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顺的名人事迹范文五篇

| 郑诗2

曾读过许多名人孝敬父母的故事,如:烈火救母,吸痰救母……最让我感动的是“陈毅探母”的故事。

孝顺的名人事迹1

1962年,陈毅元帅出国访问回来,路过家乡,抽空去探望身患重病的老母亲。

陈毅的母亲瘫痪在床,大小便不能自理。陈毅进家门时,母亲非常高兴,刚要向儿子打招呼,忽然想起了换下来的尿裤还在床边,就示意身边的人把它藏到床下。

陈毅见久别的母亲,心里很激动,上前握住母亲的手,关切地问这问那。过了一会儿,他对母亲说:“娘,我进来的时候,你们把什么东西藏到床底下了?”母亲看瞒不过去,只好说出实情。陈毅听了,忙说:“娘,您久病卧床,我不能在您身边伺候,心里非常难过,这裤子应当由我去洗,何必藏着呢。”母亲听了很为难,旁边的人连忙把尿裤拿出,抢着去洗。陈毅急忙挡住并动情地说:“娘,我小时候,您不知为我洗过多少次尿裤,今天我就是洗上10条尿裤,也报答不了您的养育之恩!”说完,陈毅把尿裤和其它脏衣服都拿去洗得干干净净,母亲欣慰地笑了。

陈毅元帅是个大人物,有繁忙的公务在身,但他不忘家中的老母亲。在百忙中抽空回家探望瘫痪在床的母亲,为母亲洗尿裤,以关切的话语温暖抚慰病中的母亲。虽然陈毅元帅为母亲所做的只是一些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小事,但从这些平常的小事,看出了他对母亲浓厚的爱。他不忘母亲曾为自己付出的点点滴滴,理解母亲的艰辛和不易,知道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他的一片孝心,值得天下所有儿女学习效仿。

孝敬父母关爱帮助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每个儿女应尽的义务,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父母恩情重如山,深似海,人生莫忘父母恩。朋友,我们孝敬自己的父母了吗?我们给了他们什么呢?

其实父母亲想要的真的不多,他们需要的只是我们的孝心和关爱,希望我们在需要时伸出扶助之手。

当父母还年轻力壮的时候,你常回家看看,一句随意的问候“爸、妈,你们好吗?”随意买的宵夜,亲自煮一顿家常的晚餐,陪母亲逛逛街,唠唠家常,帮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这些都能让他们感到欣慰温馨。

随着时光的流逝,我们渐渐长大成人,父母却愈来愈老。他们变成了老眼昏花,动作迟缓,手脚不灵便,思维迟钝,没有记性,说过的话以为不说,重重复复,唠唠叨叨,甚至患上老年痴呆,像三岁的小孩。说话时,他们会突然想不起要说什么,甚至极可能最后连要做什么,都一并忘记;他们会重复又重复教过我们的故事和儿歌,沉醉在那些和我们一起度过无忧无虑的童年的回忆中!他们会常忘了扣扣子、系鞋带;吃饭时,会弄脏衣服,梳头发时手还会不停的抖;有时还会感到孤独寂寞,痴痴呆望远处。看到父母慢慢衰老,我们应该想到儿时父母为我们所做的点点滴滴:父母不厌其烦为我们洗了多少的尿布,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教我们慢慢用汤匙、用筷子吃东西;教我们系鞋带、扣扣子、溜滑梯;教我们穿衣服、梳头发;每天教我们背儿歌,还要绞尽脑汁,去回答我们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古怪问题。当时,父母做这些多么的耐心,多么的温柔,总觉得有了我们再苦再累也是一种幸福。

朋友,人们常说父母恩最难回报。愿我们能以当年父母对待小时候的我们那样,耐心、温柔地对待渐渐老去的父母,体谅他们,以反哺之心奉敬父母,以感恩之心孝顺父母!哪怕只为父母换洗衣服,为父母喂饭送汤,为父母搽搽风湿油,按摩酸痛的腰背,握着父母的手,扶着他们一步一步地慢慢散步......让我们的父母幸福快乐地度过余生。学学陈毅元帅孝敬父母,给他们创造一个充满爱的和谐家庭以安享晚年,那是父母的幸福,也是我们的幸福!

