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道植先进事迹介绍范文

| 怀健2

87岁的崔道植是著名痕迹检验专家,被誉为中国公安刑侦战线的“瑰宝”、中国“刑警之魂”。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崔道植先进事迹介绍范文5篇,欢迎大家来阅读。

崔道植先进事迹介绍范文

崔道植先进事迹1

87岁的崔道植在数十年的从警生涯中,他累计鉴定痕迹物证7000余件,无一差错。自1994年从黑龙江省公安厅退休以来,崔道植退而不休,始终工作在刑侦一线。近年来,曾在甘肃白银案、张君特大系列抢劫杀人案、白宝山袭军袭警案件中做出重要贡献。

攻坚克难 砥砺实干

近日,基层公安机关给崔道植传来一枚变形指纹,请求崔道植认定证据特征。87岁高龄的崔道植认真研究比对有关信息,连续工作了九天九夜,最终成功比对出8个可以定罪的证据特征,成为定案铁证。

数十年来,崔道植的工作始终是在处置疑难案件和学术理论研究并行的状态,侦查实践与侦查理论实现了双丰收。1975年,公安部召开全国刑事技术工作会议,崔道植与其他4个省的同行承担了《人手各部位长宽度与身高、年龄、体态的关系》的科研课题,首次测得了人手掌各部位的正常值与人体身长、年龄、体态的关系,为利用现场手印分析犯罪分子的某些生理特点提供了新的依据。

自1981年以来,崔道植围绕枪弹痕迹检验先后撰写了《根据7.62mm手枪射击弹壳痕迹判断射击枪种的探讨》《64式手枪指示杆痕与59式手枪抛壳挺痕位移的研究》等论文。

1994年,立项研究《痕迹图像处理系统》,经过课题组全员的齐心努力,对要达到的每一项技术指标进行了上千次的实验,终于在1996年10月圆满完成了该项课题任务,并顺利通过了部级专家鉴定。

退休后的20余年里,崔道植参与侦破了诸多疑难案件,82岁那年,还乘坐火车赶赴甘肃白银,在认定元凶高成勇的一个关键涉案证据上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不仅学他的技术,还要学境界

技术+境界,很多人形容崔道植的时候,都会用这两个词。

1997年崔道植参观公安部举办的国际刑侦器材展时,看到国外的“枪弹痕迹自动识别系统”,他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攻破国内的这个难题。

经过5年多的苦心研究,他终于发明了一种用特制铝箔胶片提取弹头膛线痕迹的技术,并获得发明专利证书。同时,他设计制造了一种弹痕展平装置,并获得实用新型专利证书,用它复制出来的膛线痕迹,既清晰又稳定。

最终,他和同行以这两项专利技术为基础研究出“弹头膛线痕迹自动识别系统”,该系统的总体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84岁那年,崔道植接到公安部的一个鉴定任务。接受任务的第一天,崔道植笔记本电脑上的背包带断裂,背包带上的一个铁卡子弹射到他的左眼,白眼仁位置出现了一个伤口。由于右眼患有轻度白内障,左眼的伤痛给他的工作带来极大困难,但他依然连续工作。三儿子崔英滨来看望父亲时,老人已经工作了三天,而且满眼充血。崔英滨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强行带着父亲到医院。那一次,医生处理崔道植伤口时缝了4针。

即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崔道植在高质量完成公安部鉴定任务的同时,又把以往成功案例制作成了一个个PPT教材。

“党给了我一切,我要报党恩”

童年遭遇日本侵华战乱,自幼跟随父母逃亡,直到新中国成立,不再挨饿又有书读,崔道植深深记得共产党的好。

“进入党组织大门第一天,获取了支撑一生的力量。”提起入党初心,崔道植记忆犹新。

后来进入警营,崔道植怀着一份真挚的信仰,一路走来始终步履铿锵。最早进入公安机关的时候,崔道植如饥似渴地学习刑事科学技术,以及与之相关的医学、数学和逻辑等方面的知识,夯实了业务基础。

