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善洲同志伟人事迹简介

| 文凤

杨善洲同志伟人事迹简介篇1

杨善洲(1927.01-2010.10),男,汉族,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姚关镇人,2011年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2011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获奖者。

1951年5月参加工作,1952年11月入党,曾任保山地委书记,1988年6月退休以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带领大家植树造林建成面积5.6万亩,价值3亿元的林场,且将林场无偿捐赠给国家。2010年10月10日因病逝世。

杨善洲在退休之后,获得"全国绿化十大标兵"、"全国绿化奖章"、"全国老有所为先进个人"等众多荣誉,被誉为"活着的孔繁森"。

近期通过学习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使我更进一步了解了他,他的很多事震撼我的灵魂。杨善洲一辈子把党和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一辈子淡泊名利、地位,一辈子公而无私、廉洁奉公。他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才是一位真正的共产党员。

杨善洲同志从保山地委书记的岗位上退下来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施甸大亮山艰苦创业,义务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2年,建成了面积8万亩、价值1亿多元、完全成材后价值可达3亿元的林场,并将林场无偿移交国家。杨善洲同志曾先后被评为省、市优秀共产党员、全国老干部先进个人、全国老有所为先进个人,被授予“全国十大绿化标兵提名奖”、“环境保护杰出贡献奖”、“中华环境奖提名奖”等荣誉称号。 杨善洲同志一生爱国爱党,无私奉献,事迹感人。杨善洲同志用毕生精力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铮铮誓言,忠贞不渝地坚守了一名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他一辈子不为权力所累、不为地位所累、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私情所累,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公仆本色植树造林20余年,他遭遇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到收获劳动成果的时候,他把活立木蓄积量价值超过3亿元的大亮山林场无偿移交给当地政府,自己不要任何报酬。这就是一位年逾八旬的老党员奉献的境界。

他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甘为群众忘我奉献一生的共产党员。他是群众心目中优秀共产党员的鲜活形象,是创先争优活动中全体共产党员学习的榜样。创先争优,就要像杨善洲一样,常怀为民之心,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讲求奉献精神,把一生的热血献给祖国和人民;牢记党的宗旨,用行动把党的光辉形象树立在老百姓的心坎上。

“老书记12岁失去父亲,陪着母亲艰难度日,从小就深深地体味到身为一个农民的诸多难处。因此他处处从农民的角度去理解农民,从农民的角度去思考怎样‘为民’,并从农民的角度去思考怎样‘为官’,这使他与父老乡亲始终保持着一种水乳交融的紧密联系。”

一个地委书记竟拿不出钱修自己漏雨的房子,现在的领导可能谁也不会相信。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家里的房子因年久失修,每逢下雨便到处漏雨,全家老小实在无法在屋里居住。张玉珍没办法,专程跑去找杨善洲,叫他无论如何想办法拿点钱给家里修房子。杨善洲听了,久久无语,掏出身上仅有的30元钱交给妻子说:“你先拿这30元钱回去,买几个瓦盆接一下漏雨,暂时艰苦一下。”张玉珍接过30元钱,含着泪水回到了老家……她告诉孩子们:你们的父亲确实没办法,他很穷,我们以后再也不能去给他添麻烦了,家里的日子我们先凑合着过吧。

我们应该学习他艰苦朴素、苦干实干精神。杨善洲同志虽说大领导,但他穿着朴素、生活艰苦、朴素。把自己当成一个普通的农民群众,事事为民、时时想民。我们应该像他那样,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踏踏做人、老老实实做事。杨善洲同志的事迹告诉我们,我们必须要有顽强的意志,必须只争朝夕,从点滴做起,立足岗位,脚踏实地,端正心态,勤勉敬业。要培养刻苦钻研的精神,不怕挫折,投身艰苦岗位锻炼身手,承担挑战性工作增长才干。要保持创新锐气,在工作岗位上大胆探索、创新创造。要养成勤学习、多读书、善探究、爱思索的好习惯,不断丰富知识,开拓视野,提高综合素质。要自觉向实践学习,在实践中更新思维、开阔眼界,在实践中磨炼意志、学会忍耐,成长为知识丰富、技能精湛、视野开阔、爱岗敬业的有用之才。

