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优秀道德模范奖事迹

| 文凤

道德——是一种文明的体现,是社会中自然而然形成的一个行为规范,是获得别人信任的一个标准。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优秀道德模范奖事迹,希望大家喜欢!

关于优秀道德模范奖事迹篇1

吴恒忠,男,汉族,1946年5月生,重庆市潼南县花岩镇龙怀村村民。

儿子车祸去世后,吴恒忠忍着老年丧子之痛,上山开荒种粮,日夜辛劳,节衣缩食,替子还债15万余元。由于长年劳累,自己却落下一身病,但他仍在实现自己的诺言。

生活在一个贫困的小山村的吴恒忠,曾经是一名军人,身材不高却精神矍铄。2001年,儿子吴君自立门户,没过多久因家庭贫困,儿媳丢下不满周岁的孩子,离开了这个家。为了养大孩子,吴君借钱买了辆货车跑运输,却不幸于2003年因车祸去世,留下了一个4岁的孩子和19万元的债务。

儿子走了,吴恒忠没有沉浸在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中,而是很快擦干眼泪,主动扛下儿子那19万元的债务。儿子下葬那天,他在儿子坟前哭着说:“你放心,你的债,我来还,孩子,我来养。”为了这个承诺,吴恒忠的生活彻底变了样。面对亡子欠账,吴恒忠老爹不躲不藏。他拿着写满了借钱人的姓名和金额的账本,一户一户上门向债主承诺:“人死账不能了,请你们放心,我一定想办法把儿子欠的债还清,决不赖账。”债主们的顾虑打消了,可19万元的债务,对于吴恒忠来说,无疑是个天文数字。

吴恒忠家里还有残疾的妻子和年幼的孙子,他无法外出打工,就只能种地,他将山上的撂荒地都开垦出来,一个人耕种了52亩地,成为当地种粮大户。只要有了一点积蓄,他就拿去还债。“吴君以前借了我3万元钱,他父亲都来还了8次了,最多一次还了3000元,最少一次只有500元。”债主陈维文说,他不忍心看老人家这样辛苦,曾多次主动说不要还了,可吴恒忠总说:“借了钱就一定要还,再说,我答应了我儿子的。”吴恒忠专门有个还债本,上面详细记载了还账的情况,生怕少还、错还别人一笔钱。

就这样,10年来,吴恒忠靠自己勤劳的双手为儿子还债15万多元,将孙子送进了技校,而他自己平时却连肉都舍不得吃,一家人穿的衣服都是别人送的。现在,债即将还完,吴恒忠却因长期过度劳累落下一身的病,特别是腰椎间盘突出,让他下地干活就痛得直不起腰,可他咬牙忍受着,因为他答应过儿子,答应过债主。

他的事迹感染了很多人,也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加拿大华侨徐女士从《多伦多周刊》上看到吴恒忠的事迹后,汇来了800元加币,还来信表示要认吴老爹为亲人。“今生不欠来生账,子债父还道德高。诚信老爹吴恒忠,信义无价美名扬。”这是当地百姓对吴爹的由衷赞叹。

吴恒忠荣获“重庆好人”、重庆市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关于优秀道德模范奖事迹篇2

“蒲公英精神”是一种超越常人的精神能力,他们能够为社会充满正能量,他们能够用微小的力量、平凡的工作感动无数人,他们都具有的一种精神叫做:“蒲公英精神”。

道德模范不是高高在上的道德“神仙”,不是“高大全”式的遥不可及,他们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他们的善行义举就体现在自身的日常生活中。在此次表彰活动中,我们不仅感动于道德模范的个人魅力,也体会到了他们的“蒲公英”精神——借着评选表彰的微风,把美德的“种子”播散进每一个普通人心中,让更多“草根”加入到“英雄”的群体中。

刘洪安当选为“诚实守信模范”其实就是在为一个群体“代言”。去年5月“油条哥”刘洪安以拒绝使用复炸油、诚信经营的事迹迅速“蹿红”后,全国各地相继涌现拒用复炸油的“油条哥”、“油条姐”。社会赋予“油条哥”群体的是一种诚信、包容、大爱的精神,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的集中体现。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既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食品安全问题频出除了市场经济本身存在的漏洞和监管不力的外因之外,更重要的内因是生产经营者的诚信失范。在这一背景下,推广经营有道的道德模范,尤其是像“油条哥”心中想着老百姓、为食品安全贡献力量、积极奉献的经营者,不仅仅是道德层面的需求,更是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有益补充。

一花以来万花开。一名道德模范“站”起来,就是一本鲜活的教科书,会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变得具体生动。一名道德模范“亮”起来,就是在社会上竖起一面旗帜、一个标杆,就是在群众中确立起一种正确价值导向。这些道德模范作为时代的先锋、社会的脊梁、群众的楷模,以蒲公英的微弱之力落地生根,润物无声的发挥着榜样的力量。