“进入公安机关后,我先后到不少专业学校学习,组织上为我花费了很多精力与经费,我觉得自己必须回报组织。”崔道植说。

除了参与各种大要案侦破,崔道植退休后返聘到黑龙江省公安厅刑侦总队,继续参与日常工作。

黑龙江省内的市地县区公安机关从事指纹鉴定工作的民警,不少都来向崔道植请教,对大家提出的问题,崔道植都一一认真作答,直到对方听懂为止。

2016年底,黑龙江公安刑侦系统开展全省命案积案指纹比对专案行动,70余起疑难命案的现场指纹交给了崔道植。起初大家只是希望崔道植能够在闲暇时间给看一看,结果崔道植连续加班三天全部看完,而且每一枚指纹都详细地用图像处理软件标上小红点,具体位置在什么地方、应该怎么比对等标注得一清二楚,许多积案在他标注完毕后成功破案。

崔道植在黑龙江乃至全国警坛威名远扬,有许多动人的故事和傲人的业绩,而他却说:“如果说这些年我取得了一点成绩,那都是党培养教育的结果,是党给了我一切,我要尽我所能报党恩。”

崔道植先进事迹2

崔道植,男,朝鲜族,1934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原省公安厅刑事技术处处长,高级工程师,中国首席枪弹痕迹鉴定专家,公安部特聘专家之一。是共和国第一代刑事技术警察,从事刑事技术工作65年,七千余件痕迹物证的检验鉴定,平均每3天鉴定一件罪案痕迹,无一起错案。目前,86岁高龄依然保持良好工作状态,接到公安部鉴定任务依然会加班加点赴高质量完成并拿出权威论断。其发明获国家专利,并发表多篇论文,参与编写了《枪弹痕迹档案管理教材》,主编了《枪弹痕迹检验》一书。2006年,公安部授予崔道植公安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2018年入选中央政法委长安剑揭 “改革开放40周年政法系统新闻影响力人物”。

痕检专家崔道植64年屡破大案不改报国初心

“白宝山袭军袭警案”“白银系列强奸杀人案”“张君特大系列抢劫杀人案”……这些重大案件侦破的背后,都有一位默默奉献的英雄——痕检专家崔道植。从警64年来,崔道植累计鉴定痕迹物证7000余件,无一差错;他老而弥坚,85岁了仍工作在一线。从衣食无着的农家子弟到痕检专家,崔道植深怀感恩之心:“党培养了我,只要我还能干,就要一直于下去。”

警界重大疑难案件痕迹鉴定的“定海神针”

崔道植是我国著名的痕迹检验专家,1999年被公安部聘为首批特邀刑侦专家。他1951年2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19岁加入党组织。1955年从部队选调到黑龙江省公安厅后,一直从事刑事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工作。

1996年、1997年,北京、河北、新疆援连发生持枪抢劫杀人案。公安部急调崔道植赴乌鲁木齐,以确定几起案件是否是同一支枪所为。抵达新疆后,崔道植对现场遗留的弹壳和弹头闷头研究了一天一夜,终于发现弹壳有难以觉察的细小横线等线索。崔道植与同事由此得出结论,新疆和北京现场弹壳为同一支“八一式”步枪发射,疑犯很可能是在北京犯罪后被送往新疆的原服刑人员。这些意见为指挥部并案侦查提供了科学依据,指明了侦查方向。案件告破后,犯罪嫌疑人白宝山的情况与判断完全相符。

“调崔道植来!”每当重大案件遇到难题,人们就会想到他。崔道植已成中国警界重大疑难刑事案件痕迹鉴定的“定海神针”。

退而不休延续刑侦战线不老传奇

1994年退休之后,崔道植仍坚守在刑侦一线,不仅屡破大案,还多次攻克科技难题。他在省公安厅有一间办公室,灯光经常亮到天明。

当地公安机关由提供了42名嫌疑人的指纹。整整两天两夜,崔道植把这些指纹都仔细研究了一遍。他发现一人的左拇指指印在多个方面均符合,但没着急下结论,而是到案发地重新采集指纹,在电脑上又进行比对,发现7点比较稳定的个别特征,具备同一认定的条件。在证据面前,犯罪嫌疑人只能招供。