学习了杨善洲的先进事迹,他的话语时刻回响在我的耳边,他的优秀品质我们应该世世代代传下去。作为一名基层村干部,应该以杨善洲同志为榜样,履行自己的职责,强化自身的业务知识,提高自身的素质,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影响我们的村民。随时谨记自己身上的责任。像杨善洲同志那样一心为民,我想那样我们的工作、生活将会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的。

我学习了杨善洲的先进事迹后,要以老书记为榜样,在村干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踏踏实实工作,从每一件件小事做起,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作出新的更大的成绩。

杨善洲同志伟人事迹简介篇2

3月25日,接到__市《关于组织广大党员干部通过远程教育网络收看学习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的通知》后,__市高度重视,认真组织,下发通知要求各单位3月28日通过全国远程教育网专用频道收看《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实况录像,在全市迅速掀起了学习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的热潮,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是领导干部带头学。该市下发了《关于组织广大党员干部通过远程教育网络收看学习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的通知》,对学习组织进行了全面安排和部署,要求各级党组织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围绕学习杨善洲先进事迹,以“对照先进找差距、强化措施促发展”为主题,组织开展以撰写一篇学习心得、开展一次座谈交流、召开一次专题组织生活会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活动。学习中,形成了各级领导亲自抓、带头学,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参学的良好局面,全市党员领导撰写心得体会文章88篇。各单位领导班子专题学习杨善洲先进事迹宣讲实况录像,并即时组织开展谈党性、谈修养、谈作风、谈廉洁、谈工作“五谈”活动,加强交流互动,抒发内心感受,引起强烈共鸣,增强了学习先进、落实责任、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性。

二是突出主题深入学。各级党组织围绕学习杨善洲先进事迹,组织开展“五学五增强”活动,即学习群众观念,增强服务意识;学习公而忘私,增强廉洁自律;学习宗旨意识,增强党性观念;学习低调做人,增强品德修养;学习高调做事,增强敬业奉献。

市委办在学习中要求学习杨善洲精神要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以杨善洲同志为榜样,自我加压,不断提升素质能力,增强工作的主动性,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意识和大局意识;政府办在学习中要求要将学习先进的实际行动落实到具体工作中,与当前该市面临着郑州大都市区建设以及建设宜业宜居宜游新荥阳等中心工作相结合,立足实际,搞好服务;团市委、贾峪镇通过学习,使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到学习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就要学习他恪守信念、对党忠诚的政治品质,学习他牢记宗旨、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学习他公而忘私、廉洁奉公的高尚情操,学习他造福后人、倾力生态建设的创业精神。

三是创新载体广泛学。该市电教中心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对因为特殊原因不能正常收看的人员,专门下载学习课件,方便党员干部随时观看学习。另外,还充分发挥其他各种媒体的作用,利用广播、电视、黑板报、展示栏等方式,深度总结和宣传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和精神内涵,报道全市各行各业开展学习杨善洲同志活动中涌现的好经验、好做法,促进党员间相互启发、相互提高。截止目前,该市通过互联网和全国远程教育网专用频道已组织开展专题学习400余场次,党员干部撰写心得体会文章、理论文章和文学作品1622篇,出黑板报660期,发送学习信息4000余条,发放学习材料3000余册。

四是结合工作落实学。各级党组织把学习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与创先争优活动相结合,一是把学习活动与远程教育教学工作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站点资源,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使杨善洲精神落实在具体工作中,并以此次活动开展情况检验广大站点管理员的工作。二是把学习活动与集中帮扶结合起来。该市在全市广泛开展服务群众、走访慰问、帮扶活动,领导干部带头先后深入创先争优联系点,到困难党员和群众中访贫问苦,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将杨善洲精神转化成了服务群众的动力。三是把学习活动与宣传典型结合起来。该市通过电视台、广播、、简报、等载体,广泛宣传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在全市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结合学习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注意挖掘、收集和整理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例,用典型的力量引导学习活动不断深入。

杨善洲同志伟人事迹简介篇3

3月28日,我们观看了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的实况录像。5位讲述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杨善洲同志和他的先进事迹进行了生动的讲述,字字情真,句句感人,让我们心里久久难以平静。杨善洲同志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他身上有着值得每一个共产党员学习的崇高品质。作为新时期的一名共产党员,我们要认真地学习他的奉献精神,在心里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1、向杨善洲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他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革命精神。退休前,他废寝忘食,忘我工作;退休后,他仍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植树造林,把“我要回家乡种树,为家乡百姓造一片绿。”这句话讲得铿锵有力,开始了为党为人民服务的又一新征程。向杨善洲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锲而不舍,活到老学到老、拼搏到老、奉献到老,把毕生的精力献给党和人民的事业。

