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86周年纪念日主题演讲稿

| 福萍

南京大屠杀86周年纪念日主题演讲稿【篇1】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上午好。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2015年12月13日我国将举行首个国家公祭日活动,公祭活动的主场地将设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是缅怀过去,更是扶慰民心、顺应民意的措施,同时国家公祭日的设立,也是中国与世界更好地在沟通,在向全世界传递中华民族对于人权和文明的态度,在向全世界表达我们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决心与责任。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是中国的,也是全世界的。

以国家名义进行正式纪念与公祭,其世界意义在于,促使人类历史记忆长久保持唤醒状态,而避免出现哪怕是片刻的忘却与麻木,共同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一起维护世界和平及正义良知,促进共同发展和时代进步。

国家公祭日,我们将聚集在一起,以沉重的心情缅怀逝者,但我们知道,这不是在宣泄情绪,不是在倡导民族复仇,而是提醒我们每一个人,我们超越了个体、家庭和小圈子,也超越了血缘、社交圈与乡土的情感,我们是一个整体,我们是共同在悲痛,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与义务。国家公祭日的设立,也让我们更深切地体会到国家存在的目的和价值,体会到国家统一强大的重要,让民族精神提升,让我们更加爱国。

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

南京大屠杀86周年纪念日主题演讲稿【篇2】

12月13日是第十个国家公祭日,也是悼念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86周年纪念日,更是每个国人都应铭记的一天。国家公祭日的设立不仅是要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罪行,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更是提醒中华儿女要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告诉世界中国会用行动维护世界和平及正义良知,促进共同发展和时代进步。

昭昭前事,国弱民必受欺;惕惕后人,强国守护人民。唯有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奋发图强、勠力同心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强大,才能永远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国家公祭鼎上“侵华日寇,毁吾南京。劫掠黎庶,屠戮苍生。卅万亡灵,饮恨江城。日月惨淡,寰宇震惊。”控诉着86年前日本侵略者的残暴行径,将国耻刻进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灵深处。86年,历史的硝烟已然散去,现实的威胁却无时不在。当前国际形势仍然错综复杂、充满矛盾,大国博弈持续加剧,中国正站在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关头,面临各种风险挑战,但如今的中国已经不是86年前的中国,我们有决心、有信心、有能力维护国家和人民安全。铭记历史,方能积蓄砥砺前行的力量,每一次对历史的回望,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从中汲取经验教训,更好地理解当下、警示未来。

以史为鉴,争取永续和平;勿忘历史,携手共建世界。在人类战争史上,总有一些人,像灯塔一样,为身处黑暗恐怖里的人们带来光明与和平的曙光……1937年11月,南京沦陷前夕,包括约翰·拉贝在内的20多位外籍人士冒着生命危险,在南京的至暗时刻救助了25万多名中国难民。2020年3月,新冠疫情期间,中国接到拉贝后人的求援电话,提请中方为他和他所在的医院提供几种急缺的抗疫药物,一场跨越80多年的互助行动就此展开。今天,我们缅怀无辜死难者,表达中国人民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崇高愿望,宣示中国人民以史为鉴、牢记历史、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坚定立场。中国倡导和平,世界需要和平,中华儿女经历了战争之残酷,更认识到和平之珍贵,愿同世界各国一起携手共建和平稳定的美好家园。

南京大屠杀86周年纪念日主题演讲稿【篇3】

12月13日,是第10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也是南京大屠杀86周年。从1937年12月13日到2023年12月13日,时间已经走过了86年。在这个沉痛的日子里,让我们深切缅怀南京大屠杀的无辜死难者,铭记无数为新中国拼搏而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砥砺前行。

党员干部要铭记历史悲痛,发扬“牺牲精神”。每每听到30万,心都不由自主地颤抖一下,不去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永远体会不到那种无言地伤痛,即便是时间已经过去86年,只要一踏进纪念馆,钻心刻骨的痛感就会袭来。让人不由自主想到“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于是便有无数革命先辈化悲痛为力量,为保家卫国奋勇而上,不怕牺牲。即便是现在,也涌现出一批又一批不怕牺牲的党员干部,有芦山“4·20”抗震救灾行动中牺牲的杨波、有不放心村民冒雨回村遇难的“扶贫之花”黄文秀、有抗台救险遇难的李夏、有倒在扶贫路上的党员干部、有倒在抗震救灾、消防救援一线的党员干部……他们不是饮弹倒地的解放者,却是支起民族脊梁、扶起百姓安危的英雄汉。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时刻不忘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如何来的,面临民族危亡时要勇于发扬“牺牲精神”。

