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爱岗敬业的事迹材料

| 启智

医生爱岗敬业的事迹材料(篇1)

盛伟,男,45岁,中专文化,山东省平邑县白彦镇姜庄村人,在本村担任乡村医生已25年。

一、子承父志,服务乡邻

我的家住在南部山区,四面环山,地广人稀,卫生室服务的辖区内有十多个自然村,大多数自然村交通极不便利,道路崎岖,广大人民群众打针吃药极为不便,有的人为了拿一点要就要走一个多小时,看到这种情况,我立志当一名医生,从而方便广大人民群众。

1988年9月,我进入平邑卫校学习,毕业后,就回到了姜庄村父亲的诊所,我父亲是六十年代的赤脚医生,他老人家大半生的精力都用于基层的卫生工作,无数次被评为市县级先进工作者。2000年秋查出肺癌,仍坚持工作了六年才退了下来。正是父亲的影响我才选择了乡医生涯,刚开始,没有几个人愿意来找我看病,我并没有气馁,日诊临床夜读书,刻苦学习,勤奋钻研,尽可能多地学习和掌握医学知识。在专业上力求精益求精,对一知半解的问题,经常到镇卫生院、县医院找老师虚心请教。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人们相信了我。那是家住西岔村的徐孝海,他一次去诊所给家人拿药,我看他眼睑浮肿,面色牙龈苍白,我问他是不是有身体乏力,尿血史,他反问我怎么知道的,后来我建议他去医院检查双肾结石,右肾已无功能。病人家属来我的诊所,对我千恩万谢,直到今天,病人见到我还一直念叨:“多亏了有盛伟大夫,我的命就是您给救回来的!”

正是靠着扎实的医学理论基础知识、过硬的实践操作技能、热情和蔼的服务态度,再加上手脚勤快随叫随到、用药合理价格便宜,在附近的四邻八乡逐渐赢得了极好的口碑,周边村甚至外乡镇的病人都慕名而来。

二、风雨行医路,培育杏林花

到了1996年11月,因为政策的原因,全县进行乡村组织一体化办医管理,整合原来各自为政的个体诊所,统一转变为一体化村卫生室。已经小有名气的我自愿服从大局,不计个人得失,领头做出表率,积极配合镇卫生院,仅用了1天时间,就完成了相关工作,为全镇一体化村卫生室的顺利建设,带了一个好头。

在村卫生室工作期间,我立足农村,在最基层的医疗卫生工作岗位上默默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由于工作认真出色,任劳任怨,深得同事和群众好评,1996年11月,被推荐为卫生室室长,成了当时全镇最年轻、在全县也为数不多的室长之一。为做好工作,我个人投资数万元,在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的基础上,超标准建设了一所卫生室,达到了六室分开、布局合理、制度齐全、规范有序的标准,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打下了一个好的基础。

村卫生室工作人员,精诚团结,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个人连续10余年受到县、镇主管部门的表彰他乡医,村卫生室也多次被命名为县先进村卫生室。

三、一心一意,情系群众

当年,辖区内老山顶村有几十户人家,地处一座山顶之上,没有乡医,那些年老体弱或稍微病重的,我就要出诊,需要走十几里山路,每年都要上山出诊百余次,无论是下雨下雪,白天深夜,摔个跟头,擦破点皮,更是家常便饭,记得1996年冬天夜半,老山顶的盛文山突然腹痛、恶心、呕吐,我连夜赶往山,顶经诊断患者麦氏点压痛、反跳痛、发烧39度,我立即给他输上液体,并帮助抬下山送往镇医院。当夜进行了阑尾切除,当夜回到家已经凌晨2点了。

也是1996年的隆冬,当年还在老山顶居住的谢恒英老人,她患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多年,当时因急肺部感染好,持续高热,家人极力反对下山诊疗,我连夜到白彦镇卫生院咨询了医生在山上治疗了两昼夜,老人终于转危为安。下山的时候摔进了沟里,断了三根肋骨。

