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千秋的精神和事迹

| 刘慧

谭千秋事迹材料

2008年5月12日,我们永远难忘这一天带给我们的伤痛,同时,也将永远铭记那些英雄们在这一天带给我们的感动。这一天,一场巨大的灾难突如其来,让很多面孔在那个时候定格。谭秋生也在这一天永远地离我们而去,但是他的精神却永远烙印在了我们的心灵深处。

慈父谭千秋

有一篇名为《那一刻,他张开双臂护住四个学生》的文章,讲述的是一个非常动人的故事,同时也让我们记住了一位名叫谭千秋的老师。

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过,谭千秋正在给学生上课,讲得兴起时,突然间天摇地动,人站都站不稳,谭千秋马上意识到这是地震,一场巨大的灾难马上就要来临,他立马停止讲课,让学生们赶紧往外面跑。

教室人多,即使发现得及时,学生们反应也非常快,什么都不拿就往外冲,但是还是有4名同学没来得及跑出去,谭千秋这一刻展现了一个人最闪耀的光辉,他将4名同学拉到课桌下面,并张开双臂护着他们,天塌地陷后是漫长的黑暗。

当搜救人员找到谭千秋的那一刻,他已经没有了呼吸,但是他的臂膀之下紧紧护住的4名学生却安然无恙。

谭千秋用他的生命告诉了我们“教师”这两个字的深刻含义,这是一份崇高的职业,他们是在用生命谱写伟大篇章,用自己一辈子的光阴来完成神圣使命的人。

在谭千秋张开双臂的那一刻,他就已经成为了所有中华民族儿女的老师,因为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他的事迹值得我们去铭记,他的生命值得我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谭千秋的事迹广泛传播后,所有知道他的人都在心中给他竖了个大拇指。苏教版语文小学课本上有一篇文章叫做《最后的姿势》,就是该自媒体关于谭千秋事迹的报道,英雄值得我们所有人铭记。

后来谭千秋被追认为革命烈士,他的遗体被埋葬在德阳市龙井公墓,碑上刻有七个字:“慈父 谭千秋”。

君子好坚强

地震那天下午,谭千秋女儿谭君子怎么也忘不了这一天,她当时正在上课,突然收到了一名老乡的短信,告诉她可能发生地震了,她当时没在意,连妈妈打来的电话也没接。

下了课,谭君子发现联系不到父亲了,她永远想不明白,怎么就这么一个下午的时间,就一切都变了,她以后再也见不到她的父亲了。

5月13日,当谭君子得知父亲有可能遇难的消息后,她再也不能冷静了,她赶紧赶回了老家,往日的高楼大厦已不见踪影,欢声笑语也不见,一瞬间她的心情就沉重了下来。

当见到父亲遗体的那一刻,谭君子心中没有意外,因为她已经做了很久的思想准备,同时她也知道,发生这样的事,以父亲的性格,肯定会选择牺牲自己来保护他人,他是一名教师,也是一位共产党员。

谭君子是谭千秋的大女儿,在北大法学院就读,他的父亲给她取名“君子”,大概就是希望她能像君子一样吧,谦谦君子,温良如玉,君子品德谦厚。

这一点谭千秋用自己的生命做了最好的榜样,他的女儿一定能够像这个名字一样,成为一个品德谦厚的君子。

即使亲眼看到了父亲的遗体,谭君子还是不能相信父亲就这么走了,因为她不愿意相信父亲就这么离她而去,但是父亲终究还是走了。

当时北大的某BBS上都是关于“君子”的帖子,“君子好坚强”,这是所有的北大学子在给谭君子鼓劲,希望她坚强起来,去面对新的生活,谭君子也足够坚强。

谭君子一直在劝慰那些受到地震影响的大学生,希望他们也坚强起来,坚强地面对这场灾难,并充满希望的活着,未来他们的人生还要走很长的路。

谭君子也深刻意识到,父亲在天之灵最希望看到的,就是她认真完成学业,认真努力地继续自己的人生路,她要收拾心情,重新出发。

逝者已矣,生活依旧要继续

谭千秋走后,他的妻子张关蓉在德阳市东汽八一中学校当了一名高中老师,因为她的丈夫是老师,而且是一名感动了所有中国人的老师。

据说,在有一所小学里,所有遇难的老师身下都保护着一名安然无恙的学生,张关蓉更能深刻理解教师二字的含义,她也清楚教师两个字在他丈夫的心里有多么重的分量。

谭千秋的大女儿谭君子完成了北大的学业,成功考取了哈佛大学法学院,告慰父亲在天之灵。2014年,谭君子在哈佛大学的所有学业也已经完成,毕业后她留在了美国,在好莱坞的一个律师事务所工作,专门为华人进行电影方面的法律服务。

