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奋斗者王有德事迹7篇

| 吴泽

最美奋斗者王有德事迹(篇1)

王有德同志一直坚守着“生命不息,防沙不止”的人生信念,带领职工在浩瀚的毛乌素沙漠边缘筑起了60多万亩的绿色屏障。他创造的“五位一体”防沙治沙综合发展模式,被国务院确定为重点推广模式。他先后获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治沙英雄”“感动中国双百人物”“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者”等荣誉称号。2018年12月18日,王有德同志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并获评“科学治沙的探路人”。

改革必须要敢于硬碰硬。1985年,王有德被任命到白芨滩防沙林场工作。当时,林业经营单一、人心涣散,要让林场活起来,留得住人,必须推行改革。他搬掉铁交椅,砸烂铁饭碗,让职工“干自己的活,挣自己的钱”。当年,全场共完成治沙造林5093亩,比改革前增加了3000亩,成活率达72%,比改革前提高了40多个百分点。为增强防沙治沙的后劲,他又提出了“立足林业促林业,围绕林业发展多种经营,力推林业建设综合发展”的深化改革方案,为林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自1994年以来,场里先后成立了三个绿化造林公司,承揽绿化工程,走 “以林养林,以副促林”的路子,每年创收4000多万元,拿出近千万元用于治沙造林,占治沙总投资的80%,为治沙造林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为了最大限度地调动全场职工植树造林、防沙治沙的积极性, 2000年开始,他把创新机制作为林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制定实施“六个一”治沙目标,严明奖惩机制,严格合同管理,限期绿化达标,超额全奖,完不成任务全罚。30多年来,职工们在毛乌素沙漠营造防风固沙林60多万亩,实现了人进沙退,为“三北防护林”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职工收入也年均保持12%的增长速度,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以林为主,林副并举,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的兴场之路。

改革必须要让群众得实惠。只有真心维护群众的利益,让职工早日脱贫,才能更好地维护党的形象。为了让职工搬出那些“风天进沙、雨天漏水”的土坯房,他四处筹款,将自己、亲朋好友等10多户的房子抵押贷款,为职工建房,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鼓励支持职工发展种植业、经果林、苗木产业、养殖业,增加职工收入。出台政策,对上学的职工子女实行助学金补助,让林场职工子弟的求学梦都能实现。改革开放,让白芨滩的事业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固定资产由原来的40万元增加到1亿多元,林木资产由原来的500万元增加到6亿多元,由20世纪80年代的一个基础设施落后的小林场发展到现在基础设施完善、拥有现代化设备,正在向数字化、智慧型迈进的新型保护区。他也被国家林业局评为“绿色长城”奖章获得者。

改革必须要扑下身子带头干。面对茫茫沙海,他与职工一起推沙、平田、砌渠道。黄沙漫漫,没有地方做饭,就啃干馍、喝冷水;没有住处,就把麦草往地上一铺和衣而眠。就这样,他一干就是三十多年,凭着“宁肯掉下十斤肉,不让生态落了后”的拼劲干劲,赢得了民心。职工跟着他每年完成治沙造林两到三万亩,比过去提高了近10倍,累计治沙造林60多万亩,控制流沙百万亩,是前40年的总和,有效阻止了毛乌素沙漠的南移和西扩,将沙漠向东推出去20多公里,保护了母亲河,保护了万顷良田,极大地改善了周边生态环境和职工的生活条件,实现了场子活、沙漠绿、职工富的奋斗目标,创造了改造利用沙漠,实现沙区经济循环发展的成功范例,为全国科学治沙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林场先后获得全国防沙治沙先进单位、全国生态建设先进集体、全国十佳林场、国土绿化突出贡献单位等荣誉称号。

改革必须要讲科学。他始终坚持科学治沙、综合治沙,改变过去单一植苗、成活靠天的被动造林模式,转变为现在的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三季造林的综合治沙模式。在治沙资金保障上,坚持走多种经营的路子,拓宽增收致富渠道。通过多种经营收入,每年反哺治沙造林,成功探索出了“五位一体”综合治沙模式,即在沙漠外围大面积营造以灌木为主防风固沙林,形成第一道生态防线;围绕干渠、公路、果园周围建设多树种、高密度、宽林带、乔灌结合、针阔混交的大型骨干林带,构成第二道生态屏障;在两道生态防线的保护下,内部引水拉沙造田,培育经果林和苗圃,果园成为职工的“摇钱树”,苗圃成为职工的“绿色银行”。在田间空地,种植畜草,发展养殖业,形成了牲畜粪便肥田、林草养殖牲畜两项循环产业。40多年来,他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走出了一条绿色、生态发展之路,创造了治沙奇迹,见证并实践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最美奋斗者王有德事迹(篇2)

王有德,1953年9月出生于宁夏灵武市,1973年参加工作,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他带领白芨滩林场职工大力推进防沙治沙,营造防风固沙林60多万亩,控制流沙近百万亩,有效阻止了毛乌素沙漠的南移和西扩,实现了人进沙退的伟大壮举。他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治沙英雄”,被授予“改革先锋”“最美奋斗者”称号。2019年,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夕,党和人民授予他“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__亲自给他颁奖。

立初心:生命不息,治沙不止

王有德的老家在灵武市马家滩镇,位于毛乌素沙漠的东南边。从小,他就眼睁睁看着风沙一次又一次灌满窑洞,而黄沙常常一夜间就把大半个窑洞埋起来。十几年里,20多个村子、3万多人被迫离开家乡。“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天上无飞鸟,地上无寸草。”这首在当地口口相传的歌谣,唱尽了沙漠化带给当地百姓的苦楚,也是20世纪50年代白芨滩的真实写照。

从那时起,治服沙漠的念头就深深种进了王有德的心里,他暗暗发誓,一定要把被沙漠侵吞的土地夺回来。1976年,王有德进入林业系统工作。9年后,32岁的他调任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白芨滩防沙治沙林场副场长,开始带领职工与沙漠抗争,与黄沙争夺生存发展空间。在治理北沙窝林场500多亩流动沙丘时,王有德带领工人砌水渠,头顶炎炎烈日、脚踩滚烫的黄沙,身上还背着25公斤重的水泥板。职工1次背1块,他就背2块,身上被压得一道一道的深印,有的地方都磨烂了……初冬时节,为了抢抓树苗灌冬水的时机,他和全场职工日夜吃住在水渠边。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二年春回大地,北沙窝林场出现了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经过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治沙,王有德和职工们在浩瀚的毛乌素沙漠的西南边缘筑起了一道南北长60多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的绿色屏障。这片绵延的绿洲,成了世界治沙史上的奇迹!