记得1998年3月的19深夜,村民程学东,突发上腹疼痛,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前来就诊,我通过了仔细检查,考虑病人系急性上消化道穿孔,并发急性腹膜炎,感染性休克,病情十分危险。在患者无钱的情况下,我带来现金把他送到了白彦镇卫生院连夜做了手术,我到家已是第二天的中午了。我从事乡村医生工作以来,除了每天上门就诊的病人非常多,没有什么太轰动的大事迹,总结起来只有一个“忙”字:23年来日常诊治病人二十余万人次,出诊近万人次。任务多了,压力就大了,每天都是超负荷工作,我也更忙了:除了日常诊疗工作,我还坚持两月组织一次群众健康教育活动,坚持每月以黑板报等形式,宣传公共卫生知识和防病治病卫生常识;要对所建立的2256人的《居民健康档案》,逐一校对和完善,对60岁以上的老人作重点健康体检,对孕产妇作定期随访,此外,还几乎天天要为几个行动不便的老人上门诊病、检查,跑遍了村里的每一条山间小道,对每一户村民的身体健康状况了如指掌:谁患过哪些慢性病、谁对哪些药物过敏、谁家有几个小孩、谁有没有烟酒嗜好、谁有什么饮食习惯等等,在我心里一清二楚。

四、坚守阵地,无悔人生

在现今医无悔患关系紧张的大环境下,太多的人不愿意赞美医生,更多的是口诛笔伐。但是,我作为一名乡村医生,却一直没有这种感觉,感受着的都是病人的信任和依赖。因为我不会给人开大处方,能吃药的决不打针,能打针的决不输液,我总觉得如果单纯地去追求经济利益,我会良心上过不去,行医与我不仅是职业,还是一种救助与守护。

二十五年如一日我坚守在姜庄流域这片热土,把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农村基层卫生事业,期间我经历了太多的变故,生老病死酸甜苦辣。同时也获得了众乡亲的呵护和肯定,更获得了卫生行政部门的无数次的奖励。也使我的生活更加充实,幸福和成就感。无论未来的路多么艰辛和曲折,为了山区的父老乡亲,我会一如既往地坚持走下去。

医生爱岗敬业的事迹材料(篇2)

安冠魁,男,44岁,现任医务科科长、体检中心主任、内科主治医师。近年来,曾多次获得“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在“创先争优、争做齐鲁先锋”活动中,他严格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不断提高政治思想水平,敬业爱岗,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体现在本职岗位上,落实在日常工作中,带头学习提高,带头争创佳绩,带头服务群众,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弘扬正气。带领体检中心全体人员,为医院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受到了全院职工的一致称赞。

一、 加强学习提高能力

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重要思想以及,深入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国家法律法规,专业技术知识。并对全院职工进行了培训。医院成立体检中心后,由安冠魁同志兼主任。体检工作需要利用电脑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整理以及综合分析,对于电脑,他是一个门外汉,连一简单的电子表格也不会做。为了工作需要,他努力学习电脑技术,每天提前1小时来到医院,查找资料,上机练习,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半年多的学习,他已成电脑方面的专家,许多体检用的表格和软件都是他自已制做的,为医院节省了大量资金。随着我区经济的发展,工厂企业的职业危害也越来越严重,根据区政府要求,我院决定开展职业健康体检工作,这项新的工作,我区以前从来没有开展过,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安冠魁同志参加由市卫生监督所举办、省专家授课的培训班,并取得了职业健康体检资格。但短短的7天培训,远远满足不了工作需要,为使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更上一层楼,他不断向上级专家请教,学习法律法规和职业健康体检技术规范,经过他和全体体检中心医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我院取得了省卫生厅批准的职业健康体检资质。每周一下午,他都组织医院全体党员和干部职工观看吴春荣等专家的讲座,提高党员干)部的执行力,转变全院职工的服务观念,培养党员干部的敬业精神。他更是带头建设学习型党小组,带领体检中心党小组和全科职工,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坚持创新,大胆探索,积极拓展学习的内容、途径、渠道,创新组织学习的思路、办法和机制,健全有效的学习制度,营造了重视学习、崇尚学习的浓厚氛围,增强了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敬业爱岗无私奉献

