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勋模范获奖人物颜井武事迹简介

| 李金

功勋模范和先进典型具有示范带动作用。八一勋章获奖者已经公布,大家要多向他们学习。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功勋模范获奖人物颜井武事迹简介5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功勋模范获奖人物颜井武事迹简介

功勋模范获奖人物颜井武事迹简介精选篇1

抗美援朝的战场上,他火线入党、荣立三等功;回到家乡后,他执守山林六十余载,用坚持成就了连云港云台山的层林尽染。他就是抗美援朝老兵、退休后仍坚持义务护林的颜井武。

颜井武老人今年已91岁高龄,他1953年初参军,同年5月赴朝鲜战场,成为了一名志愿军战士,并于当年火线入党。

1957年,老人退伍转业后成为连云港市云台山景区南云台林场一名员工,一干就是60多年。他将一腔保家卫国的热血全部“浇灌”到大山上的每一棵树下。

退伍不褪色,退休不退岗。1992年初,颜井武老人退休的同时,也开启了数十年的义务巡山护林之路。他每天要走上八,九公里的山路,总里程超过8万多公里。

随着附近景区开发步伐的加快,游客越来越多,颜井武老人巡山的步子也更勤了,他曾无数次制止游客采花摘果、进山野炊。在老人心里,早已把每棵树都看成是自己的孩子。每年护林防火一线,更少不了老人的身影。看到老人这么辛苦,林场有意额外给他护林补贴,也被他婉言谢绝。

颜井武的二儿子颜士学这样形容父亲:在山上护林很执着,不怕得罪人,“老父亲是一个正能量的人,说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要在方方面面体现共产党员的价值。”

颜井武老人虽已年过九旬,但精神矍铄。他觉得守护这片祖祖辈辈留下来的森林,就像守护自己的“家”一样。他用自己对这片山林的热爱和信念,诠释了一位老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功勋模范获奖人物颜井武事迹简介精选篇2

1957年,退伍回乡的颜井武成为南云台林场职工,植树造林是第一要务。那时候栽树都是大家一起干,猫着腰每天在山上挖坑。“指头粗的小松树栽下了一棵又一棵,但光栽松树也不行,上级领导说‘得要针阔混交才是好山林’,后来小小的麻栗栽成了片,每人每年都要栽下几千棵,十几年下来就是每人栽了几万棵。”谈起栽树,老人一点也不含糊,“60年代我们还和南方来的知青一起栽,你看那片楸树林、杉树林,当年我们不知道在那里洒下了多少汗水。”

“你看那个小塘坝上面的4棵大楸树,那是咱们几个党员栽的纪念树呢!”老人指着前方说。不仅二层山附近的众多山头,邻近东磊、渔湾和牯牛旦等山区都留下了林场职工的足迹,林子越变越密,树越长越高,山林变成了鸟语花香之地。更让包含颜井武老人在内的众多林场职工没有想到的是,这些绿树有一天会成为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从上世纪90年开始,林场孔雀沟、东磊和渔湾原本小众的风景区逐渐被大众所认可,直到众多游客纷至沓来,林场景区融入了大花果山景区,而且被列入全国森林康养示范基地,颜井武们这才看出了绿水青山真的变成了金山银山。

颜井武一直不愿意离开大山,此前老人全家都吃住在四管区车厢山头的石头房中。后来,4个孩子相继长大成人,分别下山走上各自工作岗位。而早在1992年初老人退休之初,他就开始每天义务巡山之路,即使刮风下雨也未停下巡山的脚步。义务巡山护林30个年头,每天要走上八,九公里的山路,总里程远超8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两圈有余。从他那一摞摞荣誉证书和一卷几十张的罚款单中,可以看出颜井武老人的工作责任心和30年义务巡山中所发生的感人故事。

而除了雷打不动的护林,颜井武在家的日常,就是认真读书。“我要做到老、学到老,坚决不忘当年入党时的初心,用自己的余生继续为保护绿水青山、保护好林场的树木,直到走不动为止”。如今,颜老虽年事已高,却依然坚守着那份责任。这就是一位老党员,老护林人,永远不变的保护森林的初心。

功勋模范获奖人物颜井武事迹简介精选篇3

初冬的连云港南云台林场层林尽染,南段的连云港云台山凌州分场更是美不胜收。穿行在林场新修的悟空大道上,人们不时看到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人在山路上巡逻。虽然年近90,但老人仍每天徒步巡山,他就是退休后义务护林30年的颜井武老人。颜井武出生在附近山坡,除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几年外,老人一直与大山为伴。老人亲眼见证了南云台山由荒山到满目葱茏的转变,见证了林场从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华丽转身,这也坚定了他和家人进一步建设美丽家园信心。