践初心:治沙须先聚人心,科学治沙可持续

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要治沙必须汇集更多的力量。调任白芨滩林场副场长,王有德面对的是一个尴尬的局面——林场生产已多年徘徊不前,职工人均年收入只有几百元,治沙资金缺口大,2/3的人要求调走。为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王有德和职工吃住在一起,白天一起推沙、平田、砌渠道,夜晚点着煤油灯在帐篷里安排第二天的工作,吃的是刮进沙子的饭,早上一起来头发上、脸上、被子上都是一层细沙。家,就在3公里之外,却常常一两个月都顾不上回去一次。在儿子王立钧的记忆中,爸爸一直都是在林场忙乎。“爸爸经常是一两个月才回一次家。他一回来,家里到处都是沙子。我妈常说:‘老王啊,你把荒地绿化了,可把家里沙化了。’”

上下齐心,其利断金。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王有德带领职工,建起了柳编厂、砖厂、预制板厂,还成立了3家苗木公司!收入增加了,林场有了生气,涣散的人心逐渐开始聚拢。王有德又坚决推出三项改革措施:压缩非生产人员;实行工效工资,按劳取酬;打破“大锅饭”,实行责任承包制。同时,还以身作则提出“六个一”目标任务:每人1年扎1万个草方格,挖1万个树坑,种1万棵树,完成治沙造林面积100亩,从治沙中实现收入1万元。家庭目标和集体目标衔接,职工工作热情高涨。改革当年,林场造林5093亩,创收17万元,实现了逆转。

比起艰苦的工作环境,粗放的传统治沙模式更让王有德焦虑。造林成活靠天,林木的成活率低,防风固沙的效果并不明显。治沙,没有现成的方法可学,全靠摸索。王有德带领职工在扎制草方格固沙的基础上,探索形成了“宽林带、多网络、多树种、高密度、乔灌混交”的“五位一体”防沙治沙综合发展模式,实现了“沙漠绿、场子活、职工富”的奋斗目标,创造了沙区经济循环发展的成功范例,被国务院确定为加快宁夏经济社会发展重点推广模式,为全国防沙治沙提供了宝贵经验。

在白芨滩,每一株小草、每一棵幼苗都异常珍贵。为了保证树苗的成活率,不管多晚,当天拉来的树苗必须要立刻栽上。王有德常说:“人是有生命的,饿了渴了可以喊。植物不行,它喊不出来,你只能去观察它。看看它缺不缺水?旱了没旱?死了没死?有没有病虫害?在沙漠里面植树造林真的是很艰难的一件事情,比养个娃都要难啊。”

如今,30多年过去了,凭着“宁肯掉下十斤肉,不让生态落了后”的拼劲,王有德带领职工营造防风固沙林60万亩,控制流沙近百万亩,有效阻止了毛乌素沙漠的南移和西扩,实现了让沙漠后退20公里的壮举。按平均行间距2米计算,他们种下的树能绕地球赤道七圈!昔日的沙漠变成了职工生存的“口粮”,果园成了职工的“摇钱树”,苗圃成了职工的“绿色银行”,黄沙漫天、生态条件极其恶劣的贫困林场,也变成了物种丰富、生态优良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王有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

守初心:退休不离岗,建设更美新家园

2014年,王有德退休了。大家都说,苦了一辈子,荣誉和成绩都有了,该好好享享清福了。可看到白芨滩仍有60多万亩荒漠尚未得到治理,王有德觉得自己能做的事还有很多。他在河东机场的东边承包了荒滩区继续防沙治沙,创建了宁夏沙漠绿化与沙产业发展基金会,并担任理事长。5年多来,他又发动社会力量开路引水、削高填低、清石换土,在马鞍山一带的荒漠上植树100多万株。他以高于常规治沙造林成本几倍的投入,治理修复面积6000余亩,建设生态防护林3000余亩,在银川市东大门构筑起一道千余亩的绿色屏障,为建设美丽宁夏、美丽中国做出了重大贡献。

2019年9月17号,当__亲自将国家荣誉奖章授予他时,王有德说:“与黄沙斗了几十年,我累在其中,也乐在其中。我希望自己就像胡杨树一样,深深扎根在祖国需要我的地方。”

人人都说王有德有根“点沙成林”的“绿手指”,能让种子发芽、枯木逢春、绿树成荫。王有德却说,自己有的只是一颗“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初心。他“生命不息,治沙不止”的信念书写的不仅是敬业奉献,更是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忠诚。“多栽一棵树,就是我的价值;多治理一片土地,荒山变成绿洲就是我的价值;让当地老百姓找到致富之路,就是我的价值。”王有德用最朴实的话语、最执着的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使命和担当。

最美奋斗者王有德事迹(篇3)

“闲不下来,只要一闲就感觉难受,每天都要去林场转转。”9月18日,灵武市马鞍山生态园区,65岁的王有德说。

40年防沙治林,一年365天没有休息日,王有德落下了严重的胃病。“老了,身体不行了,感觉还有好多事没干呢。”王有德的包里装着好几种药,胃疼了就拿出来吃,然后又去林场拾粪、松土、修路。虽然已经退休几年了,可是他治沙的脚步从未停歇。

“你看,这是‘小姑娘’杨柴、‘大姑娘’花棒、‘铁汉子’柠条,它们的抗旱防沙能力都特别强,这片绿洲全靠它们了。”白芨滩防沙林场63万亩人工林,在王有德眼里,每一棵树木都是他精心养育的孩子,他爱它们如同爱自己的生命。

几十年来,白芨滩林场从一望无际的沙漠到郁郁葱葱的绿洲,离不开林场职工齐心协力的奋斗。“一个人就像一棵树,你得浇水、施肥、修剪、护理,否则就会枯死。”在王有德看来,林业工作并不是简单的植树造林,要想把树种好,关键要把人留住,人心齐就没有干不成的事。