党员干部要铭记历史悲痛,发扬“斗争精神”。无数革命先烈想到“万人坑”中的累累白骨、听到30多万同胞的生命“昙花一现”,纷纷站出来,化悲痛为力量,拿出勇气与敌人斗争到底。现在,我们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刻,在这个阶段,不仅伴随着新的“危险”,而且也伴随着新的“机遇”,广大党员干部在面对“新危险”时,要勇于发扬“斗争精神”。虽然身处和平年代,但是广大党员干部不能“随遇而安”,有一丝一毫的“精神懈怠”,更不能幻想一切都“风平浪静”。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铭记历史悲痛,化悲痛为力量,在面对严峻形势时敢于出击,面对危机时敢于斗争。

党员干部要铭记历史悲痛,发扬“拼搏精神”。面对敌人的疯狂进攻、疯狂破坏,革命先辈敢于拼搏;面对新中国出现的“黑恶势力”,党员干部们敢于与之拼搏……正是因为他们勇于发扬“拼搏精神”,才换来了今日之幸福。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在工作中会遇到各个方面的困难,而这就需要党员干部与之拼搏到底。广大党员干部要拿出“若命运不公,就和它斗到底”的拼劲儿,做个敢于拼搏的“勤奋者”、践行初心和使命的“追梦人”。

国家公祭日,旨在让所有人牢记历史悲痛,明白今日之幸福来之不易,更是旨在提醒广大党员干部要__,化历史悲痛为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勇于发扬“中国精神”。

南京大屠杀86周年纪念日主题演讲稿【篇4】

今天是第十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86年前的今天,侵华日军在泱泱中华大地,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彼时的南京城,血流成河、哀鸿遍野,烟波浩渺的古都南京在朝夕间被刽子手“屠”为人间炼狱。那是屈辱、令人愤恨的历史,是所有中华儿女不能忘、不敢忘的历史。国家公祭日,以国之名,铭记历史,悼念逝者。

国之殇,以国之名,悼念逝者。在没有法定的国家公祭日之前,也有一些群众在12月13日这天以自己的方式悼念逝者,但这种悼念是自发的,不具有强制性。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在一国领土内,将一个日子确定为法定的国家公祭日,实则是以法律明文规定,一国公民在这天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并且这些行为都由国家强制力作为保证。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彰显了我们国家以国之名,铭记历史、悼念逝者的决心。千年金陵,浴火重生、生生不息,如今巍峨庄严、秀美多姿。历史是最好的清醒剂,铭记历史,不是为了记住仇恨、延续仇恨,而是要我们以史为鉴、面向未来,要珍爱和平、维护和平,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要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和责无旁贷的使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不容忘,昭昭前事,惕惕后人。历史,总会在重要的时间节点,勾起人民的回忆、引起人民的反思。抗战时期,面对日军丧心病狂的烧杀抢掠,顽强不屈的中华民族,从未害怕退缩、放弃抵抗,无数中华儿女前赴后继,用血肉之躯筑起保家卫国的长城,赶走侵略者,赢得了胜利。80、90后一代,童年时,可能听过战争亲历者讲述的红色故事,成年后,或许还听过老党员的__教育课。随着战争亲历者的相继离世,谁又是00后孩子们历史教育的传授者呢?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我们所有人都应该学习历史,做历史的讲述人、传承者,要牢记和平的来之不易,牢记历史经验和教训,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让红色血脉赓续不断,以史为鉴,昂首阔步走在新时代。

未敢忘,勿忘历史,吾辈自强。中华民族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我们的国家饱受西方列强欺辱,我们的人民惨遭侵略者的凌辱,民生凋敝、生灵涂炭,苦难的中国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一步步从昔日苦难走到今日辉煌,但不论取得多么辉煌的成就,我们都不能忘记来时路,不能忘记历史。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是一面镜子,它从不会说谎。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的当下,我们要不断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增强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的孵化能力。“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在新时代,我们要牢记“国之大者”,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践行“强国有我,请党放心”的铮铮誓言。