颜井武1933年出生于凌州村附近的山坡上,那时的山头都是地主所有。记忆中的推磨山、二层山等山头基本都是荒山,怪石嶙峋的山头毫无美感可言。

“那时候山上石头大,风也大。小孩子捉迷藏,藏都藏不住。”回想起小时候,老人笑了起来,“哪里像现在这样满眼都是大大小小的树啊。”

1953年初,20岁的颜井武响应党和国家号召积极参军。经过几个月的简短训练,他当年5月就赶赴朝鲜战场,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初入朝鲜,他和战友们一道负责前方指战员的后勤保障工作,由于他工作认真负责,且不畏纷飞的战火考验,当年就在朝鲜战场火线入党。异国战场艰苦磨炼,可谓历经九死一生,颜井武成为抗美援朝战争后撤出的最后一批军人之一,并荣立了三等战功。

功勋模范获奖人物颜井武事迹简介精选篇4

1992年,颜井武退休了。突然停歇下来,颜井武空虚烦躁。颜井武爱林场,爱绿色,更爱这片他曾挥洒汗水的地方。

“我要看山,帮林场看山去!”颜井武对老伴撂下这句话,就去场部找领导。

“不要钱,只领任务,请场领导相信我。”颜井武对领导汇报,像极了当年他在部队的样子。

于是,颜井武的生活又充实起来。早晨依旧5点起床,带根棍子就开始到各个山头转悠,9点回来吃早饭;下午3点出发,把另外的山头转一遍后,7点带着夜色回来。

寒来暑往,一日不绝。

大山给了颜井武老人新的寄托,也常常给他带来危险。

1998年冬日,一夜大雪,云台山脉白雪茫茫。

颜井武比以往起的更早,望着远方山林,老人心里极不踏实:会不会有人利用雪天偷树呢?

喝了杯热水,老人就带了根棍子就出发了。“吃完饭再出去也不迟!”任老伴在后面追喊,颜井武头也不回。

沿着湿滑泥泞的小路,老人健步如飞。平常人在下雪天是很难爬山的,而老人几十年在山上练就一身“草上飞”功夫,即使年龄大了依旧不减当年。

当他来到一个叫土城顶山头的地方,突然听见有斧头砍树的声音。“有人偷树!”老人第一时间反应,加快了脚步。

果然,前方山林里有两人手拿斧子,身边的一颗大树已经轰然倒下。顾不上山路湿滑,颜井武冲上前,厉声制止:“住手,不能砍树!”

一番争执后,恼怒的二人对着66岁的颜井武一阵拳脚。

老人丝毫没有退缩,他忍着痛,趴在地上,双手紧紧地抱住大树,死死不放手。最终,两个偷树贼只好放弃,灰溜溜地逃走了。

颜井武立即上报场部,经过公安机关调查,偷树人受到了治安处罚。

事后,老伴劝他不要死心眼,一把老骨头了要懂得保护自己。颜井武笑着回答:“老子当年朝鲜战场枪子都不怕,还怕几个小蟊贼?”

这样的事情层出不穷,多年来老人抓到的偷树贼不下数百人。老人就像这大山的守护神,每时每刻守护着每一片树林。“我们花了几十年的栽树养树,才有了现在的成片树林。现在山上的景色多好啊,不看好怎么行呢!”老人依然铿锵有力。

很多人辱骂颜老退休后“多管闲事”,但老人根本不在乎这些,他早已将每棵大树小树都看成是自己的孩子。

“不要摘花!不要爬树!”在山间,经常看见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拿着棍子斥责游人,他就是护山人颜井武。车厢山头位于孔雀沟景区上方,近年来随着附近景区开发步伐的加快,游客越来越多,老人巡山的步子也更勤了。他曾无数次制止游客摘花打果之举,而三五成群的驴友进山后有意野炊,也被他及时制止。

