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科主任个人事迹
首批进入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的9名被隔离人员中,有一名探亲返乡人员测量体温时有37.8℃,并伴有咳嗽。这样紧张的气氛下有的同志心生畏惧。这时,__果断站了出来,对观察点负责人说:“我是党员让我来干。给留观人员查验体温、排查登记、消毒治疗我比较熟悉,虽然面临风险,但我是医务工作者,必须担起这份责任。”
每天要对各个区域的消毒液进行配置,对被隔离人员一日三次体温检测、登记、上报;隔离区每日三次消毒,被隔离房间每日一次消毒并登记;对各类垃圾进行收集、消毒、转交、记录;对解除隔离人员房间进行终末消毒,被褥进行更换打包消毒;为隔离区送一日三餐……工作期间需要穿着二级防护服、佩戴护目镜,完成一个又一个工作任务后,__浑身早已被汗水浸透。而这身防护服一穿就是5个多小时,不能排便、不能喝水……这一干就是69天。
为更好地为隔离人员服务,__建立隔离人员微信群,在群里疏导和消除隔离人员的紧张情绪,不厌其烦地进行心理疏导和安抚,通过自己的耐心和爱心,让隔离人员感受到温暖。隔离人员走了一批又一批,而她却没有回过一次家,家里的孩子、丈夫、母亲都是她埋在心底深深的牵挂。
__的母亲陈吉花今年76岁,身患糖尿病和多发性腔隙性脑梗。但上了抗“疫”战场,忠孝不能两全。她每天24小时轮流值班,有家不能回,但她从不说苦,把对家人的愧疚深埋心底。但她给予隔离人员最温馨的服务、最周到的照顾,让隔离人员真切感受到了来自白衣天使的温暖。
观察点自1月25日启用以来,相继收住隔离人员58人,通过科学管理、规范运行,她们圆满完成了任务。
医务科主任个人事迹精选篇2
33团医院的__是发热门诊医生。二十多年来,为33团团内的职工、群众提供了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为基层医疗工作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7年前,抗击非典疫情,她勇敢地站在基层的第一线;17年后,疫情来袭,1月24日春节值完班,来不及和家人团聚,又投入到抗击的战斗中。
作为33团防控的门户,发热门诊的职责就是为团场职工、群众的健康安全保驾护航。她事无巨细,均亲力亲为,不仅要配合团医院、疾控中心等相关部门的各项落实应急预案职能,实现全院疫情防控工作无缝对接,还要严格执行各项诊疗方案,依法、科学、有序、高效落实各项防控流程和措施。根据外省回团的人员仔细询问往来路径、密切接触情况、与疫区的往来情况及与疑似病例的接触情况,对发热人员的流行病学调查仔细认真的询问相关情况,对疑似患者及时报告、隔离,对外省回团人员及发热人员的数据采集、病史情况分析、报表及汇总每天准时上报上级防控部门,为33团防控领导小组提供准确的防控数据和下一步的工作决策提供翔实的数据信息。
在突发疫情应急工作中,病例的接收、上报是核心内容,疑似病例、发热病例随时都可能出现,接到病人后,2小时之内上报,为了保证信息上报的及时准确,不出现纰漏,她在疫情期间吃住在医院,不仅按照国家卫健委要求严格自我防护,还督促发热门诊同事按国家卫健委的严格要求做好防护措施,确保抗疫工作中的零感染。
在这场全国性的疫情防控战役中,她没有丝毫退缩,虚心向同事及科主任请教,利用碎片时间记录并查阅相关资料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__医生认真学习国家卫健委不断更新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不断增强对当前疫情防控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分析能力,坚持在实践中学习,在工作中提高。
她以一位医务工作者的职业操守和高度责任感,以最严格的责任落实,最有力的防控救治,为最终夺取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胜利默默贡献着自己微薄的力量。
医务科主任个人事迹精选篇3
他是一位人民的好医生,也是值得我们每一位医者学习的好榜样。在他的职业生涯中取得了很多的成就,帮助了许许多多的病人恢复健康。选择医学,是他的责任和追求,只要欧尚这条路,他就会不断继续前进,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黔东南州__先进典型事迹材料吧。