王有德记忆深刻的是20多年前,他把自己家的房子、亲戚家的房子,总共十几套抵押给银行,贷款80多万元为职工建了房子。“当时建的房子解决了10对双职工的居住问题,搬进新家的当天,大家忍不住哭了。”王有德的举动让职工们看到了希望,尽管条件艰苦、风沙满天,一张嘴就进沙子,但大家铆足劲挖坑种树防沙治沙,没有一个人提出要离开。

40年过去,沙漠绿了,职工富了。凭着“宁肯掉下十斤肉,不让生态落了后”的拼劲,白芨滩林场干部职工以每年造林2万亩的速度,在毛乌素沙漠边缘筑起了一道东西长47公里、南北宽38公里的绿色屏障,有效阻止了毛乌素沙漠的南移和西扩,创造了世界治沙史上的奇迹。

在林场很多职工眼里,王有德不只是领导,还是他们的亲人。

“20多年前穷得差点婚都结不了,一辆170元的凤凰牌自行车,还是王场长托人给我买的。”职工李桂琴回忆道。如今,李桂琴饲养了100多头奶牛,经营着40多亩果园苗圃,种植温棚2000多平方米,资产达到200多万元,成为白芨滩林场拔尖的致富户。

“__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听到这话时热泪盈眶,激动得好几天睡不着觉。”王有德坦言,几十年防沙治沙,他一直按着这个路子在寻求希望。通过植树造林发展多种经营,在北沙窝和大泉沙漠引水治沙造田,开发土地7000亩种植经果林和苗圃,同时定植果树和栽植防护林带23万株,解决就业160多人。昔日的沙漠变成职工生存的“口粮”,果园成了职工的“摇钱树”,苗圃成了职工的“绿色银行”。防沙治沙不仅仅把沙漠变成了绿洲,还让265名林场职工过上了美好生活。

5年前,王有德发起创建了宁夏沙漠绿化与沙产业发展基金会,并担任理事长。“可以不吃饭,但不能让我不治沙。”王有德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治沙事业。如今,基金会已发动社会各界人士募捐造林,在马鞍山一带的荒漠上营造了一片4000多亩的绿洲。

“这辈子我就干这一件事,生命不息,治沙不止。”王有德笑着说,别叫他治沙英雄,真正的治沙英雄是白芨滩林场的所有职工。

最美奋斗者王有德事迹(篇4)

王有德是宁夏灵武人,1953年9月出生,1976年进入林业系统工作,1985年出任白芨滩林场场长。多年来,他带领职工大力开展防沙治沙,营造防风固沙林60万亩,控制流沙近百万亩,有效阻止了毛乌素沙漠南移和西扩,探索形成“宽林带、多网络、多树种、高密度、乔灌混交”的防沙治沙模式,实现了“沙漠绿、场子活、职工富”的目标。

“我这辈子就干了两件事,一件是让沙漠变绿洲,另一件是让职工变富。”这两件事,串起了王有德的一生。

王有德的老家在灵武市马家滩,毛乌素沙漠的东南边缘。幼年的王有德眼睁睁看着风沙一次又一次灌满窑洞,黄沙一次又一次爬上窗台,最后逼着全村人搬离故土。从那时起,制服沙魔的念头就深深种在了王有德心里。

1985年,王有德担任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白芨滩防沙治沙林场场长。彼时的白芨滩林场,风沙肆虐,沙逼人退。

王有德开始了和沙漠的斗争。夏天,他带领职工顶着50多摄氏度的高温推沙平田,挖坑种树,晚上就住在沙窝上搭建的帐篷里。冬天,为了抢抓树苗灌冬水的时机,全场职工日夜吃住在水渠边。

凭着这股“宁肯掉下十斤肉,不让生态落了后”的拼劲干劲,王有德带领林场职工将治沙造林速度由过去的每年3000亩提高到每年2万-3万亩,累计治沙造林60多万亩,是前40年的总和,在浩瀚的毛乌素沙漠边缘筑起了一道东西长47公里、南北宽38公里的绿色屏障。

2003年,王有德当选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他提出对沙源地林区、天然草原实施禁牧的建议,当年就在宁夏全境得以实施,植被在几年内得到迅速恢复,在全国引发广泛影响。2005年,他提出在禁牧的同时,解决沙区群众生活能源和圈养牲畜问题的建议,为破解生态建设与人民生活改善之间的矛盾探寻办法。2007年,他提出把宁夏建成国家防沙治沙示范区,获得国家项目和资金的支持。2008年,国务院正式批准宁夏建设全国唯一的省级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

沙漠一点点绿起来了,林场职工的生活却依然困难。王有德下定了和治沙一样的决心:让职工富起来。

针对林场经营单一、人心涣散、发展陷入困境的局面,王有德精简管理人员,压缩管理开支,制定了一套造林效果与工资挂钩的核算办法,动员、引导、扶持职工利用林闲季节种草养畜,发展柳编、运输等第三产业。他推行家庭、联组或个人划片招标承包,号召全体职工平均一人一年扎设1万个草方格、栽植1万株树苗、治沙面积100亩、从治沙中实现收入1万元。家庭目标和集体目标衔接,职工把沙漠当成了自己的口粮田,治沙造林积极性不断提高。

“我们的职工收入连续5年保持12%以上的增幅,2011年职工年人均收入突破4万元。”王有德说。

在实践中,王有德带领职工探索建立了“五位一体”防沙治沙综合发展模式,即在沙漠外围营造大面积以灌木为主的防风固沙林,围绕干渠、公路等建设大型骨干林带,在两道生态防线的保护下培育经果林和苗圃,在田间空地形成种草和养畜

两项循环产业。“五位一体”模式实现了治沙与治穷相结合,创造了实现沙区经济循环发展的成功范例,被国务院确定为加快宁夏经济社会发展重点推广模式。

2014年,王有德退休了,但他割舍不了已经从事40年的防沙治沙事业。他将银川河东机场以东的万亩荒滩作为新的“战场”,以高于常规治沙造林成本几倍的投入,治理修复面积6000余亩,建设生态防护林3000余亩,在银川市东大门构筑起一道千余亩的绿色屏障。

生命不息,防沙不止。这是王有德给自己定下的人生信条。“我想退下来以后继续发挥作用,多栽一棵树,多治理一片土地,当地老百姓能找到幸福之术,就是我的价值。”

