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池卫士张正祥先进事迹
滇池卫士张正祥先进事迹篇1
张正祥,一位来自昆明市西山区碧鸡街道办事处富善村的普通农民,以其对“母亲湖”滇池、西山深深的爱情,三十年一如既往地保护家乡生态环境的感人事迹,登上了领奖台。感动了十三亿中国人。
滇池、西山和山下的善富村依然那样平静,从北京归来的张正祥,依然身着那套藏青色的夹克和西裤,提着那个和他农民身份不搭调的公文包。我落俗套地问他“获奖感言”,他只是疲倦地说,不是在领奖的时候已经说了吗!我从他的话语中体味到一种孤独。
我突然想起了央视颁奖当晚对他的颁奖词:他是一个战士….他是孤独的,执拗的…。
张正祥生于1948年,7岁时成了孤儿。童年的经历他有快乐也有孤独,个性里有坚韧也有执拗。张正祥告诉我,他没有进过学堂,他仅有的文化是从背诵毛泽东语录中学会的,所以行事中争论多于说理,于是一些人叫他“张疯子”。
张正祥对我说过:“我是靠滇池、西山养大的,它们对我有养育之恩,我对它们有很深的感情,谁伤害它们,我就跟谁过不去……”张正祥所以这么执拗地守护滇池和西山的生态环境,基于一种单纯而朴素的感情。他成为一个独立作战的战士,巡逻、抗争、受辱、流血….,成了家常便饭。被人称为:《一个农民的滇池保卫战》、《一个人的战斗》。
从1998年开始,昆明市政府明令禁止了滇池周围的采矿、取土、取石,加大了滇池环保治理。2008年以来,昆明的环保意识空前高涨,昆明市委书记、市长亲自担任治理入湖河道的“河长”,投入巨资,采取了大量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滇池水体有了明显的好转。这一切也有像张正祥这样环保战士的努力在其中。
昆明市西山区滇池管理局局长徐建业局长对我说,1998年——2007年,张正祥被村民选为镇人大代表,2005年被评为“中国十大民间环保杰出人士”,2007年被昆明市评为“昆明十大好人”,2004年6月,张正祥被西山区滇管局聘为巡查员,每天负责观测水葫芦和蓝藻的生长,查看入滇河道的污染情况,按月发放600元的薪酬,表明了社会、政府对环保人士努力奋斗的认同肯定,他说,此次张正祥成为感动中国的十大大人物,但是张正祥最终辞去巡查员的职务,仍然选择成为一名民间“体制外”环保人士。
他说,此次张正祥成为感动中国的十大大人物,我们既感动也自豪,我们仍然希望他对我们的环保工作给与支持、合作。
就在与张正祥访谈的时候,他接了家人的一个电话,他告诉我,家里又出了麻烦事。他叹了一口气说:我在保护母亲河,谁来保护我啊。我再次感到了他的孤独和失落。
近两年来,张正祥没有了工作、没有了家,但他依然没有放下保护滇池和西山的责任。每天到滇池边或西山上巡查,发现污染或破坏行为就举报。他没有任何经济来源,生活上主要靠朋友接济。平时帮人写一些上访或举报材料,对方会给一点差旅费。
我对张正祥说,环保事业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认识的结果,不仅仅是一种感情操守,它需要的是科学和理性,他要求我们学会控制情绪,学会沟通,学会合作,学会处理与政府和社会的公共关系。而不要对抗,不要以非理性的行为,去解决理性的问题。
沉默了一会,张正祥说,我现在非常希望与政府沟通,为政府的环保大政服务。他说,对于近两年来,昆明市委、市政府对滇池的治理,尤其是实行河长制以来,对入滇河道的治理力度加大了,盘龙江、运粮河等主要入滇河道的水质有了明显的改善,我十分拥护。
他表示:希望民间环保卫士成为政府环保工作的助手和补充,融入全社会的环保洪流中,不再是孤独的守望者。
滇池卫士张正祥先进事迹篇2
“生命只有一次,滇池只有一个,他把生命和滇池紧紧地绑在了一起。他是一个战士,他的勇气让所有人胆寒,他是孤独的,是执拗的,是雪峰之巅的傲然寒松。因为有这样的人,人类的风骨得以传承挺立。”
张正祥,1948年生,昆明市西山区富善村村民,2005年被评中国十大民间环保杰出人物;2007年被昆明市政府授予"昆明好人"的称号;2009年感动中国人物;2010年获选《南方人物周刊》中国魅力50人----冲冠之魅;2011年度中国正义人物。
滇池遭污染,蜇痛赤子心
上个世纪70年代,张正祥加入了集体捕鱼队,在美丽的滇池里工作,是他心情最舒畅的时候。这样的成长经历,使得张正祥对滇池和西山有着常人难以理解的浓厚情结。后来,他当上了生产队长,给村民们立下规矩,不准在滇池里洗衣服,不准倒污水,更不许砍伐滇池边上的树木。他经常对村民们说:“我的生命是母亲给的,是滇池和西山把我养大的,滇池和西山就是我的母亲,谁要破坏她,我就和他们玩命!”
