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传承工匠精神典型事迹

| 福萍

2011年6月,23岁的段翔从大学模具设计专业毕业后,便进入模具行业,一心扑在模具设计的学习和研究上。他所在的公司,是一家专注于航空航天高端有色金属铸件、航空机载设备、光电装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的现代化铸造及深加工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国内石膏型熔模精密铸造行业处于前列,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这种高精密复杂的模具对设计者的要求很高。”段翔说,设计之前,要先对产品进行模拟分析,对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风险提出改善方案,然后才进入模具的设计阶段。工作中,他专注铝合金石膏型熔模精密铸造工艺技术及模具工装设计工作,精益求精,在开拓创新的道路上不断探索。

针对航空某大型叶轮壳体由于50个叶片用传统模具方式成型效率低下,精度降低,他提出用旋转抽芯的方式整体脱模,提高了蜡型40%的工作效率;针对飞机辅助动力系统的齿轮箱壳体及其复杂的油路铸件,他进行创新整体油路3D打印砂型设计,完成了该复杂铸件的生产,保证了主机厂该型产品的设计定型工作;针对航空风扇导流环产品设计采用3D打印PS粉的预制蜡型产品的生产方式,其结构复杂有24根细长叶片,3D打印生产成本相当高,他创新提出结合水溶蜡制作模具型芯的工艺方法成功解决其批量生产的难题,使得多种难于成型的复杂铸件铸造成功,为公司每年节约70余万元的生产费用……

类似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在公司工作10余年期间,段翔平均每年完成70余副模具设计,为公司新品开发及产品改进提供的坚实的基础,目前已获得国家授权《薄壁铸件加工装置》《一种可回收热能的热处理设备》《一种便于调节的压蜡机》《一种铸件加工浇注系统》等实用新型专利10项。

不仅如此,他还在技艺传承上将自己掌握的工艺技术毫无保留地向其他工艺技术人员、技术工人传授,从而带动公司技术人员整个设计团队能力提升。连续三年荣获成都新航工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创新标兵荣誉称号。

在段翔看来,工匠精神是一种严谨认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勇于创新的精神,是对从事的工作和手中的产品负责任的态度。“11年只是个开始,今后我将在自己的岗位上继续深耕,做精做细做到极致,同时做好‘传帮带’,为社会培养更多模具人才。”

劳模传承工匠精神典型事迹(精选篇2)

52岁的罗卫东在四川电器集团中低压智能配电有限公司任主任工程师,从事产品设计工作。29年光阴荏苒,罗卫东从一线技术员成长为高级工程师,伴随始终的是他对待工作的那份执着与坚持。采访中,罗卫东强调,这么多年来他始终坚持将产品发挥到最完美,“我认为对每一个研发的产品,必须不断锤炼,才能出精品,才能成为经典。”

高压开关设备被誉为电网的心脏,零部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电网的安全运行,罗卫东擅长并一直从事高压开关设备的产品设计,为了追求产品的完美,设计过程他也总是不厌其烦。有时花了一个星期甚至一个月辛苦做出来的方案或者设计图纸,过程中自己觉得不满意、不完美,就会毅然推翻即将完成的图纸,从头开始,绝不迁就。那间堆满技术资料和图纸的办公室,见证了他冥思苦想、埋头工作的一个个白昼和夜晚。

过硬的技术是创新的前提,罗卫东常常强调创新和不断改进才是第一生产力。29年来,他以专注、极致的匠人精神,刻苦钻研,大胆创新,主持完成KYN44-12/3150-40开关设备的开发,设计了适合断路器的推进机构、活门机构、联锁机构等,解决新型断路器在开关柜内的各类问题,使开关柜的性能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丰富了行业产品结构系列。产品通过了型式试验及省级鉴定,技术性能优良,技术水平国内领先。在湘钢三中央220kV变改造、攀成钢340、草坡水电站等工程中成功应用,作为公司特色产品,为公司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主持完成KYN44-12/3150-40开关设备的开发、主持完成KYN28A-12(S)4000-40开关设备的开发、主持设计了用于高海拔的KYN60-40.5GY开关柜……从事产品研发设计工作近30年,罗卫东先后主持或参与设计研发成功多项新产品;并获一种防止误操作的联锁装置(ZL 201610458078.7)发明专利等3项、获一种开关设备用防静电和电弧视窗(ZL 201320202478.3)等6项用新型专利。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工匠精神是需要传承的,你不能吝啬自己的技艺,自己优秀不算优秀,大家一起优秀才是真的优秀。”罗卫东通过传帮带,培养了徒弟8名,实现了12-40.5kV高压开关设备产品设计的技艺传承。在问起罗卫东对于新时代工匠精神的理解时,他认真的说道:“追求极致,传承和口碑并重。我们一定要发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做实质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人才,为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贡献我们的工人力量。”