最美奋斗者王有德事迹(篇5)

苍老、荒凉的贺兰山在历史的风尘中默默屹立了多少个世纪,斗转星移,日升日落,一位治沙英雄用一支书写史诗的笔,饱含智慧、满含坚毅,把自己平凡的生命排列在优美而隽永的诗行里,用他那刚健的笔谱写着治沙赞歌。

岁月为笔,山河为卷,真正的颂歌在人民心中。在浩瀚的毛乌素沙漠西南边缘,一道南北长67公里、东西宽约42公里的绿色屏障,静静守护着母亲河黄河和银川平原。这片绵延的绿洲,见证了世界治沙史上的奇迹,记录了一位传奇人物40多年的坚持与梦想。

一串串浓重的地方口音低调真诚而又高亢。眼前的王有德淡泊与豪气交汇,理想与责任相融,智慧与坚韧共振,他的人生历程中一幕幕艰辛的往事,便在这交汇、相融、共振中成为一个个坚实的脚印。

“当劳模不能忘了本,讲进步不能忘了党,讲成绩不能忘了人民群众,讲奉献不能忘了家人,讲问题不能忘了个人。”这是他人生砥砺奋进的座右铭,铮铮誓言,铿锵豪迈,时刻在践行着自己的初心和使命。

毛泽东曾说:“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英雄自古平淡处,海底明珠耀光华。在人与自然的抗争中,王有德和治沙人风里来沙里去,以“宁肯掉下十斤肉,不让生态落了后”的拼劲,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气概,有效阻止毛乌素沙漠的南移和西扩,实现了人类历史上人进沙退的伟大壮举。

王有德说,“生命不息,治沙不止,我要在治沙播绿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多栽一棵树,就是我的价值;多治理一片荒山,就是我的价值;让当地老百姓找到致富之路,就是我的价值!” 他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拓荒者们对治沙的坚守无怨无悔,为民族复兴的赤子之心始终不改。治沙英雄王有德,把他的人生岁月奉献给了茫茫大漠,带领他的治沙团队用自己的丰硕成果塑造了一组世界治沙史上的浮雕。

生命细若游丝,生命韧如磐石。人生的价值在哪里?在历史的长河里,生命是如此的短暂,但流星划过夜空,那耀眼的光芒却令人惊叹。“我这辈子就干了两件事,一件是让沙漠变绿洲,另一件是让职工变富有。”这两件事,串起了王有德的一生。艰难困苦,玉汝于成。40多年来,为了恪守一句诺言,坚守一种信仰,他毅然挺起脊梁、奋斗于斯,不仅仅控制流沙近百万亩,关键是探索形成“宽林带、多网络、多树种、高密度、乔灌混交”的防沙治沙模式,让沙漠变成了“聚宝盆”。

“我清楚地记得2008年4月,时任国家副主席_来白芨滩视察对我说的话 ,‘你们很辛苦,成果很喜人,很鼓舞人心。这是一项平凡而伟大的事业,也坚定了我们治沙的决心。对你们的事业,我们会全力支持。’_的讲话时刻激励着我。”“我只是做了一名共产党员应该做的事,尽了一名共产党员应尽的责任。几十年来,我得到了干部群众的理解,党和人民群众的信任。感谢组织的培养。我不能辜负重托啊!”

郑板桥在《竹石》中写道:“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每一位成功者似乎都有一种立场坚定、百折不挠的品质。40多个春秋,沧海桑田,王有德在毛乌素这片荒凉的大漠上,从东到西,从南到北,走出了一条沉稳而坚实的人生之路。一个个平凡的故事,一段段闪光的经历,没有曲折离奇,只有朴实无华。

2019年9月29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中共中央_、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_向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分别授予象征国家最高荣誉的勋章和奖章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今天我们以最高规格褒奖英雄模范,就是要弘扬他们身上展现的忠诚、执着、朴实的鲜明品格。”__高度评价英雄模范的丰功伟绩和鲜明品格,号召大家讴歌英雄、崇尚模范、学习榜样。学习他们,就不应该止于“诚心正意”的敬仰,而应该有起而行之、始于足下的行动,因为他们筑起的将是永不流失的精神之钙。

忠诚、执着、朴实,是一种担当,更是一种责任;是一种坚守,更是一种奉献,也是对“为人民服务”的完美诠释。

王有德等治沙人正是靠着这6个字战天斗地,用脚步丈量沙漠,用脊梁铸造希望。他们在“三天一场风,从秋刮到春。风吹沙子跑,地上不长草”的毛乌素沙漠中坚守了40多年,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忠诚。40多年前,环境的苦、职工的穷、人心的散,他们硬是咬着牙,爬坡过坎挺了过来,最后让沙漠变成了绿洲,荒山野岭成了职工的“口粮田”,绿色果园成了职工的“摇钱树”。

今年6月,__在宁夏考察时强调,“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是的,他们埋头苦干、争抓实干,靠的是对党、对人民的忠诚,靠的是对信仰的坚守和执着。回想治沙初期,王有德和他的治沙团队搭建帐篷,几个月回不了家,吃、住都在沙漠,挖树坑、背麦柴、运树苗、扎草方格。三伏天沙漠温度在50度左右,头顶烈日,脚踏黄沙,但是没有人喊苦叫累;冬天他们同样不惧寒冷,修路架桥。那时,职工背水泥板,脊背上的皮脱了一层又一层,危险时刻挺身而出,舍身为人,靠的也正是这6个字“忠诚、执着、朴实”。

“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__在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上发表讲话时指出,“他们身上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们的事迹和贡献将永远写在共和国史册上!”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气节的民族,从来就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70多万亩的绿色屏障,集中体现的是王有德以及他的治沙团队“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迎难而上、坚不可摧的意志。正是籍于这种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才赋予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自信和力量!

一部治沙史,是开拓者擎绘着绵延不断的辉煌!

一部治沙史,是开拓者用血和泪浇铸的民族精神!

一部治沙史,是开拓者谱写的响彻云霄的英雄赞歌!

岁月静好,只因有开拓者负重前行!

王有德,真正的高度是一种挺立!