关于优秀道德模范奖事迹篇3

面对别人的称赞,她总是淡淡地说:“我只是在尽儿媳、妻子、母亲的责任,我只是在做对得起自己良心的事而已。”知道她的人都说:她是孝媳、是贤妻、是良母,她在用自己的言行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公婆说:“有好儿不如有个好媳妇”。 1985年,22岁的龙__带着女孩的纯真走进了这个家庭,20多年来,她默默地为这个家任劳任怨地奉献着。如今龙__的公婆已经双双80多岁,行动不便的他们都表示有这个儿媳,他们很幸福,晚年过的很安乐。龙__的丈夫经常在外应酬,对于龙__的公婆来说,龙__已经比那个亲生骨肉的儿子还亲。每天忙完店里生意后无论多忙多累龙__总是要给他们煮好饭菜,开开心心的一起吃饭,陪他们聊天。服侍两位老人家洗漱也是她夜晚最首要的事,总是要等两位老人进入梦乡后,她才开始忙自己的事。

丈夫说:“她的支持是我努力拼搏的动力”。

丈夫经常在外应酬,龙__了解丈夫、理解丈夫,为了支持丈夫做生意,她承揽了全部家务,服侍老人、照顾小孩的重担她也默默的一肩扛下。为了这个家,这么多年她中午从不睡午觉,晚上忙到11点多。为了让丈夫安心在外工作,公公病了,自己颈椎疼的厉害,她都一个人扛着,从来不告诉丈夫,好让他安心工作。

儿子女儿说:“妈妈是我最好的老师”。

作为共产党员的她,龙__深深懂得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子女。儿子、女儿从小到大,她没有过多的唠叨,也没有空洞的说教,而是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去影响孩子们。在她的影响下,孩子们小小年纪就充满孝心、爱心、上进心。每次买了儿子最喜欢吃的东西,儿子总是先拿给爷爷奶奶吃,爷爷奶奶不吃就硬往他们嘴里填。孩子们从懂事起就帮妈妈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他们懂得妈妈的辛苦。在他们心里,妈妈不仅是母亲,也如父亲,俨然如一位老师、一位学习的榜样。

村民们说:“她是我们的亲人”。

龙__开店多年来,她把村民当作自己的兄弟姐妹,无论谁有困难她都毫不犹豫地去帮助。妇女、儿童、老人等弱势群体从来都是她最关注的对象。村民们都说:“她待我们真的如亲人一样,她总是能温暖我们的心”。

龙__对长辈孝心对晚辈爱护更赢得了村民们广泛赞誉,龙__总是说:“我只是个普通人,做的也只是每个儿女都应该做的份内事,只要能让老人们欢喜,公公婆婆早日康复,这就是我最大满足和愿望”。

关于优秀道德模范奖事迹篇4

__X,女,现年45岁,1992年1月参加工作,现任____X副总经理。该同志参加工作22年一直从事酒店服务工作。从一名只有书本知识的学生成长为服务工作的一线骨干,从一名普普通通的服务员成长为酒店一名合格的管理人员。从餐饮、客房服务的岗位到酒店总经理岗位,始终坚持尽职尽责、任劳任怨,用对工作的那份爱心,那股干劲,那份执着,那份热情,赢得了广大宾客的好评,树立良好的丰碑和典范。

二十多年来,始终坚守在一线岗位,以负责的工作态度,娴熟的业务技能,从容面对一次次困难与挑战,诠释着服务的真谛,实现了自我的超越。带领部门女工撑起了酒店服务工作的半边天。自参加工作以来,先后被选为贵州黄果树旅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工会女工委员,连续三年被黄果树管委会、黄果树旅游集团公司授予黄果树瀑布节先进个人奖,还曾获得安顺地区旅游服务技能大赛三等奖,并多次带领员工参加全国及全省各地服务技能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

一、爱岗敬业,情系工作,恪尽职守顾大局。

自参加工作以来,在餐饮部基层一线当过服务员、领班,主管。在工作中,无论干什么,都坚持一个原则——认真负责,踏实苦干。对待客人,耐心热情;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对待问题,积极应对;对待难点,从不回避;从 1

而使自己的工作多次赢得上级的表彰,取得领导的信任,得到同志们的赞许。作为一名服务人员,苦练业务技能,学习业务知识,以一个服务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多次参加各项重大接待,并获得各级领导和八方客人的好评。

由于在工作中表现突出,先后担任__X副经理、__X餐饮部经理、__X客房部经理、__X前厅部经理、____副总经理。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在业务上精益求精,在生活中关心员工,团结同志。对工作中不懂的问题向领导前辈虚心求教,以此来提高自身管理水平。还多次圆满完成了接待多个国家的总统和使团,国内的国家级、省级领导的重大接待任务,为______X,甚至是贵州省赢得了宝贵荣誉。

二、热心服务、努力学习,开拓经营,发展增收渠道。

在餐饮部担任经理期间,带领餐饮部全体员工努力工作、积极向上,给客人提供更为贴切周到的服务环境,连续三年完成瀑布节重要接待。2007年干部交流调换到客房部担任客房部经理,在此期间认真学习了ISO9001和ISO14001两个管理体系的论证,并运用在实际工作,努力实现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并以创建AAAAA级旅游景区为标准来要求,提高工作效率。2012年5月____开荒,身先士卒,与其他酒店管理人员一起,带领所有基层员工奋战在第一线,在短短十三天内将满目疮痍的__X酒店主体建筑群落开荒成了焕然一新的别墅群。

