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 新华

7月3日,四川省合江县档案局召开向廖俊波同志学习动员大会,会上学习了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和首长的重要指示精神,全局党员干部倍受教育鼓舞,纷纷投入到脱贫攻坚工作中,自觉践行公仆职责。

开展大走访大调研,掌握村情民意和贫困户基本信息。先后走访红岩村12个社、贫困户94户、非贫困户30余户,走访村社干部18人次,收集民意10多个方面(安全饮水、公路建设、住房改造、孩子上户、就医、就业、低保、产业发展等诉求)。建立了贫困户基本信息台账、问题台账,制定了《红岩村脱贫帮扶计划》。

开展结对帮扶。全局党员干部到贫困村福宝镇红岩村开展结对帮扶,每人包联5户贫困户和1个村民小组,共结对帮扶贫困户60户,制定“一户一策”帮扶措施。

开展问题化解。为贫困户解决孩子入户、残疾证办理、入院治疗、公益岗位、产业发展等具体问题。捐赠产业发展资金3000元,培训养殖技术50人次,发展养鸡大户1户,养羊大户1户,养鱼农户10余户;实施住房扶贫异地搬迁3户11人,C级危房改造8户,D级危房改造5户;帮助贫困户小孩上户籍5人,生病就医3户,残疾证办理2人;看望贫困留守儿童2次,慰问贫困儿童5人次。

“听了廖俊波同志的先进事迹,切实感受到他身上忠诚、干净、担当的精神品质。”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梁新颖说,廖俊波同志的事迹充分诠释了新时期好干部标准。信念坚定、不忘初心,是对党员最本质的要求,我们要像廖俊波那样,无论身处什么岗位,无论面对什么困难,都要坚定信念、对党忠诚。要像他那样,真心实意为老百姓谋利益。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只有心里装着群众,才能赢得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信念和初心才会永远融进我们的行动。

“廖俊波同志虽然英年早逝,但他这一生很精彩。”中央党校党的建设教研部主任张志明说,廖俊波是一个心地非常善良真诚的好人,他既是家里的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又是一个好党员、好干部、好书记。他把大爱和小爱都用心呵护。“他当镇长时和女儿的对话让我感慨、感动,他对女儿说,我是镇上最小的人,因为我是为全镇人服务的。这样的境界在百姓眼里就是党的化身。”

通过开展向廖俊波同志学习活动,廖俊波同志高尚精神在干部职工中得到发扬和传承,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学习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2

听取了儋州市优秀教师先进事迹活动中,学习了张文玉、王金花,唐照清等8位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让我深深地被这些优秀教师崇高的人生追求、高尚的师德情操、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感染着、震撼着,他们不愧是育人的模范、师德的楷模、我们的榜样。王金花老师扎根大山,把情与爱奉献给民族教育事业;张文玉老师严慈相济,甘为人梯,用自己的真心和人格魅力去感动和影响每一个学生;唐照清老师淡定的坚守,执着的追求,努力改变学校面貌;陈保根老师用爱心温暖学生,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理念,无私地奉献了全部的爱;陈言老师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做任劳任怨的服务员;谢浩老师20年无怨无悔,矢志不渝培育英才;谢华老师教书育人,无悔选择,永不停息的追求;陈近万老师默默耕耘,终身不悔,让“爱与责任”和自己同行。八位老师共同的特点就是富有爱心,富有责任感,他们把青春奉献给教育,把爱心献给学生,他们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治学严谨,弯下腰来做实事,以惊人的毅力,站在三尺讲台上传授智慧和科学知识。以优秀的人格魅力和崇高品质感染着一代代学子。

我也是一名教师,尽管我们的教育环境迥然不同,但我们可以共享同一种精神、同一种信念、同一种态度和同一种操守,那就是甘于寂寞、甘于奉献、甘于钻研和甘做人梯。在以后的教育职业生涯中,我将在这些先进教师先进事迹启迪和鼓舞下,树立正确荣辱观,努力增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书育人”的教师使命感,不断强化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心。为此,作为新时期的人民教师,我要以他们为榜样,努力做到:

一、加强责任感,在平凡的岗位上把小事做好。

作为教学第一线的老师,工作成绩取决于教师的责任感,有责任感就会有责任心,有责任感就会把工作做好、做扎实,并出色的完成工作任务。在平凡的岗位上把小事做好在平常的日子里、在平凡的小事中善于捕捉他们的闪光点,给他们鼓励与温暖。及时送给他一缕“爱的阳光”,让学生在老师的鼓励、赞扬中快乐的成长。