孝顺的名人事迹2

两人在争吵中走过四十年。他粗俗暴躁,不修边幅。她温柔和善,浑身上下收拾得一尘不染。他家庭富足。从小被爹娘娇生惯养,养成了坏脾气。她的爹死得早,她跟着娘乞讨。在那饥饿的年代,他家用一袋地瓜干换来她当媳妇。她勤劳能干又贤淑,他大男子主义,舍不得出力。两个人从一结婚就争吵不断,邻居都习以为常,一双已经成家的儿女也见怪不怪了。

吵就吵吧,可这天老两口竟然要闹离婚,僵持中,他八十多岁的老娘,颤颤巍巍地走到他近前。使出浑身力气,打了他一巴掌说:“都是你不对,这么好的媳妇,你去哪里找。”他气急败坏地说:“我听够了她的唠叨,我和她过够了。”老娘用手指着他,气呼呼地说:“你这个逆子啊……”说完,老娘身子一瘫,竟然倒下了。他和她见状傻了眼,顾不得再吵,连忙把老娘抬进屋里。等邻居们喊来医生,他们才知老娘急火攻心,得了半身不遂,说话也变得含糊不清。

医生说:“老人年纪太大,不宜做手术。保守治疗吧。”她狠狠瞪他一眼,走进卧室抱出她的被子,气呼呼地说分居。

她在婆婆的房间里支一个小床,把自己的被子一铺,平静地对他说:“我现在没功夫和你吵,你也别烦我。我要把娘伺候好。”他张了张嘴。没说出话来。

每天早上,她先用热毛巾给婆婆擦脸擦手,再把一个鸡蛋做成糕状。切成小块,一点点地往婆婆嘴里送。然后,按医嘱给婆婆喂药。婆婆不想吃药,不愿意张嘴,她就先把药放在碗里用水化开。然后。用小勺一口一口地喂。她认真地哄着婆婆说:“吃了药,你就可以站起来,等你站起来,我陪你去赶集。”婆婆服药后,她会贴在婆婆脸上,亲昵地说:“娘,你真棒。”接下来。她开始给婆婆按摩身子。按得很轻很细,还不时间:“娘,你好受吗?”婆婆不能说话,可她依旧问个不停。等婆婆睡熟,她又开始拖着疲惫的身子给婆婆洗脏衣服。他想过来帮帮忙。谁知却说:“别管我。”说着,竟然哼起小曲。

最难过的是晚上,她不敢睡实,一会就得摸摸婆婆是不是尿了拉了,如果尿了拉了,得赶紧换床单。不能让老人受罪。她还要定时给老人翻身,因为婆婆的一半身子失去知觉,光用另一半身子躺着会很累,失去知觉的那半边身子躺久了会长褥疮。时间长了,她掌握了老人的规律,什么时候翻身。什么时候大小便,她从没让婆婆拉在床上,更没让老人得过褥疮。

一天夜里,她感冒了。身子沉沉很不舒服,躺在床上不觉睡着了。夜里,她突然惊醒,是不是婆婆拉了。她猛地滚下床,头磕在地上,嗡嗡直响。顾不得那么多,因为她闻到一股臭味。她用手一摸。婆婆真的拉了,她满是歉意地说:“娘,都是我不好,我不该睡着。”她使劲把婆婆抱到一边,撤下脏床单,用热毛巾给婆婆擦身,又给婆婆翻身。这时,她也不困了。生怕婆婆再出什么事。这一切被他看在眼里,他说:“你去睡会,我来守着娘。”她这次没再生气,却坚定地说:“不行,你伺候娘不方便,还是我来吧。”然后,任凭他说什么。她也不再理他。

