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一星”杨嘉墀功勋事迹
“两弹一星”杨嘉墀功勋事迹大家了解吗?杨嘉墀为什么能获得这样的荣誉,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两弹一星”杨嘉墀功勋事迹通用(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两弹一星”杨嘉墀功勋事迹【篇1】
1919年7月16日,杨嘉墀出生于江苏吴江。1937年,他考入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随着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上海沦陷,这段惨痛的经历让他下定决心要更加努力地学习知识,希望以科技救国。
1946年,杨嘉墀前往美国芝加哥自动电话生产厂实习,翌年进入哈佛大学工程科学系与应用物理系学习。1949年获得博士学位。
读书期间,杨嘉墀积极参加“留美科协”的各种活动,他们经常聚在一起讨论国内局势的新进展。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传到美国时,杨嘉墀和大多数的爱国留学生一样,感到中国有了新的希望,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到祖国的怀抱,为国效力。但美国政府却以维护国家安全为借口禁止中国留学生回国。归国之路被阻断了,但杨嘉墀那颗炽热的爱国心始终坚定,当时有很多国际友人给他介绍前往其他国家工作的机会,对此,杨嘉墀总是坚定地回复:“我要回中国工作,那里是我的家。”
1950~1955年间,杨嘉墀成功研制出自动记录光谱仪,被专家定为“杨氏仪器”,结束了光谱仪手动的历史,并获得美国专利。
1956年,中国留学生经过不懈斗争,终于争取到回国的正常权利。杨嘉墀和夫人变卖家产,购买了振荡器、真空管等国内急需的设备毅然回国。在离境时,移民局工作人员询问其是否自愿,杨嘉墀理直气壮地大声回答:“是自愿的!”
“两弹一星”杨嘉墀功勋事迹【篇2】
杨嘉墀(1919.7.16—2006.6.11.),空间自动控制专家。生于江苏吴江,194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1947年、1949年先后获美国哈佛大学应用物理系硕士学位、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5年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曾任纽约洛克菲勒医学研究所电子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兼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所长、航天工业部总工程师、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空间委员会副主席、国际宇航联合会副主席、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等。长期从事自动化技术及航天技术的研究工作。参与中国空间技术发展规划的制订,领导和参加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姿态测量系统的研制;担任空间技术分系统设计师,在返回式卫星姿态控制系统方案论证和技术设计中提出一系列先进可行的设计思想。
指导研制原子弹爆炸试验所需检测技术及设备等。联名倡议发展高技术建议(“863”计划)。获198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1985年陈嘉庚信息科学奖、1999年“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等。
21世纪以来,我国相继完成了载人航天、嫦娥探月、火星探测和北斗系统的全球组网。在这一系列“奇迹”的背后,是几代航天人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精神,一步一个脚印把中华民族的航天梦想变为现实。
回溯这段奋斗历程,有一位科学家,归国50年间几乎参与了我国航天事业的每一个重大突破,在每一个关键时刻,他都会高瞻远瞩地及时提出重大建议。“争名当争国家名,计利当计人民利”,这位把“少说多做”刻在了骨子里的科学家,就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863计划”发起者之一杨嘉墀院士。
“两弹一星”杨嘉墀功勋事迹【篇3】
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翌年,____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对于一个正在崛起的国家,拥有自己的人造卫星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中科院立刻组织考察团前往苏联学习航天技术。当时中苏关系已经开始恶化,这次考察并不顺利,杨嘉墀等人并没有接触到核心技术,合作更无从谈起,这让他们彻底认清了科学离不开政治这一现实。经过对比两国国情,杨嘉墀冷静分析后认为现阶段我国并不具备发射人造卫星的工业基础和科技水平,只靠一腔热血是不能让火箭上天的。他建议我国空间事业应该立足于国内现状,坚持自力更生,一步一个脚印,从探空火箭搞起。后来的事实证明,正是由于当时选择了独立自主研发的道路,苏联撤走全部专家后,不仅没有影响我国尖端技术的发展进度,还加快了某些领域前进的步伐。
在中科院提出“以探空火箭练兵,高空物理探测打基础,不断探索卫星发展方向”的发展步骤后,杨嘉墀带领自动化所投身于导弹、原子弹、核潜艇等项目的协同攻关研究任务中,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他主持研制了火箭发动机测量仪表、大型热应力实验设备、核潜艇反应堆控制系统模拟计算装置。在核试验测量仪器的研制过程中,杨嘉墀在几乎无任何资料可供借鉴的情况下,创造性地利用太阳光的能量作为替代,收集了大量实验数据,为整个研制工作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测量仪器记录准确,获得大量实验数据。紧接着,杨嘉墀又带领团队完成了应用于首枚氢弹试验和首次地下核试验测量仪器的研制工作。