2、向杨善洲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他坚定信念、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员的立身之本、成事之基、动力之源。杨善洲同志正是怀着对党的忠诚、对家乡和人民群众的无比热爱,甘愿放弃退休后的优厚待遇,把全部精力奉献给了山区的发展和山区人民的生活改善,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保持了共产党员的本色。我们要像杨善洲同志那样,忠诚于党的事业,始终保持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实实在在办好每一件事情,让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在心灵深处牢牢扎根。

3、向杨善洲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他牢记宗旨、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对于共产党人来说,要牢记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名人民公仆来说,首先要具有的基本素质就是公仆情怀。杨善洲同志始终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用实际行动完美诠释了共产党员和人民公仆的深刻含义。他光明磊落,心里装满了党和人民的利益,就像一滴平凡的水,却折射出万丈光芒。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一名人民公仆,要牢记宗旨,爱岗敬业,不计得失,乐于奉献,在工作中认认真真地为人民服务。

4、向杨善洲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他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我党的优良传统,是我们共产党员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杨善洲同志一辈子节衣缩食,生活简朴,两袖清风,清正廉洁,从不以职务之便为家人和身边工作人员谋取私利。我们现在生活虽然富裕了,工作条件也更好了,但是我们不能丢掉这个好的传统,要以杨善洲同志为榜样,艰苦奋斗、勤俭办事,坚决反对铺张浪费,进一步营造崇尚节俭、朴素文明的良好风尚。

杨善洲同志为我们树立了新的标杆,作为民政系统的共产党员,我们要以身作则,从心灵到外表,从工作态度到言行举止,都争做表率;我们要从点滴做起,不好高骛远,端正心态,立足岗位,脚踏实地,勤勉敬业;我们要自重自律,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正确对待个人得失,不计名利;我们要民享为先,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做好每一项为民服务的工作,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幸福江阴的建设之中。

杨善洲同志伟人事迹简介篇4

听完杨善洲先进事迹报告会,总有一种想交流和分享的欲望。在报告会的现场,自己不仅被讲述者感动得热泪流淌,而且内心翻腾着许多感慨进而引发了一些深度思考。

报告会安排得非常好。一是5个讲述人分别是杨善洲在职时的老部下、一起办起大亮山林场的创业者、杨善洲的女儿、姚关镇的负责人以及多次采访过他的记者,他们从不同的角度,立体地向我们展示了这位“百姓书记”,作为在职时的领导和退休后的一名普通共产党员,以及作为一名父亲,所表现出来的信仰与坚守、襟怀与大爱。二是刘云山部长最后的感言也让报告会的内涵得到进一步提升。他声情并茂地提出的“为什么”“差什么”“学什么”三个问题,重重地敲在了每一位与会者的心坎上。

听完报告会,有三点体会比较深刻。

一是感人至深。无论是作区委、县委书记还是地委书记,杨善洲满心装的是一方百姓,扑下身子干实事,所思、所想、所为都是为了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教农民拌种时挽起袖子搅和大粪;下乡调研一竿子扎到基层以至于司机到处打听才找到他;困难时期怕增加百姓负担每次雷打不动地自己掏饭费;退休后本可以到省会城市安享晚年,甚至可以向组织提出一些照顾的要求,却毅然回到家乡,在常人难以接受的艰苦条件下上山种树,履行自己在岗位上时提出的为家乡办些实事的承诺。这些细节无不反映出一位真正的共产党员对信仰的坚定与执着。入党时的誓言,他用尽了自己的一生去践行、去兑现。

二是震撼心灵。通过讲述者的介绍,发生在杨善洲身上的一些事,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

——面对早年守寡的年迈母亲、含辛茹苦节俭持家的老伴,面对虽为地委书记的子女却只能在山里种地、喂猪、砍柴的孩子们,他只要稍微动动心思,一家老小的境遇就能根本改观。可是面对那么多家属还在农村的部下,他没有去争这份利益。

——地委书记的工资不低,却因为经常接济别人或为一些村子买良种,多年下来都没有任何积蓄。在妻子写信希望丈夫寄些钱修修破旧的房子时,他只能拿出30块钱,让妻子买些盆盆罐罐摆在屋里接漏下的雨水,甚至嘱咐妻子实在不行就挪挪床铺。