二、拥有一颗真诚的爱心。

我得要把他们都看成是自己的孩子,要象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真诚的爱他们,用积极的情感去感染他们,扣击他们的心扉,激起他们感情的波澜,这是一种责任。我们要象慈母一样关心爱护每一个孩子,比如:孩子身体不适时,我们应该嘘寒问暖;孩子有缺点或不足时,不歧视,不挖苦,不嘲笑,应该有颗包容之心,要想到:他们是孩子,拥有犯错误的权利;当孩子的优点或进步时,要及时表扬,加以肯定和鼓励,总而言之,作为教师,我们要用自己的爱心、细心和关心让孩子真正能健康快乐地成长,那才是我们最大的幸福。

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都说人是要活到老学到老的。时代在进步,孩子在成长,对老师的要求也就有所提高,所以,我们要不断加强学习,学习一些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用学到的理论知识指导自己的实际工作,大胆创新,积极寻找适合学生的教育教学方法。

学习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3

通过学习于海河同志的先进事迹,被感动之余,也被深深震撼。他一心为民,服务农民,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是所有从事“三农”工作人的骄傲。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没有声名显赫的伟业,没有一鸣惊人的事迹,他只是怀着一颗对党、对人民的感恩之心,始终把党的事业和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凭着满腔赤诚和热情,一步一个脚印地埋头实干。了解他的人生经历后,我深刻认识到,于海河同志始终把党的事业放在第一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老百姓的事放在心里,这种“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是留给我们最大的财富。对组织,他忠诚负责,勇于担当;对同志,他团结友爱,像春天般温暖;对群众,他视若双亲,以赤诚之心倾情倾力解民难。于海河以其纯洁的党性、为民的真心、发展的能力和廉洁的本色,生动诠释了“为民务实清廉”主题,不仅富了百姓、强了一方,也为党旗添了色、增了光。

当前,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大幕已经拉开,开展向于海河同志学习,要与当前的活动紧密联系起来,以于海河同志为榜样,以典型为镜,看与他的公仆精神的距离有多远,看与他的工作作风的差距有多大。于海河同志的一生虽然短暂,而他平凡朴实,以民为先;他敬业尽责,服务群众;他严格自律,清正廉洁;他淡泊名利,勤俭朴素,于海河同志是一名党员,入党26年来,他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把“随时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牺牲一切”作为自己的铮铮誓言,时时处处以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自己,有着永葆本色、矢志不移的坚定信念。

于海河同志爱岗敬业,他始终把农民群众的需求作为工作目标,具有心系群众、真情为民的公仆情怀。在他从事农业农村工作23年,把全部身心都用在了为农民群众谋发展上,引导农民走致富路,实心实意为群众办好事做实事,宁让身体透支,不误农民利益。他一生扎根基层,服务“三农”,于海河同志为民服务意识强,时刻把群众的事放在心上,经常深入村屯了解情况,能扑下身子和普通百姓面对面、心贴心沟通,想方设法为基层群众排忧解难,抓工作实效,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以人民忧乐为忧乐,以人民甘苦为甘苦,体现出党员领导干部一心为民、鞠躬尽瘁的公仆本色。于海河同志艰苦朴素、廉洁自律,在工作上高标准、在生活上低要求,生活简朴、为政清廉,始终经得住诱惑,耐得住清贫,管得住小节,是真正意义的在实践中反对不好的楷模。

作为一名党员,特别是一名农业战线上的干部,我要以此次开展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坚决反对不好的,进一步提高推动思想认识、进一步转变作风、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树立为民务实清廉形象,要像他那样亲民、爱民、为民,才能赢得群众的尊重与信任。要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对党忠诚,时刻牢记宗旨,心系群众,求真务实,激发工作热情,坚决反对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敬畏权力、管好权力、慎用权力,保持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改进工作作风,努力工作,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秉公办事、严于律己,堂堂正正做人,勤勤恳恳办事,全心全意为民,做到为民务实清廉,更好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投入到“三农”工作之中,为我市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

学习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4

8月26日,中央宣传部通过中央电视台向全社会公开发布“时代楷模”刘芳的先进事迹。被誉为“中国大山里的海伦·凯勒”的来自贵阳市白云三中的盲人女教师刘芳用她的诠释了一种值得学习的“时代精神”。

据了解,刘芳是贵州省贵阳市白云区第三中学教师,1997年患上“视网膜色素变性”疾病,势力逐渐下降,失明。在此期间她靠着模糊的视力坚持为学生上课,甚至背下初三语文教材。