在安冠魁同志的带领下,体检中心全体人员以开拓“职业卫生健康监护市场、保护企业职工健康”为活动载体,创新思路,开拓进取,务求实效,为医院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推进,部分从业人员体检办证从卫生监督所划规到工商局和技术监督局,我院又承担了从业人员健康体检任务,许多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要求我们到企业为职工体检,安冠魁同志带领科室成员每天6点从医院出发,奔赴厂矿企业,为企业职工进行职业健康体检。有时中午12点多才回来,还要分析体检结果,常常中午不回家。5月份取得职业健康体检资质以后,体检科的任务更重了,除承担本区内企业职工体检外,我院还承担了东明几家工厂的体检任务。在东明石化体检期间,正直炎热的盛夏,由于用的是新开发楼房,里面没有空调,也没有风扇,安冠魁同志带领科室成员不畏酷暑,坚持工作。为了不给企业增添麻烦,他们自带筒装水。有一天,由于天气闷热,做电测听的同志有些中暑心慌头晕,暂时下去休息,这时他亲自上阵给职工查听力,由于听力室密不透风,不大一会,他也感到心慌头晕,但为了工作,他还是坚持给工人查完才下楼休息。同志们看到他面色苍白都为他捏了把汗,随即扶他坐下,待喝了杯水后才稍稍缓解。回到医院后,同志们去休息了,他还要进行综合分析体检结果,编写体检报告。自活动开展以来,已先后在牡丹区、东明县、曹县、开发区完成职业体检8000余人次,从业人员健康体检8000余人次,普通健康体检5000余人次。同时,他还兼着急诊值班。夜以继日地工作,使他很少过上一个完整的星期天,把精力献给了他钟爱的医疗事业。他带头发扬“红烛精神”,燃烧自己,照亮别人,重树白衣天使形象。作为一名党员,安冠魁同志能够忠于职守,积极奉献,时时刻刻把党对他的信任,作为自已不断前进的动力,尽职尽责地履行着党员义务,他用自已的行动积极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为我院医务工作者树立了楷模。

三、 抓好班子 带好队伍

他常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他认为,要想搞好工作,只靠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自己努力工作的同时,还要注重领导班子建设,提高科室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做为科室带头人,他以身作则,刻苦钻研业务,技术上做到精益求精,在不断提高自己技术水平的同时,他还进一步加强科室管理,对科内人员,从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抓起,根据每个人水平的不同,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考核。通过加强管理,使大家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技术水平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他对职工严格要求,多鼓励,少批评。常和职工谈心,组织职工参加学习培训,提高职工思想觉悟。由于他以身作责,每次工作都能顺利完成,外出体检没有出过任何差错。在他的关心和支持下,许多同志从体检中心走向了领导岗位。面对所获得的奖励和取得的成绩,安冠魁同志深深地感觉到,成绩总是属于过去,展望未来,任重而道远。他会更加努力,继续探索和不断追求;为了党旗的颜色更加鲜艳,为了不断体现党员的先进性,他在平凡的岗位上更加无私奉献、锐意进取。

医生爱岗敬业的事迹材料(篇3)

王__,男,汉族,学士学位,消化专业副主任医师,消化内科医疗组长。2004年毕业于兰州医学院临床医学系。曾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上海第二军医大学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进修学习。从事临床工作18年。熟练掌握消化科常见疾病、多发病、多种疑难疾病的诊治工作。熟练掌握电子胃镜、结肠镜、ERCP操作及相关治疗。发表多篇国家级论文,主持、参与完成科研多项并获奖。先后被医院评为“青年岗位能手”“十佳医生”“先进党员”等称号。2017年获得省级青年肠镜大赛优秀奖。2018、2019年获得医院优秀病历书写一等奖;医师节MDT团体二等奖。

