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光银治沙事迹简要概括

| 邱妹

石光银治沙事迹简要概括篇1

“沙丘上,你是一棵挺立的树;沙海里,你是一棵顽强的草。40年治沙的坚守实现了人进沙退,40年的抗争依然无怨无悔。你筑起一道道坚不可摧的绿色长城,你是战天斗地的硬汉、肩挑大任的英雄!”这是组委会给2014年“感动陕西人物”获得者石光银的颁奖词。

石光银出生于定边县海子梁乡同心干村疙瘩套自然村。从小在沙窝里长大,饱尝风沙之苦,这一切给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从20岁担任生产队长开始,他便怀着为沙区人民锁住黄沙、拔掉穷根的强烈责任感和坚定的信念,带领群众投身于治沙事业。

1984年初,国家鼓励个人承包治沙的政策出台后,石光银和海子梁乡政府签订承包治沙3000亩的合同,成为我市个人承包治沙造林的第一人。为筹集买树苗的钱,他不顾妻子哭闹阻拦,把全家赖以生存的84只羊和1头骡子赶到集贸市场卖掉。在他的不懈努力下,3000亩荒沙地最终全部栽上了树苗,成活率达87%,同心干村出现了第一片绿洲。

1985年,他又承包了5.8万亩荒沙,开始对6000亩狼窝沙进行治理。在“上面太阳晒、下面沙子烤、饿了啃干馍、渴了喝冷水”的艰苦条件下,他带领100多人“三战”狼窝沙,实现了荒漠变绿洲的梦想。到1990年,5.8万亩荒沙全部得到治理。

2008年,他的儿子为了治沙事业牺牲。面对这一沉重打击,他克服内心的痛苦,依然挑起治沙造林的重担,虽已年近七旬,但仍带领群众奋战在治沙造林的第一线。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石光银带领群众治理荒沙、碱滩近30万亩,累计植树4000多万株(丛),在毛乌素沙漠南缘,营造了百余里长、几十里宽的绿色生态屏障,使同心干等周边10多个村庄从此远离了黄沙的侵扰。

石光银先后被中、省、市、县30多次授予劳动模范、治沙英雄、优秀共产党员、共产党员标兵、致富能手等荣誉称号;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授予“世界优秀林农奖”和“世界林农杰出奖”,两次被邀出席联合国国际防治荒漠化会议,并在会上介绍治沙经验;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为了使治沙长久地坚持下去,石光银成立了全国第一个“联合农户治沙”的农民治沙公司。公司依托“治理荒沙,开发利用荒沙”的总体发展战略,走“公司+农户+基地”的路子,把治沙与致富紧密结合起来,先后办起了良种奶牛养殖场、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樟子松育苗基地等10多个经济实体。如今的治沙公司,固定资产达7447万元,林木价值达1.2亿元,年收入800多万元。治沙公司在取得自身发展的同时,不忘帮扶困难群众,造福当地百姓。多年来,公司在定边县定边镇十里沙建起了移民新村,帮助村民植树造林、种菜种粮,发展养殖业。2002年,公司投资100多万元建起希望小学。2004年,垫资500多万元,修通定边县城至海子梁乡35公里长的砂石公路。2006年为十里沙移民村捐款30万元,改土1000亩,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石光银用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诠释着一个普通农民的勤劳淳朴和家国情怀,传播和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他的精神鼓舞和事迹感召下,定边县先后涌现出杜芳秀、王志兰等一批积极投身于治沙造林事业的治沙造林户,掀起了定边县治沙造林、共同致富的热潮。

“生命不息、治沙不止”,这8个字是对石光银治沙造林事业奉献一生的最好诠释。

石光银治沙事迹简要概括篇2

石光银是全国人大代表,“七一”勋章获得者,陕西石光银治沙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环资工委委员。石光银出生在毛乌素沙漠南缘的定边县原海子梁乡同心干圪塔套村。他还记得,童年时,飞沙走石是他们那里的常态,一场场风沙过后,庄稼、房屋都被沙子给淹埋了。

因为风沙危害,大家被迫搬家是常事。“从我父辈手上我们就搬了九次家,老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石光银说。