从1980年开始,张正祥走上了30多年艰难、执着的环保卫士之路。
为保卫滇池,虽九死其犹未悔
为了阻止在滇池边上采矿,张正祥拿着昆明市政府1988年颁布的《滇池保护条例》开始了他的滇池保卫战,他每周绕滇池走一圈,一圈就是126公里,坚持三十载他共绕滇池跑了2000多圈。在那段时间里,张正祥每天的工作就是在滇池边巡查、拍摄、写材料、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张正祥花光了所有积蓄,卖了家里的养猪场,妻子孩子受他“连累”先后离他而去。他用牺牲整个家庭的惨重代价告倒了160多家向滇池排污的企业,“赶走”了63家大型采石场、好几家准备在滇池边做房地产项目的地产商。不理解的人称他为“张疯子”。
环保终现曙光,“卫士”感动中国
2003年1月14日,在国家相关部门的直接干预和当地政府的努力推动下,滇池自然风景区内33个大、中型采矿、采石场和所有采砂、取土点全部被封停。2006年昆明市政府出台了《滇池水污染防治"十一五"规划》等治理滇池的方案,按照规划2008年至2020年间,中央和云南当地政府对滇池治理的投入将突破800亿元,滇池的治理将迎来一个崭新阶段。
2010年2月11日,张正祥走上了央视2009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主持人敬一丹现场采访张正祥,问那些不理解你的人称你为“疯子”,你有什么感想时,张正祥回答:“不是我疯了,是那些人疯了,他们疯得只知道钱了。”他寓意深刻的回答引起了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从北京领奖回来的第二天,张正祥又出现在滇池边,还像以前那样一如既往地巡查着“母亲湖”。张正祥说,他只希望自己在有生之年能看到滇池的水变得更清、西山变得更绿,那样他即使离开人世也没什么遗憾和牵挂了。
滇池卫士张正祥先进事迹篇3
张正祥毕恭毕敬地跪倒在嵌刻于天然石壁间的龙王像前,双手合十,嘴里念念有词:如果有谁胆敢再破坏滇池,你就报应他、消灭他,天打雷劈再五雷轰顶!
他唾沫星横飞。溅在“龙王”身旁的一副对联上:水下灵源谷士女,石边利泽沛桑由。张不懂其意,但笃信这是几百年前的老祖宗敬畏水源、祈求调顺的见证。张正祥指着山巅较为平整的一方土地:“香港大老板要在这里修‘维港湾’,是有钱人住的大别墅,度假村呐!水源一毁,滇池就不是被污染的问题了,而是直接就枯掉啦!”他的声音大得让人耳膜发烫。
这几年,张正祥隔几天就上山转悠一圈,有时独来独往,有时带着记者、作家、人大代表、_委员、大学生、ngo、民间环保人士。他坚持“不厌其烦、不断上书、不达目的绝不罢休”,最终换来了昆明市长张祖林近日的一纸批复:“令人发指和担忧”。强令“一个月之内迅速纠正”。被当地不少人叫作“疯子”的张正祥,第n次获得胜利。
“骂我疯子,已经是最小的打击了。”张正祥以此自嘲。2001年9月,为阻止矿主在滇池边的西山上采矿、破坏植被,他只身前往拍照取证。矿主一辆没挂牌的重型卡车径直撞来,结果,他右手粉碎性骨折。右眼近乎失明。几天后,他又因逃避另一起追杀。躲入毒蛇盘踞的山洞,如“妖精一般”。他发誓要用捡回来的半条老命,与矿主们争个你死我活。他几进京城上访,一直闹到了国家建设部和环保总局。和这次“维港湾”战役的结局一样,张以拿到“第三次滇池风景区土石矿点封停”的红头文件收场。讲起自己的经历,他就像个武侠传奇的说书人,没有惊堂木,他就重重地跺几下脚。
张大侠剑走江湖30年,告倒过至少160家向滇池排污的企业,近40家采石场被他革了命。看着自己的战果,他把头昂得老高。滇池,以及因滇池收获的名誉,成为60岁的他唯一的拥有。
抛开那些愈发光芒万丈的头衔。张正样就是个偏执,并有些张狂的农民。5岁丧父,两年后,母亲携两个弟弟远嫁。他开始吃“百家饭”,后来就靠在滇池边钓鱼捞虾、挖野菜摘野果维持生计,住在溶洞里,喝的是滇池水。“饿极了,就伸手去抓只螃蟹,活生生地吃下去。鲜美得很。”他逢人就说,自己守卫滇池是在“报恩”。