谭君子在别的国家,依旧在用她的能力帮助每一个中华儿女,她在保护每一个和她有相同血脉的人。

谭千秋的二女儿名叫谭仙儿,在她父亲牺牲的时候她才仅仅一岁半,这个年龄或许什么都不懂,但一个父亲角色的缺失必然会让她的成长受到很多影响,现在她已经13岁了。

或许现在的她已经懂得了很多东西,不过我想最重要的事情,应该还是她每天能够开开心心地上下学。

逝者已矣,生活依旧要继续。谭千秋的人格足够伟大,但他的家人们应该从这份伤痛中走出,去拥抱光辉灿烂的生活,她们应该还有梦想,她们还有人生的大段空白需要填满。

她们的生命中还有很多很多很有意义的事等待他们去一一发掘,他们还有温暖的早晨和阳光,还有鲜花为她们一一绽放。

人生很长,走到半路我们不知道有谁会突然倒下,我们能做的就是收拾好心情,拾起他们的火炬。

在这片漆黑的大地上前进,然后亲手点亮属于你的那颗星,让它的光芒照亮你来时的路,不念过往,不留遗憾。

《感动中国》观后感

有这样一位人,他已年过八旬,却依然冒着被新冠疫情传染的危险赶往武汉,他出生于医学世家,父亲钟世攀是著名的儿科医生,他曾在2003年“非典”疫情中冲锋陷阵,带领医疗团队研究SARS病毒……他,就是家喻户晓的钟南山院士。

南山院士于1936年出生在南京,祖籍福建,如今已经有84岁高龄,却依旧挤在赶往武汉的高铁上奔赴抗疫一线与病魔作斗争。有人拍了这样一张照片:高铁上,钟爷爷在餐厅一个窄小的座位上睡着了,满头银发的他微微蹙眉,桌上还摆放着一叠厚厚的未曾看完的文件。这让人看了既感动又心疼,泪水情不自禁溢满了眼眶。

到达武汉后,钟爷爷和他的团队进行了初步研究,确定了病毒会“人传人”的结论,让全国人民一下子高度防备。

“想来想去,我只不过是一个医生。”

“武汉一定能挺过关的,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英雄的城市!”

“待在家里,没有特殊情况千万别去武汉!”

一句句平凡的话语仍然在耳边久久回荡。谦虚、敢正视真理、为民着想……种种精神都在钟爷爷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这种难能可贵的精神不正是我们要学习的吗?当然,最让我难忘的要属钟爷爷积极乐观、永不服老的态度。

在一次盛大的颁奖典礼上,钟爷爷看到别人用“耄耋”这个词语来形容他时,爽朗地笑道:“耄耋?我还没这么老吧?希望国庆__周年时我还能站在这儿和大家说话!”是的,钟爷爷每天都忙于救死扶伤,医治病人,虽然据他的妻子李少芬说他每天的休息时间极少,但他依旧热爱运动、乐观向上,更拥有一颗懂得追求的爱国之心。

或许我将来不会学医,但我依旧要学他那不骄不傲、永远追求的精神,或许只是当一个平凡的教师,一名公司职员,一位管理人员,但我一定会勤奋努力,刻苦向上,为祖国开辟出一片绚丽多彩的新天地!

感动中国颁奖晚会颁奖词

改变山区女童命运的公益校长张桂梅

王宁:在深山里建一座女子高中,不仅仅让贫困的女孩子能够免费入学,还能让她们考上大学改变命运,这是一个女老师的梦想,她拼命干了十几年,让这些都成为了现实。

颁奖词:

烂漫的山花中,我们发现你。自然击你以风雪,你报之以歌唱。命运置你于危崖,你馈人间以芬芳。不惧碾作尘,无意苦争春,以怒放的生命,向世界表达倔强。你是崖畔的桂,雪中的梅。

人物事迹:

2002年,中学教师张桂梅为了自己的一个理想,开始四处奔波筹集资金。张桂梅想要创办一所专门招收贫困女生的免费高中,是因为当地贫困山区存在重男轻女现象,一些女孩上学困难。因为个人力量有限,张桂梅努力了五年也才筹集到1万元。

2007年,她把办免费女子高中的想法告诉了一位记者。一篇名为《我有一个梦想》的文章见报引起轰动,之后丽江市和华坪县各拿出100万元帮助张桂梅办校。2008年9月,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正式开学,张桂梅担任校长,并招来了16名教职员工。感觉自己梦想成真的张桂梅却很快发现即使女高免费,大山里的家长们还是不愿意把女孩送来读书。

很多女孩就是这样被张桂梅从山区带到女高。但山区的女孩基础差,有的连小学都没上过,让她们考上大学困难重重。巨大的压力和长时间高负荷的工作让张桂梅的身体每况愈下,她患上了肺气肿、肾囊肿、颅骨骨瘤等23种疾病。张桂梅每天靠吃止疼药坚持工作,拒绝住院治疗,她要把时间留给女孩们。

2018年4月的一天夜里,张桂梅疼得失去了意识,一个小时后她被送往县医院抢救。以为自己将死的张桂梅熬过了那一晚,第二天上午张桂梅不顾医生劝阻又回到了女高。在学生面前她隐藏起重疾缠身的一面,她依旧是那个严厉的女校长。只有张桂梅自己知道,她是在与时间赛跑。华坪女高建校12年,已经有1804名大山里的女孩从这里走进大学,本科上线率排名丽江市第一。

12年间,张桂梅走过11万公里的家访路,在崎岖的山路上,她摔断过肋骨、发过高烧,也曾昏倒在路上,她把别人捐给她个人的钱和大部分工资累计100万元全部捐给了山区的女孩们。每个女孩后面都有一个家庭,每个女孩未来都将成为一名妈妈,张桂梅拿命在践行让女孩受高等教育就能改变三代人命运的初衷。

39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