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家庭事迹夫妻
抗疫家庭事迹夫妻篇1
__X老人的家庭是一个多民族家庭,是一个满、汉、蒙三个民族结合在一起的家庭,一个四世同堂的家庭。几十年来,这个家庭中的所有成员都互敬互爱、相处和睦、共同营造着美好生活。__X老人本本分分做事,踏踏实实做人,用自己的身体力行教育子女,让他们都能够真诚做人、做事,给予了这个家庭宝贵的精神财富。
__X老人今年七十七岁,已逾古稀之年,她于一九四五年出生于喀喇沁旗王爷府,她的父母都是满族,她是家里的独生女,是爸妈的掌上明珠。她从妈妈那里听到了很多关于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也是从那时开始小小的她意识到中国共产党是真正为老百姓做事的人,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
一九五九年开始了为期三年的大饥荒,那时__X16岁,她们迫于生活举家搬迁到宝日勿苏镇吉林嘎查。她在大板二中就读期间,在一次篮球比赛中不慎扭伤了脚,由于当时农村的医疗条件很差,她的病越来越重,一直到不能行走,瘫痪在床,钱花光了,父母看见她痛苦的样子急得团团转,__X心灰意冷也没有治疗的欲望,几次轻生不成后只想盼着早点结束余生。1964年,四清运动时,工作人员到__X家中看望她,还为她请来了医疗队,最后确诊她的病症是骨结核。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社会各界伸出了援手,纷纷筹钱将__X送去了赤峰盟医院治疗。尽管在医院治疗了一年,但因为__X的病情拖得时间太长,病治好了却落下了残疾。__X刚刚燃起的希望又破灭了,无奈,无奈……但是她对自己说:面对现实吧,理想虽然落空,但不能辜负那些让她更好活下去的善意。
在部分人的观念中一直存在“男子为贵”的陈旧思想,认为养儿才能防老,而女儿只是泼出去的水,早晚是别人家的人。__X却不这么认为,她觉得女儿当自强,只要能力强,女儿也可以成为家庭的顶梁柱。从此以后,__X家起早贪黑的种100多亩地,养70多只羊,顶起了家里的半边天。她25岁结婚,她是满族,丈夫是汉族,__X的丈夫是个朴实的庄稼人,也是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虽没什么文化,但是个有名的劳动能手,同时丈夫也对她的父母也关心备至,村里人都对他有很高的评价。
__X家是个三民族四世同堂的大家庭,民族的不同,导致生活习惯也不同,生活观念上的分歧多多少少的会给彼此的生活带来影响,但是她们彼此协调,探索出了和谐友爱的生活模式。
__X的父亲晚年多病,73岁瘫痪在床,在三年多的时间里,她的儿子、儿媳妇都争着抢着侍候老人,子女们细心照顾,让老人安详地度过了最后的时光。20__年__X母亲突然脑出血,抢救无效去世。孩子们主张要好好的办后事,但__X坚持厚养薄葬,拒绝了这个要求。
__X的儿媳妇懂事又贤惠,自从嫁到她家以后,十年如一日的承担着照顾家庭的重担。__X的腿有骨结核和类风湿等疾病,干不了重活,儿媳在照顾孩子的同时也悉心照顾__X老人,她与邻居也相处和睦。__X的儿子热心助人,谁有困难他都热心帮助,即便损害自己的利益也会帮助他人。这些年来儿媳与小姑子相处也很融洽,她们相处的就像亲姐妹一样,从没红过脸生过气,结婚时哥嫂给__X的女儿置办了丰厚的嫁妆,每次姑娘女婿外孙回来了__X也都一视同仁、热情招待。
20__年,__X家庭荣获了宝日勿苏镇民族团结模范的光荣称号。大家都感到很骄傲,__X老人说她没有过高的追求,只希望她的儿女们能够永远相亲相爱、善良团结。
抗疫家庭事迹夫妻篇2
家就像根,永远是树叶的归宿;家就像陈酿,包含了更多的宽容理解。家更是一份责任担当,因为有了温馨的港湾,生命中的每一个日子,都变得幸福美满。王军同志的家庭是一个三口之家,20多年来夫妻和睦、相敬如宾、孝敬老人,善待邻里,乐于助人、勤俭节约。用平凡生活的点点滴滴诠释家与爱的真谛。
一、抗击疫情,爱岗敬业
“赤心事上,忧国如家”。王军同志不仅是天津市西青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一名党员干部,而且也是西藏昌都市卡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援藏干部,他坚持党的各项原则,严格遵纪守法,忠诚社会主义事业,参加工作三十多年来,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努力工作,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在疫情暴发期间,他不辞辛劳,远离家乡,离开家人,迅速进入战斗角色,他毅然选择了舍小家顾大家,主动放弃春节假期,挺身而出,克服着高原缺氧,身体不适等种种困难,无怨无悔的投入到昌都市卡若区的疫情防控战斗中。
