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退役军人典型事迹材料
大事难事见担当,危难时刻显本色。面对当前疫情防控复杂严峻形势,业达城发集团退役军人职工积极响应集团号召,主动请战、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彰显退役军人风采。
张保江,是集团一名退役军人职工,更是战“疫”一线的急先锋和守护者。在收到上级疫情防控任务后,他毅然舍小家为大家,冲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带领公司防疫志愿者进驻中高风险隔离酒店100余个日日夜夜。他认真学习,主动请教,参考其他隔离点管理经验,从一片空白到成为什么都懂的行家里手,为隔离点各项工作规范、平稳、有序开展做出贡献。在2020年防护物资特别紧缺的时候,他个人捐赠40套防护服和10副防护眼镜。为确保防疫工作不出纰漏,他在完成日常疫情防控任务后,坚持每晚去防疫站点执勤,引导劝返居民,提醒做好防护,筑牢防控安全线。疫情期间,他还帮助社区居民购买生活物资并且配送到户,发放口罩,并在暴雪天气里义务扫雪清路。很多居民可能并不知道张保江的名字,但对这名志愿者的印象非常深刻,纷纷为他的行为点赞。
在业达城发集团,还有很多像张保江这样为疫情防控工作默默付出的退役军人。王鹏飞,深入点位小区开展核酸检测,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采集核酸样本累计5000多次,为居民解答咨询上万次。丛炜力,作为一名“95”后退役军人和单位疫情防控主力,主动请缨参与社区核酸检测志愿工作,不厌其烦地为没有二维码的老大爷老大妈注册信息,口干舌燥不敢喝一口水,只怕浪费一身宝贵的防护服。葛晋生,把军人的优良作风带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咬牙克服腰椎间盘突出毛病,头疼难耐时戴上两个医用防护头套坚持到最后。韩涛,作为社区防疫负责人,带头扑到防疫一线工作中去,凌晨四点在所有工作人员还未到岗之时,已经开始准备一天的调度工作,在防疫第一天开始就没有停歇过,将“铁血军人”的气概带到防疫工作中。杨建林,挂职马家沟村第一书记,始终坚守在农村疫情防控一线,他与基层防疫工作者挨家挨户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带领全村严防死守、不漏一人。张惠超,连续两周加班加点为各个检测点位提供服务,有时一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有时为了方便参与后勤保障,就直接睡在办公室。
现在仍然处于战“疫”的关键时期,这些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退役军人职工,他们把决心刻进骨髓,疫情不退,战斗不止。他们坚信,我们一定能够取得战“疫”的最终胜利。
防疫退役军人典型事迹材料篇2
周峰,男,1972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淄博市公安局博山分局巡逻特警大队副大队长。
在新冠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淄博市公安局博山分局巡逻特警大队负责滨莱高速博山站三个出入口、317省道、205国道共五处防疫查控工作。
一是带头冲锋,坚守战“疫”最前沿。该同志按照上级部署要求,带队参战,严查进博车辆人员,切实做到人、车无遗漏。自1月27日以来,该同志带领大队党员先锋岗80余名巡逻特警队员,风餐露宿、日夜在岗,配合防疫等部门,日均检查车辆2000余台,检测人员4000余人,在战“疫”最吃劲的关键时期,周峰同志带领全体参战队员,不怕疲劳、连续奋战,昼夜值守各检查点,坚决封断新冠病毒渗透博山的“南大门”。3月2日起,该同志奉命带队全面接管博山慕蓉山庄、博山区看守所防疫隔离区看护工作。全体参战队员提高政治站位、完善工作规范、严守工作要求,全力做好疫情防控隔离区看护执勤任务,做到了万无一失。
二是心系人民,服务“复工复产”第一线。随着博山区企业陆续复工复产,境外回流人员增加,疫情防控任务更加复杂艰巨,周峰同志又带领队员转战博山防疫隔离区,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开展复工复产期间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全面堵塞漏洞、排查安全隐患,坚决杜绝疫情反弹情况发生。为提高群众疫情期间的安全感,该同志还结合疫情及复工复产实际情况,将大队80余名警力布置街面及重点部位,累计出动警力2000余人次,最大限度提高见警率、管事率,让群众更安心。
