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嘉墀“两弹一星”功勋事迹
杨嘉墀“两弹一星”功勋事迹大家知道是什么样的吗?杨嘉墀有什么样的科研成果?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5年杨嘉墀“两弹一星”功勋事迹(通用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杨嘉墀“两弹一星”功勋事迹(精选篇1)
1960年,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向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提出研制热应力加热加载测试系统的任务(即“151任务”)。所里指定杨嘉墀负责总体设计,组建了一个总体室,和其它研究室协同工作。
1962年,杨嘉墀参加由周恩来主持的《中国科学技术十二年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实施工作,提出了以控制计算机为中心的工业化试点项目,参与制定了兰州炼油厂、兰州化工厂和上海发电厂等单位的自动化方案工作,推动了中国电子计算机在过程控制中的应用。
1963年初,国防科委向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下达研制核爆炸试验用测试仪器的任务(即“21号任务”),内容包括火球温度测量仪、冲击波压力测量仪和现场地面振动测量仪等,杨嘉墀负责技术抓总工作。他提出了采用反馈式光电倍增管线路的大量程温度计方案和采用变磁阻式压力传感器的方案。
1965年,杨嘉墀参与了《关于发展中国人造卫星工作的规划方案》的起草和论证工作。这一年也开始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的设计研制。
1966年,参与制订了中国人造卫星十年发展计划。
1968年后,任国防科委五院502所副所长、七机部五院副院长兼502所所长,航天部总工程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航天工业部总工程师。60年代参与制订中国工业自动化仪表、中国自动化科学技术等发展规划和中国人造卫星发展十年规划。
1972年4月,中国科学院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指示,组织了一个中国科学技术代表团访问日本,正处于逆境中的杨嘉墀却被____点名当上团长。
杨嘉墀“两弹一星”功勋事迹(精选篇2)
1947 年,杨嘉墀跨洋求索,先后在美国哈佛大学取得了工程科学与应用物理系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在美国时,他就已经小有名气,用两年时间研制完成的高速模拟机和自动快速记录吸收光谱仪结束了光谱仪手动的历史,被命名为“杨氏仪器”。然而,祖国始终在他的心中占据着最重要的位置。1956 年,新中国向海外留学生发出了召唤令,杨嘉墀热血沸腾,他毅然回绝美国的高薪挽留,在夫人的支持下,义无反顾地变卖了家中的一切,购买了祖国科技事业发展所需要的示波器、电压表、真空管等仪器,带着这些仪器,终于踏上了祖国的土地。
回国后,杨嘉墀参与创建了自动化学科,率先开展了火箭探空特殊仪表等方面的探索性研究工作。1964 年 10 月 16 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测量原子弹核爆炸火球的温度测量仪正是作为技术总负责人的杨嘉墀带领科研人员研发成功的。
1965 年,杨嘉墀参加并领导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姿态测量系统的研制,并担任空间技术分系统设计师,他领导研制的返回式卫星姿态系统使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按预定计划成功回收,达到当时国际先进水平。从此之后,中国航天事业的每一步发展几乎都与杨嘉墀息息相关。我国在 1975 年至 1987 年间成功发射的 10 颗返回式卫星上,使用的都是杨嘉墀主持研制的三轴稳定姿态控制系统。1983 年至 1987 年,杨嘉墀连任两届国际宇航联合会副主席,促进了卫星通信走向国际合作与应用。
杨嘉墀“两弹一星”功勋事迹(精选篇3)
杨嘉墀在回忆录中写道:“1956年,我从美国留学回来,当时正赶上国家制定了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并提出了落实规划的‘四项紧急措施’……我便是作为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参与了筹建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建立自动化技术工具研究室的工作,并担任室主任,与其他一些相应的研究机构一道,率先开展了火箭探空特殊仪表等方面的探索性研究工作。”