很多人说颜井武退休后是“多管闲事”,但老人根本不在乎这些,他早已将每棵大树小树都看成是自己的孩子。

每年冬春时节,在护林防火一线,也少不了老人的身影。2000年冬天,颜井武巡山过程中突然发现火情,虽然面积不大,但山体干旱,瞬间就会引发大的火灾。

这可急坏了颜井武。说时迟那时快,颜井武脱了衣服就开始扑救,希望用衣服将火苗扇灭。但山风很大,火势蔓延的非常快。很快,颜井武就被大火包围了。

颜井武没有想到逃生,他心里只想着万一大火烧了前面的树林怎么办。

幸好,林场队员也发现了火情,带着装备迅速赶来,才将颜井武救了出去。

“巡山护林,看似轻松,一旦出了事就是大事。” 颜井武坦言。

近年来,邻近山林越来越茂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理解老人的苦心,纷纷为老人点赞。

有人给颜井武算了一笔账,上午4小时,下午4小时,每天要走近8公里的山路,一年365天,颜井武足足看护了这片山林28年。这样算来,颜井武老人所走的山路总里程接近8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两圈。

“老颜,给你发点工资,您看,这么多年您为林场付出了这么多!”林场领导多次对老人说,而每次,颜井武都会坚决拒绝:“党对我的恩情已经够多了,为国家为乡亲们看山还要钱,你不是让人戳我脊梁骨嘛!”

功勋模范获奖人物颜井武事迹简介精选篇5

1957年初,老人退伍转业后成为南云台林场一名员工,这让他无比兴奋。

1957年下半年,根正苗红屡立战功的颜井武收到了上级的一纸调令:到省城南京任职!

怀着非常忐忑的心情,颜井武来到了省会南京,他被安排在省委大院,成为省委大院的正式工作人员,这成了好多人可望不可即的人生奢望。作为省城干部,他更是成为母亲和家乡亲人们的骄傲。

可是,优越的工作条件并没有留住颜井武的心。他总感觉心里空落落的。

“大约工作半年后,我就在想啊,我是农村娃,也没有啥技术和特长,在省城发挥不了我的能量,我应该回到家乡,建设家乡,那儿才是我的根。我就和首长汇报,我要回去建设家乡!”颜井武对当时的决定没有丝毫的后悔,他坦言,“当时和我一批调到省城的战友都成了大官。但我做的贡献也不小啊,你看我种植看护的这满山苍翠的山林!”颜井武爽朗地大笑,脸上的皱褶与沧桑堆成了一朵花。

回到了林场,颜井武只是一名名义上的民兵营长,其实并没有什么实权,但是,颜井武活的心安理得。即使后来有很多机会可以提干,但他耿直的性格总是格格不入,最终都被他放弃了。

回到林场的颜井武成为云台林场的一名民兵营长,住上了半山腰上的石头房子,吃的是自己种的红薯、胡萝卜,喝的是山上的山泉水。

50年代的云台山脉,一眼望去,全是光秃秃的山丘,看不到充满生机与绿色,一年四季风沙肆虐,村民们深受其害。作为土生土长的本地村民,颜井武从小就在这恶劣的环境长大。此刻,他在心里暗暗许下为家乡建设的愿望,决心响应上级号召:带领工人全力植树造林,让荒山变青山!

每天早上5点,颜井武带着几十位工人刨土、植树、浇水,为了节省时间,颜井武就带着几块干粮做午饭,饿了就啃几口。

遗憾的是,满心的期待却化成了泡沫,第一批试验种植的树苗,并没有如预期那样茁壮成长,甚至有一半都死掉了。所有人的心仿佛沉下去一般,颜井武望着无精打采的众人,即使自己再痛心,依然选择不放弃。

作为军人,可以流血,但不能流泪,上甘岭战役都坚持了下来,自己遇到的这点挫折算什么。

颜井武彻夜难眠,他四处奔走,拿着林场的土壤样本求助专家,请求得到有用的技术指导。在专家的指导下,颜井武选择了更适合云台山气候成长的树木,并在山上建设了几十个个蓄水池,一举解决了树苗缺水的难题。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二批种树的树苗大体上都成火了。

由于靠近林场,农村人盖房子就会到山上砍树做房梁。为了防止附近村民盗取树木,颜井武还组织成立了护林队。“早期,由于队员比较少,队员们每天早上5点多到山上,到晚上十一二点才回家。”颜井武介绍。

“我爱这大山,就像爱我的孩子一样。工作35年,我就在山上吃住35年,几乎没有下过山。因为一次下山来回就要耽误一天的时间,少栽几十颗树苗。”在山间,一座狭小的石头房子前,颜井武步履蹒跚。

坚持才有战果。从1957年至1992年,35年间颜井武带着工人们植树超100万株,占地数百公顷,同时为了发展经济,颜井武还带着工人种植了数千亩的茶园,每年云雾茶的收入成为了景区经济的一大支柱。

201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