从大年初一至今,他始终坚守在工作岗位,不分昼夜奋战在防控一线,主动参加返回西藏昌都人员的排查、社区防控、疫情期间宾馆、工地复工、学校复学的防控指导工作,多次进入发热门诊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这里本来就缺氧,又要带上口罩,每次工作20分钟左右他就会觉得喘不上气来,都要休息一段时间才能继续工作。他一直处于高强度、高负荷运转状态,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务工作者奉献精神。
由于劳累过度,王军同志患上了严重的肺感染,当地领导和同事们多次告诫他在高原患上肺感染的危险性,劝他休息,可他却利用休息时间输液治疗。依就活跃在防控一线,他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援藏的真正意义、用担当作为给援藏增光添彩,彰显出新时期共产党员的先进本色,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砥砺奋进践初心、不负韶华担当使命的实际行动呵护卡若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妻子既是事业的好帮手,又是家庭的贤内助。长期以来,王军同志的妻子全力支持他的援藏工作,承担起家里的大事小情,把家庭生活安排的井井有条,做好侍奉老人、教导孩子、料理家务等后勤工作。而王军同志的妻子也是一名医务工作人员,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她怀揣着“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信念,坚守在岗位上,准备时刻支援武汉,在奋斗中展现“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别样风采,在奔跑中书写“巾帼不让须眉”的时代华章。
二、家庭和睦,团结邻里
作为援藏干部的家属,家人更多的是自豪,但也存在实际的困难:王军同志的父母已年迈,父亲眼睛失明,生活中需要有人照料,但是藏区的疫情工作更需要他,他把照顾老人的重担交付给了妻子和女儿,马不停蹄的回到了藏区。她们遵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克服自身工作困难,照拂好家庭和老人日常起居、端饭递水,洗脸抹汗,嘘寒问暖、尽责尽孝,将老人照顾的无微不至。同时,在精神生活上给老人家体贴和安慰,积极创造条件让他们享受到晚年之福的乐趣,共同建造了一个温馨、和谐、向上的文明家庭。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真心待人”是王军同志一家的处事态度,与邻居能够做到和睦相处。在邻居们有困难时,皆会伸出援助之手,热心帮助,王军同志一家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为需要帮助人们奉献一点力量,用实际行动为和谐社会的创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勤俭持家、崇尚环保
“成由勤俭败由奢”是古代圣贤后人的警示,也是留给后人的财富。王军同志一家秉承‘勤俭节约’的中华传统美德,倡导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打理着自己的家庭,平时注重合理消费,在物质生活追求淡泊,不慕新潮,不摆阔气,从不浪费,提倡节约,精打细算,用之有度,始终坚持‘低碳生活’,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不行”。将勤俭和环保的观念已深深植根于每一位家庭成员心中,并称为全家的良好习惯。
抗疫家庭事迹夫妻篇3
老祖宗留下一句话:家和万事兴,国安享太平。千百年来,中国老百姓就认这个理儿,岁月的长河也力证着它的精辟。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女性干部,作为一个新时代的普通母亲,王娥香深感家教和家风建设的深刻含义和良苦用心,承传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肩负着新时代赋予的使命,认真地努力地坚持不懈地构建着自己的家风。