石光银7岁那年的一天,和邻家一个5岁的男孩在野外放牲口时,遭遇了沙尘暴袭击,石光银被沙尘暴刮出了三十多里。三天后,父亲找到了他,但那个同行的小伙伴却被沙尘暴给吞噬了。这是当年毛乌素沙漠“沙进人退”景象的真实写照,正是这一经历,让石光银立誓长大后一定要制服“沙魔”。

长大后,石光银践行了自己7岁时许下的诺言——治沙。这一坚持,就是40多年。

治了一辈子沙,石光银遇到了很多困难。印象最深的是承包治理集体荒沙地3000亩时,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买树苗资金不足。石光银带头卖掉了自己家赖以生存的84只羊和一头骡子,其他6个治沙伙伴也卖掉了自家的家畜,才凑够了买树苗的钱。

三战狼窝沙的时候,两战两败的巨大打击,严重地挫伤了治沙人的积极性。但每次遇到困难时,石光银都会想到被沙子吞噬的小伙伴,更会想到那些因为风沙艰苦生活的老百姓。风蚀沙埋,他们连基本的生存和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所以必须得治沙,只有治住沙子,才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沙漠治理任重道远,黄沙中求绿求富更要久久为功。那么石光银下一步有什么打算呢?对于会上红星新闻记者提出的问题,石光银再次强调“不忘初心”。获得“七一勋章”后,石光银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回来以后,为了更好地发展十里沙村盛名合作社养殖业,他联合村合作社新建牛棚、青储坑,现已基本完工,冬季需要的青储饲料也储备好了。石光银说,今后要继续把林分质量比较薄弱的林地进行二次造林,防止二次沙化。

变化是显而易见的。生态状况得到了根本改变,林草长起来了,风变小了,沙固定了,沙区人民变富了。过去,沙区老百姓种植的都是单一的农作物,年人均产量仅有不到400斤,人均年收入200—300元。2002年以来,沙区人均占有粮年年在1000公斤以上,人均年纯收入上万元。

这让石光银感到,今后更要将治沙与治富、乡村振兴相结合,还要在林地内创造更大的价值,让周边的老百姓日子过得再好一点。

“对我而言,生命不息,治沙不止,只要我还有一口气,我就要将治沙进行到底,因为作为一名人大代表、一名老共产党员,我更要履好职,继续发扬好老黄牛精神。”

石光银治沙事迹简要概括篇3

【风沙之苦填满儿时记忆】

一场盛夏的雨洗净了陕西定边县的天空,石光银带着孙子石健阳走在自己亲手栽下的樟子松林带间,分辨不清的鸟鸣奏响清晨的狂欢,松针仍旧挂着前夜的雨滴……眼前这片6000多亩的绿洲有个令人生畏的名字——“狼窝沙”。30多年前,这里的自然环境和它的名字一样险恶,沙丘纵横,狂风肆虐,流沙随时都能威胁人的生存空间。

生于毛乌素沙漠南缘的石光银自小吃尽了风沙的苦,“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四季黄沙漫天成为当地群众的梦魇。为了躲避流沙侵害,石光银的父亲曾举家搬迁9次。

【不治沙,就会一直穷下去】

风沙填满了石光银的童年记忆,成为那个年代定边人难言的苦楚,“地炕烂草棚,四季冒黄风,糠菜填肚皮,十户九家穷”,这是当时毛乌素沙地边缘群众生活的真实写照。“一阵风刮过来,沙子就上了房梁,昨天还高高的麦子被埋得什么也不剩了,那样的环境一亩地只能产一二百斤粮。”石光银回忆道。

当地资料显示,在1949年前的100年间,榆林沙区已有210万亩农田、牧场被流沙吞没,剩下的145万亩农田也被沙丘包围,1949年6月时,榆林林草覆盖率仅有1.8%。

沙进人退局面持续恶化,连片的“不毛之地”严重制约当地群众生产生活,“不给大家把沙治住,这个地方的穷根儿就拔不了,我那个时候下定决心,以后就干治沙这一件事。”石光银说。