这种罕见的报恩心态。在日后长达30年的时间里。逐渐演化为报复。“谁打滇池的'主意,我就报复谁。”
因为受不了这种“报复”,前后两任妻子选择了离家出走。反过来报复他。独子还被屡屡上门的追杀吓出了精神病。至今仍住在昆明小屯的疯人院中。与世隔绝;3个女儿,也因父亲结怨太重,相继失踪、出走,再无音讯。
他并不喜欢说这些痛楚,他愿意讲他的光荣:坐飞机去给大学生讲课,到中央电视台领奖。成群的志愿者对“张老师”前呼后拥。没上过学的他专门总结出一套文绉绉的书面语,谈及滇池,张口就来:“我心中的滇池。那是——春的天地、绿的世界、玉的湖泊、花的海洋……”
滇池卫士张正祥先进事迹篇4
张正祥今年61岁。30多年来,他把心血都花在了滇池保护上。最多一周,他就会绕滇池一圈,检查滇池的污染情况。绕滇池一周的长度 是126公里。至今,张正祥已经绕滇池走了1000多圈。这12万多公里的行走都是为了阻止对滇池的污染和破坏。 在过去的30多年里,张正祥花光了所有积蓄,卖了家里的养猪场。妻子无法忍受,离他而去。他的子女也经常受到不明身份人的恐吓,小儿子因此患上了精神分裂症。张正祥自己更是经常遭到毒打。
2002年深秋,当张正祥去一家私挖私采的矿场拍照取证时,矿主的保镖开着车就向他直冲过来,张正祥当即晕倒在地。两个小时后,一场大雨把他浇醒。这次挨打,使其右眼失明,右眼眶骨折。不理解的人称他为“张疯子”。张正祥说:“不是我疯了,是那些人疯了。是那些人不知天高地厚了,疯得只知道钱了。” 他用牺牲整个家庭的惨重代价,换来了滇池自然保护区内33个大、中型矿、采石场和所有采砂、取土点的封停。
感动中国委员陈锡添这样评价他: 一个农民,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了保护滇池,他不惜牺牲全家的利益,更不惜付出骨髓身残的代价,这精神何等宝贵!
感动中国委员濮存昕:面对贪婪、愚昧和凶残的困境,他坚持信念,用勇敢不屈不挠的斗争证明,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不是一句空话,他是中国真正的环保大使。
滇池卫士张正祥先进事迹篇5
张正祥,1948年生,昆明市西山区富善村村民。
2002年至2004年被全国新闻媒体评选为“英雄环保卫士”、2005年被中国十大民间环保杰出人物评选委员会评选为“中国十大民间环保杰出人物”,2007年被中共昆明市委宣传部授予“昆明好人”称号、2009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2011年2月,走入国务院新闻办制作的国家形象片,成为“中国国家形象人物”。
1955年
7岁的张正祥失去父母。由于缺少大人照料,张正祥只身一个人钻进了滇池边的深山老林,过起"人猿泰山"一样的日子,张正祥说滇池是他的母亲,他就是吃滇池里的鱼和西山上的野果长大的。张正祥说,生活在森林里,处处危险但不会饿肚子。山上的野果,滇池里的鱼虾都是他的食物,他认为父母给了他生命,而养育他的正是滇池。
1962年
14岁的张正祥回到富善村,得到了好心人帮助,学会了写字、读书,19岁当上了生产队长。张正祥给村民们立了条规矩,不许在滇池里洗衣、倒污、不许砍伐滇池边的树木。
护林守林
1980年,张正祥申请成为西山护林员,制定多项保护措施保护规定,坚决禁止在西山乱砍滥伐及偷盗行为,禁止放牧、用火、捕杀野生动物等行为。
护山守矿
张正祥多次劝说滇池周边的矿场主,希望他们能够保护环境,还曾多次上访,但收效甚微。在1998年长江大洪水之后,全国对环境保护大检讨,他趁机将滇池附近毁林开矿、水土流失、盲目开发等问题通知到了记者,各路矿主们被迫纷纷停下手头的挖矿事业,等记者们离开才敢继续开工,最终6个矿场被勒令关停。
舍命护滇
在过去的30多年里,张正祥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卖了养猪场。妻子也离他而去。他的子女也经常受到不明身份的人的恐吓,小儿子因此患上了精神分裂症。张正祥自己更是经常遭到毒打。