三是心中无畏,“战疫”黄花分外香。抗击新冠疫情以来,周峰同志按照上级统一部署,严格落实区委区政府和分局的各项防控措施,带队率先在各路口检查站24小时设卡执勤。周峰同志身患心脏疾病,刚做了心脏支架手术不到半年,需终生服药排异,他不顾自身生命安危,冲在前,战在前,充分展示了退役军人退伍不褪色的革命本质,充分展示了退役军人无论身在何种岗位“首战用我,用我必胜”的铿锵誓言,充分展示了新时代退役军人为党为人民为中华民族复兴大业一往无前的革命气概。
防疫退役军人典型事迹材料篇3
蒋__,男,现年31岁,2013年9月入伍,2015年9月退伍,现任__镇人民政府党政办主任。
该同志退伍后,退伍不退色,在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主动“请缨”,放弃了回家过春节的机会,迅速进入岗位、投入战位,扛起综合协调、服务保障、参谋助手等职责。作为防疫的综合协调部门,在指挥部统一领导下,统筹做好部门之间的通力协作、参战人员之间的密切配合,是指挥部里的“好参谋”、“多面手”。
党政办工作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工作琐碎、复杂,而且看不到成绩。该同志在工作期间,时刻做到“三勤”即嘴勤、手勤、脚勤,在收文发文时,按照来文处理程序,第一时间把文件送达到各办公室,并及时把领导阅处文件收回归档,从来没有出现过公文处理失误;完成全市乡村振兴拉链、全县乡村振兴拉链、全县“双百”现场会等会场的安排部署;及时收全镇各类信息,主动对外宣传,先后在省级媒体刊登新闻信息2篇、市级媒体刊登新闻信息35篇、县级媒体刊登新闻信息300余篇。在工作中主动向老干部们请教,了解全镇村(社区)的基本情况,同时对全镇下辖的39个村(社区)进行了逐一走访,对全镇行政区划有了一个更为直观的了解和认识。
该同志能够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各项工作任务,热爱本职工作,对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总是想方设法、竭尽所能予以解决,始终能够任劳任怨,尽职尽责。面对工作都能全力以赴,认真完成,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服务群众,始终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永葆军人本色。
防疫退役军人典型事迹材料篇4
华__,男,1965年出生,中共党员,1984年10月入伍,历任排长、连指导员、副营职干事、武装部后勤科长,2007年3月退出现役。于2021年被__市交通运输局派驻到__县南留庄单堠村担任第一书记职务,肩负乡村振兴工作。现投身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长达9年。
2012年2月至2012年12月,在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年活动时,华__同志在__县哈咇嗄乡上百井村驻村,任工作队队员,被评为市级优秀工作队员。2013年6月至2013年12月,在改造提升农村面貌活动时,华__同志在怀来县东花园镇焦庄子村驻村,担任工作队队长。2015年3月至2015年12月,在扶贫工作时,华__同志在张北县战海乡渔儿湾村驻村,担任工作队队长,被评为省级优秀工作队员。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在精准脱贫活动时,华__同志在沽源县小河子乡大红石砬村驻村,担任第一书记,两年考核均为优秀。2018年3月至2020年12月,在涿鹿县大河南镇邓家峪村任第一书记,三年考核均为优秀。
在精准扶贫脱贫活动中,他学习丁玲同志的“从地头、炕头到心头”工作方法,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真正把老百姓的事情放在心头。他积极参加助民劳动,帮助村民采摘辣椒、西红柿,在劳动中和群众培养建立感情,听取群众的喜怒哀乐,家庭琐事。他组织帮扶单位联合__市安和医院·慈铭体检中心举行“暖心活动”医疗义诊进村活动,送去价值2000元的常备药品,免费发放给村民。他组织帮扶单位到村开展“小书包大梦想”爱心书包捐赠活动,带来书包、笔袋、彩笔、钢笔等共计40套,价值4000元。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他与村两委干部合理组织村民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代表帮扶单位捐赠疫情物资价值3000元,并捐赠现金1000元给防疫值班人员。同时做好村内人员和外出人员注射疫苗登统计工作,建立健全台账,及时上报。为开学的中小学生复印核酸检测证明、十四天体温检测记录等开学必备证明资料50多份。