南京大屠杀86周年纪念日主题演讲稿【篇5】

2023年12月13日,是第10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大地呜咽,举国悲恸,热泪成海,在这个山河垂泪、草木含悲的日子里,悲怆的防空警报声刺破宁静的天空,仿佛在诉说86年前那场惨绝人寰的深重苦难!国之殇,怎能忘?岂能忘?揭开的伤口里流出仍是鲜红的血液,最黑暗的一页下是腐烂成土的累累白骨,我们以国之名悼念逝者,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惨痛教训,警醒吾辈当自强!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凝聚劈波斩浪的斗争精神。“侵华日寇,毁吾南京。劫掠黎庶,屠戮苍生。卅万亡灵,饮恨江城。日月惨淡,寰宇震惊。”国家公祭鼎篆刻32个字,字字泣血,句句噙泪,还原了人间炼狱,满目疮痍,灭绝人性的“南京大屠杀惨案”,控诉了侵华日军令人发指的惨绝暴行和罄竹难书的累累罪行!“山河破碎风飘絮”,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全体中华儿女冒着敌人的炮火,用血与肉、魂与灵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书写了抗击侵略、感天动地的壮丽史诗。“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广大党员干部身处和平年代,不能沉浸于“风平浪静”的安逸,要以史为鉴、警钟长鸣,始终保持危机感,增强忧患意识,认清复杂而严峻的斗争形势,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砥砺前行。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诠释视死如归的爱国情怀。翻开中国近代史,会发现这是一部中国人民的屈辱史、苦难史和血泪史,闭关锁国让中国曾经的辉煌灿烂化为乌有,壮丽的山河被列强蹂躏,野蛮残酷的战争演绎人间炼狱,目之所及皆是生灵涂炭,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从南京沦陷到武汉丢失、从“三光政策”到“活体试验”,“东亚病夫”的嘲弄欺凌让人胸腔郁结难安……爱国奋斗的“精神灯塔”永不熄灭,抗战时期有杨靖宇吞食草根棉絮在冰天雪地与日寇周旋战斗,建设时期有邓稼先埋名隐姓铸就国之核盾,脱贫攻坚时期有赤诚为人民的“草鞋书记”周永开。一段段炙热的故事,一个个熟悉的名字,闪耀的是信仰的光芒,诠释以身许国忠贞誓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广大党员干部要胸怀“国之大者”,用赤胆忠心倾情守护万里河山和万家灯火。

“山河尤在,国泰民安”——珍惜生逢盛世的使命责任。沧海桑田,日新月异,断壁残垣上建起了高楼大厦,战争的硝烟散逸成万家灯火,积贫积弱成为岁月遗痕,如今之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世界惊叹“中国速度”、赞美“中国奇迹”,仿佛我们已然“高枕无忧”。事实上是这样吗?当然不是,从苦难到辉煌,从波澜到新生,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每一步都充满了曲折与不平,先辈的森森白骨,南京大屠杀尚存的54位老人,纪念馆里的残存物件,仍然在告诫我们——勿忘国耻,吾辈当自强!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生逢盛世,肩负重任,当牢记先辈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嘱托,接好艰苦奋斗“接力棒”,置身于百舸争流的竞争中,奋楫争先,创造出无愧前人、不负后人的辉煌业绩。

南京大屠杀86周年纪念日主题演讲稿【篇6】

又近一年“12·13”。每年的这一天,防空警报都会在各个城市上空响起,为哀悼更为警醒。国之殇、国之耻,孰能忘!在第十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即将来临之际,我们当铭记历史、正视历史、以史为鉴,在历史的回望中激扬“有我”之气,以尊崇之心珍视和平,以民族之力矢志复兴。

铭记历史,勿忘国耻,激扬“强国有我”志气。古人以鼎记事,今人铸鼎铭史。“侵华日寇,毁吾南京。劫掠黎庶,屠戮苍生。卅万亡灵,饮恨江城。日月惨淡,寰宇震惊。”国家公祭鼎上32个字可谓字字血泪,控诉着86年前日本侵略者的残暴行径,把苦难而耻辱的记忆镌刻进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灵深处。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从历史悲痛中,我们无比愤慨又无比沉痛,痛定思痛,“落后就要挨打”,和平从来不是祈求得来的,也不是别人的恩典赐予的,和平从来都是靠实力靠奋斗一点点累积出来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时代呼唤着我们,人民期待着我们,唯有矢志不渝、笃行不怠,方能不负时代、不负人民。我们要激扬青春志气,“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在强国之路上绽放青春最美风采,在复兴赛道上跑出最好成绩。