1958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创办,杨嘉墀为该校自动化系的建设做了大量的工作。通过对国内工业自动化和仪器仪表的调研,他提出要开展自动化技术,首先要抓仪器仪表和人才培养。
1958年10月,杨嘉墀参加了赵九章为团长的“中国科学院高空大气物理代表团”,赴苏联考察空间科学技术。但在苏方有意拖延下,他们没有参观关键的卫星研制部门及地面试验设备。
回国后,他和其他团员向中国科学院提出从研制探空火箭起步发展中国空间技术的建议。这一建议使中国60年代初期的探空火箭发射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杨嘉墀“两弹一星”功勋事迹(精选篇4)
杨嘉墀,航天技术和自动控制专家,仪器仪表与自动化专家,自动检测学的奠基者。我国自动化学科、中国自动化学会和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的创建人之一,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1919年生于江苏省吴江县(今苏州市吴江区),航天技术和自动控制专家,仪器仪表与自动化专家,自动检测学的奠基者,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于2006年6月11日因病逝世。
当你抬头望向星空的时候,可能会看到一颗名叫“杨嘉墀”的星星。这颗星星将为你讲述一个“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的故事。 “出吴江,学哈佛,归国效力,八十七,做人做事皆楷模;精仪表,掌自动,再领信息,八六三,两弹一星建奇勋。”这是杨嘉墀逝世时,时任嫦娥一号卫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的叶培建送上的一副挽联,它高度概括了杨嘉墀不凡的一生。
新中国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呼唤海外留学生归国效力。祖国的召唤令杨嘉墀热血沸腾。杨嘉墀申请回国,却受到美方的无理阻挠。经过与美方旷日持久的不懈斗争,1956年,杨嘉墀携妻女转道香港,终于回到了阔别已久的祖国。回国前,他义无反顾地变卖了在美国的所有家当,购买了示波器、振荡器、真空管等祖国科技事业发展所需要的仪器。 上世纪50年代末,苏联成功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作为具有深厚理论根基的自动控制专家,杨嘉墀参与筹建了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率先开展了火箭探空特殊仪表等项目的研究。
杨嘉墀“两弹一星”功勋事迹(精选篇5)
21世纪以来,我国相继完成了载人航天、嫦娥探月、火星探测和北斗系统的全球组网。在这一系列“奇迹”的背后,是几代航天人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精神,一步一个脚印把中华民族的航天梦想变为现实。
回溯这段奋斗历程,有一位科学家,归国50年间几乎参与了我国航天事业的每一个重大突破,在每一个关键时刻,他都会高瞻远瞩地及时提出重大建议。“争名当争国家名,计利当计人民利”,这位把“少说多做”刻在了骨子里的科学家,就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863计划”发起者之一杨嘉墀院士。
在我国卫星发展规划中,返回式卫星占有特殊的位置。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杨嘉墀就开始注意跟踪国外空间技术的发展动向,他结合美苏返回式卫星、载人飞船的相关信息,开展了有预见性的卫星控制理论研究。他坚持卫星上天前必须充分进行地面仿真模拟实验,并亲自带队进行了三次大型模拟实验,对姿态控制系统的参数优化和可靠性的验证起到了关键作用,为日后首颗返回式卫星的成功回收奠定了基础。
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于1975年11月26日发射后,也曾遇到过意想不到的惊险场面。杨嘉墀主持研制的“三轴稳定姿态控制系统”是决定卫星能否成功返回的关键所在。卫星入轨后突然出现氮气压力下降过快的紧急状况,如果气压下降是因氮气泄漏引起的话,靠喷气产生反作用力所实现姿态控制的返回式卫星,有可能永远无法回家。在紧急商讨中,多数科学家认为应当让卫星提前返回,“提前回家总比回不来强”。这时,钱学森把目光转向了正在一旁埋头计算的杨嘉墀,想听听他的意见。杨嘉墀用沉稳的语调分析说:“根据我的计算判断,气压降低是地面和外太空的悬殊温差导致,过段时间就会稳定下来,我认为实验可以按原计划继续进行。”一向决策有度的钱学森经过再三思考,果断决定采纳杨嘉墀的意见,让卫星再“飞一会儿”。11月29日,“太空游子”成功着陆,完美履行了杨嘉墀“在轨三天”的设计,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那一天,钱学森对身旁的杨嘉墀说了四个字:“控制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