华__同志结合帮扶村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村定策。他组织帮扶单位给帮扶村安装了1000多米的护栏板,10座桥200多延米的护栏,总价值约22万多元;送去广场舞服装50套,广场舞移动音箱一个。他积极参加村党组织的__,与党员干部进行谈心谈话,经常给帮扶村党员上党课。每年“七一”期间,他和村内党员共同参加庆祝活动,与村党支部书记、村内党员共同重温入党誓词。
防疫退役军人典型事迹材料篇5
韩飞,男,1982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张店区南定镇人,现为晴照社区“两委成员”、淄博路亿运输有限公司董事长。
此次新冠疫情突发,基层工作者们积极主动到值勤点进行疫情防控,通过新闻得知他们缺少疫情防控物品,韩飞第一时间联系了自己的战友、朋友。由于疫情期间到处缺货,他费了很大功夫才买到,消毒液是他通过朋友从烟台联系厂家买来的,购买了共计9万余元的消毒液、医用口罩和手套。1月30日,他和朋友首先把1000公斤消毒液、10000个口罩、15000双手套等物资运送到了南定镇政府,因为他出生在南定,工作也在南定,首先想到了在南定镇工作的基层工作者,他们一直坚守在工作岗位第一线,他们更需要关心和关爱。然后他和朋友一起开车将消毒液及部分一次性手套等物资送到了淄博报社的新闻工作者手中,因为坚守在一线采访宣传的媒体记者,也是这场战役中必须重视的群体。他又将10000余双一次性防护手套及及消毒液送到了市文明办志愿者联合会,并作为爱心企业先后向华侨城社区和淄博红狼应急救援队等志愿服务队捐赠了一次性防护手套和消毒液。
由于武汉防疫一线极度缺少疫情防控物品和资金,党员干部、志愿者、医护人员等都积极为一线疫情进行防控捐款,他也萌发了为武汉一线防控捐款的想法,听朋友说可以通过微信的方式进行捐款,从1月29日开始,他分三次给武汉市红十字会的新型冠状病毒防控专项基金捐款9000元。韩飞本人认为,这钱花在哪也不如花在抗击疫情上更有意义,并说人这一辈子不一定要干几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一定要干几件有意义的事情,干一些对得起良心的事。
韩飞2000年12月应征入伍,2002年12月从某部侦察营武装侦察连退伍,先后多次获得嘉奖、优秀士兵、技术能手等荣誉,2019年被评为“张店区最美退役军人” 等荣誉称号。退伍十几年来,他从来没有忘记自己曾是一名军人,时时刻刻以军人的作风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件事。他希望他的做法可以感染到身边更多的人,大家共同努力多做奉献,多做公益,社会就是这样,一个个“舍小家 为大家”,一点一滴的无私的付出,才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取得最后的胜利。
防疫退役军人典型事迹材料篇6
“服役时,忘我训练,不畏艰苦;退役后,本色不褪,勇当先锋”,阳春三月春光明媚的日子里,上海却面临着常态化疫情防控以来最严峻的考验。这些日子在战“疫”路上涌现出了很多的人和事,他即是一名退役军人也是一位民防人,他的事迹深深鼓舞人心,凝聚社会的正能量,燃起打赢这场防疫阻击战的信心和决心。
李锋出生在河南开封的一个军人家庭,他的父亲李东来是一名退役老兵。
李锋同志1995年入伍,服役期间多次立功受奖,2008年转业至上海市奉贤区民防办公室工作,多次被区政府评为嘉奖和优秀共产党员。22年党龄的他坚守初心,勇担使命,在疫情集结号吹响主动请缨,第一时间加入到抗击疫情机关党员志愿服务队,为社区的千家万户建立起防疫的“保护伞”,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党员志愿者的担当。他说:“我是以一名退役军人,若有战、无召也必回,在疫情面前永不退役。”
我是党员,我来报到!一位胸口贴着党员志愿者写着“李锋”的“大白”出现在小区各个现场。他的工作职责是维持现场排队秩序,协助医护人员对小区做抗原检测,帮助群众在“健康云APP”上预约检测和打开随申码核酸系统,并现场扫码操作。“没登记的先扫码登记,登记完的准备好。”“大家请往后退,保持2米间距。”负责维持核酸检测秩序的李锋,不知道重复喊了多少遍,嗓子都疼得发不出声。每当遇到随意插队的群众,他总会第一个上前劝说,保证现场秩序不乱。人手不足时,他就变成多面手,哪儿有需要他就到哪儿帮忙。几天下来,社区干部都对这个志愿者有了深刻印象,社区书记评价他说,“他真有党员样儿,能带头、敢发声、有态度,是我们社区抗疫队伍中的主力队员。”