一个春天,又一个夏天,她没让婆婆长过一点褥疮。婆婆的床前没招过一只苍蝇,婆婆虽然躺在床上,却是红光满面,她自己却累得又黑又瘦,背也弯了不少。可她依然高兴。她说。这段时间他们不再吵架。是啊。他不但不和她吵架,还悄悄地学会做饭。有时候,她伺候婆婆吃药,他就在旁边端着碗。他看到满头花白的她在那里精心伺候老人,突然鼻子一酸,她也老了,而自己这几年给过她什么,除了吵架,还是吵架。

“你想什么呢?把碗给我。”她打断他的思路,她觉察出他表情的变化,也不由得感叹,这个看似蛮不讲理的人,怎么也有这样的一面。自己是不是平时对他的要求太严了。他和她突然有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温柔。

更让他们高兴的是,在他们的精心护理下,老娘先是能说话了,没过多久,竟然能下床活动。医生直称赞:“真是奇迹,这么大年纪还能恢复过来。”老娘抱住她哭了。说:“这都是你的功劳。”她也激动地哭了,说:“这是我应该做的。”老娘突然指着儿子:“都怪你,你可不能再和媳妇闹。”谁知她却说:“娘。这段时间他再也没有和我闹过,别怪他了。”老人微微一怔,随即会心地笑了。

从此,他们和睦相处,再也没吵过,说是为了老娘,也更为自己。孝,不但治好了老人的病,也治好了他们的争吵。看来,孝真是一副灵丹妙药。

孝顺的名人事迹3

一处豪宅,一片砖瓦;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数以万计的金钱,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在“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

一向忙忙碌碌、春风得意的李总,这几天突然神情黯淡下来。别人可能不了解其中的原因,而我凭着这些年与他一起打拼事业而对他的了解,知道这与他的母亲突然去世有关……

他的老家在一个偏僻的乡下。他的父亲早年去世,母亲一个人含辛茹苦地拉扯了米粒儿般齐整的8个子女。李总排行最小,也最争气,和另外7个哥哥姐姐相比,数他最有出息——顺利地考取大学,后来又一路打拼,直到自己开办了公司,坐上“老总”的位置。这些年里,他还组成了幸福的家庭,有了一个漂亮可爱的女儿,如今已在上小学。

这几年来,他一直有一个愿望,那就是把公司里的事情打理稳妥,然后专门腾出时间,把一直寡居乡下的母亲接到城里,然后好好陪她几天。事实上,她的母亲也时常向他念叨,希望到城里来看看儿子,也看看儿子所在的城市……然而,前几天,老家却突然传来了噩耗——母亲去世了!

李总见到我,就向我感叹:都怪我以前太忙,把整个心思都扑到了事业上,以至没顾得上去孝敬一下我那年迈的母亲……

想想也是,我们每天都很忙,也必须得忙。要为生计奔波,得为事业操劳,还得经营自己的婚姻、照顾自己的孩子,哪有心思去向父母尽上一份孝心呢?可谁知,就是在这样匆忙紧迫的日子里,我们忽略了年迈的父母,忽略了衰老正日甚一日地逼近了他们。有时,我们会说,自己手头还不宽裕,等再挣一些钱之后,就尽力周济那一直受穷受苦甚至生活窘迫的父母;有时,我们会说,自己现在住房太窄,等挣了钱,买了宽敞的房子,就把父母接到身边,让他们在晚年享几天清福;有时,我们会说,自己目前的工作还不理想,等谋到好的职业,就和父母一起共享天伦之乐,也让他们生活得更充实、更有意义。殊不知,岁月无情,父母正一天天变老,很快就步入风烛残年。