最美奋斗者王有德事迹(篇6)

王有德,回族,1954年出生在宁夏灵武市马家滩镇一个干部家庭,1972年参加工作,1981年加入中国共 产党,大专学历,林业高级工程师。他自1985年3月以来,先后担任宁夏灵武市白芨滩防沙林场副场长、书记、场长,白 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20多年来,无论地位怎样变化,他始终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 己,团结、带领全场干部职工完成治沙造林32万亩,控制流沙36万亩,经营管理面积由2000年以前的25.9万亩扩 大到现在的147万亩,固定资产由1985年以前的不足40万元增加到现在的4020万元,林木资产达到6380多万 元。多种经营创收1000多万元,职工人均收入也由1985年的1200元增长了10倍,达到了12000元,实践了 他“让职工富起来,让沙漠绿起来、使林场活起来”的诺言。2002年6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曾庆 红同志在视察白芨滩防沙林场时热情称赞“王有德是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典型,是治沙英雄。”

坚持改革 力谋兴林富民之策

白芨滩防沙林场位于宁夏灵武市引黄灌区东部的荒漠沙区,地处毛乌素沙漠西南,属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为主的 公益型林场。1985年,王有德刚担任白芨滩防沙林场领导时,林场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粗放管理、干部职工观念陈旧 等因素的严重影响,生产徘徊不前,林场工人一年中有7个月无事可做,许多职工住在夜里能看见星星的土坯房里,仅有的交 通工具是一辆三轮

摩托车,吃粮、吃菜要靠人背进沙漠里,159名职工中有2/3要求调走。面对这种困难的局面,他展开 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到各护林点了解干部职工的思想状况。白芨滩防沙林场点多线长,最远的护林点距离场部80多公里。那段 时间,他几乎每天都在沙窝里徒步往返几十公里,在全面了解掌握第一手资料后,王有德从调动干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入手, 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出台了3项改革措施:一是精简后勤管理人员,将原来的28人减少到16人,当年减少人头 经费2万元;二是取消一线职工工资级别,实行工效工资;三是将全场林业生产任务分解承包到职工手中,彻底改变过去“造 林抚育靠民工、林场工人只带工”的只讲数量不讲质量、效益的工作方式,激活人力资源,让职工“干自己的活,挣自己的钱 ”。当年,全场共完成治沙造林5093亩,成活率达72%,成幼林抚育减少开支2.5万元,创收17万元,林场由此起 死回生。之后,他又提出了“立足林业搞林业,围绕林业办企业”的深化改革方案,为林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一次,王 有德在检查工作时发现,林子里平茬时留下的一堆堆柳条子,竟被许多人背回去当柴烧。他想,如果利用这些废弃的柳枝搞编 织,还可为闲散人员找一条致富的路子。于是,他找场地、请工匠,很快成立了一个由10多人组成的柳编厂。他又马不停蹄 到临近矿区、县城搜集各种信息。不到1个月时间,他签定了一批购买苹果筐、柳笆子的合同,当年创收3万多元,那些曾经 被认为只能烧火做饭的柳条一下子成了宝贝。林场工人第一次有了“治沙也能赚钱”的观念。1990年,他大胆决策,先后 投资113.5万元建成了两个建材企业,五年收回全部投资后,企业改制实行股份制经营,经济效益不断提高。1994年 ,他敏锐把握苗木花卉市场需求渐旺的商机,决策投资40万元建立苗木花卉公司,培育苗木560亩,出圃1000多万株 ,累计创收680万元,不但解决了本场的造林用苗,还成为弥补林业生产缺口的“绿色银行”。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 ,宁夏及周边地区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进程加快发展的有利形势下,王有德又出实招,及时组建了添保治沙造 林有限公司,先后承揽80多家单位的绿化工程,绿化面积达4000多亩,以优良业绩,跻身全区绿化行业前列,累计实现 产值3000多万元。靠这些多种经营收入平均每年为治沙造林投入资金100多万元,有力地推动了治沙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帮助周边农村群众销售各类苗木上千万株。经过多年的努力,白芨滩防沙林场由原来的一个小场逐步扩大到现在的1个 总场、6个分场和4个公司。2000年,白芨滩防沙林场以其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独特的荒漠生态系统,被国务院确定为国 家级自然保护区。

扎根荒漠 让绿色染尽白芨滩

20多年来,王有德心里始终有一个目标:多为后人留些绿荫,少给人生留下遗憾。他以满腔的热血承担起绿化荒漠 的责任。为了增加职工收入,稳定职工队伍,1986年7月,在他的多次要求下,灵武市将县城以北的北沙窝500亩流动 沙丘划拨给白芨滩防沙林场开发果园,离家仅3千米的王有德始终与职工住在工地的帐篷里,最多的一次竟50多天没有回家 。白天,他与职工一起推沙平田砌渠道,挖坑施肥栽树苗,夜晚点着煤油灯安排第二天的工作。7人一组打制砌渠用的水泥板 ,一般每天打210块,而王有德所在的组,最多的一天打了580块。三伏天背水泥板砌渠时,沙漠温度高达60摄氏度, 即使空着手走,脚都会深陷沙漠,身负25千克的水泥板只能一步步挪动,职工背1块他背2块,脊背被水泥板磨烂,汗水浸 到伤口里比刀剜还痛,脚上烫出了大大小小的水泡,他都全然不顾。

为了进一步拓展治沙空间,1992年,王有德再次请求灵武市政府将大泉乡东边的8700亩沙荒地划拨给白芨滩 防沙林场,得到批准后,当年11月,王有德带领林场的几十名职工向茫茫大漠挺进。时值初冬,寒风呼啸,沙子打在脸上如 刀割般疼痛。没有地方做饭,他们就啃干馍、喝冷水;没有住处,他们将麦草往地上一铺和衣而睡。职工每人每天定额挖沙渠 25米,连续10多天,他一天不落、一米不少。建工房时,一个技工配两个小工,他和另一名职工拉砖运水泥,钉是钉铆是 铆,一直干到工房建成。就这样,他在这里一住就是3个月,与工人们共同治理沙地1040亩,栽下了2万株果树。有一天 下午,正在巡渠的他,发现土质松软的渠道被水冲开了一个大口子,他一边喊人,一边挟着麦柴跳进齐腰深、带着冰碴的水中 ,工人们跟着他纷纷跳入水中,用身体挡住了水流,将缺口堵住。冬水全部按时灌完后,他因伤病被迫住进了医院,工人们拉 着他的手说:“我们苦,场长更苦,只要王场长在,再大的苦我们也能承受。”