公安部、省公安厅每年都多次抽调崔道植参与疑难案件侦破,外省、市公安局也多次慕名求助。直到去年,崔道植还受公安部指派赴云南执行疑难枪弹痕迹鉴定任务。“刑事技术领域大家公认,有崔道植的鉴定结论就放心。”省公安厅刑事技术总队痕迹勘鉴支队副调研员腾晓龙说。

退休后,崔道植屡克科技难题。为研究膛线痕迹的提取技术,他拜访了7所高校和3所精密仪器研究所;为了研制一种高精度制模片,他去了多个铝厂和铝箔片厂;为了研制理想的弹痕展平装置,他先后设计了4种模型图,与4个机械加工厂一起研制。

经过5年多研究,他发明出一种用特制铝箔胶片提取弹头膛线痕迹的技术,还设计了一种弹痕展平装置,用它复制的膛线痕迹,清晰而稳定。他和同事以这两项专利技术为基础.研究出的“弹头膛线痕迹自动识别系统”通过了部级专家鉴定。该系统中的“制模片”和“弹痕展平装置”已被全国近40家单位采用,破获了一批涉枪案件。

如今,崔道植每天都在整理资料,将以往案例做成PPT,留给年轻一代做参考;他还在全力以赴推进非制式枪支建档课题攻关。

60年初心不改,淡薄名利一心报国

1934年,崔道植出生在吉林省一个贫苦的朝鲜族人家。父母去世早,爷爷一手把他拉扯大,常常食不果腹;新中国成立后,崔道植吃饱穿暖有书读,工作后被送到大学深造,对共产党的好,他一直铭记在心。

从警60多年来,崔道植忘我工作,一心回报党恩。他的三儿子崔英滨说:“在父亲眼里,吃饱穿暖就够了,剩下的就是干工作回报国家。”

他对荣誉不争不抢。除学术研究、课题攻关成果获得的奖项外,崔道植立功、荣誉称号少之又少。“组织上为我花费了这么多精力和经费,我不能再要求更多。”他说。

不仅如此,崔道植还毫无保留地将知识传授给年轻一代。每次讲课,课件都无偿提供给学员。

他家风淳厚,通过言传身教,把3个儿子都培养成业务骨干。崔道植为下属的晋升“厚着脸皮”找过领导,还向南方公安局推荐过人才,可对儿子他却只有一句话:“路要靠自己一步一步走。”在他的带动下,三个儿子都任劳任怨,成为省、市公安机关的业务骨干,多次立功受奖。

2006年,崔道植获全国公安科技突出贡献奖,获得奖金40万元。他没留一分钱给家里,给省公安厅、哈尔滨市公安局添置了设备,还购买鉴定器材捐助兄弟省市公安机关。当时他二儿子正为买房钱不够发愁,但一家人对崔道植的做法没有任何异议。

“弹道有痕,岁月无言。你侦破的万千案件,就是你职业生涯最辉煌的答卷。”今年年初,崔道植荣获黑龙江省公安厅颁发的“特别贡献奖”,颁奖词这样评价他。接受颁奖后,崔道植将一个使用多年的显微镜郑重交给了年轻的刑事技术人员。“年轻人已经成长起来,刑事技术事业后继有人。”崔道植很欣慰。

崔道植先进事迹3

崔道植,黑龙江省公安厅刑事技术处原正处级侦查员,我国第一代刑事技术警察、中国首席枪弹痕迹鉴定专家。在他60余年的刑侦生涯中,检验鉴定7000余件痕迹物证,参与办理1200余起重特大案件疑难痕迹检验鉴定,无一差错。