但他没有被这些困难、威胁所压倒,在那段时间里,张正祥每天的工作就是在滇池边巡查、拍摄、写材料、反映情况。
2003年1月14日,在国家相关部门的直接干预和当地政府的努力推动下,滇池自然风景区内33个大、中型采矿、采石场和所有采砂、取土点全部被封停。
如今湛蓝的天,澄澈的水,绘制出一副绝美的自然景观。这就是对张正祥无声的嘉奖,也从侧面证明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彰显保护生态环境的决心
党和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越来越重视。党的x大之后,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并写入党章。党的x大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写入党章。今年三月的全国“两会”通过宪法修正案又将建设“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写入宪法,生态文明的主张成为国家意志的体现。
将环保理念深入人心
环境保护意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在人们意识中建立起来的,要在持续不断推动技术创新、完善配套设施的基础上,通过宣传教育、制度保障和有力监督等方式,全面强化社会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滇池卫士张正祥先进事迹篇6
2005年,张正祥作为云南省唯一候选人,获得了中国十大民间环保杰出人物称号。2007年,他又被评为十大昆明好人代表。现在,他被读者推选为“2009感动中国人物”候选人。有关他的环保事迹曾引起新华社、央视、《瞭望》周刊、凤凰卫视等知名媒体的关注和报道,地方媒体对他的报道更是举不胜举。
自学成“家”
“我在环保方面很有研究,一般的大学生不一定懂得比我多”
12月9日上午10点,在高海公路旁的观音山村村口,记者初次见到了张正祥。他中等个头、身体略胖、皮肤黝黑、头发有些凌乱。他身着黑色夹克和西裤,卷起的裤腿下是一双老式军用皮鞋。他手里提着的黑色公文包虽显得有些不搭调,但正好表明了他和其他普通农民的不一样——他不种地、也不打鱼,每天的工作就是巡查滇池和西山。一旦发现有污染或破坏行为,就上前劝阻或马上向监管部门、新闻媒体举报。他的公文包里装着数码照相机、小型望远镜、地图及巡查日记本。
“我这几天很忙的,要不是你们打电话来预约,我今天还打算去呈贡呢!那里有个很大的采石场,对环境破坏很严重,对附近居民的生活影响也很大。当地居民要我过去帮他们想办法如何告状呢……”张正祥见面就说道。
随后,张正祥带着记者来到他的住处——一座老旧的四合院,看上去有些破败。这并不是他的家,他只是借住在此,他原来积善村的住房已经卖了。“家早就没了。”房东董秀凤是他的好朋友,也是少数几个支持他做环保事业的人之一。董秀凤不但不收他的房租,还经常做饭给他吃。
在正房的屋檐下,一张高脚四方桌上堆放着各种各样的复印材料和报纸杂志,都是与保护滇池和西山有关的。这就是张正祥的办公桌。他每天巡查西山、滇池回来后,就在这里写材料。张正祥没上过一天学,但通过自学,他读书、看报、写材料都会。“我在环保方面很有研究,一般的大学生不一定懂得比我多。”张正祥有些得意。
“人猿泰山”
“我是靠滇池、西山养大的,谁伤害它们,我就跟谁过不去”
“我是靠滇池、西山养大的,它们对我有养育之恩,我对它们有很深的感情,谁伤害它们,我就跟谁过不去……”张正祥之所以这么执著地保护滇池和西山的生态环境,正是源于这种单纯而朴素的思想。
