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个人心得体会精选

| 淑娟

一带一路个人心得体会精选篇1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一带一路”不是一个实体和机制,而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是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当今世界正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发展分化,国际投资贸易格局和多边投资贸易规则酝酿深刻调整,各国面临的发展问题依然严峻。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秉持开放的区域合作精神,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共建“一带一路”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彰显人类社会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是国际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积极探索,将为世界和平发展增添新的正能量。

当前,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高度关联。中国将一以贯之地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既是中国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需要,也是加强和亚欧非及世界各国互利合作的需要,中国愿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承担更多责任义务,为人类和平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新加坡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认为,丝绸之路既是中国古老文明的一部分,也是当代中国文明在国际政治舞台上自信和复兴的有效方法,是大国崛起所依托的时代精神。“一带一路”构想与“中国梦”的理念相辅相成。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战略相互对接、优势互补。

在思想上,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一名普通公民,我时刻通过各种途径关注国家和国际的动态在学习上我,认真学习每一科专业课课程和选修课程,取长补短,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效率,高质量地完成课业,我还广泛涉猎其他专业知识,不断开拓视野,为日后迈向工作岗位做准备。在工作上,时刻都不忘本身的职责所在,认真完成领导老师安排的工作。生活中,我朴素节俭,严于律己,宽于待人,尊敬师长,平时积极与老师、同学交流沟通、融洽和睦地相处,尽自己所能来帮助与需要帮助的人。课余时间,我积极参加学校、院系组织的社团活动,积极锻炼身体,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注意克服本身的缺点和不足,争取在思想、工作、学习等方面有更大的进步。

一带一路个人心得体会精选篇2

共建“一带一路”既有利于加快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又能吸引全球优质资源到我国来参加现代化建设。在推进高质量“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完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既能使我国产业“走出去”带动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又能使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形成新的产业布局,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在大国竞争博弈加剧、多边贸易体制有待加强的背景下,我国积极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加快沿边开放步伐,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伴随多层次的一般贸易、加工贸易、服务贸易、采购贸易、口岸贸易和跨境电商等迅速发展,进而推动通道经济、口岸经济、枢纽经济快速发展,形成了以共建“一带一路”为重点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共建“一带一路”造福了共建国家、地区和人民,对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作出重大贡献。例如,《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大部分成员国已加入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加深了RCEP成员国之间的经贸合作关系。在相互开放中,中国与东盟进一步深化多边贸易投资机制,持续向周边国家和地区释放经贸合作红利,推动了亚太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进入21世纪,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国家大部分处于工业化初中级阶段,共建“一带一路”为这些国家更好融入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提供了新契机。随着商品、服务、信息、资本、技术和人才在共建国家之间的共享、流动和重新组合,各国可以利用各自比较优势,着眼于科技研究与运用、高技术产品研发与转化,不断以创新驱动发展。共建“一带一路”促进不同国家、不同阶层、不同人群在开放型世界经济发展中共享经济全球化的成果。

一带一路个人心得体会精选篇3

主席提出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以来,“一带一路”建设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和积极响应。究其原因,一是因为这一新的发展合作理念顺应人心;二是因为“一带一路”建设将理念转化为行动,取得了看得见的成效。如今,“一带一路”建设不仅仅是一种区域合作倡议,更是一个影响世界的发展合作新理念与新平台,对推动构建合作共赢的地区与国际新秩序、促进世界经济走出低迷具有积极而深远的作用。

创新发展合作目标。丝绸之路经济带通过陆地网络把中国和中亚、西亚、俄罗斯、欧洲以及中国和东南亚、南亚连接起来,海上丝绸之路通过海上网络把中国和东南亚、印度洋、非洲、欧洲以及中国和大洋洲连接起来。“一带一路”建设既可以推动我国实现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又可以帮助发展中国家改善发展条件,为周边国家乃至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拓展新空间。“一带一路”建设是以发展合作为导向的。在沿线区域和国家改善陆地跨境基础设施网络、建立工业园区,建设现代化港口、发展港口区经济、构建海上物流网络,不仅能突破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瓶颈,而且能创造新的发展机会,促进各国共赢发展。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既有设备技术,又有管理经验,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中国企业走出去,与沿线国家政府、企业共同协商,规划、发展新产业,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产业提升。因此,“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发展合作是有利于培育世界经济发展新动能的新型发展合作。

