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烈士英雄事迹简介
革命烈士英雄事迹是什么样的呢?烈士事迹能激发同学们的爱国情怀,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革命烈士英雄事迹简介【精选7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革命烈士英雄事迹简介精选篇1
战友们紧张注视着李家发的动作,等待着他爆破成功。
机枪子弹成群地落在李家发头前、脚后和身边,溅起的碎石打到他的身上。但是他不顾这些,继续拖着受伤的脚,沉着地向喷射着火舌的大碉堡爬去,把最后一颗手榴弹投进了射口。随着一声巨响,敌人的机枪停止了射击。战士们立刻从泥泞地里跳出来,向前猛冲。突然,大碉堡里的机枪又重新开始射击,密集的子弹射得泥浆飞溅。在“停止前进”的命令下,战士们又重新卧倒。此刻李家发的全部弹药已用完,情况异常危急。指导员立即命令另一个战士“继续爆破”。这时,大碉堡突然寂静下来。原来,李家发猛扑到敌人的射口上,用自己的胸膛挡住了敌人疯狂射出的子弹。
战友们目睹这一切,愤怒地喊着“为李家发复仇”的口号,迅速冲上敌人的阵地,歼灭了大碉堡里的敌人,冲向轿岩山的主峰。黎明,李家发生前曾经在上面绣过字的大红旗被插上了轿岩山峰顶。李家发牺牲后,战友们看到他双手仍然紧紧地抓着碉堡上的泥土,半睁着眼睛注视着轿岩山主峰上的巨石。他那被火药烧黑了的胸膛,布满了像蜂窝一样的弹孔……
革命烈士英雄事迹简介精选篇2
在1953年的朝鲜夏季战役中,志愿军第六十七师二〇〇团受命反击美军第七师据守的石砚洞北山。占领阵地以后,从战场上第一批下来的指战员纷纷传说着攻击连队有一位“黄继光式的英雄”,说是在冲锋途中敌人一个巨大火力点的重机枪,压制和阻挡了大家前进,好几个突击队员和爆破手上去,都中弹伤亡。后来一个小战士像黄继光那样,以舍身堵枪眼的壮烈行为压制了敌人的火力点,这才使我军成功占领了阵地。关于这个英雄的故事越传越动人——有的说他在扑上敌堡以前,曾经喊口号让同志们前进,又有的说他曾向祖国的方向敬礼,等等,只是人们都不知道他的名字,就连当夜主攻北山的连队,也说不清他到底是谁。后来,师团政治机关和军师文工团联合派员,分头到参战连队、战勤分队和野战医院追寻查访,才渐渐弄清楚这位英雄就是许家朋。
许家朋,安徽省绩溪县人,1931年出生于一户贫苦农民的家庭。1952年7月,许家朋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随部队奔赴前线作战,被编在志愿军第二十三军六十七师二○○团九连。入朝途中,全副武装的长途跋涉、马不停蹄的夜间行军,对于年纪轻、身体矮小的许家朋来说,是严峻的考验。班里怕他掉队,派出两个战士帮助他。许家朋说:“负重差不多,我个子虽小,但力气大,保证不会掉队。”他不仅不要人帮助,反而帮助战友扛枪。尽管他的脚被磨起了血泡,又肿又疼,鞋子都穿不上,但每到一处宿营地,他顾不上喘口气,放下行装,立即忙着挖坑搭帐篷。战友们都称赞他是一名拖不垮、累不倒的钢铁战士。
革命烈士英雄事迹简介精选篇3
1952年10月14日,著名的上甘岭战役开始了,孙占元带领全排战士担任了夺取 597.9高地二号阵地的第一突击队任务。战斗开始后,孙占元率领尖刀排战士,勇猛沉着地发起进攻,经过三次反复争夺,攻破了反击道路上的第一个火力点。在激战中,他负了重伤,双腿被敌人机枪打断。但他神智一直清醒,他知道阵地重于生命,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坚决守住阵地。他忍受着巨痛,鼓励战士们说:“沉住气,现在是立功的时候,英雄在这个时候要对英雄阵地负责,咱们立功去见____。”战士们看他伤势严重,血流不止,都劝他撤离火线。
他坚定地说:“我是排长,任务没完成,坚决不下火线!”他拖着断腿,带一名战士向敌人第二个火力点爬去。在敌机枪、炮火的封锁下,他艰难地爬到敌火力点附近,把一颗手雷扔进敌人火力点里。轰隆一声,敌人的火力点被打哑了。他拣起敌人丢下的两挺机枪和子弹,又打退了敌人四、五次反扑,歼敌80多人。这时,那名战士也负伤了,趁敌人组织再次反扑的空隙,他命令负伤的战士,回连里报告情况,并委托他把自己身上的钱交给指导员,作为他最后一次党费。
敌人又疯狂地猛扑过来,孙占元投出了两颗手榴弹,把正面十几个敌人堵住。不料,右侧又有20多个敌人拥了上来。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他两手紧握最后一颗手雷,拉响导火索,高喊着:“共产党万岁!”扑向敌群。“轰”的一声,在炸死敌人的同时,伟大的战士,人民的英雄孙占元同志也壮烈牺牲了。