张正祥生于1948年,5岁时父亲去世,7岁时母亲带着两个弟弟改嫁了。在3年自然灾害期间,他的两个弟弟死于饥荒。年幼的张正祥独自一人在西山上过着“人猿泰山”一样的生活。“那时西山树木茂密、物产丰富,各种动物随处可见,野果野菜四季不断。我饿了就吃野果,渴了就喝山泉,晚上住山洞,过得悠然自得。”幼年的张正祥虽然遭遇了家庭的变故,但有着与众不同的快乐童年。14岁那年,他下山住到了滇池边,以打鱼为生。“那时滇池的水很清,用手捧起来就可以直接喝。各种鱼虾也很多,海菜到处都是。”张正祥回忆。
张正祥真正走上环保斗争之路,是从1980年开始的。那时,随着包产到户后,一些人为了谋取私利瞄上了西山上丰富的物产,盗伐树林的现象十分严重。“每天都有很多树木被砍伐。看着一棵棵熟悉的大树消失,我心疼啊……”张正祥把自家的养猪场卖了,再次住到西山上,当上了护林志愿者。为此,他的老婆带着孩子离开了他。
他每天在山间巡逻,发现盗伐者就劝说,跟其讲环保的重要性,但没有人理会。于是,他只能与盗伐者斗争。他堵断盗伐者经常出入的山路,夜间用石块袭击盗伐者,提着大刀追赶……他不知与盗伐者进行过多少次搏斗。在一次搏斗中,他的左大腿被斧头砍了一刀。直到现在,如遇天冷,伤疤还会隐隐作痛。
除了盗伐者,张正祥认为最大的破坏者是在滇池面山炸山取石的人。张正祥说,1982年后,滇池面山出现了很多采石场和矿场。“爆炸声不断,地动山摇的,滇池面山被挖得到处坑坑洼洼,灰尘漫天飞扬。”看着滇池面山昔日秀丽的风景被肆意破坏、“睡美人”身上满目疮痍,张正祥十分痛心。他更担心的是,这样肆意地炸山开采,会把西山下面通往滇池的暗河堵塞了,从而断绝了滇池水源的补给,使滇池失去自我净化功能,成为一潭死水。直到现在,张正祥依然坚持他的“暗河”理论,尽管有关部门和学术界并未认可。
斗争到底
面对报复和非议,他从没有退缩
为了保护滇池和西山的生态环境,张正祥决定要与破坏者斗争到底。他每天在山上巡逻,发现开山取石的破坏行为,就写材料到有关部门告状。为了拿出有力证据,他还买了相机,拍下“罪证”送到监管部门,要求制止破坏行为。或者向媒体爆料,把破坏行为曝光,以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从1982年到2002年这20年间,张正祥不知写过多少举报信和告状书,甚至到北京去告过状,但滇池面山的开采依然如火如荼,破坏行为愈演愈烈。尤其是1998年他当选碧鸡镇人大代表后,更是一门心思扑在环保斗争上,视保护滇池和西山为己任。因此,张正祥也得罪了很多既得利益者,遭到过报复。一次,他在回家的路上,被一辆运载石料的大货车撞倒在沟里,口鼻流血、右手粉碎性骨折,后来连重一点的活都干不了。“有人认为我是疯子,故意找茬;有人说我不懂经济发展……”面对报复和非议,张正祥从没有退缩。
工夫不负有心人。2003年,张正祥坚持反映多年的问题终于得到有关部门的关注和重视,滇池面山上数十家违规开采的矿场和石场被封停关闭。喧嚣了多年的滇池面山终于消停下来,“睡美人”的大体轮廓也得以保持。张正祥终于尝到了胜利的果实。直到如今,他依然为当年的胜利感到自豪。
2004年6月,张正祥被西山区滇管局聘为巡查员,每天负责观测水葫芦和蓝藻的生长迹象,查看入滇河道的污染情况。他每天沿着滇池沿岸徒步巡查,平均每天要走50公里的路,3个月就穿破一双皮鞋,而他每个月的工资只有600元。每天巡查完后,他会把当天的材料进行整理,第二天送到滇管局。然而,由于张正祥对滇池治理过于心切,总是希望有关部门能按照他的想法来执行,实际的处理结果往往不如他意。于是,他更乐意向新闻媒体举报。时间长了,他和单位的矛盾、分歧越来越大。2006年12月,他被辞退了,而他并没有停止保护滇池的行动,而是成为了一名民间环保人士。
其实,从1992年起,张正祥就开始关注滇池污染的问题。他曾筹资30多万元,在滇池边自主研发了一套治理蓝藻的设备。张正祥称之为“A系统多功能高快循环灭藻新技术”,但一直没有得到有关部门的认可。
支持河长制
“实行河长制以来,对入滇河道的治理力度加大了”