丰富发展合作内涵。“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了依靠创新推动发展的新思路。“一带一路”建设的创新是合作创新,不同于一般的技术创新。它通过学习经验、分享资源、共享利益来建构新的综合发展环境、培育新的经济增长引擎,实现包容与平衡的可持续发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其重点是建立现代化的交通网络;贸易和投资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关键领域,旨在消除贸易和投资壁垒,通过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促进贸易和投资结构升级、创造新的发展空间;金融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关键支撑,它涵盖广泛的跨境金融议程,包括货币稳定、项目融资、双边货币互换、结算、债券市场、人民币计价债券等,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丝路基金等都将发挥重要作用。民心相通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公共支持。“一带一路”建设不仅包括促进经济发展的议程,而且包括人才交流、旅游、体育交流、疫情信息共享、预防治疗技术和医务人员的培训交流、科学技术合作,以及青年就业创业培训、职业技能开发、非政府组织间的交流与城市间的合作等,从而赢得了广泛支持。

创新发展合作方式。目前,世界经济正处于调整期,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发展不平衡加剧,贸易和投资增速放慢,贸易保护主义盛行。“一带一路”是合作倡议,带来的是开放、合作、发展的新风,参与方是平等的合作伙伴,采取共同参与、共同规划、共同建设和共享成果的合作方式,遵循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一带一路”建设不搞“区域第一主义”,而是奉行“开放的区域主义”,不仅沿线国家可以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其他国家也可参与其中。“一带一路”建设有助于培养合作精神,增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促进地区与世界的和平与繁荣。

中国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倡导者,需要认真研究并着力避免新型发展合作中的各种风险,注重协调各方利益,探索和推广成功的合作模式。“一带一路”建设涉及众多国家,形成合力并非易事,需要建立有效的合作协调机制,并增强战略定力和耐心,稳扎稳打、久久为功。

一带一路个人心得体会精选篇4

__年来的实践表明,共建“一带一路”逐步成为各国走向共识的合作构想。中国进一步巩固了来自中亚和俄罗斯的能源供给,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安全的周边保障;而与中国的合作也有助于中亚国家摆脱“内陆国”、“双重内陆国”的困扰,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地缘空间和广阔市场。此外,本地区国家之间合作关系发展的成果,又为“一带一路”建设打下坚实基础;中国与海湾国家、与南亚和西亚国家、与中东欧国家以及欧盟、东盟的合作也日益深化。

“一带一路”构想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首先,它体现了对古丝绸之路精神的继承和发扬。2000多年的交往历史证明,只要坚持丝绸之路精神,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完全可以共享和平、共同发展。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今天,更需要将丝绸之路承载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精神薪火相传,在文明交流史上续写灿烂篇章。“一带一路”,充分体现了互信和互利的精神。其次,与以往西方地缘政治学者所认为的包括中亚在内的欧亚大陆腹地是全球战略竞争中心不同,“一带一路”构想旨在使中国发展引擎所驱动的地缘经济潜力,形成巨大的正外部性,为相关国家和地区所共享。

它展示出中国将自身发展的宏伟愿景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愿景相结合,将“中国梦”和“亚洲梦”、“欧洲梦”相连接,支持有关国家改善民生、增加就业和工业化的努力,积极为沿线地区提供国际公共产品,让有关国家安心、舒心、开心。为了消除一些国家的疑虑,中国庄严宣布决不干涉中亚国家内政,不谋求地区事务主导权,不经营势力范围,而是要相互坚定支持,做真诚互信的好朋友;要将政治关系优势、地缘毗邻优势、经济互补优势转化为务实合作优势、持续增长优势。

构想通过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等新途径,以战略协调、政策沟通为主,不刻意追求一致和强制性的制度安排,与现有的区域合作机制如上合组织、欧亚经济共同体、亚太经合组织、东盟、海合组织和欧盟等合作协调发展,可谓讲求实际、高度灵活、富有弹性。中国将以带状经济、走廊经济、贸易便利化、技术援助、经济援助、经济一体化等各种可供选择的方式与沿线国家共同推进欧亚区域经贸发展,这种创新的合作模式,可以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

总之,中国政府倡议并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不仅有利于推动中国自身发展,而且惠及亚洲、欧洲、非洲乃至世界,对提升世界经济发展繁荣与和平进步具有深远意义。可以预见,这一造福于世界各国人民的宏伟蓝图必将在各国互信合作中得以实现。中国梦是我们每个炎黄子孙的梦,让我们一起共筑中国梦。

一带一路个人心得体会精选篇5

“一带一路”建设是在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下,把握我国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对外开放的新举措,也是基于新安全观的周边外交大战略,表明新一届党中央在处理新型国际关系中的统筹兼顾与创新发展理念。目前各界对其战略意义认识仍然不足,需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让全世界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民和企业更多的了解,使“一带一路”建设能够稳步推进,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

