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事迹心得感悟7篇
钱学森事迹心得感悟(精选篇1)
钱学森被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为我国科技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
1935年9月起,钱学森先后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学习,留学期间勤奋刻苦,后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聘为终身教授。由于科研能力和成绩突出,钱学森在美国的事业发展一路顺遂。但当他得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时,便决定以探亲为名回国,将整理好的800公斤书籍和科研笔记带回祖国,参加新中国的建设。但是,当他赴港口时却遭到美国当局的强行拘留,所有的资料和书籍也被扣押。加州理工学院交了巨额保释金,他才获释。当时的美国海军部次长恶狠狠地说:“他知道所有美国导弹工程的核心机密,一个钱学森抵得上5个海军陆战师,我宁可把这个家伙枪毙了,也不能放他回红色中国去!”
在此后长达5年的时间里,钱学森始终受到严密监视。得知钱学森在美国遭受迫害,中国科技界立即通过各种途径声援钱学森,谴责美国政府的做法。中国政府也多次与美方交涉钱学森回国问题。但由于国内始终无法与钱学森取得联系,因此,美方每次都否认扣留中国公民。此时,钱学森也正在因为没有途径向国内传递消息而烦恼。他深知,自己的回国问题,必须让国家高层知道自己的回国愿望和目前的处境才能解决。
1955年5月的一天,钱学森在一份中文画报中发现了父亲的朋友陈叔通与毛泽东在一起的照片,不由得眼睛一亮,心中有了主意。钱学森立即给陈叔通写信,请把自己的消息传递给国家高层领导。但由于不知道陈叔通的通讯地址,只能寄给在上海的父亲,由其代转。为了避免信件被联邦调查局拆信扣留,钱学森将给陈叔通的信装在一个信封里,让妻子蒋英装入给比利时的妹妹的信中,避开跟踪的特工,将信件投入到一个商场的邮筒里。蒋英的妹妹在比利时收到信件后,立即转寄到上海钱学森的父亲家中。此后,信件几经辗转终于到了周恩来手中。
此时,中国代表团正在日内瓦与美国进行大使级会谈。为了表示中国的诚意,也为钱学森归国创造条件,周恩来总理亲自部署,提前释放了11名被俘的美国飞行员。但谈判时,美方依然矢口否认美国政府扣留中国公民。这时,中国代表团团长王炳南掏出钱学森的信当众宣读,让美方十分尴尬。1955年8月4日,再也没有借口的美国政府,只好准许钱学森离开美国。
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与家人一起来到洛杉矶港口,准备乘坐“克利夫兰总统号”邮轮回国。钱学森的回国引起广泛关注,不少记者早早来到码头上采访他。有记者问:你这次回国后,以后是否还打算回到美国?钱学森平静而坚定地回答说:“我不会再回来,我没有理由再回来,这是我想了很长时间的决定。今后,我打算尽我最大的努力帮助中国人民建设自己的国家,以便他们能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
钱学森回国后,对原子弹、导弹等方面的国防科技发展非常关注。当时,国际上普遍认为中国科技水平落后,根本没有能力研制这些先进武器。这让著名将领、负责哈尔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建设的陈赓非常不服气。一次,钱学森前往哈尔滨参观军事工程学院,院长陈赓恰巧正在北京。得知消息,陈赓专程赶回哈尔滨来见钱学森。他见面问钱学森的第一句话是:“中国人搞导弹行不行?”钱学森回答说:“外国人能干的,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干?”陈赓听后大声说:“好!就要你这一句话。”这次谈话后,钱学森更加坚定了自己为新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贡献力量的决心。