夫妻互敬互爱。成家近三十年,虽然偶尔也会为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拌几句嘴,但从不影响二人的感情,反倒让碰撞后的心灵贴得更近,以至于做什么事,都可思想同轨,齐力同心。二人关爱贫弱,默契、恩爱常常让友好相处的邻里赞叹。
尊爱老人有加。百善孝为先。全家人不嫌脏不嫌累,细心照料因结肠手术,经常大便失禁的母亲和半身有点不遂的婆婆,婆媳关系和谐。带老人下馆子品美味,出外地看美景,出差归来给买美物是常事。夫妻二人都认为一家人就应该这样——知冷知热、相濡以沫、开诚布公、和睦幸福,都认为能给孩子的最大疼爱,给老人的最好孝顺就是给他们一个和睦的、温馨的、其乐融融的家。
爱子教育有方。始终秉持严爱并施的法则和言传身教的套术。夫妻二人深知“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定要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纽扣。因此,始终秉持着严爱并施的法则和言传身教的套术。“严待自己,宽待他人;善待老人,诚待朋友;讲信修睦,爱岗敬业……”家风正,家教严,点点滴滴润物无声,儿子从小就懂事孝顺,学习刻苦努力。姥姥住院,马上就要参加高考了,还坚持前去护理,打热水帮着洗脚。如今长大后远在北京,工作踏实,为人正派,有担当、有责任感。常常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繁忙之余,还不忘常常给奶奶寄老人喜欢吃的零食,记挂着家里的一切。
言行为人师表。为了用清纯的思想、坚韧的毅力、饱满的生活热情影响孩子,她十几年来,笔耕不辍,创作了大量的歌颂党、歌颂祖国、人民、英雄、家乡和时代的主旋律文艺作品,弘扬时代主旋律,传播社会正能量,引领文明新风尚,繁荣本土文化。家人都十分赞成支持她。20__年,她邀请长兄一起为户儿家文化大院合编合导了《大树底下共乘凉》舞台剧和主题曲,极大地丰富了、激活了户儿家文化,也弘扬了民族团结的美德。
热爱民族团结。全家人的真情结亲走亲,感动了亲戚一家人,送来锦旗表谢意。如今你来我往,胜似亲人。
助力抗疫同心。疫情期间,回家过年的儿子克服时差,每天第一时间认真汇总分析上报全国交通数据,为抗疫助力;身体不适的她两次身担小区长一职,与身为小区业主委员会成员的丈夫一起同心协力,积极参与值守、服务、捐款等活动,还创作了大量的优秀抗疫歌曲、诗歌,以艺抗疫,振奋人心,鼓舞士气,圆满完成了小区防疫工作。
玉壶冰心,岁月可鉴。“於人善、於己严、於物俭、於事义、於家和、於国忠”的十八字家规和“敬、净、静、境”四字家训为这个家形成了良好的家风。王娥香同志一家人默守自己的初心,修身齐家,用家庭的精神内核,把家国相连。这个家庭虽然普通,但家风正,家教严。王娥香同志常说作为一名女性,认真做好家庭建设是一辈子的事,这不仅关乎自己的小家,更关乎社会国家。只有让自己的家庭成为了促进社会和谐的健康“细胞”,才能圆感恩父母、感恩伟大的党、伟大的祖国、伟大时代的心愿。
悠悠岁月,如今这个家真如王娥香所期盼的“兰宅”那样,默默散发着幽香,芬芳着自己,也芬芳着他人。
抗疫家庭事迹夫妻篇4
危险留给自己,安全让给别人。__,男,汉族,__岁,中共党员,大学本科文化,四级警长,__区公安分局__派出所民警。全国多地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后,__所在的__派出所临阵受命,承担起排查武汉来__人员并确认是否存在患病症状的艰巨任务。
勇于挑战未知,体现共产党人精神。作为85后的年轻党员干警,虽然从警__年,党龄x年,但一直在基层一线工作的__以兢兢业业的敬业精神,积攒了丰富的人口排查经验,被所里的同事们亲切地称为“老师傅”。这一次,面对全国重大卫生疫情,面对排查所有武汉来沙人员的任务,不同于犯罪嫌疑人排查、不同于普通的人口登记,这是一项时间紧、任务重、事关全区百姓生命安全的全新工作挑战,“没有经验就创造经验,时间不够就不眠不休,没有共产党人干不了的事!”接到任务那一刻,__向局里立下了“军令状”,势必用行动体现共产党人勇于挑战的无畏精神。