志愿者“暖心”,让老人安心下楼俯身蹲下,背上老爷爷,双手紧托,小心翼翼走下楼梯……今天,在小区的核酸检测点出现了温暖一幕,志愿者李锋“全副武装”,背着一位论虚岁已是百岁高龄老爷爷下楼,坐上社区准备的轮椅,通过绿色通道,快速完成核酸检测,引得现场人员纷纷点赞。“谢谢你,志愿者,你真的太辛苦了!”激动地道谢。老爷爷年岁已高,住在没有电梯的老式楼房,下楼做核酸检测是个难题。检测完回家的路上,老人家谈及近期的防疫工作表示一定会全力配合,努力做疫情防控的模范与表率。志愿者李锋表示作为抗疫党员志愿者的冲锋兵,我必定满腔热血、恪尽职守完成任务。
他早出晚归,每天忙碌到晚上八、九点才能吃上饭,爬楼送物资,微信运动步数已不能承载他的工作强度。因超负荷的工作,加上整夜头疼失眠,他整个人都消瘦了不少。同事们劝他歇一歇,而他却说在疫情面前,我们的工作片刻不容懈怠,“如果牺牲我一点点的时间,能换来社区的安定,值得!”他脸上深深的勒痕和汗水,这就是一名志愿者枕戈待旦的坚守和共产党员的初心和忘我,他以一名民防人“冲锋在前”的军人形象感动着社区的居民们。
如今,上海疫情正处于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的关键时期,他表示将坚守一线,与医护人员、街道工作人员并肩作战,助力上海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硬仗。
防疫退役军人典型事迹材料篇7
周小俊,1984年8月出生,200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73016部队。服役期间曾获得全军“优秀士官人才”三等奖1次,团嘉奖1次,被评为优秀士兵7次,荣立“三等功”1次。
现任孝感市孝南区三汊镇兴业村党支部委员、村委会副主任、民兵连长,疫情期间任三汊镇民兵应急分队队长。2014年以来,荣获孝南区三汊镇“优秀共产党员”及“先进工作者”各2次;孝南区人民政府和孝南区人民武装部“军事训练突出个人”;孝南区平安孝南建设领导小组和孝南区妇女联合会“爱党爱国守法敬业家庭”;三汊镇第六届、第七届党代会代表。
难忘军旅情
他曾携笔从戎,一身荣耀;他发挥创业创新能量,艰难打拼,一路担当,创造事业辉煌;他,是一名优秀的退役军人周小俊。一路走来,周小俊怀揣着“退伍不褪色”的坚定信念,坚守着割舍不掉的军人情愫,敢于吃苦,不断拼搏,现已拥有孝感市俊茜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孝南区三汊镇俊茜麻兔繁育基地等产业。
有人曾问他,你人生最难忘的经历是什么?他毫不犹豫地回答:“当兵!军营教会了我勇敢忠诚,奉献牺牲;军营教会了我遵纪守法,拒耻争荣。青春的渐逝伴随着精神的升华,体魄的磨炼铸就了意志的坚定。对批评的烦恼和表扬的喜悦,修炼成宠辱不惊的成熟和冷静。虽远离了父母的舐犊之情,却收获了五湖四海的甘苦弟兄。”
至今,他对工作的认真和担当、对生活的乐观和从容。他深知是三军将士的赤胆、白衣天使的丹心,守护着祖国的盛世太平。
2001年,他离别家乡故土,穿上军装,参军入伍,在部队度过了难忘的十二载。在服役期间,历任战士、副班长、班长及代理排长,为连队培养了20多名优秀骨干和训练尖子,本班战士苏连斌提干,现已是副营职军官。先后参与国家2·18矿国防工程施工、励剑2004远火效能检验演习、上海世博会安保等重大任务。如果还能重新选择,他仍然会披甲执戈,为国从戎;军人的烙印影响了他的一生,抹之不去,如影随形;当兵无悔,无悔青春,无悔人生。
创业进行曲
2013年,周小俊积极投身到地方经济建设中。2015年1月,成立孝感市俊茜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从事思麻兔养殖。
创业初期,由于盲目自信,带着部队的一腔热血,走了不少弯路。创业资金一次性投入过多,种兔规模过多,但养殖技术有所欠缺,导致繁殖的兔子成活率不高,损失惨重,繁殖的第一批2000多只小兔子损失过半。
对市场销售渠道了解不深,导致销路受阻,经济损失惨重。痛定思痛,他开始走出湖北,到养兔大省山东学习养殖技术,并向有经验的同行请教,经过两年多的不断学习和不懈努力,合作社由最初的5家发展至现在30多家,种兔达到1500多只,现在标准兔舍10000多平米,年出栏70000多只,至今已在湖北带动30多家农户从事肉兔养殖。养殖户遍布十堰、枣阳、咸宁、荆州、孝昌、黄陂、宜昌等十多个地区。
近10年来,基地始终按信誉办事,以市场为导向,不断开拓进取,在同行享有较高的声誉,先后得到镇、区领导的肯定与表扬,并于2016年4月、9月被《孝南新闻》、湖北电视台《垄上行》分别报道。2021年被孝南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评为“退役军人创业就业示范基地”,并成为孝感市关爱退役军人协会“会员单位”。
创业以来,带动50多人就业,在带动养殖户的过程中,带动一家成功一家。对有困难的养殖户,周小俊积极上门帮忙指导。在2020年的新冠疫情期间,自己的养殖户,包括自己本养殖场的兔子遭到重创。