“我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级给我的一切工作,我都是热爱的,因为这是人民给我的……”青年崔道植在入党申请书上是这样写的,随后的岁月里他也是这样做的。他在耄耋之年仍忘我工作,参与破获久侦未破的系列案件,整理枪弹检验教材课件,为全国同行提供参考借鉴,荣获“最美奋斗者”“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称号,被授予“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奖章。

看痕知枪

——鉴定痕迹物证7000余件,无一差错

在每个犯罪现场,作案枪支都会呈现出不同的“表情”,如同指纹看似错综复杂,实则纹理清晰,只不过常人难以察觉。而这细微之处,却逃不过崔道植的眼睛。

抢劫枪支、持枪抢劫杀人……上世纪90年代,白宝山流窜于北京、新疆等地连续作案。“最初的鉴定结果表明,北京系列案件是用‘八一式’自动步枪作案,新疆系列案件是用‘五六式’半自动步枪作案,两种枪支,不能并案。”案件侦查工作一度陷入僵局,直到崔道植接过难题。在射击弹壳与弹头中辨别各种纤如发丝的痕迹,是他的独门绝技。

经过三天两夜鉴定,崔道植作出结论:“弹壳某个细微处,经过‘八一式’自动步枪射出来的有细小横线,可以认定北京、新疆两地的涉案枪支是同一支‘八一式’自动步枪。”

根据崔道植的结论,专案组迅速转变侦查方向。重大犯罪嫌疑人白宝山进入警方视野,并被最终抓获。

重案告破的背后,是长年累月的艰辛付出。“有一段时间父亲为了通过弹壳判明猎枪枪种,搜集来各种型号的猎枪,守着成箱的子弹弹壳彻夜琢磨。”崔道植的长子崔大滨回忆道。

1981年,黑龙江牡丹江市发生一起命案,致命伤为刀伤。法医在受害者腹内发现了唯一的线索——一枚残留指甲游离缘,推断是犯罪嫌疑人同被害者搏斗时用力过猛,导致指甲被撕断。但当时DNA技术还未面世,指甲鉴定技术在我国刑事技术领域仍是一片空白,指甲能成为鉴定证据吗?

崔道植迅速建立课题,展开研究。“我收集了黑龙江省警校4个班200名学生每隔20天剪下的指甲,观察它们从最初到一年半后的高低线条排列。”崔道植发现,每片指甲有120至130根竖线,每根线的粗细和相互之间的间隙都不一样,且竖线的排列组合因人而异,具有跟指纹一样的鉴定价值。

崔道植让办案人员把所有嫌疑人的10个指甲一一剪下,“跟现场遗留的那片指甲游离缘一比对,确认与一名嫌疑人右小指游离缘样本高度吻合,凶犯最终落网。”

凡有刑事案件必有现场,凡有现场必有痕迹。自1955年从警以来,崔道植累计检验鉴定痕迹物证7000余件,参与办理1200余起重特大案件疑难痕迹检验鉴定,无一差错。

不懈攻关

——完成多项科研课题,填补国内技术空白

一有涉枪案件发生,崔道植不是在实验室里,就是在射击场上。

“那时没有枪弹自动识别系统,全靠人工操作。”崔道植说,“比如一把手枪膛线磨损严重,弹壳弹头上留下的痕迹也会有所不同,要搞清两者关系,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反复试验。”崔道植曾用一把手枪击发3000枚子弹,然后一枚一枚照相,一一比对,记录下痕迹变化的规律。

1997年,在公安部举办的国际刑侦器材展会上,崔道植看到国外各式各样的枪弹痕迹自动识别系统,“一想到我们国家没有,当时我心里那个急啊!”