善于攻坚克难,展现基层民警担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排查数据高度准确性的要求,决定了排查工作者必须近距离接触武汉来沙人员,这意味着感染风险极其大,但在这场与时间较量的战争中,__义无反顾地冲锋在前,在一个个潜在风险中摸清一线实情、建立一手台账。2020年除夕至今,__几乎每天都工作18个小时以上,披星戴月是真实写照、满头大汗是常见状态,他的脚步遍布各个街道、小区、单位。平均每天排查居民小区__余个、排查车辆__余辆,入户核实人员__余人,在__的努力下,__名武汉返乡人员的返乡时间、同行人员、落脚地址、联系方式等有效信息被及时锁定,全面夯实了__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基础。“你就不怕被传染了吗?”有人问道,“疫情面前,警察不退!”__笑着答道。
敢于主动请战,彰显为国为民情怀。__维稳加上__的案子,从去年9月至春节前基本就没有休息过一天,所里特意让__休息一下,春节值班安排表上,__是节后值班,除夕可以在家团年对每一名基层民警而言都是一件极为奢侈的事,同事们都羡慕__好福气。然而,在除夕前一天,一次次听到手机上推送新闻的滴滴声,看到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分布图颜色越来越深,__毅然放弃难得的假期、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无视可能被传染的风险,自觉回归岗位,主动请战上前,深入辖区开展排查确认工作。“你这样做不觉得愧对家人吗?尤其是年幼的儿子。”“有国才有家,危难面前没有小家,我要为儿子树立榜样,让他将来也成为一名有担当、能奉献的人。”
__只是在__区开展防控工作中,涌现出的一批有责任、敢担当、善作为的基层一线党员干部中的一员,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付出,在自己的辖区艰辛耕耘,不惧危险,用真实行动践行着为民服务的使命担当,赢得了人民群众一致好评。
抗疫家庭事迹夫妻篇5
罗__、曹__家庭
有国才有家,有大家才有小家。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抗疫大战中,有这样一个小家庭,他们无惧危险,冲锋在前,奔赴抗疫最前线,他们放弃团聚,把家中幼儿托付给长辈,各自坚守,守护人民群众的平安。罗__,如东县中医院肺病科医生;曹__,如东县中医院肾内科医生。他们是夫妻,更是最亲密的战友,他们在疫情面前迎难而上,共同筑起抗击疫情的坚固防线。
自疫情伊始,每个岗位上都能看见夫妇俩年轻的身影。2021年4月,国家全面推广新冠疫苗接种,每天上千人次的接种保障任务,可谓时间紧,任务重,一天工作下来,面对老百姓们的各类问题,需时刻保持着专业精准却又不失耐心态度解答。夫妻俩每天出门前的对话变成了,“老婆,你去哪?”“苴镇,1200针,你呢?”“大豫镇,1000针”两人相视一笑,迎着朝霞出了门。
发热门诊,可谓疫情防控中非常重要的关卡。2021年7月,随着南京疫情的扩散,离南通近在咫尺的扬州市也受到了波及,接到上级紧急通知,罗__、曹__毅然迎难而上。值守正是天气酷热的季节,等穿完一身防护装备,早已汗流浃背。为了就诊病人的安全,他们认真开展就诊病人的流行病学史调查、诊疗等工作,安抚患者不安和焦躁的情绪。
2022年春节,曹__正值发热门诊的夜班。这天夜里,迎来了一位从外地返如的大学生,健康码异常,曹__心中咯噔了一下,不由地紧张起来,凭借着超高的心理素质和专业素养,她迅速帮其更换防护口罩,安置至单间隔离室内,同时迅速开展流调,“请问您是哪天从哪里回来如东的'、坐的什么车、随同的有谁、中途在哪里停留过、有无接触到其他人、全程是否佩戴口罩、回来后去过哪些地方、接触过哪些人?”学生的情绪显得惶惶不安。在安抚好大学生情绪后,曹__紧急报告上级部门,同时协助将其转运至隔离点,返回发热门诊后,又第一时间协助护士做好终末消毒处置,为下一个病人打造安全的就诊环境。凌晨12点,窗户外响起了迎接新年的爆竹声,她说,只要大家都平安,我们以后的每一个年都是祥和欢乐的年。
“我们盼望着,大家可以自由的呼吸在同一片蓝天下,愿以我们微薄的力量拂去这满城的疠气,洗尽人间的疫霾。”在这抗击疫情的战场上,罗__、曹__夫妻始终冲在一线,用爱与责任构建“最美家庭”,凝聚“不凡力量”。
抗疫家庭事迹夫妻篇6
沈__、王__家庭
沈__、王__相识相恋于马塘医院,2009年志趣相投的两人结为连理,之后又共同调往了县中医院,现在他们分别在县中医院的检验科和呼吸内科工作,虽然两人科室不同、职责不同,但疫情之下,他们携手并肩,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战场上,唱响了白衣伉俪的战疫之歌。
