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脚医生英雄事迹900字
赤脚医生指一般未经正式医疗训练、仍持农业户口、一些情况下“半农半医”的农村医疗人员。赤脚医生是中国卫生史上的一个特殊产物,即乡村中没有纳入国家编制的非正式医生。下面是小编跟大家分享的赤脚医生事迹,欢迎大家来阅读学习
赤脚医生英雄事迹1
40年前,永州新田县新隆镇龙会塘村姑娘郑福翠因为聪明、能干,被推荐到新田县卫校学习。一年后,她回到龙会塘村当上了“赤脚医生”,这一当就是40年。40年来诊治病人不少于5万人次。如今,虽然已年近60,郑福翠每年出诊仍然有几百次,她说:“尽管乡村医生待遇不高,又苦又累,只要村民需要,只要我还能动,我还会继续干下去。”
毫无疑问,郑福翠的扎根乡里、救死扶伤的事迹,不仅感动了她周围的村民,40年的坚持,也足以感染更多的人。她让日趋功利的当下社会了解到:在奉献中实现个人价值也是一种可以发光发亮的人生选择。
而更重要的是,郑福翠的事迹背后,其实折射出了“赤脚医生”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基层医疗制度的历史功绩,以及至今仍难以替代的现实意义。40年,郑福翠以一人之力便诊治病人5万人次,而当初像郑福翠这样的“赤脚医生”粗略估算有近百万人。这批“赤脚医生”,行走在村间地头,将医疗卫生服务推进到最基层。虽然医疗水平还处于相对低级的层次,但是其预防疾病、推广医疗卫生知识、培养卫生生活习惯的功能,却具有难以估量的价值。
“赤脚医生”低成本、广覆盖的特性,直到今天还被国际上一些研究者推崇为值得推广和借鉴的公共医疗服务模式。我国已经提出到2020年基本医疗服务全民覆盖的建设目标,显然亦须从“赤脚医生”的历史经验中汲取改革与建设的营养。比如,北京市不久前就发布了《关于加强村级医疗卫生机构和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实施方案》,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将“赤脚医生”重新纳入医疗卫生建设体系。“赤脚医生”,对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有积极促成作用,而其防治疾病避免因病致贫、返贫的特殊功能,对正在探索精准扶贫道路的湖南来说,更是值得深挖的制度性经验宝藏。
但是,即便从郑福翠的身上也可以看得出,乡村医生队伍老化、待遇偏低、后继乏人的缺陷也正日益显现。这也提醒着,在被郑福翠这些老一辈“赤脚医生”先进事迹感动的同时,还当思考着完善、建设、改革与更新适合当下形势需要的乡村医生制度,方能不负郑福翠们的奉献,方能继承好他们赋予我们的精神力量,方能续写好“赤脚医生”的乡村故事。
赤脚医生英雄事迹2
在村提起这个名字,几乎是无人不晓。他是村里的赤脚医生,从医已有四十多年。
生于一九四六年,由于家庭条件艰苦,他并没有上过几年学。虽然他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但是他却有着一颗为民的心。那时医疗条件相当差,尤其是在农村。他看到村民生病往往只能听天由命,不禁萌发了从医的理想。二十岁还不到的他就跟从老医生背起了药箱,走遍村的每-
一个角落,走进家家户户。一年后,二十岁的他便开始了独立行医的人生。后来,村在一九六九年成立了医疗站,他就开始坐诊,一直到现在。
不断学习,积极进取
医生虽然已经在乡村医生的位置上坐正,但是他从来没有忘记学习,不断进步。只有几年上学经历的他深知知识力量的重要性,有许多医疗知识和药名都因为自己读书少而不能认识和理解,所以他通过自身的不断学习,分别取得了小学和初中的文凭。在医疗知识学习上,他在七十年代就不断去盛泽医院学院学习实用技巧,不久就取得了从医资格,后来取得了乡村全科医生证书。好学的他后来还学习了针灸和拔牙等技术,真正成为一名多面的全科医生。在思想政治学习上,医生也没有落后,他积极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觉悟,在一九九三年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直到现在,六十多岁的他还是会翻翻报纸,学习党的十七大三中、四中全会精神。