__,贵州省黔东南州天柱县人,2011年毕业于山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本硕连读),现任职于贵州省黔东南州人民医院骨四科,从事血管外科专业。__医生在对实习同学的带教中认真负责,在工作中爱岗敬业,并不断学习新的专业知识,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为黔东南州的血管外科领域填补了医学空白,并取得了的骄人成绩。
一、农家院走出的“高材生”
1982年,__出生于贵州省天柱县的一户普通人家,也和别的小男孩一样,调皮、捣蛋、不听话,不是上树掏鸟窝,就是下河摸鱼虾,唯独看见书本就头大。幸得益于父母的严厉管教和老师的辛勤教导,2000年,他考上了天柱县民族高级中学,一所底蕴深厚,竞争激烈,享誉全州的高中。正是这样的环境,造就了__拥有了对于学习的顽强毅力,这也为他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经过不懈的努力,__于2004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自己心中的理想的学府,当时医药类学校全国排名前30的山西医科大学临床专业,进行七年制的本硕连读学习。据__回忆,当时自己对于学习非常得痴迷,一天的时间里,几乎不是在教室就是在图书馆学习。
二、成为山西省骨肿瘤领域领头人——吕智教授的学生
经过系统的理论学习,通过理论考核和导师考核后,__有幸成为了吕智主任的研究生,在跟随导师学习期间,在老师的指导下,__不怕苦不怕累,主动负责危重病人的临床救治工作,在节假日的病房里也总能看到他辛苦工作的身影。就是这样的付出和努力,为他自己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知识和经验,并受到了临床科室老师和患者的一致好评。临床实习期间,还在导师指导下发表多篇论文。
__说:”通过两年的临床实习,我深刻的认识到,书本上的知识是死的,人是活的,而且人都有个体差异性,病情更是不断变化的,所以我要将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尽可能的帮助别人。
三、努力积聚力量,为了肩上的那份责任
2011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__放弃了留在山西省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工作的机会,毅然决然地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成为了黔东南州人民医院骨科的一名住院医生。
临床工作是繁重的、忙碌的,也有很多的时候是紧急并突然的。而繁忙工作的背后,往往是对家人的忽略和亏欠。忘不了妻子孕期出血的时候没有丈夫陪伴,忘不了孩子高烧近40℃的时候没有父亲陪伴,也忘不了母亲高血压昏迷的时候没有儿子陪伴,但最忘不了的,是在家人需要救治的这些时刻,作为医生的__却不在他们的身边,因为他正在手术台上治疗其他需要帮助的人。
家人偶尔也会开玩笑地说:”想跟舒医生一起吃顿饭也太难了,提前一个月约好的,饭都凉了还不来,打电话也没人接,三更半夜接到电话,讲他刚刚在做急诊手术。“
选择了医学,就选择了责任,为了能扛起这份责任,就要努力拼搏,积聚力量!
四、黔东南州血管外科介入第一人
血管外科范围非常广,全身的血管,除了脑部的血管(属于神经外科)和心脏上的血管(属于心脏外科)以外,可以说都属于血管外科的范围,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其实,每个人在生命的过程中都会有血管病变,只是轻重程度不同而已。随着饮食结构改变和人口的老龄化,特别是21世纪以来,外周血管疾病特别是外周动脉性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 PAD)的发病率正以迅猛的速度逐年增长,需要干预的PAD的数量越来越多,病情也越来越复杂。血管疾病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必将严重威胁我们的健康甚至生命,而血管外科是血管疾病治疗的主力军。
在院领导、科主任的指示及各位同事的支持下,__于2017年3月——9月在重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庆市血管外科中心)进行了为期半年的血管外科专业的学习。