劳模传承工匠精神典型事迹(精选篇3)

矫立敏:26年创100万公里无事故纪录

从1987年顶替父亲参加工作至今,矫立敏在公交车上已经工作了28年。短短的车厢,每天上上下下的乘客,见证了他从20岁毛头小子到48岁全国劳模的成长史。

为了做到行驶平稳,矫立敏向全线职工提出了不开快车、不开带病车、不开斗气车、不开英雄车“四不开”的倡议,一年冬天,由于桥下的一处消防栓被撞,地面成了冰面。矫立敏远远看到一名骑自行车的人正在冰面上艰难前行,那时他心想,必须与骑车人保持一定距离,万一骑车人滑倒后果将不堪设想。果不其然,骑车人突然摔倒,他也一脚踩下了刹车。等到他的车停下时,离这名骑车人只有两米的距离。高度的安全意识和预见性使矫立敏在多年的驾车中避免了一起又一起事故,从事驾驶员工作26年来,他创下了累计安全行驶里程达到100多万公里无交通安全责任事故的纪录。

363路线每天的客运量近五万人次,这自然会给一些小偷可乘之机。有一次,矫立敏在河南站停站上客时用眼角的余光看到一个窃贼正把手悄悄伸向一名女士的衣兜,眼疾手快的他二话没说,一掌打在了小偷的手上,还没等这名乘客反应过来,小贼已经顺着后门下客的人流逃走了。行车这么多年,他已经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每次车到终点站,都会清扫一遍车厢地板,这些年矫立敏发现的乘客失物价值不下四五万元。

因为工作突出,2008年矫立敏被选拔到青岛奥帆中心,作为奥帆赛和残奥帆赛的志愿者从事服务工作,负责接送参加奥帆赛的教练员、运动员。一天夜晚运动员外出活动,3米多高的大客车要经过一道非常矮小的出入口,许多人都不敢冒然通行,但总需要有人带头先行。他驾车移挪转腾,小心翼翼地过了出口,惊得一车运动员、教练员直竖大拇指,一个劲地喊“OK!OK!”行车途中,他还专门选择一些介绍青岛风光和人文的资料片,通过奥帆志愿者这个平凡的岗位,把青岛最美的一面展现给全世界。

20多年间,矫立敏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青岛市劳模、山东省劳模、市首席技师、市节能标兵、省首席技师、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但对乘客来说,他始终是个笑脸相迎胆大心细的驾驶员。

劳模传承工匠精神典型事迹(精选篇4)

陆建新,男,汉族,1964年7月生,中共党员,现为中建钢构有限公司华南大区总工程师、深圳会展项目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自1982年参加工作35年来,陆建新同志始终坚守一线,先后参与建设了44项工程,工程总高度达3500余米,主持承建了国内已封顶的7座100层以上钢结构摩天大楼中的4座,见证了中国超高层建筑从无到有,再到国际领先的全过程。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潮流中,陆建新投身特区建设,先后参建了深圳国贸大厦、深圳地王大厦、深圳京基100、深圳平安金融中心等深圳四个不同时期的地标,成为时代的见证者和创造者,并将中国超高层钢结构施工技术推向了世界一流。他作为主要成员完成的技术成果,6项被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3项被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个人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他还取得国家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16项。近三年来,陆建新先后荣获中国建筑“劳动模范”“南粤工匠”“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中国好人”“国企敬业好员工”“央企楷模”等荣誉称号;2017被深圳市委宣传部列为深圳市重点宣传典型人物,并当选“广东省第十二届党代表”,代表建筑行业参政议政。两年间,陆建新同志先后在广东、南京、北京等8个城市举办“建新事迹报告会”15场,受众10000余人次,身体力行传播工匠精神。其事迹被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深圳特区报》等媒体多次报道。

劳模传承工匠精神典型事迹(精选篇5)

张玉山,男,汉族,1971年8月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现任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深圳市罗湖局集邮与文化传媒部营销经理。