【“砸锅卖铁也要把沙子治住”】

至暗时刻,往往有勇士前行。

当选海子梁公社圪塔套村小队长后,石光银带领群众植树造林,经过三年苦战,成功造林1.4万亩,使海子梁有了第一片绿洲。

1984年,石光银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农民股份治沙公司——新兴林牧场,承包荒沙3000多亩,卖掉了家里的84只羊和一头骡子,带上几户村民干起了战天斗地的治沙事业。天公作美,这一年的雨水给石光银帮了大忙,栽下的树苗成活率很高。

喜人的变化鼓舞了石光银的斗志。1985年,他再次立下军令状,要承包治理5万余亩荒沙。站在一望无际的沙海边,不少人担心他的诺言难以实现,这里何曾见过一棵树?可是话已经说出口,不干不行,乡亲们口中的那个“石疯子”翻身骑上骡子,裹着草籽走进沙窝窝。

【苦战“狼窝沙”】

在承包的沙地中,占地6000多亩的“狼窝沙”最难驯服,这里沙梁挨着沙梁,常年大风不断。1986年,石光银领着上百号人,在“狼窝沙”一扎就是几十天。饿了就掰块玉米馍,渴了就舀点沙糊糊水,困了就在茅草庵子眯一觉,树苗全靠人一捆一捆背进沙窝,而几场大风过后,刚栽的树苗几乎全部被毁。

因为缺乏经验,头两年栽下的树苗成活率不到30%,苦没少吃,树却不见活多少。“当时很多人都不干了,我想治沙不能蛮干,于是就跑去问专家,看看人家怎么种树。”石光银说。问了林业专家后石光银才知道之前的治沙方法并不科学,只有乔木、灌木结合栽种才能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

第三年春天,石光银带着群众再战“狼窝沙”,借助“障蔽治沙法”搭设了800余公里的沙障,凶猛的流沙终于得以巩固,九成树苗都活了下来。

【生态好了,致富就有奔头了】

“狼窝沙”的名字留了下来,和石光银栽下的树一起成为那段岁月的见证。

如今,这里成了毛乌素沙漠边缘牢固的生态屏障。30多年间,石光银在25万亩荒沙、碱滩上植树5300多万株(丛),反复造林面积达35万亩,彻底改变了当地“沙进人退”的历史。

漫步林间,脚下的沙土柔软湿润。石光银蹲下来,搓起一把青苔,乐呵呵地科普道:“这就是植被良好的表现,就是这个东西把沙子变成了土,沙子才不会流动。”

固沙,已是一个久远的话题。生态恢复,成了石光银永恒的梦想。

进入新世纪之后,石光银意识到当年栽种的灌木林寿命短、经济价值小、观赏性差,粗放造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不够显著,低产林改造成为他新的计划,通过不断改良,以樟子松为主的优质树种已达100多万株。“林子的生态效益好了,经济效益就上来了,致富不再是一句空话。”石光银说。

如今,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治沙公司仍在探索林下经济发展的前景,按照“治理荒沙,开发利用荒沙”的发展战略,走“公司+农户+基地”的路子,把治沙与致富紧密结合起来。在他的带动下,当地先后开办百头肉牛示范牧场、3000吨安全饲料加工厂、千亩樟子松育苗基地、千亩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千亩辣椒种植基地和5万亩生态林等十多项经济实体,惠及农户1000多户,使沙区群众年人均收入过万元。

【治沙造林的事业需要一代一代传承】

“种树和培养娃娃是一样的,要精心呵护才能成材。”树荫下,石光银悉心地把造林的经验一点一点传给孙子石健阳。他攒了多半辈子的心得成为孙子学习林业知识的“传家宝”,25岁的石健阳高中毕业后选择了林业技术专业,已成长为懂得林业科技的第三代治沙人。

“作为一名年轻党员,我想把学到的林草专业知识和高新技术带回这片土地,不光要把生态变好,还要发展好林下经济产业链。”石健阳说。

爷孙俩并肩,那片沙地,已经草木繁盛;那股干劲,在年轻的血液里更加炽热。

石光银治沙事迹简要概括篇4

6月29日上午10时,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七一勋章”颁授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今年是“七一勋章”首次颁授,共产生29名“七一勋章”获得者。来自榆林的治沙英雄石光银是我省唯一的“七一勋章”获得者。