四十年如一日,平凡中见证不平凡
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中,医生四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默默无闻。一个破旧的簸箕安静的躺在角落里,我不禁有些疑惑,该有个十几年了吧,旁边一位大妈露出笑容,“小伙子,你再猜猜!”,原来这个簸箕也已经有四十年的历史,它就在角落里伴随医生度过行医的点点滴滴。大妈说:“小伙子,张医生为我们一家三代都看过病。”这个发自肺腑的感言深深的打动着每一个人,这种几十年如一日的工作精神是多么不易,这种勤俭节约的精神多么值得学习。
救死扶伤,淡薄名利
要是半夜三更发病了,那该怎么办。还好,有医生在。医生往往会在半夜被人喊起,但是他从无怨言,救人就是我的职责,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是我的光荣。有时,风大雨急,却不能阻止他的脚步;有时,刚才躺下,急促的敲门声也不能阻止他的脚步。他为村的人民贡献了许多,却将前来答谢的村民拒之门外。他别无所求,只为他救死扶伤的高尚理念。多少年来,药贩子从来就没有停息过对他的高额利诱,但是我们的医生从来没有动摇过,“我是一名医生,不是一名商人。”
多少年来,医生已经深深的印入了村人民的心里。“医生真是我们村的好医生!”
赤脚医生英雄事迹3
整理新变化点亮30年行医路
【画面】经过一段乡间小路,车子停在肥西县花岗镇过岗村卫生站门前。夏日明亮的阳光中,56岁的站长陈尚学正在门口等候。一方小小的院落、一片郁郁的绿色,卫生站的干净整洁和家一般的亲切让人惊喜。
【记忆】我1971年初中毕业后,做过民办教师,当过会计,1975年,经推荐参加“乡村医生
培训班”后,成为一名“赤脚医生”。但那时,生产队的一间简陋小屋就是医疗室,村医收入也较低,工资主要靠村里补贴。“合作医疗制度”虽为农民看病提供了一定保障,村民每次看病,每人只需付5分钱的处方费,但因资金总量有限,“生大病”仍是大家最怕的事儿。
上世纪80年代“分田到户”后,我自己开了个诊所。托改革开放的福,老百姓经济生活条件普遍提高,我的诊所也不断“升级”,房子、冰箱等很快都置办齐全了。好的诊疗条件给大家看病提供了方便,附近三四个村子的乡亲看病几乎全找我,每天都是早晨5点开诊,晚上披星戴月回家。
同甘共苦撑起心中大爱
【画面】病人的询问使采访不时被打断,药怎么个吃法、日常注意哪些事项、饮食如何调整……陈尚学总是微笑着一一耐心嘱咐。一言、一行都能透出他与病人间令人感动的彼此信任。
【记忆】早些年,农民普遍家庭经济困难。因为心里始终装着乡亲、装着病人,经营自己的诊所时,我就常上门免费为“五保户”、孤寡老人看病,对于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农户,除减免医疗费用,还对他们赊账,也从不催债。但每次我到村里出诊,善良的乡亲们也会用一杯水、一顿便饭来表达他们的感情。
如今,生活条件改善了、知识水平提高了,乡亲们的健康意识也明显提高。 2014年“非典”、2014年手足口病以及今年的流感疫情期间,我们基层村医的宣传和排查任务虽然艰巨,但乡亲们普遍都能积极配合、自觉防控,我们卫生站每周更新一次的健康知识黑板报,他们没事总喜欢来“研究”一番。如今,各种传染病的防控知识可谓是家喻户晓,切身体会到提高健康保健水平带来的好处后,我们和乡亲们间的“信任”也更牢固了。
受之于恩需用一生报答
【画面】县优秀卫生站长、县卫生系统“健康卫士”、“全省优秀乡村医生”、“全国优秀乡村医生”……提及曾获得的荣誉,健谈的陈尚学突然变得腼腆,“国家培养了我,全身心为患者服务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记忆】上世纪80年代自己办诊所时,月收入已达2014多元,参加村卫生站后,个人收入减少很多。有人问值不值得,在我看来,这都是我必须对党、对人民的报答。当年,是政府送我去培训,不但学费全包,连生活费都会发到手上,由此成就了我的“医生梦”。实行乡村一体化后,我们每个村医还有每年至少一次的培训机会,从临床诊疗到中医药知识,培训内容丰富又实用。