近两年来,张正祥没有了工作、没有了家,但他依然没有放下保护滇池和西山的责任。每天到滇池边或西山上巡查,发现污染或破坏行为就举报。他没有任何经济来源,生活上主要靠朋友接济。平时帮人写一些上访或举报材料,对方会给一点差旅费。
对于近两年来,昆明市委、市政府对滇池的治理,张正祥表示支持。他认为“治滇先治河”的做法取得了一些成效。“尤其是实行河长制以来,对入滇河道的治理力度加大了,盘龙江、运粮河等主要入滇河道的水质有了明显的改善。”张正祥说,“但一些小的河道、沟渠治理力度不够,甚至没有被重视。”
今年来,张正祥又在考虑如何把滇池面山曾被开采留下的“伤疤”恢复成山林。在采访中,他拿出了一本《滇池西岸“五采区”绿化造林专用苗圃场建设用地申请书》。这已是他第五次修改后,准备送到市里报批的。他打算先建一个苗圃基地培育树苗,然后把滇池面山裸露的山体绿化。然而,他的这个申请一直没有得到批准。张正祥估计,滇池面山需要绿化的面积在3万亩左右。当问及这个计划的可行性时,他并没有做详细解释,只是大声说道:“只要政府部门给予支持,我自然会有办法的。”
“我这辈子没有其他的盼头了,只希望在我的有生之年看到滇池水变清、滇池面山变绿,这样我就没什么遗憾和牵挂了。”年过六旬的张正祥感叹道。
滇池卫士张正祥先进事迹篇7
为了保卫神圣的滇池不受污染,一位倔犟的农民在长达30多年的时间里,与破坏滇池生态的社会现象进行着坚韧的斗争。为此,他花光了数十万元积蓄,卖掉了房屋,眼睛被打瞎了一只,妻子离他而去,小儿子也患上了精神分裂症。他用惨重的代价换来了滇池自然保护区内33个大中型采矿、采石场和所有采砂、取土点的封停,也换来了整个社会对治理滇池污染的重视。
他叫张正祥,系央视2009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让我们走近这位年逾花甲的环保斗士――
滇池母亲遭污染,蜇痛赤子心
张正祥今年61岁,是昆明市西山区富善村农民。1960年春天,昆明遭遇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饥荒,水肿病迅速在村子里蔓延,由于缺医少药,张正祥的父母和两个弟弟先后去世。7岁的张正祥逃进了西山深处的老林里,开始了一段“人猿泰山”般的孤儿生活。
大西山林木参天,树叶厚实得阳光都照不进来,张正祥在一棵大树上搭了―个平台,然后捡来树枝围成窝棚,这就是他赖以栖身的家了。
他并没有觉得野人般的生活有多苦,饿了就吃野果,渴了就饮山泉。当年的西山,两人合抱的大树满山都是,山上一年四季长满了松子、火栗、野杏等野果。而小涧里的石蹦(一种蛙类,味极美,现为野生保护动物)、金线鱼为张正祥提供了丰富的蛋白质。靠着大自然的无私馈赠,张正祥渐渐长大了,他开始用山上的果子去和别人换点吃的、用的,运气好的时候,还可以换到钱。
就这样,张正祥在深山老林度过了七年光阴。14岁那年,他来到滇池边上的富善村,成了渔民。滇池里最不缺的就是鱼,用张正祥的话说,站在岸边,脚巴掌都踩得着鱼。那时的张正祥经常在小沟里堵水捕鱼,多的时候,一次可以捉几斤。
上个世纪70年代,张正祥加入了集体捕鱼队,渴了低下头就可以喝到清澈的湖水,在美丽的滇池里工作,是他心情最舒畅的时候。这样的成长经历,使得张正祥对滇池和西山有着常人难以理解的浓厚情结。后来,他当上了生产队长,给村民们立下规矩,不准在滇池里洗衣服,不准倒污水,更不许砍伐滇池边上的树木。他经常对村民们说:“我的生命是母亲给的,是滇池和西山把我养大的,滇池和西山就是我的母亲,谁要破坏她,我就和他们玩命!”
1982年春节后,张正祥办起了养猪场,最多时养了100多头猪,一年的纯利润有两三万元,他成了全乡有名的万元户。张正祥虽从未上过学,但他非常聪明,靠着好心人的帮助,不仅能识字读书,还能写出一手好文章。平时,张正祥和别人说话,一些颇负文采的语言经常脱口而出。他有股子钻劲儿,养猪靠的是科学知识,因此,张正祥养的猪病少、出栏率高,很多猪贩子都喜欢收购他养的猪。