“一带一路”建设, 提升中国影响力的战略举措。“丝绸之路”是中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标志,开启了中国与西方文明的交流通道,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开放精神,具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底蕴,以此作为我国推动与亚欧区域合作的“倡议”,既可以向国际社会宣示中国 “和谐包容、互利共赢、合作诚信”的开放理念,也能够淡化谋求区域合作主导权的意图,降低“中国威胁论”的负面效应,依照古丝绸之路的方向,“名正言顺”拓展我国与中亚、南亚及中东欧的合作,逐步提升我国在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影响力。将形成中西部地区与中亚、东欧、西亚的新商贸通道和经贸合作网络,带动内陆沿边扩大向西开放,既有助于拓展中国经济发展的腹地,也可以激活内陆和沿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活力,推进中西部的开放型经济发展进程,形成中国经济的新增长极。

一带一路个人心得体会精选篇6

中国的发展得益于国际社会,也愿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公共产品。“一带一路”倡议就旨在同沿线各国分享中国发展机遇,实现共同繁荣。

“一带一路”不是独奏曲,而是交响乐;G20不是男高音,而是合唱曲。两者都因中国而放光彩。

发挥身份优势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最大的金砖国家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中国的多重身份及统筹协调能力,使其可以在G20三类国家——G7、金砖及中等强国之间,扮演协调人的角色,并且统筹发展中国家、新兴国家、发达国家的主张和诉求。

而且,中国正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走向中端,局部步入高端。中国既可以与发达国家合作开发亚非发展中市场,也可以与发展中国家合作分享中国鲜活的现代化经验,这就是建设“一带一路”的双环流经济理论所显示的。

凸显领导能力

中国的议题设置能力、感召力与领导力,决定了此次峰会的成效乃至G20的前途命运。G20杭州峰会,成为G20历史上发展中国家参与最多、代表性最广泛的一次峰会。此次杭州峰会,成果不仅超越以往,而且起到了将G20从危机应对变成长效治理机制的关键性作用。

“一带一路”倡议在国际上的热烈反响更是中国领导力、感召力的鲜活写照。目前,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其中,我们同30多个沿线国家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同20多个国家开展国际产能合作,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也态度积极,以亚投行、丝路基金为代表的金融合作不断深入,一批有影响力的标志性项目逐步落地。“一带一路”建设从无到有、由点及面,进度和成果超出预期。

不负世界期待

在中方推动下,“包容和联动式发展”成为G20杭州峰会的重点议题之一。峰会第一次围绕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制定系统性行动计划。全球互联互通倡议也是此次峰会的内容之一,这与“一带一路”思想高度契合。

“一带一路”是中国提出的国际合作倡议,通过开展跨国互联互通,提高贸易和投资合作水平,推动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实现中国与世界的互利共赢,本质上是通过提高有效供给来催生新的需求,实现世界经济再平衡。“一带一路”的首要关注就是基础设施投资。发达国家普遍面临基础设施改造升级的任务,发展中国家更面临着建造、换代等重任,这是比所谓的再工业化更能推动世界实体经济增长的路径。巨大的基础设施投资缺口,是亚投行、“一带一路”倡议取得如此世界效应的根源。

拓展中美合作

G20杭州峰会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成功均表明,不同于西方思维,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包容开放。中国协调发达国家、新兴国家、发展中国家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未来国际秩序的最终走向;而其中,争取美国和西方国家的支持,是G20、亚投行、“一带一路”建设的方向。

有种抹黑说法认为,“一带一路”是另起炉灶、挑战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其实,G20杭州峰会取得的成功显示出,中美合作的作用不可或缺。美国是世界所有国家的邻国。无论是亚投行还是“一带一路”建设均绕不开美国,也不应绕开美国,应积极争取美国政府、企业、民众和美元的支持。实际上,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也会给美国带来机遇。正是看到这一点,所以美国国内很多人建议,应寻求将“新丝绸之路计划”与“一带一路”对接,加强与中国在地区经济、安全治理上的合作。

不管怎么样,中国的智慧是借力、借势,应对美方阐明亚投行和“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世界经济增长和地区稳定,争取美方支持。中美应该讨论如何合作建设亚投行和“一带一路”。比如,美国在软基础设施的规则、标准上的优势与中国在硬基础设施上的优势结合;美国在安全体系上的优势与中国在经济上的优势结合,开发第三方市场等,推动各自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全球化转型,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中美关系转型,这也为各方所期待。

总之,世界日益增长的国际公共产品的需求与落后的供给能力之间的矛盾,就是建设“一带一路”的动力。亚洲基础设施有八万亿美元的巨大缺口,所以中国倡导成立的亚投行才会取得如此成功。“一带一路”需要中国和美国等其他国家一起合作提供公共产品,这是中国“一带一路”受欢迎的重要原因。“一带一路”与亚投行是包容、共享的区域合作架构,相关国家不应戴着有色眼镜抵制;相反,早参与早得益。要以21世纪新型国际关系理念看待“一带一路”所开创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与命运共同体。

164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