从医这30多年,从当年骑自行车、戴草帽,沿崎岖乡间土路走村串户出诊,到今天村村通公路又宽又平、电动车“一溜烟”赶到家门口;从最初的诊室简陋、药物品种简单,到现在的“花园式”卫生站、药物统一配送,我有幸亲眼看到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旧貌”换“新颜”。也是这巨大变化,鼓起了我们干到老学到老、全力维护基层百姓身体健康的坚定信心。
赤脚医生英雄事迹4
赤脚医生,是上世纪60~70年代“文化大---”中期开始出现的名词,指一般未经正式医疗训练、仍持农业户口、一些情况下“半农半医”的农村医疗人员,并一直沿用至今,很多地方的赤脚医生一辈子都勤勤恳恳的为村民们治病服务,毫无怨言,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他们常常就拎着一个装有几片普通药片、一支针筒、几块纱布和一个听诊器的药箱,走村串户给人看病。尽管他们无法治疗什么大病,但通过一些简单的科学治疗和土法医疗,他们仍能治好一些疑难病症,所以在那个时候,他们是农村人心目中最有文化的人之一,被认为是农村人生命的守护神,因而备受敬重。
40年奔波忙碌的身影,40年矢志不渝的情怀。他把人生中最绚丽的40年献给了自己钟爱的乡村医疗事业,他就是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雷打石镇的优秀乡村医生李冬至。
李冬至的岳父是当地名医,而自己从小就对治病救人感兴趣,1976年他被村民推荐,成为株洲县第一届赤脚医生培训班学员,后又在当地医院跟班学习,期满后回村开办村卫生所,由此开始了40年的村医之路。“村里有100多名高血压患者,有67名糖尿病人,还有11名重性精神病人。”李冬至已经做到了对村里需要随访的乡亲如数家珍,针对每个人的病状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法,是他这么多年坚持做的,闻“病”而动的诊疗方式更是让他收获全村人的广泛赞誉。
几年前的一个夜晚,本村常年患有肺气肿、肺心病的低保户王某,因受凉急性发作,情况危急。接到电话后,李冬至立刻前去抢救,使其脱险。又经过十多天治疗与护理,患者得以好转。知其家庭困难,李冬至只收取了连成本费都不够的医药费,这样的情况40年来发生了多少次,他也记不清楚了。
“他不是完成任务,而是用心服务”,村民是这样评价他的。治好的病,帮过的人,他大多已忘了。得过的奖,评过的优,他同样说受之有愧。在他心里,只记得自己是乡亲推选出的“赤脚医生”,只记得乡亲需要他,他不愿意辜负这份信任,他最大的希望就是能在有生之年,救治更多的村民,让家家户户都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让我们对无数活跃在乡村地区的赤脚医生们致敬!
赤脚医生英雄事迹5
上世纪70年代中期,母亲是科左后旗阿古拉公社色音胡都嘎嘎查一名赤脚医生。如今,已经80岁高龄的老太婆,已然耄耋老人了,但她身体硬实,精神抖擞,脑子清晰。
一次唠嗑中,问母亲:“妈,你还记得当过赤脚医生的事吗?”母亲笑着说:“哎,别提那事了,已经过时了,干什么呀?”我说:“你肯定没忘记……”
那时侯,物资匮乏,为了落实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公社要求每村要设一名女赤脚医生,专搞计划生育。这是母亲当赤脚医生的政策前提条件。母亲回忆说,大队书记巴力助,非要让她当赤脚医生,当时她还不愿意。巴力助对她说:“你是合适的人选,你有初中文化,丈夫也是大夫,帮你开展工作方便,村里别人干不了!”母亲只好答应了。那年春季,公社卫生院妇科大夫敖特根牵头,带领各嘎查村十几个赤脚医生深入各村屯,逐村逐户搞计划生育,该做节育手术的做手术,公社计划生育搞的轰轰烈烈!