搞科研攻关?可自己已退休了,难以申请经费。崔道植便省吃俭用,用退休工资做研究。7所高等学府、3所精密仪器研究所、3家铝厂和铝箔片厂……5年时间里,为了突破膛线痕迹提取技术,崔道植不停奔走;为了设计理想的弹痕展平装置,他先后设计了4种模型图,与4家机械加工厂合作。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崔道植成功发明了一种用特制铝箔胶片提取弹头膛线痕迹的技术,在多个省份39家单位推广应用;他设计制造了一种弹痕展平装置,复制出来的膛线痕迹较以往更加清晰稳定。

“崔道植利用铝箔胶片和弹痕展平器进行枪弹痕迹检验鉴定的技术,获得了国家专利,他本可凭着专利权获得大量经济收益,可他说,‘专利’两字限制了其他同行应用这个技术,于是主动放弃了专利权。”黑龙江省公安厅刑事技术总队副总队长滕晓龙说。

1981年以来,崔道植在枪弹痕迹检采方面撰写了一系列论文,完成手印、足迹、枪弹痕迹等7项科研课题,还开创了“指甲同一认定”“牙痕同一认定”的先河,研发的现场痕迹物证图像处理、枪弹痕迹自动识别系统,填补了国内多项技术空白。

初心不忘

——“只要组织需要,我有召必回、随召随到”

在公寓楼下的院子里,崔道植走起路来依旧稳健,身体挺得笔直,这哪像一位87岁的老人?

问他何以老年不老,崔道植打趣道,“秘方倒是有,那就是工作。每破一个案子,我就年轻一次,每攻下一个难题,我就感觉年轻了一回。”

退休26年来,崔道植全身心投入科研攻关、传道授业,为推动公安刑事技术创新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常说:“到了这个岁数,更要提着一口气,信念不动摇,干劲就能始终如一。”

“我1953年12月6日入党。”崔道植对自己的入党日期记忆犹新,“是党培养了我,这一生所有的机会都是党和国家给予的,咋能不报答党恩?”

崔道植1934年出生在吉林省梅河口一个佃农家庭,6岁时成了孤儿。1946年,12岁的崔道植成为一名儿童团团长。从那时起,参军入党就是他的志向。

“抗美援朝时我想上前线,但体检没过。我连哭带闹,非去不可!”崔道植小心翼翼地拿出光亮如新的“抗美援朝纪念章”,“他们拗不过我,把我纳入候补名单,没成想正好有人错过报到时间,我才如愿加入志愿军。”说到这,老人嘴角上扬,仿佛在重温那份喜悦。

1955年,崔道植从部队转业至黑龙江省公安厅,成了我国第一代刑事技术警察,他先后在中央民警干校(现中国刑警学院)、哈尔滨市工人业余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深造。

工作繁忙,让崔道植和家人聚少离多。1995年6月,到了崔道植退休的日子,老伴金玉伊和孩子们本来期待着一家人“团圆”,然而退休并没有成为崔道植事业上的“休止符”。

“只要组织需要,我有召必回、随召随到。”退休已26年的崔道植,仍坚守在刑侦一线。近年来,除了外出办案,崔道植就在家中埋头整理幻灯片,他说:“我得赶快把这几十年的积累整理出来。专利、版权都不要,对后人有帮助就行。”

崔道植先进事迹4

为国尽责、为民奉献,崔道植一路走来,成就了中国刑警的传奇。

作为公安部首批特邀刑侦专家,从警60多年来,崔道植检验鉴定7000余件痕迹物证,参与办理1200余起重特大案件疑难痕迹检验鉴定,无一差错。他研发现场痕迹物证图像处理、枪弹痕迹自动识别系统,填补国内多项技术空白。他退休27年,却退而不休,在一起起惊天大案的破获背后留下无言身影。

1996年至1997年,北京、新疆连续发生袭军袭警案件,公安部以新疆为主战场,全力展开侦破。案件侦办的突破点确定为以弹定枪,寻枪找人。1997年,63岁的崔道植临危受命,奔赴新疆开展侦查。“去了以后,北京的弹壳、弹头和新疆现场的弹壳、弹头都拿来了,我连续看了三天两夜。”凭借丰富经验,崔道植判断出北京和新疆作案现场留下的几枚弹壳均由同一把“六一式”步枪射出,这个被很多人忽视的微小痕迹,成为相距3000多公里的两地枪击案并案调查的重要依据,直接推动案犯落网。