__回忆进修学习的那段日子说:”我在进修学习期间,每天除了观摩手术、练习手术,其他的时间就像高考那年一样,拼了命、发了疯似的看书,一遍,两遍,三遍,不断的努力、吸收着血管外科的专业知识。 “
进修学习结束了,2017年9月__回到了自己的母院---黔东南州人民医院骨四科。他一心想把自己学到的血管外科技术应用于被血管疾病所困扰和折磨的`病患的身上,然而,没有什么事情是能随随便便成功的。新技术在最初的开展中,也面对了不少的质疑和客观的困难,没有专业的工具,没有配套的设备,没有相关的专业助手,没有专业领域导师的指导,等等。期间,__也有过沮丧和迷茫,然而,他终究还是没有放弃。在他的坚持和各层医院领导的支持下,黔东南州的血管外科领域终于有了自己的一小点成就,他慢慢从下肢静脉栓塞的治疗,肺栓塞的治疗,逐步到主动脉夹层瘤这样病死率极高、随时会终结生命的危险”杀手“的治疗,__努力的填补了黔东南州在血管外科介入领域的空白,在黔东南州血管外科的发展史上了书写了自己重要的一笔。
至此,黔东南州血管疾病的患者,将不需要不远百里甚至千里去外求医,尤其是主动脉夹层瘤的患者,其病死率高,而且往往主动脉夹层是在转院至远方的医院途中瘤体破裂致死的。目前主动脉疾病已经完全能够在黔东南州人民医院得到及时而专业的治疗,而且该病在本州范围内的医院治疗,医保报销比例也高,也不需要动辄几十万,甚至倾家荡产的治疗疾病,为我们黔东南州的血管疾病患者带来了曙光。
目前为止,__已经成功完成主动脉夹层手术23例,患者均康复出院。然而面对这样的成绩,__却总是谦虚的说:”一路走来感谢院领导及科主任的支持,目前我在血管外科领域,我还只是一个学生。学无止境,我在血管外科的道路上,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但我会一直努力,争取更好的成绩。“
医务科主任个人事迹精选篇4
__,__市妇幼保健院影像诊断科副主任兼超声科主任,多年来,他勤奋好学、刻苦钻研、技术精湛、廉洁行医,作为医学影像科(超声科)学科带头人,在影像天地孜孜以求,以高度的责任心和高尚的人文素养,在胎儿心动图等多项技术方面成绩斐然,并注重科室年轻医生的传、帮、带,使得我院的b超诊断的多项技术处于全市领先水平,在一些特色项目的诊断上达全省先进水平。先后被评为—、—院“十佳医生”、—院“岗位能手”。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__毕业于__大学妇产系,在妇产科工作5年后转攻超声医学,他克服了影像基础差的弱点,常常到医学院图书馆找资料,并将资料上的案例与实践结合起来,提高诊断水平。多年来,他养成一个习惯,即每天带一网个问题下班、带一个问题上班。工作中,一些特殊病例促使他思考,例如胎儿内脏反位合并心脏畸形,虽然重要诊断已明确,但诊断是不是全面,是不是规范,该畸形会不会是某综合症的一部分,这些都是他经常思考的问题,经常查资料学习,以理论证明实践;同时他又会将在学习过程中的理论知识,在日常的实践工作中加以佐证和体会,良好的学习、工作习惯,日积月累,使得他技长于人。
一名成功的医生总是善于在自己未知领域不断学习、不断拓展、不断尝试,__就是这样一名医生,他总是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创新,并且勤于分析,善于总结,在他的带领下,使得科室内的诊疗项目在不断增加的同时,诊断符合率高,无因差错引起的医疗纠纷。他和科内一位同志在市内率先开展了三维超声检查,胎儿系统性超声检查,胎儿畸形检出率一直居于市内领先水平,经常有未在我院建卡的'孕妇争先筑后地预约进行三维超声检查,为我院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胎儿超声心动图技术要求高、难度大,__主任在完全自学的情况下熟练地掌握了这项技术,在科内第一个明确诊断了1例复杂性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现已诊断出胎儿先天性心脏病19种,其中1例含6种心脏畸形;在省人民医院超声心动图室学习3个月,他克服学习前无任何实践经验且学习时间过短等困难,圆满完成了学习任务,回院后开始对遇到复杂先心病进行单独诊治,在工作实践中,周主任又深刻地领悟到婴幼儿超声心动图工作的开展促进了胎儿超声心动图水平的提高,二者是同一技术在人不同时期的应用,他成功地诊断出一例罕见的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主动脉弓离断),因诊断及时准确,帮助患儿