让村民们没想到的是,1985年,张正祥放着好好的猪不养,又开始了转型。他卖了赖以居住的房子,筹集了20万元资金,承包了村里14亩荒滩和水淹田养鱼,他一口气建了3个鱼塘。要说养鱼也是件正事,可他偏偏又做起了往鱼塘里“撒钱”的事儿。
原来,张正祥看到,随着当地经济的发展,滇池的污染却越来越严重,以前绿得醉人的水面上出现了大片大片的蓝藻,张正祥就想靠自己琢磨出消灭蓝藻的方法。他顶着妻子的劝阻和村人的嘲弄,做起了试验,还为自己的鱼塘起了个很专业的名字:“A系统多功能高快循环灭藻工程新技术项目研究试验基地。”
这个实验的原理很简单,就是在滇池岸边铺上管道,并架设滑板,滑板一头插入滇池水中,利用湖边的风力,将漂有蓝藻的湖水冲上滑板,进入过滤系统,滤掉一部分水后,变成蓝藻浆,再通过脱水系统将剩余的水分全部去掉,利用太阳或风使蓝藻完全干燥,最后打包用来制作饲料或制作氮肥。
试验前后进行了一年多,张正祥为此投入了十几万元,他认为“消灭蓝藻花钱少、见效快、效率高”的实验,却一直没有得到有关方面的认可。
而这时,村外的环境也悄悄地发生着变化。1984年以来,西山脚下的富善村突然成了一块风水宝地,山上的磷矿给乡亲们带来前所未有的富足。就在村里人忙着卖山卖地的时候,张正祥站出来唱起了反调。他说卖掉西山就等于葬送了滇池,而葬送了滇池,大家就都失去了家园。说这些的时候,张正祥还指着不知从什么地方搞来的一张地图,并且在地图上对村民们指指点点,说些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村民们听不懂又觉得新鲜的名词。
村民们虽然不懂这些专业名词,但大部分人都知道这样一个道理,山上的山林一旦被毁,祖宗留下的青山绿水将不复存在。开矿的老板们走了之后,他们所住的这个家园,将会变成荒山野岭,寸草不生。就是这样一个看起来再浅显不过的道理,在现实的经济利益面前却显得那么微不足道。张正祥的反对声音变得越来越小,最终淹没在开山采石的轰鸣声中。
一直视滇池、西山为自己生命的张正祥再也无法安心在家养鱼了,随后,他开始了持续30年的一个人的滇池保卫战。
为保卫滇池,虽九死其犹未悔
从1984年下半年起,富善村的村民们发现张正祥的上衣口袋里多了一支钢笔,还背着挎包,披着蓑衣,早出晚归,显得有些神秘兮兮。当时大家都忙着挣钱,没有太在意他的变化。
原来,为了保卫滇池、西山免遭过度破坏,熟读兵法的张正祥上山打起了“游击战”。他每天都猫在山上,采取设路障、断电断水断路的战术,在森林中和开矿的老板们昼夜周旋。他一个人毕竟势单力薄,虽然给矿主们制造了许多麻烦,战绩却收效甚微,自己还在一次次交锋中屡受重创。
1998年夏天,张正祥发现离村子十多公里的山林深处,一家矿石开采点又要开张了,这个采矿点一旦运营,矿石开采完后,不但让这里变得坑坑洼洼,而且一下大雨,还会造成泥石流,甚至山体滑坡。
张正祥此前曾和采矿老板交涉过,可人家根本不把他当根葱,骂他狗拿耗子多管闲事。张正祥据理力争,老板的保镖一下子把他在地,然后就不理他了。好汉不吃眼前亏,明的不行,张正祥决心用“游击战”来阻止对方的开采行动。
那天,张正祥天不亮就带着铁锹等工具来到矿石开采点附近,他在开采车辆必经之路开始“作业”,他的行动就是把这条唯一通向开采点的山路挖断,这样做至少可以延缓开采者的计划。
干了一个多小时后,张正祥把山路挖了个大沟,卡车肯定不能通行了。他刚想喘口气,却听到汽车马达声由远而近,他赶忙收拾好工具,往附近的密林深处撤退。他知道自己一旦被老板发现,轻则招至一顿毒打,重则危及自身性命。
果然,当采矿老板开着卡车带工人往开矿点赶时,汽车被张正祥挖下的壕沟挡住了,老板骂骂咧咧地下了车,发现壕沟里的砂石像是新挖出来的,断定挖沟人肯定没有走远。于是,他咬牙切齿地命令几
个手下把壕沟填平,另外几个人跟着他到附近搜一搜,看能否找到挖沟人,如果找到了就往死里打。
张正祥当时就躲在不远处,老板的吼叫他听得一清二楚,他意识到了自己所处的危险处境。于是,他悄悄撂下工具往远处转移。不料,一个工人听到张正祥不小心踩到的石块滑落的声音,急忙喊道:“挖沟的人在那边,我听到动静了!”
