)对抽水马桶做了重要的改进并获得了专利:他将抽水马桶下方的管道设计成“S”形,既可以将排泄物冲干净,又在马桶内保持了一定的水位。这些水相当于一个密封垫,可以封堵住下方管道传上来的臭味。
1848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一项公共卫生法令,明确规定只要是新建的楼房建筑,必须配备厕所、抽水马桶和设置存放垃圾的地方。这个法令成为了人们不断改进抽水马桶的动力,后面的几十年里,随着公共卫生事业的飞速发展,涌现出了各种不同的抽水马桶。其中最出色的设计来源于陶器厂主托马斯·特怀福德(Thomas Twyford),他为抽水马桶制作了储水箱和浮球,并在自家陶器厂大量生产销售,它们结构简单、便于安装、使用方便、价格实惠,从此,抽水马桶的结构形态基本就定下来了。
从那时候开始,抽水马桶就成为了世界公认的“卫生水平的量尺”,人口密集的城市很容易遭到粪便中细菌病毒的侵袭,而抽水马桶可以将人们妥善地保护起来。回头想想,其实抽水马桶不过是贵族青年哈灵顿在被“流放”期间无聊的发明而已,但纵观历史,它却成为了人类的大救星。在过去瘟疫盛行的年代,以抽水马桶为主导的水处理系统成为了人类切断传染病传播途径的有力帮手。可能哈灵顿也想不到,后人提起他时,首先想到的便是“抽水马桶的发明人”,他那部广受好评的伟大译作《疯狂的罗兰》倒是屈居第二了。
世界著名的科学家优秀的事迹4
20-年,不到30岁的颜宁回到清华大学,成为该校最年轻的教授、博导,她在医学院独立建设并领导了一个实验室,开始了她的独立研究之路。此前7年,颜宁在普林斯顿大学一直致力于蛋白质结构研究,正因为这段经历,她决定向结构生物学中最难的领域——膜蛋白(即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开炮”。
“人体的遗传靠的是DNA,而各种功能的实现则要靠蛋白质。如果说DNA决定了一部机器是汽车而不是马车,那么实现这部机器功能的发动机、轮子和方向盘就是蛋白质。”颜宁告诉记者,人得病是某种蛋白质出了问题,通过解析膜蛋白结构,就能明确知道是哪里出了问题,进而着手研究修复的办法,最终达成治病的目的。
在人类基因组的2万多个基因中,约有30%编码的是膜蛋白;而在FDA批准上市的药物中,一半以上以膜蛋白为作用目标。很多基础生命活动,都需要膜蛋白的参与:作为“载体”帮助营养物质分子完成跨膜转运;作为“受体”,帮助传导各种细胞信号;作为“通道”,精细调控小分子与离子在细胞膜两侧的浓度。
然而,对于数量如此庞大、功能如此重要的膜蛋白,科学家对它们的精微结构和工作机理却一直知之甚少。科学家绝非对膜蛋白视而不见。相反,世界范围内有许多研究膜蛋白结构的科研小组,但由于膜蛋白不容易提取、提纯等问题,这些小组要么长期艰难跋涉,要么中途改弦易辙。当然,也有极少数团队能有斩获,颜宁领导的研究小组,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回国前,颜宁计划用3至6年研究出一个膜蛋白结构,而如今,她的科研团队用了不到5年时间,就成功解析了5个重要膜蛋白的结构,并初步揭示其工作机理。
“大家在科研领域的出色表现向世界证明,在中国同样能取得一流的研究成果,有些成果甚至比海外实现得更快更好。”这是颜宁的目标,也是不断激励着她在科研这条路上不断挑战、不断创新、一路前进的动力。
20-年8月,清华大学曾聘请国际评估小组对其生物医学研究方向进行评估,年轻教授颜宁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无论以哪个标准衡量,颜宁博士已位居世界最优秀的年轻结构生物学家之列。”“未来5年到10年,她将是杰出青年女性科学家的榜样。”
世界著名的科学家优秀的事迹5
瓦特出生于英国,由于家境贫穷没机会上学,先是到一家钟表店当学徒,后又到格拉斯哥大学去当仪器修理工,瓦特聪明好学,他常抽空旁听教授们讲课,再加上他整日亲手摆弄那些仪器,学识也就积累的不浅了。
1764年,格拉斯哥大学收到一台要求修理的纽可门蒸汽机,任务交给了瓦特。瓦特将它修好后,看看他工作那么吃力,就象一个老人在喘气,颠颠颤颤地负重行走,觉得实在应当将它改善一下。他注意到毛病主要是缸体随着蒸汽每次热了又冷,冷了又热,白白浪费了许多热量。能不能让它一向坚持不冷而活塞又照常工作呢?于是他自我出钱租了一个地窖,收集了几台报废的蒸汽机,决心要造出一台新式机器来。
从此,瓦特整日摆弄这些机器,两年后,总算弄出个新机样貌。可是点火一试,那汽缸到处漏气,瓦特想尽办法,用毡子包,用油布裹,几个月过去了,还是治不了这个毛病。瓦特没有放弃,经过不懈的努力,他最终设计了一个和汽缸分开的冷凝器,这下热效率提高了三倍,用的煤仅有原先的四分之一。这关键的地方一突破,瓦特顿然觉得前程光明。他又到大学里向布莱克教授请教了一些理论问题,教授又介绍他认识了发明镗床的威尔金技师,这位技师立即用镗炮筒的方法制了汽缸和活塞,解决了那个最头疼的漏气问题。
1784年,瓦特的蒸汽机已装上曲轴、飞轮,活塞能够靠从两边进来的蒸汽连续推动,再不用人力去调节活门,世界上第一台真正的蒸汽机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