张玉山同志敬业乐业,充分发挥了劳模先进的带着示范作用。在基层运用独特的“以老带新”、“树立榜样”等方法构建营销团队,促进队伍建设,为分局培养了一批批营销精英。他在业务上创新意识强,能够及时适应新形势,新情况,对市场形势作出准确的科学判断和重要部署,始终走在企业转型发展的前沿,团队与个人业绩领先同行,树立了很强的示范标杆作用。2014年,市分公司在张玉山所在的部门成立了“张玉山劳模创新工作室”,由于业绩突出,示范作用强,2015年被深圳市总工会授予“深圳市劳模创新工作室”称号。自成立以来,张玉山负责领头的工作室以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为分局充当了营销培训的角色,有效带动全局发展业务,成为罗湖局不可缺少的工作交流平台。在工作室的良好运作下,工作室团队的“踏实务实,精雕细琢的工匠精神”、“尽心尽力、尽职尽责,执着追求的拼搏精神”等核心理念和价值理念得以传播和深入人心。他所在的团队先后获得了全国邮政系统营销创收劳动竞赛“优秀营销团队”、广东省邮政系统优秀营销团队、深圳邮政优秀营销团队,个人先后获得全国邮政系统先进个人、广东省邮政先进个人、广东省邮政五好员工、广东省邮政创百优金牌客户经理、广东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劳模传承工匠精神典型事迹(精选篇6)

张景祥,1985年11月生,男,汉族,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现任广深珠高速公路有限公司东莞路政中队副中队长。

张景祥是活跃在每天出口车流量超过50万车次的广深高速公路上的一名路政人员。自2007年进入至今,他先后获得“ 广东省路政管理工作先进个人”、“广东省2013-2015年度感动交通人物-最美见义勇为交通人”、“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是高速公路路政员队伍的优秀代表。他曾在处理一起大客车着火事故中,果断用肩膀搭起人梯,成功救出49名乘客;在一次执勤中,被一辆失控的小货车撞落到十几米高的高架桥下,身上多处重伤。在身体痊愈后,他谢绝特殊照顾,依然坚守一线岗位继续履行保安全保畅通职责。张景祥的事迹被中央电视台等众多媒体争相报道。张景祥在平凡岗位上用青春和热血诠释了交通人“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敢于担当”的高尚情操,传递着新时代交通人的正能量。

劳模传承工匠精神典型事迹(精选篇7)

彭卫,男,1976年8月生,江西萍乡人,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1999年7月参加工作,现为广东民航机场建设有限公司技术工作部项目经理,2012年获得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

工作19年以来,彭卫同志参与了白云机场迁建、扩建等多项重要项目的建设。作为机场建设一线技术人员,多年如一日,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2011年,彭卫同志作为公司技术组负责人,负责白云机场二期扩建工程的设计管理。在技术上精益求精,优化了航站区旅客、交通流程,改进了二号航站楼商业区、候机区等多个功能区域的设计,提高了使用性和功能性。并在二号航站楼钢管柱的采用,交通中心桩基础选型等重大技术问题上提出了关键意见,为工程节约了数千万的造价。由于彭卫同志长年加班,大量的工作透支他的身体,2017年经医院确诊患上了脊髓延髓肌萎缩症。医生建议他静养并立即接受治疗,但他一直带病坚持工作,除了白天高强度的工作外,每两天就参加一次晚上的值班,极大的鼓舞了团队的士气。彭卫同志无私奉献的工作精神,在白云机场扩建工程建设中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广泛好评。

劳模传承工匠精神典型事迹(精选篇8)

洪卫,男,汉族,1967年2月生,群众,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为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2005年被广州大学城指挥部评为优秀建设者,2016年获得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主创设计的建设项目共获得国家和省部级设计奖24项。

自2001年调入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来,洪卫同志立足设计一线,带领设计团队先后创作完成了广州大学城中医药大学、广州亚运会村服务区、西安外国语大学、珠江新城花城广场(珠江新城核心区市政交通项目)、番禺万博中心地下空间、河源恐龙博物馆和市博物馆、广州美术馆等省市重点项目的设计任务,为国家和省市重大工程建设及科研作出突出贡献;坚持不断繁荣创作,注重设计原创品质,组织设计团队在多个重要项目的投标工作中创新进取,获得中标;注重以创新手段解决技术难题,采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带头编制我院技术标准和统一做法,参与制定我院技术管理和质量检查;注重技术交流和总结,参与编写的《城市地下空间术语规范》成为我国首部地下空间的正式规范,作为主要编写人完成了《地下建筑设计规范》、《广州市重点建设工程建筑设计通则》、《建筑创作与多媒体演示》、《广州市规划管理细则》等一批国家和地方规范标准及专著,为城市科学建设和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积极结合工程实践,撰写学术论文,参加部省及地方的学术活动,推广岭南建筑文化,促进了建筑技术进步和行业发展。

66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