钱学森事迹心得感悟(精选篇2)
中国的历史上有许多伟人,他们甘愿奉献自己,为了祖国,他们可以牺牲一切,都在所不辞。而钱学森这位伟人,正如他们一样,为了中国的发展耗尽了一生的心力。这次,学校组织我们观看了电影《钱学森》,我深深地被他感动了。
影片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钱学森在上海与蒋英结为夫妻,共同来到了美国。一次偶然的事件,使他知道了祖国的危难,这让他回国的决心更加坚定。可是,由于美国政府的百般阻挠,钱学森被迫留在了美国,期间他忍辱负重,等待时机, 还 发表了一些文章。终于在周恩来总理的帮助下,钱学森回到了魂牵梦萦的祖国,开始了自己的事业。随着一次次试验的成功,影片进入了高潮。这时,一次失败的实验如同锤子般重重地敲击在了钱学森和队员的心上,但钱学森很快振作起来,他安慰队员说,这次失败只是短暂性的,他们应该得到一个教训,应该让错误在地面消失,今天发射失败落下来了,明天再把它射上去!这样的事件在他的工作中多如牛毛,可他就是不放弃。
钱学森是一个伟人,他所做的事情也是伟大的,他为国家奉献自己,付出一切。他所做的我们都会铭记在心,并学着他的样子,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为祖国付出。
钱学森的精神是值得我们钦佩的。他不顾美国政府的阻挠,执意要回国,这是出于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在无数次的失败面前,他没有低头却步,而是拿着不屈不挠之盾和坚持不懈之剑勇敢地将它打败。正是因为他拥有如此坚定的信念,才取得了别人不可取代的成就。
钱学森是好样的,他向世界证明:中国人没有什么是比外国人差的!
钱学森事迹心得感悟(精选篇3)
人活着究竟为了什么?这个问题已困扰我好久了,直到我看了影片《钱学森》后,我终于明白了——活着就要“发光发热”!
原来我并不熟悉这位伟大的科学家,观看了这个影片后,钱学森先生才真正走进了我的生活。我才了解到先生原来有这样一段往事:他曾被美国拘禁了5年,只因为钱学森先生知道了新中国的成立,想回国为自己的国家效力,而他实在太有才华了。美国曾想用名利留住钱老——聘请钱学森先生为终身教授。而钱学森先生只想着回到自己祖国的怀抱,直到通过多方努力,先生才回到了魂牵梦萦的组国。
“不管怎样,也要回到祖国,为祖国尽一份绵薄之力。”钱学森先生的事迹让我十分感动,一个人爱国竟到了如此地步。先生的行为启示了我:只要活着,就要自己的祖国人民服务,就要为祖国出力!
钱学森先生回国之后,更做出了革命性的创举,第一颗原子弹的升起是意味着我国的进步,沙漠中的巨响让全国人民为之一震……先生为我国科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不愧为我们中国的“导弹之父”!他不知为此付出了多少心血!看到这里,我思潮起伏……
古有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一个愿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汉子;有“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岳飞,一个精忠报国的将军;有“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的陆游,一个心怀天下的诗人……如今,我们敬爱的钱学森先生,毅然放弃了在美国的金钱、地位、名誉,用自己一生的研究成果来报效祖国!
“钱学森”——我们全中国的骄傲!先生的爱国之心不仅使我们全中国人民铭记在心,连国外的许多科学家一听到他的名字,也都肃然起敬!是他引起了我们心灵深处最真最诚的爱国之心。是他给了我最深的震撼,更是他让我明白人生的真谛——活着就要造福祖国人民!不论多么艰苦,也要为祖国人民 “发光发热”!我因此也下定决心,做一个像钱学森先生这样的中国人!