正视历史,珍爱和平,激扬“清源有我”底气。2014年国家公祭日设立以来,__两次出席国家公祭仪式,他对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十分熟悉,对史实细节高度重视。“南京大屠杀惨案铁证如山、不容篡改。”历史是最好的透视仪。透过历史,我们可以看到,长期以来,世界爱好和平的力量在增长,同时,一直有人在宣扬军国主义,妄图以所谓科学精神“虚无”这段历史,以“和平”旗号,妄图淡化、忘却这段历史。“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历史就是历史,不容置疑、不容颠覆。我们要按照“三个务必”要求,发扬斗争精神,敢于同一切错误思想作斗争,扛起“清源有我”的历史担当,勤学历史、诠释历史、宣讲历史,以正确的思想占领舆论阵地,正其本、清其源,让一切妄图混淆视听的思想和行为无从得手、望而却步。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激扬“奋斗有我”心气。昭昭前事,惕惕后人。历史是最好的清醒剂,每一次回望历史,不是为了延续民族仇恨,而是汲取经验教训,更好理解当下、警示未来。86年前南京大屠杀“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悲剧,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没有强大的国家力量保护人民。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从苦难中开拓、从泥泞中奋起,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具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活坚强能力的伟大国家,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号角,我们要将个人奋斗融入祖国和人民需要之中,在党和人民期盼的事业中,绽放青春风采、唱响青春之歌,迸发出“奋斗有我”时代强音,让青春和热血、智慧和汗水挥洒在民族复兴的壮阔征途之上,努力取得不负历史、时代、人民的优异成绩。

南京大屠杀86周年纪念日主题演讲稿【篇7】

南京有个地方,“她”占地面积120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15000平方米,展陈面积近18000平方米,在南京这个算得上是“寸土寸金”的地方,即使占地面积这么大却还是无法控诉一个悲惨的事件——“12·13”南京大屠杀。每一个去过这里的人,走出来的第一件事便是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又长长地吐了出来,抬头仰望着蓝天说一句“见到你(太阳)真好”。

“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实现一个目标需要动力,需要希望,来过这里,相信每一个中华儿女都会明白复兴的意义与和平的可贵。

一座座雕塑,叩击灵魂深处的“无声”呐喊。《家破人亡》《逃难》《逃啊,恶魔来了》《只有死可洗去这污浊》《冤魂的呐喊》……这些不是书名,是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纪念馆里面一座座雕塑的名字,但每座雕塑又仿佛是一本书,一本记录着可怕经历的书,一本展示南京三十万遇难同胞的书,一本让中国人无法忘怀的书。最具标志性的便是这《家破人亡》,这尊雕塑高达12.13米,寓意1937年12月13日日军发动南京大屠杀,这是一位衣衫褴褛的母亲怀抱着死去的孩子仰天长啸,她的丈夫死了,孩子死了,对于这位母亲来说,已是家破人亡的绝境……这尊雕塑采取象征性的手法,展现当时祖国的大好山河和千万幸福家庭因为这场灾难变得千疮百孔,遍体鳞伤。尽管如此,她却像山一样,屹立不倒,犹如中国人民不屈不饶,斗争到底的精神。

一个个故事,诉说悲惨壮烈的历史回忆。“全体战死,血战到最后”“身中37刀成为活证据”“拉贝日记,中国版的《辛德勒名单》”……导游给每一位游客解说着这些真实的故事,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艺术的手法,没有夸张的表达,只是平铺直叙地诉说着一个个过往的回忆,却让听众泪如雨下,心如刀割。“落后就要挨打”一个千古不变的道理,但是英勇不屈的中华民族精神却在这里展露无遗,他们前赴后继、万死不辞。当然,中国是一个善良包容的民族,即使过去再悲痛,我们还是更希望播下良知与和平的种子,不要让中国的历史再次重演。

一张张图片,展现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纪念馆里面有一面“幸存者照片墙”,墙上是用灯光照亮的一张张经历过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照片,他们都是历史的活证人,经历过残酷的灾难,失去最爱的亲人,但是他们选择活下去,活着才有希望,活着才能控诉,“活着”也是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也一直延续至今,在“抗击疫情”“抗洪救灾”等灾难面前,我们有“五湖四海援助武汉”的感动,有“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豪情,有“群干联手勇救人民”的温馨,更有“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民族精神。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科技、国际地位都在不断提升,党和人民的关系也日益紧密融合。“南京大屠杀”这样的灾难不会再次上演,也绝不允许再次上演,中华民族的发展道路是无比光明的,我们不再是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民族,我们是意气风发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着梦想的民族。