1999年入冬时节,灵武市将灵州大道及环城路的9千米绿化任务交给了白芨滩防沙林场。当时,班子内有人提醒 王有德说,市政府财政紧张,200万元的工程费说不定要拖到猴年马月,林场资金又不宽裕,还是想办法推掉算了。王有德 却说:“我们的职责就是种树,哪儿需要就往哪儿种。作为林业建设者,该奉献时必须奉献,多栽树不是啥吃亏的事。”7年 过去了,他们在灵州大道两侧种植的侧柏、樟子松成活率达95%以上,王有德用自己的艰辛和努力为宁夏大地增添了一片新 绿。

银川河东机场区域植被稀少,荒漠化严重,直接影响宁夏对外开放的形象。2003年,灵武市把河东机场大环境绿 化工程,交给敢打硬仗的白芨滩林场来完成。面对摆在面前的各种困难,王有德识大体、顾大局,带领全场职工苦干实干,修 路、拉电、引水、平田,先后整地4000亩,栽植樟子松、侧柏、枣树、花灌木等475015株,荒山造林2.6万亩, 栽植柠条、紫穗槐、沙冬青等沙生灌木180余万株,仅用两年时间就初步形成了针阔混交、乔灌草结合、林草搭配的绿化格 局。2005年他又带领职工继续向毛乌苏沙漠腹地挺进,在风沙肆虐的长流水,修建林道,引水入沙,对这里的24万亩沙 漠、林木进行治理和保护。

心系职工 甘为人民当公仆

做为一名共产党员,王有德坚持用实际行动践行“

_”重要思想,千方百计为一线职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为 了让职工搬出那些低矮破旧,“风天进沙、雨天漏水”的土坯房,他四处筹款,在市区盖了幢简易住宅楼。有位干部私下试探 王有德能不能给他分一套,王有德断然拒绝道:“老工人在山上苦了一辈子,我们这些当干部的凭什么与他们争?”这幢楼房 全部分给了老职工和一线职工。经过近20年的埋头苦干,全场5个管理站都铺上了柏油路,吃上了自来水,架设了输电线路 ,看上了电视,按上了电话,并先后建起了245套房屋,解决了318名职工住房困难。职工全部加入了养老保险、医疗保 险。在他的倡导和支持下,场里还制定了各种补贴政策,支持职工发展种养殖业,职工子女考上高中、中专、大学每人都有奖 学金。

王有德总说:“领导只有把职工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工人才会把林场的事看成自己的事来干”。他是这样说的也 是这样做的。大泉分场年仅20岁的职工张建宁因盗窃被判刑5年。当时,张建宁的父亲双目失明,母亲身体不佳。儿子入狱 后,绝望的老人从永宁县赶到白芨滩防沙林场,一见王有德就泣不成声。其实,此时的王有德心里比他们还着急,他一边安慰 张建宁的父母,一边盘算着怎么处理这件事。最后,王有德按法律程序把小张保释出来。可全场的职工没有不担心的,万一张 建宁再干上一桩坏事,王场长岂不跟着栽跟头?“人心都是肉长的,我不信他变不好。”王有德多次找张建宁谈心,鼓励他洗 心革面、重新做人。一次次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使张建宁终于醒悟了,干工作一丝不苟,对父母关心入微,跟以前比好像换了 个人。他先后承包经营了50多亩果园,结婚、生子,过上了好日子。张建宁本人因工作出色还被场里评为先进工作者。说起 往事,张建宁非常激动:“如果不是王场长,我就要坐5年牢,真不知道出来会是个啥样子!”

职工郭叙强14岁的女儿突发病毒性脑膜炎,却因一时凑不齐住院费而犯难。王有德闻讯赶到医院,对郭叙强说:“ 天大的事有单位顶着!”第二天,王有德就带着职工们捐献的5000多元钱来到医院,并先后协调解决了1万多元借款。昏 迷了整整12天的小姑娘终于醒了。女儿痊愈后,郭叙强一家想去感谢,但又知道王有德的脾气,不好带上礼品去谢他,便来 到当地电视台,想在电视上做广告感激他。王有德闻讯后立即制止,还批评了郭叙强。

严于律己 情系沙海无怨无悔

王有德历来对自己要求严格,从不乱用手中的权力,始终做到清正廉明。他说:“权力是党和人民给的,我们必须忠 诚于党,服务于人民,尽好自己的职责,用好自己的权力。”1998年4月,白芨滩防沙林场与陕西某公司签订了一份30 万株的优质枣树育苗合同,但该公司送来的苗木成活率低,达不到合同要求的验收标准。这家公司的负责人来到王有德的办公 室,把一个厚厚的牛皮纸信封塞给他,说:“王老哥,你就关照我这一次,这3万元钱是老弟的一点心意……”不等对方说完 ,王有德就把信封扔回对方:“我要的是合格的树苗,你把苗子按合同要求搞好比给我什么都强!”此后,对方还不甘心,又 送了两次,每次都被他断然拒绝,后来对方只好按合同为林场赔付了10多万元的损失。

1999年春,灵武市一家

开发商着手建设一项重点工程,但启动资金缺口大,需要向银行贷款。开发商请出一位市 领导来找王有德,提议用白芨滩防沙林场的机砖厂作抵押。王有德一听,心里很不舒服:这个机砖厂是白芨滩人的心血啊!我 只有经营好的责任,哪有将它置于风险之地的权力?王有德坚决回绝了前来说情的市领导。事后,有人对王有德说:“你真是 个死脑袋,别人巴不得给领导落个人情,好进步,再说机砖厂又不是你家的,何必那么认真?”他动情地说:“我们的机砖厂 同我本人一样,都是为白芨滩的封沙育林事业服务的,我们只有尽好自己的职责,用好自己的权力,才对得起白芨滩的职工群 众。”

王有德出生于干部家庭,父亲曾先后担任灵武市委组织部部长、常委、人大副主任、_主席。哥哥也担任过灵武市 委组织部部长、市委副书记等职务。身处这种条件,在灵武市挑选一个环境好的工作单位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父亲正直无私 的工作态度、对子女的严格要求以及这种长期以来潜移默化的影响,使王有德毅然选择了留在白芨滩,留在这环境艰苦、工作 艰难的林业工作岗位上。1986年,自治区林业厅党组研究,要调王有德到宁夏林业学校任总务科长,他拒绝了;1992 年,灵武市打算让他到某个乡(镇)当党委书记,他婉言谢绝了;1998年,林业厅拟调王有德到厅直属一个正处级单位任 正职,他又谢绝了。许多人都不理解,一些亲友同事们也不止一次地劝他说,“哪个单位都比白芨滩条件好、待遇高,留下图 个啥。”王有德总是淡然地笑着说:“我是舍不得白芨滩这片洒满自己汗水的土地,舍不得与自己朝夕相处、同甘共苦过的兄 弟们,他们为白芨滩付出了那么多,可他们现在生活水平还不算高,日子不算好过,我怎么忍心离开”?