自从当上赤脚医生,母亲就爱上了这一行。清楚记得,有一年冬季,母亲接到公社通知后,突然扔下手里活儿,扔下爷爷和我们哥儿仨,走到旗所在地甘旗卡,参加了科左后旗卫生局举办的为期一个月的嘎查村赤脚医生培训班。一回来,医疗站发给了她一个上面写着“为人民服务”五个红字的深黄色箱包。从那以后母亲背着这个包,走村入户,谁感冒头疼了,身体不舒服,母亲都会一一诊治。村民都说,看病取药比以前方便多了。从此,每天来家取药的村民络绎不绝,俺家比代卖站还红火,家里总有人来取药。冬天来取药的人多了,总开门,屋里会很冷,母亲不停地烧炉子,保持屋里温度,方便取药村民。村民好必斯说:“只要叫一声俺村大夫,她从来不说‘不’‘稍等’之类的话,一不推,二不拖,”母亲在群众中的口碑很好。当时药费不是当即收取,而是先在小处方上记账,然后年底由生产队一起算账。
对母亲来说,赤脚医生这一新生事物是特殊职业,也是一个光荣使命,她用自己的双手和无私的心,走村入户,常年为村民服务。说实话,有时候,母亲工作起来,比父亲还忙,但她为了做好这份工作,无数次舍小家,顾大家,一心一意扑在工作中,一点不含糊。与已取药走的村民,反复打听吃药后的情况,听到没问题才放心!有一次,我问母亲:“啥叫赤脚医生?是不是光脚丫的人?”她幽默地回答说:“用老百姓话说,就是不显眼的大夫,大病治不了,治一些小来小去的病,缓解病痛,如感冒了、头疼了、胳膊腿破伤了……”
母亲当赤脚医生之前,是姥姥的得力帮手,姥姥是咱村德高望重的接生员,有丰富的接生经验,谁家孕妇临产,姥姥指定去接生,帮助那家做力所能及的工作。有一次,一家孕妇临盆了,她婆婆过来宁可让母亲去帮忙,母亲说:“我啥都不懂,是外行人,你找接生员吧!”那孕妇婆婆苦求说:“不是让你干什么,而是你去坐就行!”母亲再也没推迟,去帮忙。母亲当赤脚医生后,理所当然是兼职的接生员,一如既往地为孕妇接生,治疗村民小来小去的病疼服务。有位村民说:“赤脚医生,就是两头人,新生婴儿的接生员,病危时,救救人,拖延一两分钟的人!”
赤脚医生就是面对面地为村民服务,不像公社卫生院大夫,天天上下班,而他们没有上下班时间,总不停地忙碌着,取药人来了,就付药上班。没有患者还要忙活一大家子的家务,可想而知,几十年如一,坚持下来,真不容易。
母亲十分热爱赤脚医生工作。平常村民感冒发烧了,虽然多用口服药如去疼片、安乃近,让病人出出汗,消除病毒,基本都好了,但有的人不打小针根本不退烧。母亲要打针,多用安痛定之类针剂药。成年人打小针好说,疼也不哭,而小孩儿害怕打小针,不得了,一知道打针,叽哇哭,闹得厉害,然而母亲给小孩打针,小孩儿一般不哭,一会儿的功夫针打完了,都说不疼!对一个大夫来说,打小针可不是小事情,打小针位置稍有偏差就会使神经受伤,造成终身残疾的事例可不少。母亲打小针无一例出现此类事故。也有村民说,母亲是“打针大夫”或“注射大夫”,不管啥大夫,只要村民需要打针,都由母亲免费给打,不收任何分文钱。那年,村民好必斯的儿子得了肾炎,到沈阳治疗三个月,出院回来时,他们从沈阳带来三个月的针剂药青链霉素,需要继续打小针消炎,一天早晚两趟,母亲每天早晚来回跑两趟,给好必斯儿子打小针三个月,使好必斯儿子病痊愈了。这类事例太多了,数不胜数。
雁过留声,人过留影。如今,母亲头发斑白的老太婆了,但母亲为村民做的这些实事历历在目,她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赤脚医生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