钱学森事迹心得感悟(精选篇4)
今天下午班会课我们看了介绍中国伟大科学家钱学森的电影,这部电影讲述了他的生平。
记忆最深的是电影里他对美国人说的“我回到中国,还可以种苹果,没有我不能做的,只要我想做”回到祖国后,为了国家的事业发展,他整日不着家的工作,近乎偏执的坚持,终于迎来了最终的成功。
到了发射的那一天,他想到他与那些美国人的对话,说道“这就是我所种下的苹果。”这便证明了:只要你想做,肯下功夫,绝对没有做不到的。我想,在我们学习中,也应做到这样:敢于努力,敢于拼搏,你愿意,你去尝试,那么你也可以做到。
这只是对钱学森的一段正面描写,影片中还有很多侧面描写,如,一些将士们对他的崇拜,还有一群崇拜他的小战士们跑过来看钱学森的镜头,钱学森说:“我和你们一样,是个老兵,我们是战友啊”突出了他的谦逊。
不过最为人熟知的还是他在归来前备受美国政府迫害的故事,面对美国的迫害,钱学森毫不妥协,一心只有一个想法“我要回国!”,为了国家的核事业,他选择放弃在美国施展才华的机会,听过道路上的坎坷,坚持自己回国的信念,终于在五年后回到了祖国。当然,这种作为科学家的爱国情怀在别人身上也能看到,如,邓稼先。
现在有许多人都出国留学,也有学成归来的,但在当时,可能不会有谁想回到条件并不好的地方,但钱学森脑子里此时只有一个想法——我要回国,无论怎样都阻止不了他回国,可见他的爱国心有多么强烈。
我们也许成为不了像他那样的大科学家,但他的爱国之心是我们每个人都具有的,作为一个普通的学生,我们也可以尽一份爱国之心,努力学习,服务祖国。
钱学森事迹心得感悟(精选篇5)
近日,为了更好的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了学习优秀党员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的理想信念,更是为了缅怀这位享誉海内外为中国军事、航天事业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西坝河第三小学党支部组织本校全体党员、积极分子观看了电影《钱学森》。
钱学森这个名字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我们熟悉他,是因为只要一提到他的名字,所有人都会很自然的脱口而出“两弹一星元勋”但是对于钱学森同志的生平事迹,我们所了解的也仅仅只有这些,通过观看电影《钱学森》,我们仿佛穿越了历史,回到了那个红色的年代,看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受到美国政府迫害,遭到软禁,失去自由。经过周恩来在与美国外交谈判上的不断努力——甚至不惜释放11名美军高级将领作为交换,终于冲破种种阻力回到了祖国。归国后,他潜心研制导弹,在生产技术落后,缺乏专业人员,苏联撤回专家,三年自然灾害等的重重困难阻挠下,他已然没有动摇自己的信念,为中国火箭和导弹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为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影片中曾有这样一个情节让我印象深刻;当钱学森的导师想极力挽留他留在美国时,他对他的导师说道“抱歉,我在来美国之前曾经下定决心,学成后归国,报效自己的祖国。”这样坚定的信心,让他无论是在美国方面的强行软禁还是不择手段的极力挽留下都没有动摇。他没有留恋美国优越的生活条件。没有依赖美国先进的科学研究条件,毅然决然的选择回到祖国,当美方科学家“好心”提醒他中国没有航天科学时,他依然淡然一笑道“我愿意以一切形式报效我的祖国,哪怕是种苹果。”想想看,如今,多少人以能在国外工作发展为荣,多少人将定居海外视为自己的远大理想,然而在那样一个年代,钱学森在年轻时就凭着自己出众的才华几乎拥有了别人所梦寐以求的一切,但是他却渴望能够回到祖国,回到那时还物资贫乏,科技落后的祖国,愿为祖国的发展付出自己的全部,这样的精神,无论是在那个时代,都闪耀着一种永不退色的光彩,它鼓舞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克服重重困难,向着同一个目标奋斗。
影片结束时,这位伟大的科学家传奇的一生所带给我们的感动与震撼仍然在心中涌动着,回荡着,我想在每一个观看完电影,走出影院的人的心中,钱学森已经并不只是“两弹一星元勋”他是一名才华享誉世界的科学家,是一个有着崇高理想和爱国情怀的中国人,更是一名愿为祖国贡献出自己的全部的优秀共产党人。在看完这部电影后,我又在网上查阅了有关钱学森同志的生平事迹的相关资料,在查阅中更深入的了解了他的事迹,对他的敬仰也随之加深,在这些资料中我发现,钱学森同志在晚年任然关注这中国的教育事业,在温家宝探望时,病榻上的钱学森也不忘提出中国教育的弊端,“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他说,“想到中国长远发展的事情,我忧虑的就是这一点。”我想,其实不止是科学技术方面人才,其它方面的人才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现在的教学制度重视学生全面发展,但大多数学校把全面发展视为学科成绩的全面提升,本应该是学生的兴趣所在,却变成了更多的课业压力,学生在繁重的学习中丢掉了自己的兴趣,又对学习学科知识失去了兴趣,这样死记硬背的教育方法虽然能够提高成绩,但实际上学生并没有得到有意义学习,学习到的知识只是为了考试,考试过后就会遗忘,这样的学习并不能称得上全面发展。
