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援抗疫感人事迹

| 冰倩

让我们来一起看看支援抗疫感人事迹怎么写吧!为了达到写作目的,还要具体到典型事例、典型言论、典型行为、典型思想动机、典型精神品格和道德风尚以及获得的荣誉称号。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支援抗疫感人事迹,希望大家喜欢!

支援抗疫感人事迹

支援抗疫感人事迹篇1

朱海秀生于1997年,是河南省洛阳嵩县纸房镇朱王岭村人。2019年7月毕业后就职于中山大学附属医院第三医院内科ICU病房护理工作。22岁时已经是一名共产党员。她坚韧、顽强、有责任、有担当。2020年1月24日,报名参加该院驰援医疗队,投身武汉抗疫工作中。

她为了不让父母担心,去之前未和父母打招呼,她说:“救人嘛,本来我们医护人员就有这样的使命和责任。”在武汉工作期间,由于高强度的工作和长期间的熬夜加班,使她的眼圈周围显得乌青。由于长时间佩戴防护用品和接触消毒用品,她的脸上长出了很多湿疹,并且往外渗血。从这些画面不难看出在武汉的20多天里,她的内心经历了什么样的考验的挑战。

疫情汹涌而来,每天都有一批疑似病例患者被确诊,每天都有一批人死亡或治愈出院。这些数字变换的背后,是一个个家庭的悲喜剧。

支援抗疫感人事迹篇2

29岁的夏思思是协和江北医院消化内科住院医师。1月15日,科室一名70多岁的老人病情加重,肺部CT发现异常。

当天,夏思思刚下夜班,交接班后准备回家,临时接到任务,便通知丈夫改变行程,折回医院参与救治,协调专家会诊、检查。随后几天,夏思思担心老人病情,主动留在病房。尽管有做防护,没想到还是被感染了。1月19日,她突然发起高烧,经检查,发现肺部CT磨玻璃影改变,高度疑似,便在协和江北医院隔离治疗。曾与丈夫商量康复后一起上一线。“刚开始病情比较平稳,我们还商量,等她好了,我俩一起上一线。”夏思思的丈夫、武汉市普爱医院骨科医生吴石磊哽咽着说。2月7日半夜,夏思思病情突然加重,呼吸、心跳骤停,医院连夜组织抢救,命虽然保住,但人一直处于昏迷状态。

专家组决定,先上ECMO(人工心肺)、立马转至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在ICU,夏思思病情、血压波动大,各大医院专家都在为其想办法。无奈,2月23日凌晨6:30分,抢救无效离世。夏医生,一路走好!

支援抗疫感人事迹篇3

蒋金波,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师。

2020年1月28日23时50分,在疫情防控一线连续奋战十几天的蒋金波医生,因劳累过度突发心梗,经抢救无效不幸去世,时年58岁。

据悉,在1月15日,在疾控中心工作了38年的蒋医生就主动请缨上一线,成为了流行病学调查组的一员,因为单位只有一名专职司机,蒋医生还自愿担任兼职司机,和同事深入火车站、汽车站、各高速路口设卡点、大型商场等进行防疫指导。从1月15日到28日,蒋医生没有申请过休息,在28日下乡完成消杀工作后,倒在家中。

支援抗疫感人事迹篇4

马承武,中共党员,湖北省荆州市石首市小河口镇中洲村党总支委员、村委会副主任。

2020年1月31日,马主任在疫情防控流动人员劝导卡口执勤时,突发急性心肌梗塞,经抢救无效不幸牺牲,时年54岁。

据悉,马主任患有心肌梗塞,做过心脏搭桥手术,由于自1月25日开始连日劳累,加上没怎么吃饭,导致病情复发,倒在了疫情防控一线。马主任牺牲后,因特殊时期,家属没有办丧事,下午两点多走的,六点多到了殡仪馆,八点多就带着骨灰回来了。马主任的儿子现在也在镇里的一线,做着和马主任一样的事情。

据悉,1998年马承武同志被评为小河口镇抗洪劳模,2019年被评为小河口镇优秀党务工作者。

支援抗疫感人事迹篇5

谢敏,中共党员,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村电子商务201903班学生,2009年6月至今,谢敏一直在军垦医院上班,现为医院护士长职务。

农历28日休息日那天,接到单位领导电话通知,她就立刻动身赶回了医院开会,才知道这次肺炎的严重性,随后全院开始着手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春节以来,她没有跟父母、丈夫、小孩见过面,更别说一起过年、吃年夜饭了。每日全天候24小时,随时待命工作,吃、住、行都在医院。在她们管辖地区已经确诊了几例新冠疫情患者,她顶着心理压力和恐惧,以不畏风雨,不畏艰险的精神时刻抗击在医护一线,为了患者的康复和地方防控疫情工作付出了全部的精力和时间。当问及是什么让她坚持、支撑到现在,她轻轻说了一句:"工作需要,责任重于泰山,不想在战场上当一个逃兵。"