兔子饲料无法购买,饲养的兔子无处可销售,农户着急他也焦虑,在安抚群众的同时,他也慢慢调整自己的心态,当疫情好转一些的时候,第一时间联系安排销售养殖户的兔子,缓解农户的压力,然后再来销售自己的兔子。
不间断的疫情对养殖户的影响很大,也从中不断积累经验,临危不乱。在依托活兔出售的情况下,也在往酱香兔(熟食)这块发展。
兵哥当村官
2018年底,正值孝南区三汊镇兴业村委会换届选举,经过层层筛选,周小俊有幸成为了一名基层干部。从那一刻起,他就下定决心,一定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工作中,不断充实自己,学习农村相关工作知识,在完成各项任务的同时,也丰富了自己的知识水平。农村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要做到了解村情,才能找准方向,找到工作落脚点。
在成为兴业村村委会的一员后,周小俊还负责民兵的各种工作,圆满完成每年民兵、征兵各项工作,用真心实意帮助群众。
在一次征兵任务中,村里有一名精准扶贫户,周汉生,已大学毕业,读大学期间享受过雨露计划,深感党恩,但又顾虑颇多,犹豫不决。通过对他多番做思想工作,终于打消其各方面顾虑,周汉生顺利参军报国,至今仍在部队服役。另有五保户周桂桥,年事已高,行动不便,他采取定期与随机相结合的上门拜访方式,帮助解决老人生活上没有后顾之忧。
返乡创业、任职兴业村期间,周小俊先后被三汊镇人民政府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及中共三汊镇第六届、第七届党代会代表。
2020年初,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型肺炎疫情,他挺身而出,带头参与防疫工作,事迹先后被孝南融媒,湖北日报,今日头条等媒体报道,并被湖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老兵战役》选录印编成书。
在工作的同时他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于2021年、2022年参加两届全省基层退役军人党员培训示范班学习,并顺利结业。2022年参加孝感市第二届“军创杯”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荣获二等奖。
上阵父子兵
2019年腊月三十,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一下打乱了三汊人民的生活节奏。为防疫情蔓延,上级防控部门决定在全镇进行静态管理,即对全镇所有街道和所有村出入口进行封堵和管控。
由于沿街门店星罗棋布、加上错综复杂的街道,出入口不计其数,不时有居民偷偷上街闲逛,疫情传播风险很大。
关键时候,三汊镇人民武装部发挥其独特优势,在全镇发出号召,征集退伍军人成立民兵巡逻队,协助社区管控镇区街道。
作为村干部的周小俊,身上肩负兴业村三千多人的防控和宣传任务,同时他没忘记自己是一名退役士官,现在“娘家人”的召唤,让他十分兴奋但又“寝食难安”。
他白天参加镇区防控,晚上回村参与值守。周小俊带领的这支巡逻队,由于意志坚定、特别肯吃苦,特别能战斗。他被武装部任命为民兵队长,他与队友们向镇武装部领导立下军令状,坚决不让一人在街上闲逛、坚决不让疫情在镇区扩散!这支巡逻队在周小俊的带领下以顽强的意志、刚柔并济的工作作风,为镇区防控立起了一道铜墙铁壁。
迫于疫情的严峻形势,镇政府征用一处宾馆,用作疑似发热病人“隔离点”。隔离点成立后,紧缺病区保洁员。前来应聘的人员,得知工作任务是每天近距离为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人打扫走廊和房间,而且一经录用,中途不得回家,直到疫情结束。应聘者一个个摇头摆手,拒而远之。
然而任务迫在眉睫,镇领导这时想到了军人出身的周小俊,特将招聘清洁工的任务交给他。
就当前的疫情而言,人们在家自行隔离还谈虎色变,普通民众怎敢与疑似病人接触,这个任务何其困难!
周小俊硬着头皮联系了几位关系比较好的村民,不出所料地被一一拒绝!怎么办?他将目光瞄上了自己的父亲周明强。
无独有偶,周小俊的父亲也是一位退伍军人,看到儿子心急如焚的样子,在没有征得老伴的同意下,毅然接过儿子交给的艰巨任务。谁叫他们是父子、谁叫他们是退伍老兵!这真是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这对父子兵在国家危难之时,不顾个人安危,首先想到的是责任与担当,他们嘴里没有豪言壮语,心里装的只有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