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齐尼·巴依卡个人事迹心得体会5篇

| 宋佳

拉齐尼·巴依卡个人事迹心得体会【篇1】

1月4日以来,“帕米尔雄鹰”拉齐尼·巴依卡勇救落水儿童不幸牺牲的消息传遍新疆,轰动全国。网友痛惜,人民怀念:“这样优秀的战士离开了我们!英雄一路走好!”“沉痛悼念拉齐尼·巴依卡同志!”“怀念英雄!”

自治区党委追认他为“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自治区人民政府评定他为烈士。拉齐尼·巴依卡一家三代接力守边71年的动人故事早已在帕米尔高原家喻户晓、广为流传。他的英雄事迹动人心魄,他的精神令人敬仰!

他是坚决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先锋模范。拉齐尼·巴依卡担任全国人大代表不足3年,围绕边境地区民生领域建言献策,提交建议、议案12件。他的提案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有力改善了护边员队伍结构和工作条件,为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付出了毕生努力。

他是坚定守卫边疆的忠诚卫士。“这辈子要一直做一名不穿军装的边防战士,永远守好祖国的边境线”,这是拉齐尼·巴依卡生前常说的一句话。他16年如一日地坚守在素有“死亡山谷”之称的红其拉甫边防线上,无数次冒着生命危险翻越雪山达坂,蹚过急流冰河;在巡边路上多次豁出性命冲在前面,为救起掉进雪洞的战士曾被冻得昏迷过去;为探出一条安全的山路被滑落的石头砸晕在悬崖边……拉齐尼·巴依卡坚守初心,践行了自己的誓言,他时刻秉怀作为党员、作为军人的使命和责任感,心中饱含着家国情怀。

他是坚持人民至上的时代楷模。“他心里装的都是别人,唯独没有自己”,拉齐尼·巴依卡的战友说。巡逻期间遇到暴雨,拉齐尼让护边员们都进帐篷休息,自己坚持留在外面看管牦牛,即使被淋成“落汤鸡”,第二天依然精神抖擞地继续巡逻;每场大雪过后,他总是第一个帮助牧民清理积雪;巡逻路上遇到病情危急的群众,顶风冒雪将病人送到医院,默默守候直至病情好转……拉齐尼·巴依卡时刻把群众的事记在心上,关心群众、体贴群众,扑下身子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成为群众最认可、最信任、最亲近的人。

拉齐尼·巴依卡个人事迹心得体会【篇2】

数九寒天,帕米尔高原白雪皑皑,大地一片肃穆,雄鹰在天空低旋,也似是送别高原的英雄拉齐尼·巴依卡。

1月5日,在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提孜那甫乡提孜那甫村,勇救落水儿童献出宝贵生命的拉齐尼·巴依卡遗体告别仪式在这里举行。

“爸爸请放心,我一定不会让您失望,我会照顾好这个家,以后也要做您那样的人。”13岁的女儿都尔汗·拉齐尼捧着拉齐尼·巴依卡的照片哽咽地说,她脑海里都是父亲生前的身影。

时间倒回到前1月4日的13时55分,“来人啊!救救孩子!”在喀什大学进行培训的拉齐尼·巴依卡与舍友木沙江·努尔墩刚做完常态化核酸检测,正准备去餐厅吃饭,突然听见一阵带有哭腔的叫喊。循着声音,他急奔过去,发现一个小孩在人工湖冰面玩耍时,冰面突然断裂,孩子陷入冰窟,无助的母亲正在湖边哭喊求助。

情况危急,拉齐尼·巴依卡来不及细想,一脚踏上冰面,直奔孩童,他不顾危险俯下身体,趴在破碎的冰面上,就在他快要拉住孩子的瞬间,冰面破碎。拉齐尼·巴依卡掉入了刺骨的湖水,他坚持了漫长的十分钟,用生命托起孩子,但他却永远的离开了,生命定格在了41岁。

拉齐尼·巴依卡个人事迹心得体会【篇3】

1月6日,喀什市委政法委对拉齐尼·巴依卡等6人的见义勇为事迹向社会予以公示,拟授予拉齐尼·巴依卡等6人“喀什市见义勇为先进群体”,拟授予拉齐尼·巴依卡个人“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称号。

1月4日,在喀什大学参加培训的拉齐尼·巴依卡在该校人工湖冰窟勇救落水儿童,失去宝贵的生命。连日来,他的感人事迹经广泛报道,令无数人为之动容。“我们会永远记住他的崇高精神,把感动化为奋进行动。”喀什市委政法委干部张生泉说。

拉齐尼·巴依卡一家三代守边的动人故事在帕米尔高原家喻户晓。作为第三代护边员,拉齐尼·巴依卡2004年接过父亲巴依卡·凯力迪别克手中的“接力棒”,在帕米尔高原守边,边防线上的每一块界碑、每一条河流、每一道山沟都留下了他的足迹,被边防官兵和当地牧民亲切地称为在云端上守边护边的“帕米尔雄鹰”。

这两天,在拉齐尼·巴依卡的家乡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提孜那甫乡提孜那甫村,年近七旬的巴依卡·凯力迪别克都要去陈列着一家三代巡边照片的展览馆,在那里一待就是两三个小时。“我的儿子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我为他骄傲。”看着儿子巡边的照片,老人的眼泪止不住地流,“善良、单纯、勇敢,他从小到大都是这样一个人,家人们会把他的精神传承下去。”