一则则新闻,唱响美好未来的和平主旋律。历史终将过去,但是我们不能忘记这段屈辱,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上,通过决定,国家以立法形式将12月13日设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让每一个国人都铭记历史。但我们更要捍卫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年代,中国作为历史的受害者没有将历史的悲愤继续传递下去,而是选择了善良,选择了包容,“中日两国互帮互助,抗击疫情”“日本-中国(连云港)-蒙古国,首发班列出境”“致敬,维护世界和平的中国军队”……一则则新闻,展现的是大国的风度,民族的善良,唱响的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旋律。

“今天的中国,是世界和平的坚决倡导者和有力捍卫者,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维护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愿同各国人民真诚团结起来,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而携手努力!”这是国家领导人的真切期盼,也是国人乃至世界人民的期盼。

南京大屠杀86周年纪念日主题演讲稿【篇8】

同学们,老师们:

大家好!

悲惨啊,30万军民惨遭日军屠杀。鲜血染红了扬子江,尸体布满了石头城。恶魔在肆意流荡,无所不至。听,受辱妇女撕心裂肺的惨叫;看,下关江面残缺不齐的尸骸。悲剧使人目不忍视,惨状使人出离的愤慨。

耻辱啊,美丽的六朝故都;耻辱啊,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的民族。

人们或许会控诉鬼子的残暴,人们或许会悲悯民族的苦难,但望着那几十万束手就擒的军队,望着那一张张绝望而麻木的面孔,悲愤之余,我眼前留下的,只有一片浓黑的沉默!

“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太多的苦难易于使人麻木,是到了重新反思历史的时候了。今天,当我们重新谈起南京大屠杀的时候,当我们愤慨悲痛了之后,我们又该想些什么?我们又当做些什么?

当几十万南京守军望风披靡的时候,平行关前,太行山下,一群拿着近乎原始武器的中国人却能使得日伪军队闻风丧胆。

相较于那些引首就戮的怯弱,我似乎看到狼牙山壮士慷慨赴死的微笑;相较于那无助的泪水,我似乎看到那些伟大的身影在振臂高呼——日本帝国主义。一样是死,但是,意义又是否相同呢?

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以夺志,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是共产党八路军最终肩负起了拯救中国的使命,因为,他们始终没有放弃对民族深沉的热爱,他们始终坚持着对这个民族美好的憧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他的物质的首都可以被敌人占据,但是,他们的精神首都没有被敌人所攻破!

此时,我想起了纪伯伦的《泪与笑》其中写到的:“云的一生就是悲欢离合的一生,人也是如此,一旦失掉崇高的灵魂,就成了存在于物质世界的行尸走肉。”我想,对于国家也是如此,只有拥有国魂,才能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要告诉世界,我们不仅有着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我们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与文明,我们还要拥有一群有志气的热血国民。

我们不能忘记历史,因为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不要让时间为庸人们所设计,不要让殷红的鲜血只剩下淡淡的残梦。血已经流了,但不能让他白流。南京的大惨案依然历历在目,我们需要的不仅是黯然至于泣下,更应该正视这刻骨铭心的苦痛。因为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面淋漓的鲜血,鲁迅的担忧依旧没有过时,一个民族的精神首都仍要我们去建构与呵护。

这就给我们无穷的启迪:在现今和平年代的今天,我们没有必要用欢乐消除自己的悲伤,如果那样就失去自我;我们也没有必要沉浸在微漠的悲哀中,我们应正视历史的烙印。我们应该时刻把祖国放在心中,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最前列,为中华崛起而奋斗,但这一切却又不能在空言与大话中消磨,作为学生,我们所应注意的:更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你是否认真学习,为建设祖国积累好本领;当升旗仪式时,我们是否唱起庄严的国歌;在外国人面前,你是否随地乱扔垃圾,你时刻是否在维护着国家尊严?

我们就在这样的小事中构筑精神上坚不可摧的首都,试想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做到了这些,我们的国家怎能不强大?外敌,又怎敢在我们的面前挥刀动武?像南京大屠杀这样的惨案还会在中华大地上发生吗?不会的,永远不会!

让我们携手奋斗吧,青年朋友,相信铭记历史的你今天定将愈加努力奋发!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187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