大案要案的侦破往往会因证据不足而陷入僵局,而崔道植的痕迹检验工作却总能拨开迷雾。作为中国最早研究枪弹痕迹鉴定的专家之一,发现与辨别纤如发丝的弹痕是崔道植的独门绝技,这源于他无数次辨枪识弹练就的不凡功力。

弹痕追凶,常人看来毫无差别的微小痕迹,在崔道植眼中却有见微知著的大学问,不同的犯罪现场,分别有不同的痕迹“表情”。崔道植的神奇之处在于,他能够精准捕捉犯罪现场绝无雷同的“表情”,它可能是枪弹痕迹,也可能是一个足迹、半枚指纹或一个咬痕,透过对这些痕迹“表情”的分析,崔道植能准确还原现场作案过程,进而圈定犯罪嫌疑人。每完成一项痕迹鉴定,崔道植都会在刑事科学技术鉴定书上郑重地签下自己的名字,在中国刑事技术侦查领域,他的签名意味着专业、权威,代表着一种能被信赖的技术标准,“我做的每一份检验鉴定都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甘肃白银连环杀人案”“张君特大系列抢劫杀人案”“沈阳运钞车抢劫案”“郑州持枪抢劫案”……这些重大案件侦破最为关键的时间节点,正是崔道植从一个个不眠之夜中发现的细小痕迹,为破案提供了重要线索和证据。

2016年发生的甘肃白银连环杀人案震惊全国,当时已82岁高龄的崔道植,乘火车赶赴案发现场,他进行的指纹同一认定,对积案侦查发挥作用。84岁时,他还受公安部指派飞往云南执行一项疑难枪弹痕迹鉴定任务。

一路走来,崔道植这位老刑警有着不变的执着与坚定。1934年6月,崔道植出生在一个贫困的朝鲜族家庭。1951年,17岁的崔道植放弃保送高中的机会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1955年,他转业到黑龙江省公安厅,成为我国第一代刑事技术警察,也是当时黑龙江省公安厅唯一的刑侦技术人员。其后,崔道植一直穿梭在各个案件现场、鉴定实验室。1994年6月,崔道植退休后被黑龙江省公安厅返聘;1999年,他又被公安部聘为“公安部特邀刑侦专家”。

“几十年当中,工作是很枯燥,也很累,但每到现场发现了一个痕迹,一个物证,或者有更多的发现,就很高兴,非常兴奋,经过鉴定,那就更有成就感了。”至今,崔道植仍奋战在刑侦一线,刑侦生涯跨越60年,他在工作上的急脾气始终没改,只要任务来了,他就进入忘我工作的状态。年龄对他来说似乎从来不是障碍,年近九旬的崔道植仍反复申请重返工作现场:“很多案子不到案发现场勘查是不行的。单纯这样通过检材做鉴定是不行的。”

为了做好中国刑侦领域痕迹检验事业的传承和发展,崔道植收徒传艺,定期到各地培训授课,他侦破的案件、在痕迹检验方面的技术和发明,成为公安警校课堂上的经典案例,他还将自己参与办理案件的现场资料、经典案例整理成PPT,分享给年轻民警。

崔道植的“警察之家”有着割舍不断的刑警情缘。他的3个儿子都是刑警,小儿子崔英滨子承父业,也从事刑事技术工作。在经年累月的耳濡目染中,崔英滨感受到了父亲的信仰力量,在追赶父亲的道路上,他渐渐成了父亲那样的人。

“我的一生,都是听从党的安排。”听党话,跟党走,完成好党交给的每一项任务,成为崔道植一生的执着信念和精神力量。崔道植父母早亡,他说自己是“党养大的孩子”,只要国家需要,一声召唤,他将立即起身。在崔道植心中,坚定的信仰和永恒的初心使命成为不竭的源动力,能排除一切阻力,克服一切困难。

崔道植先进事迹5

他是一个传奇,屡破惊天大案,检验痕迹物证7000余件,无一差错;他是一个标杆,把对党的忠诚,浸润到每一起案件的侦破,从不计名利得失。

从旧中国衣食无着的农家子弟成长为新中国首席痕迹检验专家,87岁高龄的崔道植对党和人民深怀感恩之心:“只要我的眼能看、腿能动,我就要为党的刑侦事业工作到最后一刻!”