钱老说:“现在的学生对知识没有兴趣,老师教到什么程度,学生学到什么程度,这样的教育是不行的,教材不是主要的,主要是教师。”教材是死的,人是活的我们要根据各年级个班学生的学习特点安排相应的教学计划,要深入的了解当代学生的心里,将他们感兴趣的事物融入教学过程,让学生对课程按兴趣,有学习新知识的渴望,作为教师,应当在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对学生多进行启发诱导,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并将终身学习的理念贯穿教育始终,使学生在离开学校,进入社会后有能力学习更多自己需要的、感兴趣的知识。
身为一名党员,在观看过《钱学森》后,我被钱学森同志深厚的爱国情怀所感动,身为一名教师,我更是感到我所肩负的责任与使命,我将向所有优秀的共产党人学习,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我将向所有优秀的人民教师学习,进我所能,教好每一名学生。
当我翻阅关于钱学森同志的相关资料时被一条相关新闻所震惊,“2010年7月,力学所怀柔试验基地遭持续暴力拆毁。声明中称,该试验基地是钱学森先生回国后亲自选址和创建的,是我国第一个火箭研究与试验基地,初步统计直接损失高达1700余万元。但是目前无任何一方站出来承认是强拆方。”看到这条新闻时,心中说不出的悲愤与惋惜油然而生,正是这样一个多少人倾注毕生心血的地方,见证了两弹一星研发的地方,竟然在钱学森同志离开我们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便在无知者的手中化为废墟,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剧,一个民族的悲剧。
时光流逝,时代的舞台上不断上演着新的故事,一些伟大的人物和他们的事迹离我们越来越遥远,有些甚至被遗忘,但他们为国家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却留给了我们一代有一代,我们不应忘记他们,因为他们的精神鼓舞着我们不断前进,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将他们的思想传承下去,通过我们的努力创造新的历史篇章!
钱学森事迹心得感悟(精选篇6)
6月26日,我们组织观看了电影"钱学森”。从影片中,我们不仅对科学家钱学森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同时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
钱学森生于1911年,享年98岁,是我国杰出科学家,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和空气动力学的研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是中国著名“两弹一星”元勋,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的殊荣。
这部影片,简单明了的阐述了钱学森光辉的一生。解放前,他在美国求学。学业有成以后,在国外过着富足安逸的生活。当他得知了中华人民成立的消息时,这位热爱自己祖国的海外赤子,强烈的爱国之心驱使他一定要重返自己的祖国,准备为祖国的科研事业尽一份力。
可是,因为当时钱学森已经是一位才学渊博的科学家,对航天科技有一定的研究成果,美国政府使用各种手段阻止钱学森回国,并把他关进监狱。在留居美国的科学界人士鼎力相救下,他才获得自由但是还是不允许他回国。从此,他就更加发奋的研究,希望有朝一日能回到自己的祖国,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带回祖国,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做贡献。在他四十四岁那年,中国政府历经周折,他才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钱学森回国后,对航天的研究没有丝毫的松懈,更是争分夺秒的抢时间进行科研。当时的中国科技很很落后,科学家也很稀少,他一边进行科研一边从事教学,手把手教学生。为祖国培养了许多科技人才。
经过他带领众科学家的一致努力,在1960年发射了中国的第一颗导弹“东风一号”,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两单合一”也顺利的完成。那一刻起,中国人终于可以昂起头,挺起胸对着外国人高喊:“我们是中国人,中国是一个强大的国家!”