革命烈士英雄事迹简介精选篇4
杨连第: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兵团1师1营1连副连长。天津市人,生于1919年。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班长、排长、技术副连长等职。曾荣获“登高英雄”称号。1950年9月出席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1951年10月被选为志愿军国庆观礼代表,出席全国铁路劳动模范代表大会,并特约列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1949年8月,杨连第同志所在部队奉命抢修陇海路八号桥,桥高45米,是全国有名的险要工程。桥身在解放战争中被破坏,只剩古塔似的石灰桥墩在山间矗立,解决登高问题成了修复工程的关键。杨连第同志昼夜钻研思考,终于提出利用突出墩面的铁夹板搭单面脚手架的建议,并表示要亲自带头冒险登高。经反复研究,首长决定由杨连第带领18位勇士登高。45米高的桥墩,抬头不见顶,他却仅用4个小时就带头爬到矗立在高空的桥墩上去了,迅速修复桥梁打开了胜利的道路,终于使8号桥提前20天修复通车,杨连第也因此获得了“登高英雄”称号。
革命烈士英雄事迹简介精选篇5
1952年12月,在上甘岭战役中,高良伦带领战斗小组在一个阵地上狙击敌人,孤身一人坚守阵地20多个小时,击退敌人17次进攻,毙伤敌246人,当时年仅20岁。
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授予他“特等功臣二级战斗英雄”称号。
革命烈士英雄事迹简介精选篇6
1923年,安炳勋出生于新乐市木村乡刘家庄村,一个典型的北方汉子,拥有燕赵儿女的质朴与勇敢坚韧。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他怀揣着保家卫国的梦想,于1948年毅然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从此开启了如流星般灿烂的军旅生涯。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安炳勋随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他立下誓言:“一定要用鲜血保卫祖国”。在第二次战役的青川江长津湖之战中,他带领一排战士,面对敌人的猛烈火力,英勇冲锋,成功抢占高地,创造了志愿军一个排全歼美军王牌师一个排,又击溃另一个排的辉煌战绩。这场战斗被铭记为“刀劈三关”,安炳勋和他的战友们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不朽的传奇。
在第三次战役中,安炳勋再次展现出他的英勇无畏。他带领战士们突破敌人的重重阻击,为志愿军打开了前进的道路。然而,在追击敌人的过程中,他不幸中弹,年仅28岁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那一刻。他的牺牲,换来了战线的推进和无数战友的安全。
革命烈士英雄事迹简介精选篇7
杨根思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从小受到地主的剥削和压迫,心中对旧社会充满仇恨,得知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是人民的队伍,就下定决心跟党走。入伍后,他把这种信念化为苦练军事本领的动力,坚信只要时刻遵守党的决议、指示,就“不相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他随部队转战南北,不畏艰难困苦,先后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的炮火洗礼,参加过无数次战斗,靠着过硬的军事技术,为党和人民作出了突出贡献。
1950年11月,在坚守长津湖畔1071.1高地东南侧小高岭战斗中,杨根思率领三排打退美军8次进攻,在最后只剩下他一人时,他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年仅2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