石光银,1973年7月入党,陕西定边人,陕西省定边县定边街道十里沙村党总支原书记,陕西石光银治沙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他与荒沙碱滩不屈抗争40多年,在毛乌素沙漠南缘营造一条长百余里的绿色长城,改变当地“沙进人退”的恶劣环境。他将治沙与致富相结合,按照“公司+农户+基地”的新模式帮助沙区群众脱贫致富,曾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治沙英雄”等称号。

颁授仪式结束后,石光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七一勋章”对自己既是一种荣誉和肯定,更是对今后工作的鼓励和指引。“我感到很荣幸、很激动,同时深刻认识到肩上责任重大。我会时刻提醒自己,一心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他说。

石光银表示,陕西人民用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取得今天的治沙成果,自己要尽最大的努力,持续巩固来之不易的治沙造林成果,让黄土地变得更绿更美。

石光银治沙事迹简要概括篇5

虽已过去一年时间,可回忆起去年6月29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的情形时,全国治沙英雄石光银的内心依然澎湃。

去年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因为坚持一辈子投身治沙事业,石光银被授予“七一勋章”。“取得如今的治沙成果不容易,我会时刻提醒自己一心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尽最大努力,让黄土地变得更绿更美。”石光银如是说。

6月的陕北大地已是一片绿色,望着眼前茁壮成长的成片樟子松,已经70岁的石光银心中感慨万千:“我常常说,生命不息,治沙不止。人这一辈子非常短暂,只要把一件事干成了,这辈子就算没白活!”

出生于毛乌素沙地南缘榆林市定边县原海子梁乡的石光银,打小就立下了治服“沙魔”的誓言,而他的一生也都在与沙漠作斗争。用石光银自己的话说,他这辈子就只干了一件事——治住沙子。

多年来,石光银带领乡亲们历经千辛万苦,在25万亩荒沙、碱滩上种活了5300多万株(丛)乔灌木,在毛乌素沙地南缘筑起一条长百余里的“绿色长城”。

作为“七一勋章”获得者,石光银的人生使命不仅是要将绿色留在沙地,更要将幸福生活带给当地百姓。“当年群众跟着我不计成本地治沙,就是因为完全信任我,现在我更不能辜负群众对我的信任。”石光银说。

在早期治沙过程中,石光银带领大家种植的大都是生长较快的植物,但这些植物缺乏经济效益。现在到了复种的时候,向沙漠要经济效益就成了他工作的重点。

为了向沙地要经济效益,为了让村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每年一开春,石光银都坚持到全国各地考察树种,调研学习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先进经验。

经过几年摸索,石光银及其团队通过“公司+农户+基地”经营模式,带领群众大力发展林草经济和畜牧产业,先后办起了林场、肉牛示范牧场、饲料加工厂、技术培训中心、蔬菜大棚等10多项经济实体,村民收入连年增加。

为了让村民有更多获得感,石光银的治沙公司还帮助村民进行土壤改造。目前,村里一共建起132座大棚。石光银所在的治沙公司一次性投资了48万元。在家门口,村民每年还能就近为治沙公司提供劳务服务。“家里农活儿不忙的时候,我和家人帮治沙公司栽树,一年劳务收入能有1万元。”村民杨树华说。

近年来,总有人劝说石光银该歇一歇了。虽然已卸任榆林市定边县十里沙村党总支书记一职,但他从未想过要停下治沙的脚步。近年来,石光银开展了二次植树造林和低产林改造,栽种了以樟子松为主的优质树种100多万株,面积已达5万亩。

回首过往,石光银一直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对党和人民的誓言。“爷爷一直忠于党,忠于人民,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在他身上我看到了一名优秀共产党人的品格。”石光银的孙子石健阳在大学时期就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现在他已经是一名共产党员。

如今,石健阳这名年轻的共产党员跟随着爷爷的步伐,带领乡亲们努力把生态搞好,奔向更加美好的生活。

33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