在钱学森是个很乐观的人,东风一号发射成功,东风二号却不幸发射失败。当时,大家都有些灰心丧气。钱学森爷爷却安慰战士们说:“不就是天上掉下来一个‘东二’吗,今天它掉下来,明天咱就给它射上去。”在钱学森爷爷的鼓励和带领下,战士们积极努力工作,我们国家的航天科研事业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国家,由科技贫瘠逐渐变成了科技强大的国家。
在电影电影接近尾声时,画面上钱学森爷爷和蒋英奶奶的那段对话,更是感人至深。钱爷爷对蒋奶奶说:“如果你不是嫁给了我,将会成为一位著名的歌唱家。”而蒋英奶奶坚定的回答:“在中国,可以没有蒋英这样的歌唱家,但不可以没有像钱学森这样的科学家!”
看了这部影片,我的感触很深。钱爷爷的爱国行为,令我感动;他不计个人得失的举动,令我敬佩;他的为祖国航天事业奉献一生的精神,令我震撼。他不仅有着爱国的精神,还有着高尚的品德。他毅然决然的放弃了海外优越的生活,回到当时很落后的祖国。他把自己一生奉献给了祖国,奉献给了祖国的科研事业。尽管当时祖国的科研条件很落后,生活水平也极差,但他从没有任何的怨言。因为他心里装的是祖国的航天事业,他想得是如何使自己的祖国强大,他想为祖国科技建设和腾飞,竭尽自己的全力。
钱学森爷爷把自己一生奉献给了祖国,奉献给了祖国的科研事业。他用自己一生,谱写了热爱祖国的英雄篇章。虽然他已经离开我们了,但他的行为和他的精神,正在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中国“科技人”,不畏艰险、奋发图强的为我们伟大的祖国更加强大尽心尽力,推动着我们新一代的“航天人”,向着更高的科技高峰努力攀登。
钱学森事迹心得感悟(精选篇7)
他在出国以前读过铁道部交通大学上海学校机械工程学院铁道工程系,然后毕业于国立交通大学,最后考取清华大学庚款留美学生。
他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的学习成绩非常优异,成为世界著名的大科学家冯·卡门最重视的学生,1947年,任麻省理工学院教授。
当新中国诞生以后,钱学森便和妻子商量提前回国,他们准备回国时,被美国官员拦住,将其扣留,当时的美国官员次长丹尼.金布尓称道: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顶的上五个师的兵力。他不仅受到了美国政府的迫害,还失去了宝贵的自由。
当中国知道了钱学森被美国政府迫害,党中央对钱学森在美国的这种处境十分关心,周总理对此事则更加着急。一天,一个偶然的机会让钱学森在报纸上看到了父亲的好友陈叔通,陈叔通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他决定给陈叔通写信求救。陈叔通收到信后,就以这封信作为证据,证明钱学森想回国。
中国代表秘书王炳南于1954年6月5日与美国代表就两国侨民问题进行初步谈判。美国向中方提供了一份被中国拘留一些美方军事人员名单,为了表示中国的诚意,中方也释放了美国4名飞行员,但美国还是无理拒绝,因为中方并没有确切的证据。所以在1955年的时候,经过周恩来与美国谈判的不懈努力后,钱学森终于收到了美国允许回国的通知,他回国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带着自己的妻子蒋英和一儿一女,登上了“克里夫总统号”轮船,离开了美国,踏上了回国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