王有德同志就是这样,用自己的劳动铸造出人生沉甸甸的辉煌。2002年4月,他带领的白芨滩防沙林场被评为全 国治沙先进集体,同年9月,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又被授予全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先进集体称号。他本人1996年、20 01年两次受到全国绿化先进工作者奖励,1999年被国家林业部评为森林资源林政管理先进个人,2002年被自治区农 村“_”重要思想学教领导小组、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评为全区农村“_”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先进个人。20 03年被中共中央宣传部确定为“全国实践_的模范”,同年当选为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004年,又被 授予全国十大国营林场优秀管理奖、西部开发杰出贡献奖和中国环境科技实业家称号,2005年5月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 进工作者”,2006年7月,被评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受到中共中央的表彰。面对组织的肯定和人民的信任,胸襟坦 荡的王有德同志视之为激励和鞭策,决心以更加热忱的奉献精神,投入到无比倾心的治沙播绿和生态与环境建设事业中去。

最美奋斗者王有德事迹(篇7)

王有德,男,回族,1953年9月出生,宁夏灵武人,中共党员,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原党委书记、局长。他以坚韧的毅力和“宁肯掉下十斤肉、不让生态落了后”的拼搏干劲,团结带领白芨滩林场职工营造防风固沙林60多万亩,控制流沙近百万亩,在浩瀚的毛乌素沙漠边缘筑起了一道南北长67公里、东西宽42公里的绿色屏障,有效地阻止了毛乌素沙漠的南移和西扩,为宁夏生态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2019年9月,获得“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

言传:“劳动是为了革命”

西北的冬天格外冷。处于毛乌素沙漠南缘的马家墙框子村,更是狂风怒号、黄沙漫天,狂风裹挟而来的沙子经常落满村民的院子,有时候能把窑洞口堵住一半。从小生活在这里的王有德,幼时的记忆被沙漠“阻塞”。对同龄人来说,这个时候正是即将过新年穿新衣服、改善伙食的好时候,而他却要完成每天的“硬任务”。“院子落的沙经常有一米多高,母亲给我们兄弟定的标准是一天清理3至5公分,当时只能用背篼背出去,一边背一边还漏。”王有德一边回忆一边用手示范着如何背沙。吃不饱力气不足,加上比较贪玩,那时候的王有德开始痛恨沙子,经常在背沙的间隙溜出去玩儿,为此没少挨母亲严厉的批评教育。“有时候回来就会挨一顿打。”王有德回忆。背沙,成了王有德与沙漠的第一次搏斗。他恨透了风沙,也是从那时起,降服沙魔的念头深深种在了王有德心里。8岁那年,临近大年三十的一天,比背沙更让王有德害怕的事情发生了。

“胡闹!”父亲在家庭会议上当着众人的面发了火,厉声要求上小学的王有德立马去找另外一个同学,“小小年纪还打架,赶紧把人找来当面赔礼道歉!”原来,父亲常年在外工作,不清楚家里这一年的情况,就想出了一个办法:每年过年把附近村的队长、学校的老师、辈分高的老人请到家里来,请老师说说家里学生的情况,请附近老人说说家里情况,也就是开一个特殊的家庭会议。“我那时很调皮,性格很要强,动不动就和附近的娃娃打架,这时开会就成了整顿我的会议。”在风沙面前从没有害怕过的王有德,多年之后回想起被父亲训话的情景,依然觉得害怕,“父亲要整顿你,那就不得了了”。除了严厉的训话和批评,悉心教诲也是家庭会议上经常出现的场景。1985年春天,王有德来到了条件艰苦的白芨滩林场担任副场长。彼时的白芨滩林场,风沙肆虐,人心思退,2/3的职工想要调走。王有德开始了和沙漠的第二次斗争。他大刀阔斧进行改革,取消工资级别、推行绩效工资;抵押自己和父母、哥哥、妹妹乃至小姨子的房子贷款,在县城给职工盖房子,激励职工;以身作则带头治沙,沙漠里面温度有时50多度,白天太阳晒,晚上蚊子叮,他和职工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好几个月都不回家。多年沙海植绿,在绿化荒山的同时,也给王有德带来荣誉无数。那一年,《宁夏日报》头版发表了长篇通讯《大漠赤子》,报道王有德的治沙故事。看到报纸,父亲召集全家人开了一次家庭会议,再三叮嘱所有孩子要戒骄戒躁,和王有德约法三章:“事迹报告会你不能去讲,讲得深了别人不相信,讲得浅了大家不知道学什么。从今以后更要守规矩,因为你现在是先进人物了,身上有污点,你在前头走后面就有人骂你。”

父亲的谆谆教诲如清泉,滋养着王有德的精神之树。年纪越长,王有德越能感知父亲的心。一年、两年、三年……在父亲的坚持下,这样的家庭会议持续了整整40年。曾经一度让王有德感到害怕的事,随着年岁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加,逐渐变成了他植树治沙的精神支柱,把荒山变绿的同时也滋养了内心的精神家园。“8岁时开始,通过家庭会议,接受父亲对我的教育,开始知道了劳动是为了革命。”回顾家庭会议,王有德感触很深,“这个非常重要,是娃娃受教育受启发的机会。”

身教:“不能落一个坏名声来办事”