三、乐于奉献,关心员工,提高凝聚力。

在生活中,关心同事,尤其是家在外地的服务人员。对有困难的职工,主动向前,主动张罗,出钱出力积极协调解决,被员工贴心的誉为“知心大姐”。

在工作中,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帮助员工提高自身业务技能和思想觉悟,平易近人,带领员工冲锋在前;勤监督、勤检查,热情主动的指出员工工作中的问题,并且帮助其及时改正,直到圆满解决;经常陪着员工练习业务技能,提高工作技巧。

在其辛勤努力下,提高了队伍的凝聚力,打造了一支战斗力强的队伍,多次获得领导的好评和信任,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各项国家级、省部级重要接待。

四、奉行孝道,为人尽孝,为国尽忠。

在生活中,家庭和睦,孝敬老人,夫妻恩爱,关怀子女。

2004年婆婆卧病在床,作为儿媳妇,她始终不抛弃不放弃,每天都是在都单位、家、医院三点一线的往返。时常给婆婆翻翻身,擦擦背,测试饮用、梳洗水温,送饭送菜,陪老人聊天解闷。时常拖着疲惫的身躯往返于医院和单位,照顾婆婆起居饮食,屙屎屙尿,一如既往的,无怨无悔。

婆婆逝世后,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2008年丈夫突然去世,丢下了年仅10岁的女儿和未婚的小叔子。在整理好沉痛的心情后,一个人肩负着家庭的重担,每月微薄的工资收入除了抚养女儿,还要照顾小叔子。

所谓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她的尽孝行善,为女儿的健康成长树立了典范,做出了榜样。女儿积极向上,贴心懂事,勤奋刻苦,成绩优异。

正是她的孝心和爱心造就了一个温馨和谐,积极向上的家庭,为社会的和谐,单位的和谐树立了良好的丰碑。

在工作中,承上启下,领会传达各项方针政策,监督检查各项工作和思想动态。每天早来晚走放弃节假日一心扑在工作上,舍小家顾大家事必躬亲。严格坚持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的原则始终保持高度负责,不断加强自己的思想觉悟,认真学习各项服务技能和管理技巧,不断的总结在工作中出现的`失误与不足,不断丰富完善自身的工作方法,用奋斗去推动工作的开展,依靠自己的积极工作去开创局面。严格按规范管理,提倡高效率的工作作风。

为人尽孝,为国尽忠,名副其实的巾帼女杰。

鉴于此,我单位推荐该同志为“明礼知耻,崇德向善”行业道德标兵。

关于优秀道德模范奖事迹篇5

张桂梅,女,52岁,满族,中共党员,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民族中学教师。

张桂梅自幼丧母,由姐姐抚养长大。正是有感于自己的成长经历,她才使自己变成了83名孤儿的“妈妈”。

1995年,丈夫因患胃癌去世,孤身一人的张桂梅从大理市调入华坪县民族中学任教。张桂梅一边教书,一边忙着筹办儿童之家,她要让孤儿们有一个温暖的家。2001年,她开办了华坪儿童之家并任院长,先后收养了83个孤儿。她每天往返于华坪民中与儿童之家,用自己细腻的母爱,耐心培养与孩子们的感情,细心照顾他们的生活,把母爱给了这些失去父母的孩子们。来自多个民族的83个孩子把儿童之家当成了自己真正的家,在这里幸福、快乐地生活和学习。孩子们无不对自己的“妈妈”充满感恩之情。为了弥补资金不足,也为了让孩子们体味生活的不易,张桂梅领着孩子们上街卖过布娃娃、鞋子。经费紧张、不时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这都没有阻挡张桂梅把儿童之家办下去、办得更好的决心。她把社会各界给自己看病的捐款和各级党委、政府发给自己的奖金全部转捐给了学校,用来修建校舍、资助贫困学生。10余年来累计捐款近60万元,但她个人户头上却没有一分钱。

在多年的教育中,张桂梅深刻认识到“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她要努力用知识改变女童们的人生轨迹。在她连续5年的多方奔走和不懈努力下,2008年9月1日,凝聚着张桂梅爱心的丽江华坪女子高中正式开学。第一批入学的100名学生,全部是山区少数民族贫困生。张桂梅从对学生的爱心教育、感恩教育入手,在教学中引入体验教育的内容,使学生真切、深刻地感受到全社会的关爱,教育她们要从内心鞭策自己,用实际行动来回报社会。作为一项爱心工程,丽江华坪女子高中帮助越来越多的山区贫困女孩圆了上学梦。

张桂梅先后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十佳师德标兵、全国十大女杰、全国百名优秀母亲、全国十佳知识女性、云南省优秀共产党员;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云南省首届兴滇人才奖、云岭先锋奖章。

35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