“拉齐尼·巴依卡是我的榜样,他正直真诚的品格和果敢坚毅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曾经同拉齐尼·巴依卡一起巡逻的护边员麦富吐力·坎加坚定地说,“我们会好好替他守护这片他挚爱且为之奋斗过的土地,把他的崇高精神转化为奋进新征程的实际行动。”

拉齐尼·巴依卡个人事迹心得体会【篇4】

鹰,是塔吉克族的图腾。他们认为鹰是英雄和正义的化身,希望如苍鹰般不畏艰险、鹰击长空。

塔吉克族特色毡帽下,一双琥珀色的眼睛,澄澈纯净。

他俊朗、坚毅、爱笑;不善言辞,却有古道热肠、家国大爱。

回忆起拉齐尼·巴依卡,人们说:“别人有困难,他肯定是第一个发现并伸出援手”“他总是默默帮助他人”“他救了我母亲的命”“他不仅是英雄,也是好兄弟”“我想跟他一样温暖别人,什么事都为别人着想”……

在一次参观团的答谢演出中,他表演了传统舞蹈,表露了内心的火热与奔腾。

他星火般的赤诚,抚慰着人心,也融化了寒霜。

1月5日,塔县提孜那甫乡提孜那甫村,万物静默,天地同悲。

拉齐尼·巴依卡的遗体告别仪式在村里举行。

年迈的父母、尚小的儿女,悲痛的妻子,只能摸到他冰凉的脸颊。

“我有3个月没见到父亲了,我盼望他能回来,吃到他亲手做的饭……但我知道,无论何时何地,他都会做这样的选择。”拉齐尼·巴依卡13岁的女儿都尔汗·拉齐尼忍着眼泪,怕爷爷奶奶看到了痛心。

“我知道我爸爸是个英雄,我长大了也要像他一样当个英雄,继续完成他的心愿。”他的儿子拉丁∙拉齐尼,声音稚嫩却坚定。

年近七旬的父亲,老护边员巴依卡·凯力迪别克,忍住伤痛转去安慰同样陷入惋伤的被救孩子母亲:“我儿子用他的生命救了你们母子,以后你的孩子就是我的孙子。”

生命情怀与高贵品格,一脉相承。

太阳照在塔县边境线上,护边员们捧着拉齐尼·巴依卡生前巡边时用过的望远镜,跪在雪地里,将望远镜的镜头调向边境的方向,轻轻放在垒好的石堆上。

“帕米尔雄鹰,以后它就是你的双眼,永远看着家乡,看着祖国的大山。”曾经一同巡边的麦富吐力∙坎加哽咽了。

战友们悲戚的呼喊:“拉齐尼哥哥,你看到雪山了吗?看到中国两个字了吗?你走了,但这里到处都是你的挂念!”字字声声,响彻山间。

拉齐尼·巴依卡个人事迹心得体会【篇5】

1949年12月,红其拉甫边防连才刚成立,拉齐尼·巴依卡的祖父凯迪拜克便成为了边防官兵的义务向导。

在干了23年的义务向导之后,凯迪拜克老了,再也走不动了。1972年8月,凯迪拜克把义务向导的“接力棒”交给了20岁的儿子巴依卡·凯力迪别克。

至此,在此后的近40年里,拉齐尼·巴依卡的父亲常年与边防官兵巡逻在帕米尔高原至喀喇昆仑山脉、中巴边境的冰峰雪岭之中。

被高原风霜雨雪摧垮了身体的巴依卡·凯力迪别克无法再从事向导工作,2004年9月,拉齐尼·巴依卡从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先进个人”称号、当了33年向导的父亲手中,接过了戍边的“接力棒”,同年他也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巡逻路上,拉齐尼·巴依卡总是走在最前面探路,和父亲一样,他凭着自己多年的经验多次帮边防官兵化险为夷。

拉齐尼·巴依卡第一次单独带着巡逻分队参加吾甫浪沟巡逻的时候,队伍遭到暴风雪袭击,夜里只好在离铁干里克不远的一块山谷地停下歇息。

当他看到官兵冷得直打哆嗦,拉齐尼·巴依卡就用父亲巴亚克教过他的方法用牦牛身体来取暖。他把15头牦牛都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堵厚厚的墙壁,官兵仅靠着牦牛身子,既能挡风雪,又能取暖,让官兵们顺利度过了一夜。

巡逻第二天,由于山体滑坡,去年父亲做的标记已经没有了,队伍不得不在达铁干里克停下了来。

“这里都是七八十度的陡坡,我们怎么过呀?”官兵们焦急的询问。这时,山上还不停地有碎石块滑落,拉齐尼·巴依卡说:“再难再艰险我都会带你们度过难关,放心吧!”说完拉齐尼·巴依卡就起身前往悬崖峭壁上探路。

突然,一块碎石片砸在了拉齐尼·巴依卡额头,鲜血直流,官兵们几次劝他返回,拉齐尼·巴依卡都会说:“这是任务。”

拉齐尼·巴依卡强忍剧痛,为官兵探路。历经2个小时,拉齐尼·巴依卡终于找到一条比较安全的石壁路,才让官兵们顺利通过。

“巡逻是国家的事,也是牧民的事。没有国家的界碑,哪有我们的家和牛羊。我一定会守好边境线,并且要一代一代守下去,让伟大祖国永远平安。”拉齐尼·巴依卡生前曾说。

4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