一个冬日的夜晚,一场大雪侵袭了马家滩。

寒冷让人们把门窗关得严严实实,把被子裹得严严实实。“雪是忽然就下的,积雪把脚背都盖住了。”回想起那场大雪,王有德印象深刻。

20世纪60年代的马家墙框子村,笼罩在一片贫困之中。那时条件不好,王有德兄弟几个只有一床被子盖,大家都冷得睡不着,拼命往被子里钻。

王有德的父亲却起来了,他穿上皮袄,装上干粮,拄着木棍上路了。当时在磁窑堡镇当镇党委书记的父亲,要连夜赶到30多公里外的镇上看看公家的羊群草料够不够吃,有没有被冻坏的羊。

“当时我只有十一二岁。”看着父亲远去的背影,王有德又担心又敬佩,担心的是当时的沙子路因为村民挖甘草,到处都是坑坑洼洼,下雪后走路十分危险,拄着木棍就是为了防止打滑;敬佩的是那么冷的天、那么远的路,父亲也要走去看看公家的财产有没有损失。

“父亲是我很感激的一位老人,不仅养育了我,还有很多优点值得我学习,他在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上做得非常好。”在王有德心中,父亲身体力行地传递着精神力量。

王有德的父亲曾先后担任过灵武市几个乡的党委书记和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等职。也是那年春节,一个多年不走动的亲戚拿了一只羊送到家里来,父亲回来看见后立刻发火了,对着母亲训斥了两个多小时。“我和几个哥哥只能在院子里待着,感觉耳朵的皮都快冻掉了。”多年后回想起来,王有德说从没看见父亲发那么大的火。

教育完母亲后,父亲让王有德去生产队借驴车,让母亲赶着驴车把羊送回去。王有德回忆,结果母亲走了不到一公里,父亲又把她叫住了,自己骑上自行车,把羊绑在自行车上给人送了回去。

“我父亲跟我讲,处理问题要有方法。”送完羊后,父亲了解到,亲戚之所以送羊是因为儿子要考汽车驾照,想让父亲帮忙办手续。父亲虽然没有收羊,但最后仍然帮他们办好了手续。“因为这是人民群众的正当需求,也不违规,人民需要啥我们就办啥。拿人手短,吃人嘴软,不能落一个坏名声来办事。”父亲充满智慧的做法,让王有德记忆深刻,后来每当遇到此类事情,他就想起父亲的教诲。

在王有德眼里,父亲不仅廉以修身、廉以持家、以身作则,还及时督促子女走正道,要求大家守德、守纪、守法。

1986年,王有德正带领职工开发北沙窝果园,母亲的脚扭伤了需要换药,家里人跑来工地报信。可是那个时候,工程正处于紧要关头,他根本抽不出身。

“另一方面,我也要躲着母亲,因为当时我肋骨被砸折了,不能让她见着了担心。”原来建设期间,工地的空心板突然滑落,王有德使劲推开身边人,冲上去用身体阻挡,结果职工脱险了,他的肋骨却被砸折。

于是,王有德就托职工王建国骑着三轮摩托车带母亲去换药。父亲知道这事后,批评了很久:“那是你母亲,不是人家王建国的母亲,你派公家人开着公家车来给你母亲换药,你的工作以后怎么推动呢?群众能听从你的领导吗?”

父亲的行为示范,在王有德看来就是一面旗帜,引导着他不断走正路。父亲离世后,留给他的遗物只有一张办公桌、两把旧椅子,还有一句话:好好工作。

与沙漠鏖战一生、把一支治沙队伍带出来、把荒山变成绿洲,王有德在要求别人的同时,始终像父亲一样,以身作则、带头示范,他说:“大人一享受,娃娃就会跟着享受,大人要走在前面,以身作则。”

恪守:“生命不息 治沙不止”

2014 年,王有德退休了。彼时的白芨滩林场已经发展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面积扩展至100多万亩,固定资产一亿多元,林木资产达数十亿元。儿子王立钧觉得,劳累了一辈子的父亲终于可以松一口气,含饴弄孙,享一享天伦之乐。没想到,王有德又一次上了山。他将银川河东机场以东的万亩荒滩作为新的“战场”,发起创建了宁夏沙漠绿化与沙产业发展基金会,发动社会力量治沙植树,开始了与沙漠的第三次斗争。“你在家为什么不到我这里来,能不能自觉一点?不要老让我说。”一个周末清晨,正在睡梦中的王立东被父亲的电话叫醒,劈头盖脸的话让他想起来,周末是父亲给儿孙们规定的义务植树日,大家都要到林场劳动。在王立东和哥哥王立钧的记忆里,从小到大,父亲每天都是早出晚归,经常半夜三更才回家,一进屋就让母亲赶紧做饭,等饭做好了他却睡着了。“每次父亲回来,家里都会被'沙化’,地上是沙子,床上是沙子,给他洗衣服,兜里装的全是沙子。我妈说,他把沙漠绿化了,却把我们家给沙化了。”王立钧回忆。

上二年级的那年,林场搞秋季植树大会战,王立钧有一个多月没看见父亲,跑到山上去找父亲。哪承想,父亲不仅没停下手中的活儿陪他,反而还略带严厉地说:“你跟着我干什么?!还不快给新栽的树苗浇水去。”提起儿子们,王有德的话语里流露着愧疚:“我父亲去世前都是老人家教育他们,我没有见过娃娃们的老师,没开过家长会。”但带领职工治沙的经验让王有德明白,自己以身作则,孩子会跟着走,这就是最好的教育。在王有德的教育引导下,不仅自己家人加入义务植树的队伍,来林场植树造林的人也越来越多。“与沙漠较量了一辈子,吃尽了苦头,但我觉得,能有这样的父亲,非常骄傲。你看咱银川这些年,风沙少了,空气湿润了,天蓝地绿的生态美景正在变成我们的新名片。”王立钧说。站在治理区的高台上,王有德指着远处的人工林骄傲地说:“你看,那是桃树,那是杏树,还有那边是“铁汉子’柠条,红色的是人行步道。现在环境好了,大家能过来走走,共享发展成果。”提起这些,他的眼里闪烁着光亮,仿佛每一棵树都是他精心养育的孩子。“生命不息,治沙不止,这就是我的人生价值,我今年67岁了,40多年都干下来了,我还要坚持再坚持,持之以恒干下去。”说这话的时候,王有德的语气里充满着干劲儿,一如当年投身治沙时那般坚定。

48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