多年前,在检验科工作的沈__就获得了江苏省临床基因扩增检测资格证,疫情散发后,他除了常规工作外,更多地担负起了时间紧、任务重的核酸检测工作。
2022年1月10日,距离过年还有20天,当天凌晨2点,沈__接到了去天津支援核酸检测的任务,要求早上6点到指定地方报道,沈__想都没想就同意了组织的安排,妻子王__随即起身为沈__准备行囊,“我们都知道‘前线’有危险,但作为医务工作者我们责无旁贷,而作为妻子我能做的就是叮嘱他注意安全,并守好这个家,让他安心‘战役’。”王__坦然地说。
这次天津支援任务如东选派了5名检验人员前往,沈__担任队长,初到天津,场地、设备、试剂都没有,沈__和队员们一起挑选场地、搬运货物、安装调试设备,一切就绪后,沈__和队员们立即进入连轴转的工作状态,“我们在里面做检测,等待的人其实是很焦急的,所以我们工作的时候只有一个信念,就是要又快又精准地完成任务,第一时间将精准的结果上传数据平台,让天津的人民尽早安心。”沈__说。1月23日,沈__一行不负众望,提前圆满地完成任务,回到南通例行修整。
沈__、王__夫妇已经记不得多久没有休息,但他们早已经习惯24小时待命的工作状态。沈__几次的外出工作,面对未知的风险、归来时间的不定,他每次都会和母亲当面告别,告诉母亲他会安全平安地归来,“我和爱人都非常忙,母亲就会帮我们分担一些家庭事务,让我们没有后顾之忧。”沈__红着眼眶说,我每次和母亲说要外出支援,她虽然嘴上不说什么,但从她的神情中我能感受到那种担忧,而我能做的就是时常和母亲报报平安,让她少些牵挂。同样让沈__、王__夫妇觉得愧疚的,还有他们上6年级的女儿,因为夫妻俩工作比较忙,从四年级开始,他们女儿就自己乘坐公交车上下学,功课也无需他们辅导。“孩子非常懂事,没有我陪伴,成绩也总是名列前茅,她说我们都是救死扶伤的医生,她感到很自豪,但她不知道的是我们更以她为豪。”沈__说。
如今,沈__、王__夫妇只有一个朴素的心愿,那就是且盼疫情消弭、春暖花开,你我恢复日常,神州繁华与共。
抗疫家庭事迹夫妻篇7
袁__、洪__家庭
家,是用爱砌出的城堡,是遮风避雨的港湾。在疫情肆虐的日子里,无数个普通人站出来,成为勇敢的逆行者,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袁__,如东中医院肺病科的一名医生,从事临床工作十五余年,他始终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宗旨,把捍卫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作为职责,在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肺癌、支气管镜及肺部感染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2020年疫情来的最措手不及时,他作为肺病科业务骨干医生,主动请缨,奔赴在最前线,为新冠疫情病人插管、上呼吸机、转运定点医院,他以生命守护生命,与团队救治了一位又一位重症患者。2021年9月,当他的妻子从南京抗疫前线刚回到家时,他又主动响应号召,前往祖国大西部——陕西汉中进行定点帮扶工作。不一样的方言,不一样的生活习惯,不一样的环境气候,当地医疗条件相对落后加上疫情卷土重来,面对种种突发状况他并没有退缩,迅速调整状态进入角色开展相关工作,深入基层并为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献计献策。
妻子洪__,如东中医院手术室一名主管护师。当南京发生疫情之际,身为责任组长的她毅然选择第一时间报名,奔赴防疫一线,逆行出征支援核酸检测工作,在这背后离不开先生的大力支持。作为一名医务人员她义无反顾的投入到这场战斗中去,尽自己所能贡献出一份力量。从如东到南京,从浦口到江宁,辗转2个地区,不畏酷暑与风雨,不分白天与黑夜,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抗疫精神。2022年当疫情再次侵袭,由于工作繁忙不能陪伴在孩子身旁,在公与私的天平上,她毅然坚守防控一线。那口罩在她倦乏的脸庞上勒出的一道道印痕,是她一生中最美、最自豪的勋章!
2020年至今,他们夫妻二人多次支援疫情防控工作,勇当抗疫先锋。一场疫情,一次考验,没有轰轰烈烈的海誓山盟,却有一路相扶的理解与支持。云开雾散终有时,他们坚信,这场疫情终会结束。春生万物,夏暑凉风,秋分收食,冬来雪上,四季的美景终将赴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