【一枚弹壳,侦破震惊全国“白宝山案”】

“我这60多年办理枪弹案子,在办案中,随时收集各种枪弹痕迹特征。这些经验会派上大用场。”崔道植说。

凭借超群的技术、多年的实战经验和严谨的作风,崔道植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被公认为中国警界重大疑难刑事案件痕迹鉴定的“定海神针”。

袭击军警、持枪抢劫杀人……“白宝山案”曾经震惊全国。1996年和1997年,北京、新疆两地相继发生枪案,除了现场残留的几枚弹头和弹壳,别无线索。案件迷雾重重,社会上惶恐不安。

公安部急调崔道植赶赴乌鲁木齐。

作为中国最早研究枪弹痕迹的专家之一,崔道植在弹壳与弹头中辨别纤如发丝的弹道痕迹,练就了独门“绝招”。

对着案发现场遗留的弹壳和弹头,崔道植反复调试灯光角度,研究了一天一夜,终于,他在弹壳抛壳挺右下角发现了细小的横线。这是“八一式”步枪发射子弹留下的痕迹。

这个发现让案件的侦破峰回路转。

崔道植和同事最终得出结论:北京、新疆的弹壳为同一支步枪发射,可将两地案件并案侦查。疑犯很可能是曾在北京犯罪后被送往新疆的服刑人员。

犯罪嫌疑人白宝山的情况与刑侦专家的判断完全相符,案件最终告破。

【“崔道植”三个字,成为一线刑警“定心丸”】

“他能让疑难物证拨云见日,让悬案、积案起死回生!”崔道植的同事们这样评价他。

有大案或棘手问题难突破时,一句“请崔道植来”,成为一线刑警的“定心丸”。

2002年,黑龙江省一县城母子两人在家中遇害,现场只遗留下半枚带血的指纹,多家权威鉴定机关均得出“指印特征少,不具备认定条件”的结论,当地警方无奈向崔道植求助。

对这半枚血指纹,崔道植用自己研究的痕迹图像处理系统进行了修复处理。经反复观察检验,认定当时的嫌疑对象作案证据不足。

经排查,当地警方又向他提供了几十名嫌疑人的指纹。崔道植最终在一个嫌疑人的左拇指印中,发现数处特征点与现场物证符合。在证据面前,犯罪嫌疑人只能招供。

张君特大系列抢劫杀人案、甘肃白银连环杀人案、沈阳运钞车抢劫案……在崔道植的参与下,一个个惊天大案的谜团被解开,一张张罪恶的“画皮”被撕下。

忘我工作的“神探”

【将“精致”做到“极致”】

1951年,崔道植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指导员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推荐给他。书中以保尔·柯察金为代表的英雄人物的光辉形象,影响了他的一生。

1955年,崔道植被从部队选调到黑龙江省公安厅。凭借忘我的工作精神,他从普通的刑事技术人员,逐步成长为刑事技术处处长,公安部首批特邀刑侦专家。

“刑事科学技术工作,来不得半点疏忽和草率。对待每个案件、每个痕迹、每个线索,我一定做到一丝不苟、小心谨慎、求真务实。”

崔道植看过的子弹、指纹数以万计,出过的现场不计其数,“看痕知枪”“观弹知人”的眼力和经验的背后,是超出常人多少倍的付出。

【退而不休,老刑警身上的忘我奉献精神】

退休后,崔道植被返聘到省公安厅刑侦总队。

2017年初,哈尔滨市公安局刑事技术支队副支队长李新明带着一份刑事案件的指纹样本登门求助。

崔道植那时刚刚做过白内障手术,他没有任何迟疑便接过任务。由于术后眼睛还没恢复,他一手拿着纸巾擦眼泪,一手扶着显微镜,花费大半天时间才看完所有指纹。

事后得知实情,李新明非常过意不去。崔道植安慰他:“没关系,不要多想……”