也许就在我们为生活、为事业、为婚姻、为名利进行忙碌和奔波时,也许就在我们不经意的哪一天,却突然传来了父母去世的噩耗……这时,也只有这时,我们这些做儿女的才会极度悲痛,才会万分悔恨,才会顿然明白:自己从来不曾向父母回报过什么,从来不曾给他们一些物质上的帮助,或者精神上的安慰。我们太顾着自己,却忘记了父母当年的一口饭、一碗米,忽略了父母那真切的关爱和呵护,忽略了父母那细密的牵挂和思念,也忽略了父母辞世前的怅然与期盼……我们甚至连一个小小的愿望都没能帮他们实现。然而,事已至此,一切尽孝的愿望都成了空想。此时,我们回报父母的,除了痛悔,就是眼泪……

这时候,我们才恍然明白——尽孝要趁早!当我们年轻的时候,往往不懂这个道理,不懂尽一份孝心对老人、对自己有多么重要的意义;当我们真正懂了的时候,却早已变得不再年轻,甚至没了机会。也只有在一切都错过之后,我们才明白,尽孝其实不能有任何理由,也不受各种客观实际的限制。尽孝就是尽心,不能用物质的贵贱来计算,也无需用时间的长短来衡量。有时候,一句知心的话语、一次倾心的聊天、一根廉价的拐杖、一顶遮阳的草帽……就会令老人心满意足,就会让老人觉得弥足珍贵。记得有一位作家曾经撰文,语重心长地向天下儿女们呼吁:“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在‘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

的确,我们能做的,而且该做的,就是趁老人还没有离世,在他们的有生之年,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给他们一些物质上的帮助,给他们一些精神上的安慰。让他们在历经了大半生的艰辛和困苦之后,能衣食无忧,能安度晚年。让他们心情舒畅、精神饱满、无怨无憾。

孝顺的名人事迹4

读高二时,她东渡日本,在nhk电视台投资拍摄的电影《杨贵妃》中出演女一号,获得了日本电影“新秀奖”。在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就读期间,她勤学苦练,通过表演无数场话剧,磨砺自己的演技。大学毕业后,她攻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的硕士研究生,并成为中国国家话剧院的当家女演员。

她在演好话剧的同时,还在《康熙帝国》《某年某月某一天》等多部电视剧中担纲女一号,成为一颗耀眼的影视新星。

正当她在星光大道上昂首阔步前进之际,和她相依为命的母亲被查出患有肝癌,并且已是中晚期。

当时,她正在北京远郊的小汤山拍摄电视剧《德龄公主》,打电话要父亲把母亲从吉林省通化市接到北京302医院。

每天晚上,她拍完戏,对导演韩刚说,自己晚上回家住。随后,她飞车来到302医院,亲自照顾母亲,让父亲好好休息。第二天早晨,她打起精神,开车去剧组,扮演会跳舞、游泳、弹钢琴、画油画、煮咖啡,能讲英、日、法、俄和西班牙五国语言的皇家格格德龄。睡眠的不足,内心的煎熬,她对谁都没有说。

两个月后,她拍完《德龄公主》,母亲的病情急剧恶化。她毅然推掉所有片约和相关宣传活动,与父亲一起带着母亲赶往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

在上海,她经历了同龄女孩几乎不可能经历的磨难,守护在母亲的病床边连续17天几乎不睡觉,到后来坚持不住,数次尿血。母亲吃不了饭,每天只能靠输营养液维持,营养袋每隔20分钟就要人为地揉挤调匀,她一分不差地做到了,连护士都朝她竖起了大拇指。母亲输血,血袋突然迸裂,从小就晕血的她,吓得跪在病床边,用不停颤抖的双手紧紧攥住输血管,不让空气混入……

在她的悉心照顾下,母亲顺利完成了肝移植。面对纷至沓来的戏约,她无一例外都推掉了,理由是,“我是独生女,把女儿做好是最要紧的,我必须全天候陪伴着母亲,直至她完全康复”。

父亲劝她去拍戏:“不知要熬到哪一天,你妈才能完全康复。我看还是请个好的女护工,你去忙你所喜爱的演艺事业吧。”她说:“再好的女护工也代替不了我,因为血脉亲情是与生俱来的。为了照顾妈妈,我的演艺事业退回到起点,我也没什么遗憾。”

