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纹李增援等先烈的英雄事迹
烈士事迹有助于培养家国情怀与爱国主义,确立一个积极向上的良好价值取向就有着很大的必要性。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王海纹李增援等先烈的英雄事迹(优选8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王海纹李增援等先烈的英雄事迹篇1
一位青春靓丽的女孩是新四军中的一名文艺战士,名叫王海纹,原名俞中和,出生在上海,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在她16岁那年,毅然放弃了优渥生活和高等教育,离家出走,投身革命,辗转来到了新四军军部所在地——盐城。因勤奋好学加上优秀的艺术天赋,王海纹很快成为了鲁艺华中分院戏剧班的副班长。
然而1941年7月24日凌晨,反扫荡中转移的鲁艺华中分院师生在建湖北秦庄遭到了日伪军的包围。明知敌众我寡,敌强我弱,师生们仍然奋起反抗,但牺牲惨烈。这其中就包括了年仅17岁的王海纹。一个花季的旗袍女孩却坚毅的前行在了大时代的烽火硝烟中。芳华报国志,一跃意从容,凛然精神在,青春别样红。
王海纹李增援等先烈的英雄事迹篇2
1928年秋,李增援从莱芜县立中学毕业后,考取了山东曲阜第二师范,并于年底在学校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3年2月,李增援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习。同年10月,又考取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在校期间,李增援听从党组织的安排,与进步师生一起积极从事抗日宣传等革命活动,并组织成立“南京联合剧社”,到芜湖公演《赵阎王》《走私》《早餐之前》《东北之家》等戏剧。1937年,日本侵略者制造了卢沟桥事变。李增援等人随之创作出了《保卫卢沟桥》等剧本。同年12月,新四军军部在汉口成立,李增援经张光年引荐,在武汉参加了新四军。1938年1月6日,新四军战地服务团正式成立,李增援是战地服务团最早的成员之一,并先后担任戏剧组组长、剧团副主任、新四军一师战地服务团剧团主任等职。
1939年10月皖南繁昌保卫战后,李增援与邵惟、吴强、王于耕等同志,共同研究创作了话剧《繁昌之战》。此后,李增援创作了生动的《红鼻子参军》及气势磅礴的充满革命英雄主义豪情的《勇敢队》之歌。1940年黄桥决战胜利后,李增援创作了《黄桥烧饼歌》,歌词共有六段,每段都有一个中心。李增援通过黄桥烧饼的“黄又黄”“香又香”“千万千”,把当时的政治形势、主要任务、行动口号及群众支前的动人情景形象地表达出来。李增援不仅是一位出色的演员,更是一位出色的导演。他指导创作演出的许多剧目,曾受到周恩来同志的称赞。
王海纹李增援等先烈的英雄事迹篇3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党中央指示重建新四军军部。当时新四军一师医院驻在东台城郊,约有400名伤病员。2月,李增援因积劳成疾,患肺结核病,住进一师医院治疗。2月21日上午,日军的3只汽艇由兴华经白驹偷袭一师医院。为吸引日军的注意力,把其引开,以便让住在龙王庙的重伤员争取时间撤退,李增援不顾个人安危,和其他4名新四军战士边打枪边向西南方向撤退。李增援为掩护战友而壮烈牺牲。
李增援同志牺牲半个世纪以后,他的事迹广为人们所知晓。1994年12月31日,李增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2021年,李增援烈士故居入选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的全省第一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
王海纹李增援等先烈的英雄事迹篇4
一位杰出的女性革命家,25岁投身革命,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称赞她是“白区的红心女战士,无产阶级的贤妻良母”。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陈少敏参与了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的改编,皖南事变后,陈少敏担任了新四军第五师副政委,是新四军少有的女将。抗战胜利后,陈少敏还参与领导了著名的中原突围,创造了奇迹。
铮铮铁骨,红梅品格。党和人民没有忘记她,她曾经大义凛然的壮举,为新中国所做出的突出贡献,党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将被永久地载入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史册。
王海纹李增援等先烈的英雄事迹篇5
隐蔽战线的较量,不见硝烟,却激烈残酷。无数“巾帼英雄”在抗日烽火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她,在暗夜中飞奔,只身穿越火线,带来蕴含生机的黎明。她叫郑少仪,是中共隐蔽战线的情报人员。1939年,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第一次高潮。此时,驻守泰州地区的国民党军队对郭村我军驻地虎视眈眈。一天下午,郑少仪借口到营地办事打探消息,却意外发现部队提前发饷,发饷就意味着要打仗了。郑少仪又赶到其他几个驻地,探听到了国民党的兵力部署。
那年刚满20岁的她混出岗哨、换上旗袍,在没有月亮的黑夜里避开国民党部队驻扎的村庄,在田埂上东弯西转,过了七八道河汊,18里路竟然转了半夜,终于来到郭村,把信息报告给组织。郑少仪带来的情报犹如暗室逢灯,让新四军把握住了关键作战时机,取得了重大胜利。