有一年,崔道植接到公安部任务,去鉴定深圳发生的一起疑难案件。接受任务当天,崔道植笔记本电脑背包带子断裂,金属配件弹射到左眼,将白眼球打出一道伤口。

但时间紧迫,崔道植没有停止工作。儿子崔英滨来看望父亲时,崔道植已工作了三天,左眼严重充血。崔英滨强行带他去医院缝了四针。

“他是中国的刑警之魂”,多位公安人员在谈到崔道植时这样说,他们从这位老刑警身上看到了忘我奉献的精神。

凭着这种精神,在五大连池银行抢劫案中,他拿着放大镜贴着墙面一寸一寸地寻找蛛丝马迹,几个钟头后,从三根麻纤维中寻到线索,为案件成功侦破提供了重要证据。

凭着这种精神,70多岁时,他三天跑了三个现场,行程超过2000公里,现场勘查结束,他因血压升高被直接送进医院……

淡泊名利的老党员

【对党一辈子的告白】

“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我的今天。我始终心怀感恩、不忘初心,对党只有无尽的忠诚。”这是崔道植一辈子的告白。

1934年,崔道植出生在吉林省海龙县一个贫苦的朝鲜族人家。

他4岁没了爸爸,6岁没了妈妈,爷爷辛苦把他拉扯大。祖孙俩经常食不果腹。提起相依为命的爷爷,眼泪在崔道植眼圈里打转。

东北解放后,这个苦孩子的命运发生了改变。1951年,17岁的崔道植加入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两年后加入中国共产党。

“我是有着近70年党龄的老党员了。我加入党组织,就是要为党和人民奉献一切,这么多年从来没有改变。”

崔道植曾荣获全国公安科技突出贡献奖,得到40万元奖金。这笔钱他自己没留一分钱,给黑龙江省公安厅、哈尔滨市公安局添置了设备,还购买鉴定器材捐助兄弟省市公安机关。

然而,他对自己的生活要求却极低。一瓶矿泉水加上几块面包,就可以在实验室里工作一天。除了一身褪色的作训服,便装永远就是那么几件。

“在他看来,能吃饱穿暖就够了,剩下的就是回报国家。”儿子崔英滨说。

【英雄暮年,壮心不已】

退休以来,崔道植始终工作在刑侦一线。每年公安部、黑龙江省公安厅都多次抽调他参与疑难案件侦破工作。

退休后,崔道植和同事研究出的“弹头膛线痕迹自动识别系统”通过了部级专家鉴定。该系统中的“制模片”和“弹痕展平装置”已被全国近40家单位采用,破获了一批涉枪案件。

他对刑事技术领域的新进展充满好奇,总是第一时间学习了解;现在,他的电脑操作水平不输年轻人,甚至能制作简单的动画。今天的他每天都在整理资料,将多年案例做成PPT,留给年轻一代参考;还全力以赴推进非制式枪支建档课题攻关。

“我从来没有退休的概念,工作是我的乐趣,我觉得每破一个案子,就年轻了一次,每攻下一个难题就年轻了一回。”崔道植说。


崔道植先进事迹介绍范文相关文章:

爱国奉献先进事迹材料范文五篇900字精选

先进事迹材料感人五篇精选600字

个人劳动先进事迹材料优秀范文700字

道德模范典型事迹范文五篇1000字左右

榜样的力量先进事迹素材700字集锦

勇于担当事迹材料900字

2021先进工作者主要事迹材料5篇

妇科医生先进事迹范文

大学生优秀个人2021先进事迹5篇

2021优秀大学生个人先进事迹材料模板5篇

16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