长期在临床一线工作,每年诊治出院病人近400人,其中危重病人近30%。积极钻研业务,多次成功抢救多名急性消化道大出血、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急诊胃镜下异物取出术等急危重患者,深得病人及同事肯定。2017年在临泽县人民医院帮扶工作期间,积极开展多项消化内镜下诊疗技术,为当地医院扩展了新技术。多次积极参与医院组织的危重病人谈论、食物中毒病人抢救、抗击疫情工作。

在近20年的临床工作中,几乎没有完整的节假日,也无主动休假,只要病人需要,风雨无阻,对于疑难危重、老弱病残患者从来都是迎难而上,从不退缩,这是源于对职业的执着和对生命的敬畏,每逢遇危重病人,总能以院为家,长时间守护,直到病人转危为安。在临床工作中“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待患者如亲人”。简单的话语却是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职业操守的人才能做到。

作为一名医生,他深深懂得敬业精神至关重要。敬业就是要忠于职守、热爱本职工作;就是要以病人为中心,全力为病人解除痛苦;就是要对工作精益求精,对患者极端负责;就是要关爱病人,甘于奉献。选择了医生这个职业,就选择了神圣,选择了伟大,选择了高尚,选择了奉献。

医生爱岗敬业的事迹材料(篇4)

张__,女,眼科主治医师。自2013年从兰州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毕业来到酒泉市人民医院眼科工作至今。担负着值班、门诊、收治、主管病人的责任。分别于2019年、2021年考核为年度优秀,于2020年度荣获市级最美“爱岗敬业”家庭荣誉称号,于2021年荣获院级“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

作为一名优秀的医生,必须具备良好的医德、爱岗敬业,值夜班、加班是常事,坚持每天查房,节假日从来都没有落下,生活里从来都是简单的医院跟家“两点一线”,对于她来说医院就是自己的家,病人第一位,家人第二位已经成为习惯。

当新冠疫情袭来时,她第一时间主动申请参加预检分诊、发热门诊工作,每天十几个小时的站立、高压的工作强度让她从没有抱怨过一句,而是默默在岗位上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张__对待病人亲切细致,收到了多名患者的锦旗、感谢信,受到了上级领导、患者和家属的广泛好评。

医生爱岗敬业的事迹材料(篇5)

张__,女,51岁,本科毕业,中共党员,系哈密地区中心医院儿科主任医师,从事儿科工作三十多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工作成绩显著,得到院领导和同事们的充分肯定和一致好评。曾多次获得地区中心医院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多次在干部年度考核中被评为优秀。2003年获自治区总工会先进女职工、2006年获中华全国总工会"全国女职工建工立业标兵"。她从事儿科工作三十多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工作成绩显著,得到院领导和同事们的充分肯定和一致好评。

从医疗系毕业后,被分配到新疆哈密地区中心医院,从事临床儿科工作,一干就是三十多年,医生的工作是与生命打交道的高风险职业,儿科在综合医院中虽属小科,不起眼,但它却属高风险科的前列之一。因患儿小,起病急,来势猛,病情变化快,又不会表达病痛等的特点,有人称“哑巴科”。正因为如此,她暗暗下决心。力求在儿科工作中干出一流的成绩,她具有较精湛的医疗技术,高度认真负责的精神,敏锐思维和细致观察病情变化的能力,以良好的职业道德为指导,全身心地为患儿服务。在抢救危重病儿时,她更是分秒必争,使许多危重患儿获得新生。一次,科室收住了一危重新生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她全力抢救:进行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亲自吸痰、吸氧、拍背等,不分昼夜的守护在病儿床前,精心护理,在科室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下,终于使患儿转危为安。家长万分感激,拿出几百元钱给她表示感谢,被张__婉言谢绝。她从医三十多年来从未收过患儿家长的“红包”。一旦遇到危重病儿,不论休息日还是节假日,她总是随叫随到,有时刚端上饭碗,只要接到电话,搁下饭碗立即赶到病房。因工作关系,长期饮食不规律,饥一顿饱一顿,使她患上了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炎、贫血、腰椎间盘突出等多种疾病,加之年龄渐大,身体状况渐差,但因科室高年资医师少,患儿多,工作量大的情况下,仍坚持工作在临床第一线,经常带病工作,从为因身体不好而影响工作。一个冬天的夜里,她从急诊科处理完病儿回到家,刚端起饭碗,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一位同事在电话里急切的哭着说:“我的孩子病情危急,在科室抢救,请你马上过来。她二话没说,放下饭碗,冲出房门,在漆黑的夜里,骑上自行车,迎着寒风迅速赶到病房。原来孩子因高热惊厥引起痰液堵塞气道而无呼吸,面色发青,生命垂危,她立即给予吸痰等对症处理,及时排除了患儿口中的痰液,直到患儿脱离危险,此时天色渐亮,而她却因劳累饥饿胃炎发作,回到家时,面色苍白,胃痛的直不起腰。三十多年来又有多少类似的患儿被抢救成功,多少不眠之夜是在病房中度过,无法计数。