——女儿好不容易有个机会参加考试,希望实现农转非,甚至也恳求过爸爸帮忙打个招呼。可身为地委书记的杨善洲却坚持原则,不搞特殊。我想,每一个在农村生活过的人,将心比心都能体谅杨惠兰对摆脱贫穷与困境的渴望,对走出农村的向往。

——当历经艰苦,用22年时间把大亮山8万多亩光山秃岭变成林海后,他把估值上亿元的林场无偿转交给了地方。

杨善洲不需要钱吗?他对家人没感情吗?绝对不是!只是在亲情与名利面前,他毅然选择的是大爱,选择了一个共产党员对高尚情操的坚守!一个人做好一时容易,做好一辈子是极其艰难的。这份坚守的背后,是他高尚的人格和坚定的意志。

三是令人深思。不可否认,当通过各种媒体听多了一些权钱交易的案例,或某些有悖党的宗旨的行为时,作为一名普通党员,我们有时难免会失望、会无奈,进而会认为这是社会发展中无法回避的,久而久之便进入一种无痛感的状态。

报告会深深触动了我的思考。一个党派和团体,需要大力宣传自己的纲领、宗旨、政治主张,但对其中的每一个个体来说,当你选择了这份信仰,应该做的是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去阐释,而不是空洞的地表白,甚至心口不一,那样既不能服人,也无法树立威信。在社会的转型时期,面对纷繁复杂的现状,如果每一个党员,都能躬身自省、检视自己,而不是怨天尤人,或只用电筒去照别人,那么,全国7000万人的党员队伍,该是多么强大的一股力量,该是多么有感召力、不可战胜的一个群体。

作为报社一名编辑记者,一位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者,当我带着这种感动、震撼和思考重新审视自己和工作岗位时,内心更多了一份激情和使命感。随着中央一号文件的深入贯彻实施,水利事业必将迎来一个跨越式发展的黄金期,水利新闻工作者在引领舆论的过程中,既要见事也要见人,要去发现、挖掘系统内“创先争优”活动中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让楷模熠熠生辉,让正面的力量引领事业前行。

这是一种责任!

杨善洲同志伟人事迹简介篇5

在看了杨善洲同志的事迹报告后,心中升起无限的尊崇之情,作为一名有着坚定信仰的老共产党员,作为一名受党培养多年的优秀党员干部,工作37年来,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本色,廉洁奉公、全心为民,勤奋工作,退休以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像一颗螺丝钉一样钉在林场,一干便是20多个春秋,带领大家植树造林7万多亩,林场林木覆盖率达97%以上。不仅如此,他还把昔日的荒山秃岭变成了生机勃勃的绿色天地,使当地恶劣的自然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修建26公里的林区公路;架设了15公里多的输电线路,使深居大山附近的村寨农户,通电通路。并在生前把价值3亿多元的林场无偿的献给了国家。实现了其真正的、完全的为人民服务。

“我是共产党员,哪能光想着自己?把自己的家庭搞得富丽堂皇,别人却还过着艰难日子,那么,我们常说的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不是成了骗人的假话吗?“无论在什么时候,何种环境中,我们都不能忘记了党的根本宗旨,都应该把坚持党的宗旨作为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杨善洲同志的话朴实无华,但是却像一股清泉,沁人心脾。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安中医的一份子,我们应该从“杨善洲精神”中汲取营养,更多的全身心的投入到学校的建设与发展中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人民的身体健康做出自己的贡献。

首先我们要情系学校。安中医奉承“团结、求实、继承、创新”和“至精至诚、惟是惟新”的新旧校训,五十多年来在各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尤其是近年来,无论是在教学、科研、学生工作、社会影响等诸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目前学校正在进行新校区建设、博士点建设和大学的更名工作,这需要安中医的每一份子的共同努力。“为什么我们眼中总含着泪水,是因为我们爱这片土地爱得深沉”,中医学院的发展离不开我们每一位安中人的深情投入,无论是爱和恨,都是对学校发展的一种促进和鞭策,也是安中人对于学校发展的一种迫切愿望。新校区建设等工作是泽披后代,造福子孙的大业,作为参与者、建设者和见证者的我们,在这样一个一定会在在安中历史上留下重重一笔的关键时刻,一定要全身心的投入到这些工作中去,在争先创优旗帜的引领下,在“杨善洲精神”的激励下,为安中医的发展建功立业。

32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