1965年,我国重启人造卫星研制计划。为更好地制订发展规划,杨嘉墀通过实地调研和走访征询,掌握了大量一手资料。在全面分析了各类卫星亟须解决的关键技术等问题后,提出了以科学实验卫星为起点,以返回式卫星为重点,全面开展各领域卫星研制工作的发展设想。这一设想为之后中国航天事业的技术发展指明了方向。“东方红一号”研制过程中,杨嘉墀参加了卫星发展规划、技术协调和系统的研制任务。他反复强调卫星要上天,试验设备必须先行的看法,提出相关实验室的建设方案。为解决用来测定姿态的“红外地平仪”低温适应难题,杨嘉墀奔波于北京、上海、长春等地,协调各方力量,统筹攻关,成功攻克这一难关,确保该仪器可以在-100℃至50℃的温度环境中工作。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杨嘉墀领导研制的姿态控制系统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1986年,“原子弹和氢弹的突破与武器化”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自动化所承担的“核爆试验检测技术及设备”作为分项目也同时获奖。对于这一殊荣,杨嘉墀认为“值得庆贺的不仅仅是荣誉的获得,而是这些成果再一次证明了中华民族完全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尖端技术”。
“两弹一星”杨嘉墀功勋事迹【篇4】
1950年,杨嘉墀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已成立,迫切申请回国,但是美方物理阻扰,无奈之下应聘到来到宾夕法尼亚大学生物物理系工作,任副研究员,1954年,被洛克菲勒医学研究所应聘为高级工程师,并成功研制了生物化学的二色光谱仪、视网膜仿真仪。1956年,中国留美学生终于争取到回国的正当权利,杨嘉墀携妻女回到中国,参与了由周恩来总理主持的“中国科学技术十二年发展规划”制定与实施工作,提出以控制计算机为中心的工业试点项目,还参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组建,先后任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室主任、副所长和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所长、副所长。20世纪60年代初,为原子弹顺利引爆,杨嘉墀担任温度、冲击波压力、地面振动测量仪技术总负责人。
1957年,杨嘉墀参与中国自动化学会的筹建工作,同年9月,与清华大学教授钟士模一起参加了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I-FAC)的成立大会。1958年,参加中国科学院高空大气物理代表团,赴苏联考察空间科学技术,回国后和其他团员根据当时中国国情向中国科学院提出从研制探空火箭起步发展中国空间技术的建议被采纳,推动中国60年代初期的探空火箭发射,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1959年,杨嘉墀在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组织力量开展了自动化检测的研究工作,并且成功研制出用于火箭发动机试车的高温压力计、涡轮流量计、晶体加速度计和火焰温度计等仪表。
1960 年,杨嘉墀被指定为负责“热应力加热加载测试系统”的总体设计,经充分论证,杨嘉墀提出了程控前馈加热方案、程控液压加载方案和以半导体晶体管模数转换器为基础的数据处理系统,而且该试验样机于1963年通过了鉴定,圆满完成研制任务。
1962年,杨嘉墀参与中国十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制订工作,提出了以控制计算机为中心的工业自动化试点项目,参与制定了兰州炼油厂、兰州化工厂等单位的自动化方案工作,推动了中国电子计算机在过程控制中的应用,使中国工业过程控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963年初,杨嘉墀负责“核爆炸试验用测试仪器”技术抓总工作,提出了采用反馈式光电倍增管线路的大量程温度计方案和采用变磁阻式压力传感器的方案,该技术于1964年3月完成研制。
1965年,杨嘉墀任人造卫星总体设计组副组长,参与卫星总体方案的讨论和对卫星的姿态控制及姿态测量进行专题论证,经过两个月的工作,杨嘉墀团队提出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总体方案设想,经过深入研究,还提出可采用自动控制实现卫星姿态控制。1965年,杨嘉墀组织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化学所、上海技术物理所、长春光机所等协作攻关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
“两弹一星”杨嘉墀功勋事迹【篇5】
1966年,参与制订了中国人造卫星十年发展计划。
1968年后,任国防科委五院502所副所长、七机部五院副院长兼502所所长,航天部总工程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航天工业部总工程师。60年代参与制订中国工业自动化仪表、中国自动化科学技术等发展规划和中国人造卫星发展十年规划。
1972年4月,中国科学院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指示,组织了一个中国科学技术代表团访问日本,正处于逆境中的杨嘉墀却被____点名当上团长。
1975年11月26日,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太空游子”由“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当时世界上只有美国、苏联掌握卫星收回技术。杨嘉墀主持研制的卫星姿态控制系统将决定这颗卫星能否成功返回。杨嘉墀语出惊人,经他测算,卫星运行三天后收回没有什么问题。一向决策有度的钱学森依据杨嘉墀的判断果断拍板:向中央报告,卫星按原计划三天后返回。
1979年在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第八届空间控制讨论会上,杨嘉墀等人发表了题为《中国近地轨道卫星三轴稳定姿态控制系统》的论文,得到国际同行的好评。
1980年,他率代表团去美国,与美国仪表学会建立了合作关系,其后又与日本测量与控制学会及英国的测量与控制学会等一起在1983年、1985年、1987年、1991年和1992年相继在中国召开了多国仪器仪表学术会议暨展览会。
1983年,杨嘉墀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转任科技委副主任后,查阅并搜集了大量资料,完成了《我国应用卫星成就与效益分析》论文。论文对“七五”期间各种型号卫星所能获得的效益进行了估算(因为有许多效益是间接的),结论是:五年里,中国发射卫星8颗,总投资6亿元,而获得的直接经济效益为4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