听到这里,张正祥不管那么多了,撒开腿就跑。老板指挥着保镖、工人紧紧追赶。张正祥不敢走小路,直往山林深处钻。跑到一处不高的山崖边,看看追兵渐近,他顾不得许多了,眼睛一闭跳了下去,不料却跳进一个马蜂窝里,马蜂受到袭扰,都飞过来蜇他,痛得张正祥抱着头在地上打滚。还好,后面的那些人没再追过来。
由于张正祥的存在阻碍了一些人的利益,那些人把他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总想找机会报复他。有一天中午,张正祥正在山上一个人煮方便面,一位被他举报过的采矿主带人把他包围了,张正祥一看那帮人来势汹汹,有拿着火药枪的,有拿大砍斧的,还有的拿着砍刀,他当即夺路而逃,由于跑得慢了些,大腿被斧子砍了长长的一条伤口,他拖着伤腿边呼喊着救人,边往大路逃,幸亏有几个人从路那边过来,不然,张正祥性命难保。
有过多次被迫杀的恐怖经历,按说张正祥该收手了吧!可他却没有丝毫惧怕,他一想到对他有活命之恩的滇池、西山正被人疯狂地破坏,心就难过地滴血。他发誓只要有一口气,就要和那些人斗争到底。
2002年深秋,当张正祥去一家私挖私采的矿场拍照取证时,矿主发现了他,指挥着保镖开车就向他撞过来,张正祥当即昏倒在地,而那帮人仍不放过他,你一脚我一脚地在他身上脸上乱踩乱跺。两个小时后,一场大雨把张正祥浇醒了,他挣扎着爬回了家。正是这次挨打,使其右眼失明,右眼眶骨折。
妻子觉得跟着他没有好日子过,便抛下三个孩子离开了这个家,张正祥的小儿子因为经常受到一些人的恐吓,精神失常住进了精神病院。
环保终现曙光,“斗士”感动中国
张正祥渐渐意识到,仅凭他一个人微薄的力量和微弱的声音,和一个庞大的既得利益群体对抗,无异于以卵击石,必须改变策略。经过再三考虑,他采取了举报的方式。
张正祥这些年写过的举报信,连板车都拉不动了,寄出去的材料更是数不清。每份材料都是他亲手写出来的,为了取得详实的资料,张正祥每天一大早就出去,直到天黑才回来,所有的采石场他都走遍了,并把破坏行为用照相机拍摄下来,为了拍照取证,张正祥前后共用了八台照相机,其中还被人抢走一台。张正祥还有两部手机,此前,他常用一部手机举报,一些工作人员只要看到这个号码打过来,有时就直接挂断他的电话。于是,张正祥又买了部手机,然后用普通话来举报。
为了使自己的举报材料更有说服力,张正祥下了很大功夫,他先后读了《滇池保护条例》《野生动物保护法》《文物保护法》《农民法律常识》等100多部法律法规,光滇池的地图他就有近十种。
2000年以来,张正祥每天只干一件事,周一到周五每天步行二十公里在滇池周边巡查,周六周日,他就在家里把所见所闻写成材料,然后分门别类寄给相关部门,或者上门举报。有时他甚至昼伏夜出,游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去寻找那些污染企业,查找那些污染的源头,进一步扩大战果。
由于频繁出入有关部门进行举报,一些机关工作人员对张正祥避之唯恐不及。有一次,他们看到张正祥来了,对他的脸色不太好,张正祥仍然大声地陈述着自己的意见,最后,弄得那些工作人员不耐烦了,叫来保安扭着张正祥的胳膊把他推了出去,还说他下次如果再来,就以扰乱机关工作秩序为由报警。可执着的张正祥下次还是照样登门举报,并且不达目的不罢休,那些工作人员对他举报的材料也不得不重视起来了。在长达20年锲而不舍的举报中,张正祥告倒过160个向滇池排污的企业,30多个采石场在他的举报下封停。
随着国家对环保问题的日益重视,张正祥保护滇池的事迹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新华社、央视、《望》周刊、凤凰卫视等知名媒体也对他进行了报道。与此同时,在滇池边非法开矿带来的危害和治理保护滇池环境的重要性,日益成为人们的共识。
2003年1月14日,在国家相关部门的直接干预和当地政府的努力推动下,滇池自然风景区内33个大中型采矿、采石场和所有采砂、取土点全部被封停。
更让张正祥兴奋的是,2006年昆明市政府出台了《滇池水污染防治“十一五”规划》等治理滇池的方案。2008年以来,昆明市委书记、市长亲自过问,投入巨资,采取了大量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使滇池水有了明显好转。
近两年来,张正祥依然没有放下保护滇池和西山的责任,他每天都到滇池边或西山上巡查,发现污染或破坏行为就举报。他没有任何经济来源,生活上主要靠朋友接济。平时帮人写一些上访或举报材料,对方会给他一点报酬。
张正祥现居住的一座破旧不堪的四合院,也是别人借给他住的,房东董秀风是他的好朋友,也是少数几个支持他做环保事业的人之一。董秀凤不但不收他的房租,还经常做饭给他吃。
滇池是500万昆明市民的“母亲湖”,张正祥身为一介农夫,30年如一日执拗地保卫着她,甚至为了保卫“母亲湖”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他的壮举终于得到社会的肯定和认可:1998年~2007年,张正祥被村民推选为镇人大代表;2005年,被选为“中国十大民间杰出环保人士”;2007年被选为“昆明十大好人”;2010年春节前,张正祥人选央视2009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2010年2月11日,张正祥走上了央视2009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主持人敬一丹现场采访张正祥,问那些不理解你的人称你为“疯子”,你有什么感想时,张正祥回答:“不是我疯了,是那些人疯了,他们疯得只知道钱了。”他寓意深刻的回答引起了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从北京领奖回来的第二天,张正祥又出现在滇池边,还像以前那样一如既往地巡查着“母亲湖”。张正祥已经61岁了,他只希望自己在有生之年能看到滇池的水变得更清、西山变得更绿,那样他即使离开人世也没什么遗憾和牵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