中小学生读后感以后,刘芳不再授课,在学校的支持下,开始担任心理辅导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帮助引导农村留守儿童解决成长中的心理问题,引导他们健康成长,用自己的力量继续教书育人。

“当我看不到这个世界的时候,世界发现了我,感谢这个时代。”刘芳认为,楷模不是领跑者,而是传承,传承这个时代的精神。

刘芳表示,她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刘芳老师被授予‘时代楷模’的称号,是对她为教育事业所做的贡献的鼓励,也是对她不为疾病所屈服,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的坚强意志品质和信心的褒奖。”日前,贵阳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兰义彤在全国“时代楷模”刘芳老师载誉归来座谈会上表示,作为离我们最近的“时代楷模”,大家应该学习刘芳老师立足平凡、追求崇高的美好情怀,学习她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的职业精神,学习她面对困境、坚韧坚持的顽强毅力。

学习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5

来项目已有一个多月了,在此之前,对寻并不知晓。在开会的时候各位领导有所提及,不久前的电台来采访,来到了我们五工区,原来采访的对象正是寻同志,在那时寻这个名字在我心中真正的留下了印象。现在开展的向寻学习活动让我真正了解到这三个字的分量,同时也学到了很多很多以前所没有想的要做的,对此次学习感触很深。

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业,寻同志扎根一线,三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在施工一线,始终坚实着自己的岗位,渗透着对企业的爱、对生活的爱,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坚守岗位、忠诚企业的奉献情怀,这也体现出我们的企业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尤其是我们新学员。

不好高不骛远、踏踏实实的,这也是我们新学员学习时各位领导讲课时常常强调的。作为一名新学员要切实的向他学习,甘守寂寞、不忘本色的务实精神,刚到施工一线,来到大山里,一眼望去全是山,绿葱葱环境很是不错,开始还有些新鲜感,呼吸着大山里新鲜空气,好像是一种享受,心里还是感觉很惬意。然而日子久了也就烦了、枯燥了,反反复复的就是这些,不再有那种惬意了,也没有了享受自然的感觉了。回想过去的校园生活繁杂的男男女女,心里又有些说不出的感觉,这也许就是寂寞,为什么会这样,也许是很正常的反应,这其中有了很多的转变,但更重要的是没有把心俯下去投入到工作当中,我们不敢想能像寻一样,但是我们要向他学习,他就是我们的一面旗帜。

干了我们这一行,心里就有理吃苦耐劳的准备,过去只是想,现在真正的在体会着,繁华的地段不需要我们,我们的工作真就是带走了荒凉留下了繁华,时间短了也就当做是旅行,可这不是一天两天的活,我们有着我们的职责。我们要学习寻同志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看重责任的敬业精神,像他那样传承“不畏艰险、敢打敢拼、艰苦奋斗、雷厉风行”的铁道兵精神,不畏严寒酷暑,不畏风吹日晒,立足岗位,经得起磨练,把自己的职责看成自己的使命,以更饱满的激情、昂扬的斗志、坚定信念投身于工作当中。

来工地的这些日子里,感觉到自己有很多很多不足的地方,好多东西都不明白。“不懂得就要学,弄明白了,心里就踏实了。”这是寻从参加工作一直在做的,学习也不是一件那么简单的事情,为了自制筛沙机研制使用,这是第一次自己摸索加工,没有成熟的技术和图样,他前后制作几个“试验品”还是达不到施工要求。“不懂的就要学”,他给自己打气继续冥思苦想,向混凝土拌合机械操作员、运送砂石料的司机寻计策,并专程到采沙场实地考察、寻取制作筛沙机图样、测试数据,沙场主以为是“同行冤家”,当场拒绝并把寻赶出了采沙场,已经是腊月二十七了,很多人已经动身回家过年了。他一个守在机械工班里陪筛沙机“过年”。经过两天三夜的反复摸索,大年初四晚上,寻终于拿出了制作筛沙机的图样、数据、步骤,为尽快投产使用、生产混凝土打开了突破口,为企业创造了利润、节约了资金,作为一名新人要学习寻同志孜孜以求、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像他那样,永葆锲而不舍、积极进取的精神,为了点滴问题疑惑、技术难题,向书本学习、向他人学习向实践学习,大胆改革创新的斗志,为提高物资设备管理、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建功立业。