一些圈内朋友打电话或发短信给她,说她这种做法是不明智的,是因小失大。还有的说她完全可以多拍戏,多挣钱,既能让母亲接受好的治疗,又能解决自己的后顾之忧。在她看来,影视剧什么时候都有机会拍,可自己只有一个亲生母亲,不能让母亲躺在病榻上没有女儿的照顾。

半年后,因免疫力降低,母亲的肾功能出现了问题。她陪伴着母亲在北京一家大医院,成功地做了左肾移植手术。母亲的身体有所好转,她忙着给母亲做饭、洗澡,陪母亲聊天,惹得父亲羡慕不已,对老伴说:“你一病倒,享受到了女儿的好福气。”老伴笑着对他说:“家有孝女万事足。这辈子没做够母女,下辈子呀,接着做。”

然而,她骨子里对母亲的爱与眷恋,还有通宵达旦的忙碌,终究没能留住母亲的生命。这时,她已退出影视圈近三年了。

女欲孝,而母不在,难扛这一痛彻心扉的打击,她打算紧跟母亲而去,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脑子里像放电影一样回忆着母亲的音容笑貌,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她不想活了,抓起纸笔,写起了遗书。

父亲悄悄推门进来,那关切的眼神和欲言又止的安慰,让她觉得她不能这么自私地离开。母亲“走”了,她还有父亲,父亲的晚年,还要她来照顾。

撕毁遗书后,她陷入深深的自责中无法自拔,她一遍遍地埋怨自己没能把母亲照顾好,没有力量把母亲留在人世间。她对自己说:“妈妈离开我了,我觉得一切对于我来说都不再重要了,如果给我选择的机会,我甘愿用我所有的一切去交换妈妈的生命,我不要什么名和利,我甚至可以不要未来,我只希望妈妈能好好陪着我。”

一个月以后,当她下意识打开手机后,短短几分钟,收到了几十条短信和未接来电提示,几乎都来自《戴着面具跳舞》电视剧组,导演和副导演发来短信,力邀她出演女一号、知性女律师曹欣然。

当时,她的眼泪一下就流下来了,刹那间,她感觉到了真正地被需要。于是,她决定演好曹欣然这个角色,让天堂里的母亲放心,让父亲和众多的亲朋好友为自己而骄傲!

继《戴着面具跳舞》大获成功后,她相继在《走西口》《红色摇篮》《松花江上》等多部央视大戏中扮演主要角色,亮相荧屏,好评如潮。她一跃而成为炙手可热的“电视剧女王”,还夺得“首届十大风尚电视人物”大奖。

她叫张晶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她动情地说:“离开影视圈整整三个年头,我以为观众会把我给忘了。我万万没有想到,亿万观众依然像从前一样喜欢我,这应该是我为母尽孝的巨大隐形价值。我最大的感悟是,报恩无尽,做人终身,拍好每一部戏的前提是把人做好,不留一丝一毫的遗憾。”

孝顺的名人事迹5

鲁迅从小到大都拥有一颗孝心。少年时,作为长子的鲁迅,为了减轻母亲的压力,主动地承担起典当旧物和为父亲请医买药等杂务。母亲六十大寿时,鲁迅先寄回60元钱,给母亲过生日,在生日将临时,又特意从北京赶回绍兴,为母亲祝寿。为了让母亲愉快,鲁迅特邀请演员来家里唱戏。这一天,全家热闹非凡,也是鲁迅母亲最欣慰的一天。

后来,鲁迅在北京西城八道湾购置了一套住房,购房当年,鲁迅就亲自返回绍兴,把母亲和全部家属接到了北京。母亲爱吃火腿,鲁迅在上海时,经常寄火腿给母亲吃。母亲爱读言情小说,鲁迅多次购买张恨水、程瞻庐的小说寄给母亲看。

5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