王海纹李增援等先烈的英雄事迹篇6
那是一场英勇而惨烈的战斗。31岁的教导主任丘东平在枪林弹雨中组织突围,以身殉国;30岁的共产党员、戏剧系主任许晴指挥调度中被日寇击中;学生党员袁万华挥臂高呼为师生指引方向时引来枪弹,献出了19岁生命。8名女学生和一名女记者为免遭日寇玷污,面对淫笑着逼近的日军,毅然投河。17岁的王海纹便是其中之一。他们悲壮事迹在盐阜大地传开。陈毅带着无限悲痛为他们撰文,严厉谴责日寇暴行。
很多年后,王海纹的家人才知道她去世的消息。1986年,俞启英(王海纹的大姐)将自己珍藏了几十年的王海纹穿过的旗袍捐赠给新四军纪念馆。王海纹妹妹俞芷青说:“希望把二姐的事迹记录下来,让后辈知晓铭记,传承革命先烈们的红色基因,从他们身上汲取前进的力量。”
时间可以消逝,但历史不会风化。华中鲁艺师生用文章唤民众,以弦歌救亡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英雄铁军”。
王海纹李增援等先烈的英雄事迹篇7
刘传文原名刘坚,罗浮徐东乡笠石人。他为人勇敢刚直,性情急躁,有抱不平思想。他父亲刘观英,母张氏,有两姐一弟一妹,全家七口,生活贫苦,难以度日。他在小学读至十三岁时,因家贫辍学,尔后,跟他叔父刘镜渊(军刘志陆部下当副官)在部队当勤务员,经过三年的部队生活,看出政治腐败,军心涣散,感到长此下去,没什么前途,便离开部队,回家耕田,农闲磨豆付,做付竹出卖。以后,又在徐田村谢自瑶手下当民团,因谢在徐田村设卡抽税,苛捐繁重,传文对重税甚感不满,对客商则深表同情,因而把未经抽税的客商给予放行。后被谢自瑶发觉,即把他开除,于是他私带驳壳一支,愤然离去。
当时,革命烈火已燃烧到大信,并且已成立了大信苏维埃政府。传文与共村的刘王妹、刘德盛三人投身革命,到大信苏区跟从刘光夏、刘霭环等参加革命工作。传文参加革命队伍后,英勇善战,用心工作,经常在大信案山上、石门等地进行革命活动,后提升为驳壳队排长。
1927年间,由于谢自瑶在徐田村设卡抽税,勒索群众,早已使传文不满,他看在眼里,恨在心里,心抱不平。所以,有一天指晓,他亲自持枪到谢自瑶家,当场打死谢自瑶、谢泉芳、谢泉深三人。以后,他又到罗岗霞岚把练大古捉到大信去“吊参”,解决当时革命活动经济困难的.问题。
1928年,他带领红军、赤卫队攻打岩前地主赖乾古的新屋和罗浮义兴当。是年冬,又攻打岭峰丹竹楼的民团,缴获枪弹后,又率领赤卫队攻打罗浮桥云当。他以前带领红军攻打罗浮有三四次之多。他经常对战士说:“打仗不要怕,俗话说:耕田吾怕屎,当兵吾怕死,我们为穷人翻身闹革命,就不怕杀头,万一为革命而牺牲,也是光荣的。”所以,他屡建战功,提升为连长。出征时,他经常骑马或骡子,身先士卒,有个医生王森雄也骑骡子跟随同行。
自从传文同志参加革命后,兴宁的反动头目,对他又怕又恨,如陈尧古两次带领部队到笠石村,扬言放火烧屋,抓走他的邻居,结果人将传文老屋内的赏田三斗种卖掉,赎回被捉去的八人。传文全家早已逃走,而家物等件全部搞光,仅存两间烂屋而已。
1929年9月26日,大信苏区红军由营长张国标率领,联合赤卫队共约三千多人,分左中右三路攻打罗岗。刘传文连长带领赤卫队从左翼镰子寨进发,但当时陈尧古的部队联合由罗岗顽畲上的敌人,已赶到镰子寨,阻击我左中两翼部队
前进,由于敌人的武器多而精良,而我方仅有粉枪、炮等,结果在无法取得胜利时,我军下令撤退。当进,刘传文同志为了掩护赤卫队后撤,阻止敌军追击,他使用两支驳壳枪靠在大松树下与敌人激战,结果,在敌人的密集炮火中,他却壮烈牺牲了,那时他年仅22岁。
王海纹李增援等先烈的英雄事迹篇8
邱少云(1931~1952),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出生于四川铜梁县(1997年后属重庆市)关建乡的一个贫农家庭。15岁那年被国民党抓去当兵,1949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赴朝鲜作战。
1952年10月,为打击在上甘岭的美国和南朝鲜军队,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第29师第87团第9连战士邱少云被选派参加潜伏部队,并担任了发起冲击后扫除障碍的爆破任务。12日上午,敌机向其所在的潜伏区进行低空扫射,并投掷燃烧弹。飞迸的燃烧液燃遍他全身。为了不暴露潜伏目标,邱少云任凭烈火烧焦身体一动不动。他双手深深地插进泥土里,身体紧紧地贴着地面,直至壮烈牺牲。
战后,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文艺工作团赠给特等功臣邱少云烈士锦旗上写道:“献给中国人民志愿军伟大战士邱少云永垂不朽”。志愿军第15军全体指战员献给邱少云烈士家属的锦旗上写道:“祖国人民的光荣”。四川省人民政府和四川省分会给邱少云烈士家属的锦旗上写道:“光荣之家”。四川省军区司令部、政治部给邱少云烈士的家属的锦旗上写道:“伟大人民的战士,英雄不朽的'功绩”。为了表彰邱少云崇高的群众主义精神和顽强的革命意志,被志愿军某部委员会追认为中共正式党员,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于1952年11月6日给他追记特等功,1953年6月1日追授他“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称号。同年6月25日,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最高人民议会常务委员会授予“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英雄”称号,同时授予金星勋章、一级国旗勋章,并将邱少云的名字刻在金化西面的391高地石壁上:“为整体、为胜利而牺牲的伟大的战士邱少云同志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