因为县城当前的病毒疫情形势比较严峻,医护人员紧缺,她自愿报名参加县"组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医疗救治预备队",当日就火速前往县人民医院救援。

支援抗疫感人事迹篇6

春节之际,疫情来袭,疫情防控,志愿有我。春节期间返乡大学生放弃寒假休息时间,积极响应号召,“疫”无反顾加入到疫情防控队伍中来,用实际行动展现当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为全力筑牢疫情防控坚固防线贡献“青春力量”。

在这样特殊时期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之下,哈尔滨石油学院多名学子作为青年,服务于群众与社会中去。其中,我校信息工程学院2020级学生王杨作为志愿者投身于一线,与其他各高校学生一起参与到家乡河南省鹤壁市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去,助力家乡防疫,守护家乡人民春节平安。

此次防控工作中,王杨等同学和社区工作人员负责一起维持秩序、引导居民扫码预约、帮助老人登记、检查社区人员出入安全,管理隔离人员等工作。正是有了像他们这样勇于站于前线青年,让全市防控工作顺利展开。在经过培训后,挨家挨户协助医护人员,宣传防疫知识。一个多月以来,他们对1360余户人家进行信息排查,赢得了鹤壁市淇滨区金鹤社区群众的一致好评。

青年有力量,国家有力量。王杨和其他数名小伙伴皆是在校大学生,与其不同的是,当疫情袭来,她主动组织与号召身边的大学生积极投入疫情防控工作,成立了志愿小组。后期协助社区人员管理分配工作,使得更多的人们志愿于疫情防控工作。“十根筷子牢牢抱成团”的理念得以贯彻落实。不分昼夜对于社区人口进入严格管控,做好“两码”“一阴”的三项检查。她心中有抱负,心中有力量,心中有人民。她坚韧不拔,勇于号召。采访人员问到时,她这样朴素的说到:“在这个世界上,永远有睡不完的觉,干不完的活儿。”金鹤社区书记宋海宝说到:在你看到王杨的时候,她身上永远有着一股力量。

青春有担当,志愿正当时。鹤壁返乡大学生积极响应号召,共同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中,主动担起工作量大的人员信息排查录入、全员核酸检测、疫情防控宣传,以及各个疫情防控健康管理站值班值守等工作。他们不畏风险、不计报酬情、不言苦累,以极大热情投入到防疫一线,用青春的力量助力疫防控工作,守护美好家园。将自己最美的“芳华”在“疫”线绽放,为疫情防控工作注入了青春的动能,成为了疫情防控工作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支援抗疫感人事迹篇7

平安是人民的福祉,安定的社会秩序需要我们共同守护。我校信息工程学院20级学生侯志童于2022年1月11日响应政府为充分发挥青年在构建平安和谐社会环境中的积极作用,让青春与家乡来一场“双向奔赴”的倡议,及时与所在县,街道主动对接,加入当地大学生团员志愿者队伍,成为了云梦社区的一名志愿者,在志愿岗位上努力发光发热,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在志愿者岗位上,侯志童同学切实的为人民服务积极协助开展全民核酸工作和卡点值班登记工作,在全面核酸现场秩序进行维护,确保现场秩序的稳定,引导人民群众便捷的完成核酸检测,保证不漏检不混检;还积极参与了“敲门行动”和“双禁行动”来帮助防疫信息更加完整,为人民的安全加“保险”。忘不了的是寒冬之下手被冻得通红仍然坚持核酸检测信息录入;是“敲门行动”中没有桌椅板凳蹲在地上也要完成手动登记;是即使大年三十家人团聚的日子也要坚持夜间“双禁”巡逻。

在这期间,侯志童同学在忙碌之余依旧注意到虽然居民的日常生活因疫情防控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但他们仍可以积极配合社区的疫情防控工作,对疫情防控的志愿者及工作人员,报以理解和积极配合的态度,这让她不禁感动感慨于我们伟大祖国的凝聚力。

她坚信:“共同战疫,抗疫有我,在这场阻击战中,我们当以奉献诠释信念、以行动彰显忠诚、以初心不变担当使命,书写新时代雷锋故事的生动篇章,彰显“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充分展现青年志愿者勇挑重担、乐于奉献的扎实作风和朝气蓬勃、吃苦耐劳的精神面貌,让祖国,人民认同我,让祖国和人民相信有我们明天会更好。”侯志童同学主动到社区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完美诠释了一名大学生的青春靓丽本色。

34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