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政策相关要求
两会精准扶贫政策
党的以来,脱贫攻坚成为举国上下最受瞩目的重大工程之一。3月8日,在参加年全国两会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四川代表团的审议时,又一次提起心心念念的脱贫攻坚,强调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定不移打赢脱贫攻坚战,扎实开展创新创造,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既对下一步的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也指明了努力方向。指出,重视农业,夯实农业这个基础,历来是固本安民之要。
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农业的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必须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开创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局面。要坚持市场需求导向,主攻农业供给质量,注重可持续发展,加强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供给,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形成农业农村改革综合效应,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就地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
指出,到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是我们党立下的军令状。脱贫攻坚越往后,难度越大,越要压实责任、精准施策、过细工作。要继续选派好驻村干部,整合涉农资金,改进脱贫攻坚动员和帮扶方式,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全过程都要精准,有的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防止返贫和继续攻坚同样重要,已经摘帽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要继续巩固,增强“造血”功能,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坚决制止扶贫工作中的形式主义。
指出,要急起直追,抓住世界科技革命历史机遇,针对经济社会发展方向、目标、战略、短板选准课题,形成更具激励性的制度环境,加快健全军民融合发展组织管理体系、工作运行体系、政策制度体系,抓好军民融合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发展军民融合产业集群。
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旗帜鲜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执行《准则》、《条例》,把好用权“方向盘”,系好廉洁“安全带”,激浊扬清,扶正祛邪,自觉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履职尽责、作出贡献。
相关阅读:精准扶贫要下一番“绣花”功夫
当前,把目标指向贫困程度最深的人口和地区,不仅是决胜全面小康的内在要求,更是因为我国在消除贫困方面已经走到世界前列。联合国《年千年发展目标报告》显示,中国是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发展中国家,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这么快、这么大规模的减贫,而且这一趋势还在继续,年我国又有超过1000万人告别贫困,这样的成就举世惊叹。
有人把中国反贫困取得的巨大成效,仅仅归功于快速的经济发展,而忽视了中国在扶贫理念和扶贫体系建设方面的进步,这样的理解过于简单。事实上,我国对扶贫事业的认识也是一步步深入的,光彩事业、温饱工程、科技扶贫、教育扶贫、精神扶贫、智力扶贫、制度扶贫……这些名词见证了我们走过的足迹。如今,中央提出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已经不只是再分配的问题,而且是建立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之上的目标。
对照这样的高标准,再来看脱贫攻坚的时间表,我们就能发现,当前的扶贫工作困难在哪里,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如何在经济发展转型调整中让贫困人口脱贫?如何让流动中的人口脱贫?如何让缺少发展条件的人口脱贫?如何防止他们脱贫之后返贫?这不是凭决心就能干成的事,即便政策、资金、人力都充足,也要以更好的组织方式使之形成合力才行。
从这个角度看,脱贫工作改进空间还不小。正如所说,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全过程都要精准,有的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扶贫机制的改善,显然还有余地。去年4月印发的《关于支持贫困县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的意见》,消除扶贫资金整合的制度症结,防止打酱油的钱买了醋影响项目审计,就无疑能提升扶贫效果。实际上,每一个干部都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审视一下自己的责任田,争取把脱贫攻坚体系打磨得更完善、也更有针对性。
当前,贫困人口和地区主要集中在农村。这一块短板该如何补齐?根据过往的成功经验,还是要进一步激发内生动力。除了继续利用好城镇化的牵引力,也要把目光投向广袤的农村内部。其实,农村可以“绣花”的地方并不少。外出人口多的地方,可以通过土地“三权分置”来推动土地流转;权属比较复杂的地区,也可以通过土地整理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在更高层面上,所有地区可以通过农业供给侧改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供给质量,来提高农民收入,带动贫困农民脱贫。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视野来看,农村脱贫大有潜力可挖。
消除贫困,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当我们离这个梦想越近的时候,我们越要保持积跬步而致千里的心态,一步一个脚印走完预定的征程。只要我们本着求真务实、精益求精的态度,调动一切力量扶真贫、真扶贫,就一定能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上写下无比闪亮的一章。
年全国两会20大热点解读
年全国两会20大热点解读一:脱贫攻坚
脱贫攻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推动实现攻坚目标
新闻背景:日前,革命老区井冈山率先宣布脱贫。党的以来,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绩。年至年4年间,每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都超过1000万人,累计脱贫5564万人;贫困发生率从年底的10.2%下降到年底的4.5%,下降5.7个百分点。
专家点评:中国人民大学反贫困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汪三贵说:“随着脱贫攻坚进入‘啃硬骨头’时期,越往后脱贫难度越大。剩下的大都是条件较差、基础较弱、贫困程度较深的地区和群众,一些简单的扶贫方式很难奏效。”他认为,要实现扶贫对象“两不愁三保障”,让贫困户有稳定的收入最难,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帮助贫困户“造血”。此外,脱贫攻坚不能操之过急,要防止形式主义。在稳扎稳打的同时,各地应根据实际进行创新,精准、高效地完成脱贫任务。对此,代表委员会发表许多真知灼见。
年全国两会20大热点解读二:脱贫攻坚
贫穷是社会的伤疤,减贫是政府的天职,扶贫济困是人类的良心。全国代表委员共商国是,必定将制定出一套比较完整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新方略,助力全面人民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全面实现小康。
全国两会前夕,传来了扶贫攻坚的好消息。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了1240万人,超额完成1000万人的目标任务,完成了249万人的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
贫穷是社会的伤疤,减贫是政府的天职,扶贫济困是人类的良心。年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首战之年,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时期的头等大事,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
年,中央和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首次突破1000亿元,其中中央投入资金667亿元,同比增长43.4%;省级投入资金超过400亿元,同比增长50%以上。人力投入上,各地共向贫困村选派驻村工作队12.8万个,派出驻村干部54万多人。全国选派18.8万名优秀干部到贫困村和基层党组织薄弱村担任第一书记,提升带动群众脱贫能力。
年我国贫困地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452元,比上年实际增长8.4%,增速比全部农村居民收入快2.2个百分点,这个数据格外重要。精准扶贫直接关系到中国数千万人的福祉,关系到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能否实现。精准扶贫,关键在“精准”二字。精准了解情况、精准提出对策、精准推动工作,使得贫困地区找准工作着力点,并采取了很多颇具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所以才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贫困人口到年如期全部脱贫。”全国两会召开在即,有关脱贫致富的话题也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那些来自贫困地区的代表、委员,他们带来的提案议案也让人期待。
全国代表委员共商国是,必定将制定出一套比较完整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新方略,助力全面人民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全面实现小康。
两会精准扶贫政策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