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了成功救治,受到患儿家长的高度赞誉;底,周主任又在上海华东医院学习高强度聚焦刀(超声刀)治疗技术,通过5天的学习,回院后治疗率为85%,后经一年的摸索,我院子宫肌瘤超声刀治疗有效率提高至93%,我院超声刀治疗的顺利开展受到了华东医院专家的重视,他受邀在国家经继续教育项目“肿瘤三维适形精确靶向治疗”学习班介绍,完成关于超声刀的论文4篇,并在实践中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操作规范,明确了适时结束治疗的声像判断标准,找到了引起血尿、神经损伤两种常见不良反因的原因,促进了我院超声刀工作的顺利开展,目前我院超声刀治疗水平已达省内先进。正是由于这种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至今,我院在质控范围内的胎儿畸形误诊率为0,仅上半年,__主任就诊断胎儿畸形48例,涉及41种畸形,他本人承担着较多的市内胎儿畸形会诊工作,而且科内的各项工作也处于全市领先水平,在市产前诊断中心评选中,该科的工作受到省内专家的好评;在今年创建三甲妇幼保健院工作中,b超室通过省评审组预检,同时该科克服工作量大、人员少等困难,顺利实现全彩超化24小时b超检查。
__主任深知个人的水平再高,能够服务的对象毕竟有限,只有让更多的人掌握先进技术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患者。,他帮助科内年轻医生学习并掌握了新生儿头颅超声、经阴道盆腔囊肿穿刺治疗技术,帮助一名年轻医生掌握了胎儿系统性检查技术,遇有疑难少见病例,他立即组织科室在岗人员集中学习,如最近遇到的病例即有阴道斜隔综合症、胎盘植入、子宫下段切口妊娠、胎儿心脏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等病例,这种临时性的业务学习方式,得到了同事的一致好评,不仅有益于科室整体水平的提高,也有助于学习氛围的形成,在科室内营造了轻松、和谐、团结、向上的工作学习氛围,周主任本人也率先垂范,“产前诊断技术”,获市新技术引进一等奖,在国家、省、市级杂志上发表论文多篇,并积极指导科内医生撰写论文。
在行风建设上,__主任恪守医德、廉洁奉公、对服务对象一视同仁,坚决不收病人红包、礼品,为病人服务温馨、诚信、周到,深受服务对象的信赖。
用__主任的话说:“超声科的工作量大、责任大,尤其在产前诊断方面,真有一种如履薄冰的感觉,做好这项工作,不仅有技术上的要求,如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工作经验;还需要一定的人文素养,如工作的态度、诊断的尺度、沟通的技巧;更需要一颗为孕妇着想的医者之心,为患者利益要勇于承担。”他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在工作中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他的话语,先后被评为—、—院“十佳员工”、—院“岗位能手”。
医务科主任个人事迹精选篇5
2月15日,是贾娜重回战场的第五天。从早上8点开始,她一刻不歇地为患者打针、上呼吸机、抽动静脉血、写护理文书,连吃饭的时间都很紧张……工作虽然忙碌,她却十分笃定。
贾娜是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去年才刚入职。自1月以来,急诊科每天都要接诊大量发热病人,贾娜负责护理观察室里的患者。
1月23日,贾娜感到有点不舒服,就去拍了CT。影像结果让她有些紧张:肺部呈现磨毛玻璃样。大年三十这天,她拿到了核酸检测报告单——两个“+”号,她被感染了。“到底是怎么感染的?”那一夜,她辗转难眠。
医生告诉她,病灶比较小,暂时回家隔离治疗,避免交叉感染,做到“三好”——吃好、睡好、心态好。
刚居家隔离时,她内心十分煎熬,不断找同事、好友线上聊天,转移注意力。接下来,她调整心态,按时吃药,自己做饭保证营养。同时,每天都用消毒液拖地、擦桌子。
2月4日,立春那天,贾娜的核酸检测结果显示为阴性,她痊愈了。“我是一个普通人,但普通人的抵抗力也能战胜病毒。不要恐慌,就算真的被感染了,也不要放弃与病毒做斗争。”
2月11日,贾娜重新穿上了那身熟悉的“战袍”。看着镜子前的自己,她暗自打气:病毒不可怕,一起战胜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