她对待事业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她经常说,既然我选择了这个职业,就要尽全力为病儿解除病痛,使他们健康成长。如今,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堪称家中的”小公主”、“小皇帝”,家长们大多都十分溺爱,无形中加重了儿科医务工作者的责任,不但在业务水平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内心也承受着更大的压力。因此她在业务技术上力争精益求精,虚心好学,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1993年——1999年在自治区有关单位协助下开展了“量子化血疗法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科研项目,不但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填补了哈密地区这一领域的空白,被审定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研究成果”,2000年在南京市儿童医院进修一年后,增长了见识,提高了医学技能,回来后,利用所学的新技术结合哈密地区实际情况开展新课题,如在科室领导及同事们的协助下对新生儿及六个月内婴儿早期应用维生素K1预防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取得了较显著疗效,发病率较前明显下降,并开展了大剂量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对顽固性肾病综合症冲击治疗观察,使我院儿科医疗水平在某些方面处于地区领先地位。她刻苦钻研业务,并将理论与临床实际相结合,撰写了多篇论文,并分别在国家、省级正规刊物发表,在本地区儿科领域中享有一定知名度。

她几十年如一日,一直默默无闻的忘我地工作着,从不向院领导提要求和条件,尤其通过学习实践及创新争优活动后,她更加提高了对自己的要求,处处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发挥共产党员的先进模范带头作用,在争先创优中以“工作争先、服务争先、业绩争先”为目标,始终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从不以医谋私,在市场经济对医疗行为的冲击中,仍保持清醒头脑,注重以人为本,合理用药,从不收红包,对待病儿如同亲人,耐心解答患儿家长的疑问,她用真情和爱心,赢得了同事、病人家属的信任及好评。走向门诊负责岗位后,她的责任心更加强了,面对门诊目前较差的环境,主动积极开展工作,加强各民族团结,创造和谐的医疗环境,与各科做好协调工作,加强门诊导医工作,不断改善门诊窗口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力争做到发生患者投诉及时解决,能在门诊解决的绝不上交。为保证住院病人家属及工作人员通过门诊大厅畅通,她与门诊挂号室人员提前40多分钟挂号,为保证门诊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她要求对危重病人在门诊实行“把三关:即“导医关”、“坐诊医生关”、“输液室关”,以利于及早发现及时抢救,尤其在“手足口病”、“甲流”等流行时,我院是“哨点”医院,她根据门诊现有条件及时与院领导及各职能部门沟通,按上级部门要求做好门诊各诊室、门诊大厅的消毒工作,力争做好防控工作。她爱岗敬业,在工作中树立了优秀党员的形象,从自身做起,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不论在哪里工作总是尽心尽力、任劳任怨,她就像一颗铺路的雨花石,把救死扶伤作为自己的天职,默默的奉献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为自己所认定的事业而努力奋斗着。

53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