寻同志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二十年如一日坚守着共产党员本色操守,一心扎根于平凡的岗位,一心倾注于基层一线,艰苦奋斗、忠于职守、看重责任、甘愿寂寞。面对荣获的集团公司金牌员工、中铁建“劳动模范”、山东省委“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他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坚定不移的贯彻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执行企业的规章制度,在平凡的岗位上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一位共产党人、一位先进模范的本色。作为一名中共党员的我,从前辈这知道到了如何在工作中怎样成为一位真正的共产党人,那就要向寻同志学习始终保持“一颗螺丝钉”的精神,积极践行,把“寻精神”扎根于工作当中。

学习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6

职业道德是规范教师的育人行为,是社会责任感的具体表现,它要求教师的职业理想是忠诚教育事业,教书育人;职业情感是热爱学生,诲人不倦;职业规范是团结协作、为人师表。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因此,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面对新世纪的人才培养所提出的更新、更高的要求,我们应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时刻对自己提出严格要求,积极参加职业道德学习,培养高尚道德情操。

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未来。在大力倡导社会文明、弘扬优良职业道德、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师德建设已成为学校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

《教师十条禁令》中的核心问题为师德问题,师德的核心问题是"爱",这种"爱"必须是排除了私心和杂念的父母般温暖慈祥的爱,恩师般高尚纯洁的爱。它表现在:当学生受到挫折、处境困难的时候,给学生以同情、关怀、体贴和帮助;当学生生病的时候,主动嘘寒问暖,送药送饭;对待学生的提问,耐心细致,和蔼可亲地给予解答;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帮助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将教书和育人有机的统一起来。

现在,教育问题再次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还存在着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尊重学生的人格,甚至讽刺、挖苦、体罚学生等违反师德的行为,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有不能正确对待优胜劣汰的竞争气氛和机制,不能正确对待同事,不能合作共处;有些由于种种原因,不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不能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美好的教师形象去吸引、感染、教育学生。端正行风,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根本举措,是时代赋予我们教师的历史使命。

学习也使我更认识到了教师“教师职业道德新10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所特有的"向师性",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教师的思想感情,处事哲理、人生观点、道德境界、品德修养甚至言谈举止、音容笑貌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学生有着熏陶诱导和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要求政治教师言教、身教,并且做到身教重于言教。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往往被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模仿在行动上。教师的人格影响,不仅对学生在校起作用,甚至以后在社会上还会长时间起作用。所以,教师需要处处为人师表,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要学生刻苦学习,自己就必须学而不厌,手不释卷;要学生认真劳动,自己必须热爱劳动;要学生讲文明礼貌,自己必须谈吐文雅,远离粗俗。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风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勿以恶不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教育无小事,事事见真理,因此,教师一定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以高尚的人格去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去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去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去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去爱护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所以,我们教师只有对自己严格要求,不断学习,加强修养,让自己成为一个具有高尚师德的人,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呼唤,更好地培育"四有"新人,不辜负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历史使命。

学习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7

区委组织各街镇在河北会堂观看了刘琼芳同志先进事迹事迹报告会后,我深深为之震撼。她23岁走进医院,77岁仍然坚守在诊疗一线。她从医五十四年,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却从没开过一张昂贵的药费单,没让患者多花一分钱。她身患多种癌症先后做过四次手术,仍执着的守着她心爱的工作岗位,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

我通过收听收看专题片和学习刘琼芳同志的先进事迹,使自己的灵魂再一次得到洗礼。刘琼芳同志对工作的执著、为人的谦和、生活的朴实无不让人钦佩;她博大的胸怀、大家风范、顽强毅力和对患者长幼妍蚩一视同仁,倾注的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无不令人敬仰

大医精诚、大爱无言,她心系群众,显示出一生为民的崇高精神,昭示着一名共产党员员的无限忠诚。我们从她的身上读出了对爱的责任,她没有“惊天地泣鬼神”的豪言壮举,有的只是五十年如一日的兢兢业业,淡泊名利的爱岗敬业。她是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人,是一个纯粹的人,是一个高尚的人。

学习刘琼芳的精神,就是要学习她对工作执着的追求,把医生这种职业作为她毕生为之努力前进的奋斗目标;学习刘琼芳的精神,就是要学习她顽强与病魔做斗争,对待自己的生死淡定自若,谱写出一串串生命的赞歌;学习刘琼芳的精神,就是要学习她对工作精益求精,把患者的健康放在第一位。

刘琼芳同志的事迹告诉我们,我们必须要有顽强的意志,必须只争朝夕,从点滴做起,不能好高骛远,立足岗位,脚踏实地,端正心态,勤勉敬业。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敬业、精业,忠于本职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凡的业绩。

16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