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名事迹精选600字
他培养和教育影响了新中国几代数学家,他是第三世界科学院创始院士、美国科学院120多年来第一位中国籍院士。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名人名事迹,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名人名事迹1
简介:数学家贝特曼着文称他“是中国的爱因斯坦,足够成为全世界所有着名科学院院士”。国际上以他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就有“华氏定理”、“怀依一华不等式”、“华氏不等式”、“普劳威尔一嘉当一华定理”、“华氏算子”、“华一王方法”等。他就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多复变函数论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解放后第一个从国外回归新中国的世界着名学者华罗庚(1910~1985)。他出生在金坛,其父为取“进箩避邪,同庚百岁”的吉兆,取名罗庚。
少年时即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通过自学,1930年发表的《苏家驹之代数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论文,引起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高度重视。在清华时他工学兼顾,用6年半时间学完高中、大学全部课程,破格被聘为讲师。1936年留学英国剑桥大学,两年间写了18篇论文,其中“华氏定理”使着名数学家哈代修改了自己即将出版的着作。他还彻底解决了19世纪数学之王高斯提出的完整三角合估计问题,轰动剑桥,被视为“剑桥的光荣”。返国后任西南联大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
1942年完成的巨着《堆垒素数论》获一等第一名特奖。后赴苏、美讲学,被聘为普林斯顿研究所研究员、伊利诺大学终身教授,中国科技大学数学系主任、副校长,中科院数学、应用数学研究所所长,学部委员,副院长,中国科协副主席等职。1957年他的《多个复变数典型域上的调和和分析》获国家发明一等奖。
60年代初把数学方法创造性地应用于国民经济领域,筛选出以改进工艺问题的数学方法为内容的优选法和处理生产组织和管理问题为内容的统筹法,并亲自率小分队在全国20多个省市讲学指导运用,取得显着经济效益。毛泽东赞他“壮志凌云,可喜可贺”。1985年在日本东京大学作学术报告即将结束时,因心脏病猝发而逝世。
名人名事迹2
时传祥(1915—1975),男,中共党员,全国劳动模范,是一位“宁肯一人臭,换来万户香”的掏粪工人,山东省齐河人。
时传祥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受生活所迫当了掏粪工。在旧中国,掏粪工不仅受到社会的歧视,还要受行业内部一些恶势力的压榨和盘剥。解放后,工人阶级当家作主使他扬眉吐气,他对党充满感激。他用一颗朴实的心记住了一个通俗的道理:掏粪也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一部分。他把掏粪当成十分光荣的劳动,以身作则,以苦为乐,不分分内分外,任劳任怨,满腔热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952年,他加入了北京市崇文区清洁队,继续从事城市清洁工作。时传祥合理计算工时,挖掘潜力,带领全班由过去每人每班背50桶增加到80桶,他自己则每班背90桶,最多每班掏粪背粪达5吨。管区内居民享受到了清洁优美的环境,而他背粪的右肩却被磨出了一层厚厚的老茧,因而赢得了人们的普遍尊敬,也赢得了很多荣誉。1954年,他被评为先进生产者,1956年当选为崇文区人民代表;同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9年,时传祥作为全国先进生产者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群英会”,时传祥高兴地表示:“我要永远听党的话,当一辈子掏粪工”。1964年,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1966年,被推选为北京市观礼团副团长,率观礼团登天安门城楼,受到毛泽东的接见。
时传祥1975年病逝,终年60岁。去世之前他还反复叮嘱,让儿子继承父志,也当一名称职的环卫工人。
名人名事迹3
杨利伟,汉族,辽宁绥中县人,中共党员,大学文化。1965年6月21日出生,1983年6月入伍,1988年9月入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航天员,少将军衔。第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
杨利伟1987年毕业于空军第八飞行学院,历任空军航空兵某师飞行员、中队长,曾飞过歼击机、强击机等机型,安全飞行1350小时,被评为一级飞行员,1996年起参加航天员选拔,1998年1月正式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经过5年多的训练,他完成了基础理论、航天环境适应性、专业技术等8大类几十个科目的训练任务,以优异的成绩通过航天员专业技术综合考核,光荣地被选拔为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首飞梯队成员。
2003年10月15日9分50秒,杨利伟乘坐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这是中国首次进行载人航天飞行。经过21小时23分、60万公里的安全飞行后,他于16日6时23分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返回。>>
1992年、1994年两次荣立三等功。2003年11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杨利伟“航天英雄”荣誉称号并颁发“航天功勋奖章”。
2008年7月被授予少将军衔。
名人名事迹4
简介:陈景润(1933—1996),男,着名数学家,福建福州人。
1953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厦门大学。先后共发表50多篇论文。1966年发表了他的(l+2)研究成果。1973年发表了着名的论文《大偶数表为一个素数与不超过两个素数乘积之和》(即1+2的详细证明),被誉为“陈氏定理”。
1979年撰写了《算术级数中的最小素数》论文,把算数级数中的最小素数从80推进到160;他还从事研究球内和圆内整点、华林问题g(5)的估计,小区间殆素数的分布等问题,为数论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首届“何梁何利基金”奖和华罗庚数学奖等。
曾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一级研究员、国家科委数学组成员、《数学学报》主编并兼任贵州民族学院、河南大学、厦门大学、青岛大学、华中工学院、福建师范大学等校的兼职教授和《数学季刊》主编。曾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第四、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
陈景润长期患病,于1996年3月19日逝世。
1998年3月,《陈景润文集》出版。1999年10月,经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陈景润星”。
名人名事迹5
来腾冲之前,经常听爸爸给我讲起远征军的英雄事迹,今天,我终于来到了这里,来祭拜这些英雄们!
一来到门口就能看到“国殇墓园”白底蓝字四个大字悬挂于墓园正门上方,显得凝重悲壮。墓园的修建全是由人民自发捐赠建成的,整个墓园占地80多亩,是为纪念抗日战争时期中国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攻克腾冲战斗中阵亡将士而建的墓园,目前是中国规模、保存也最完整的将士纪念陵园。
进入大门,在大门的旁侧,竟有一座低矮的小圆墓,上面写着“倭冢”,原来这竟是几个日本军官的墓,这几个日本人啊可坏了,还参加过南京大屠杀,虽然当时这几个人已经投降,按说是不能杀的,可当地人民实在憋不住内心的怒气,一拥而上将这三个日本军官以跪姿活埋,面对陵园,后来日本国出高价想讨回这三个日本军官的遗骨,可腾冲人说:“我们宁愿穷一百年,一千年,也不会做出这种对不起英烈的事!”
往墓园的后山走,有一个山坡,周围松柏挺立,有山有水,3646块小碑自上而下,呈辐射状纵队排列,每一块石碑上刻着他们的名字、军衔等,排列的顺序和当时抗战站队的顺序一模一样……这里还埋葬着一些被称为童子兵的小孩子,最小的仅仅只有8、9岁,他们杠着土枪土炮就往敌军的堡垒冲刺,可是他们的土枪土炮连在敌人堡垒上留个小坑都不行!敌人的炮火又非常猛烈,所有上战场的童子兵们是有去无回!看到这里,我已经热泪盈眶,非常庆幸自已生活在和平年代,同时非常感动。
我庄严的在“中国远征军抗日将士纪念碑”前行了队礼,感谢他们为我们带来了今天的美好生活,希望永远和平,不要战争!
老师的话:看了胤词的文章,心情很沉重,这大概也是你在参观烈士陵园时的感受吧!为了和平我们付出过太多惨重的代价,今天的幸福生活有着无数人的青春和热血。感谢你的这次旅行,也感谢你的队礼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