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窦铁窦铁成事迹
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窦铁成事迹
“现在我们生活工作在这么优越的环境里,有什么理由不努力、不珍惜无数英雄模范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幸福生活?”7月3日,受邀在北京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的窦铁成返回西安,他激动地说,“在去往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的路上,我坐在‘一级战斗英雄’史光柱的后面,一直默默注视着他,仿佛看到了当年他在战场上的样子。”
被英雄模范人物感召的窦铁成,同样激励着他人。自1979年参加招工考试被中铁一局电务处录取后,窦铁成立足本职工作,不懈努力奋斗,从一名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普通工人,成长为一名掌握精湛技术、具有创新创效意识的“大国工匠”。
工作40多年,窦铁成始终奔忙在工地,参与了京九铁路、西康铁路、达成铁路等铁路建设项目,泰赣高速公路、京珠高速公路等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以及苏州、佛山、无锡、成都、西安等地的地铁建设项目。他见证了改革开放后国家的高速发展,为人民日益美好的生活奉献了自己的力量。“我的价值在工地上。作为一名基层工人,只有在火热的施工现场,才能发挥自己的特长。”窦铁成说,“通过我参与建设的铁路、地铁,乘客能到达自己想去的地方,这是我最大的自豪。”
2015年,窦铁成参与了西安地铁3号线外部电源工程项目建设,带领技术攻关小组承担两个主变电站的施工任务。“当时变电站只有一个框架,电缆的敷设难度超出想象。”窦铁成说。
凭借丰富的实践经验和高超技能,窦铁成与徒弟一起研究,运用直线和曲线两种牵引方式,让电缆在不接触地面的情况下安全准确地敷设。时值炎热的夏天,电缆敷设完成后,窦铁成从10多米的爬架进入隧道。隧道的角钢支架让通行变得困难,但59岁的窦铁成依然坚持身体力行,对其中一个变电所的23个电缆接续头挨个进行检测。
“工作40多年来,我悟出最重要的经验就是要勤奋、吃苦、学习、不断探索、不断攀登,不学习就没有积累,不攀登就没有创新。”窦铁成说。刚工作时,生活不宽裕的窦铁成省吃俭用,花近万元购买《高等数学》《电工学》等书籍自学。工作之余,他还向身边的工友、技术人员请教。从业至今,他累计写下了90余本、200多万字的工作学习笔记。
这些学习笔记,帮助窦铁成不断超越自我,也帮助一批又一批年轻人成长。
在中铁一局电务公司,窦铁成常被大家称呼为 “窦工”“窦教授”。从业多年,窦铁成把自己的知识、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人。他与两名徒弟一同完成了10.6万多字的《牵引变电所施工工艺》和电气试验作业指导书;累计培养徒弟300多人,举办专场讲座300余场次;累计解决现场施工技术难题69项,解决送电运行故障400余次,累计为企业创造价值、节约成本近1800万元。
如今的窦铁成,仍保持着劳动者的本色,培养、激励一代代铁路人,在建设一线发光发热。
感动中国颁奖晚会颁奖词
不畏艰险丈量祖国山河、六十七年初心不改的国测一大队
王宁:有这样的一群人,他们一年四季攀高峰、走荒原、入沙漠,中国的版图在他们身后徐徐展开,他们是默默无闻的开路先锋。
颁奖词:
六十多年了,吃苦一直是传家宝,奉献还是家常饭。人们都在向着幸福奔跑,你们偏向艰苦挑战。为国家苦行,为科学先行,穿山跨海,经天纬地,你们的身影,是插在大地上的猎猎风旗。
人物事迹:
这是2020年5月,国测一大队在第7次测量珠峰高度。8848.86米,这是最新测定的珠穆朗玛峰高程,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测绘科技的巨大成就,同时也是取得这个成果的自然资源部第一大地测量队建队67年以来达到的新高度。这支被习惯称之为国测一大队的队伍创建于1954年,当时的中国百废待兴,国民经济发展亟需测绘数据,国测一大队承担的测量任务大多位于高寒缺氧、物资匮乏、交通、信息极差的生命禁区。
吴昭璞在国测一大队是个耳熟能详的名字,1960年4月底,31岁的吴昭璞带领一个水准测量小组来到南湖戈壁进行测绘,让吴昭璞没有想到的是一个意外发生了,盛满水的水桶漏了,他意识到在戈壁沙漠中从断水的那刻起就面临着死亡的威胁。为了让队员们轻装撤退,吴昭璞留下来看守进口仪器和机密资料,三天后队员们竭尽全力返回时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队员们发现,公文箱里的机密资料整整齐齐地摆放着,但所有的牙膏吃光了,所有的墨水喝干了。队员们含泪用一个装满水的水壶陪伴吴昭璞长眠于戈壁沙漠。
从第一代队员开始,不畏困苦、不怕牺牲,用汗水乃至生命默默丈量着祖国的壮美山河的精神就在国测一大队扎下了根。1975年,郁期青和队友们一起完成了珠峰重力点测量,创造了当时的世界重力测量之最,8848.13米的珠峰精确高度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承认,然而郁期青却因劳累过度引发肺水肿和胸膜炎并发症经过20多天抢救才从昏迷中醒来,体重由70公斤下降到35公斤,牙齿基本掉光。
2005年,国测一大队再次承担了珠峰复测的任务,参与的队员换了一批年轻人,虽然技术装备比30年前先进高端了许多,但依然是绝壁陡崖、严重缺氧、暴风雪频发的恶劣环境。面对生与死的考验,任秀波主动请缨承担冲击珠峰峰顶的重任,当行至7500米时突遭特大暴风雪,指挥员下令撤退,然而任秀波坚持要测到7500米的重力值。为了方便操作,他冒着手冻僵被截肢的危险,摘下羽绒手套操作十几分钟,最终任秀波和队友们将重力测量推进到7790米,突破了当时的重力测量世界纪录。
67年来,国测一大队两下南极、7测珠峰、39次进驻内蒙古荒原、52次深入高原无人区、52次踏入沙漠腹地,67年来他们用双脚丈量祖国大地,用血汗乃至生命绘出祖国的壮美蓝图,为国家经济建设,为守护祖国的利益作出了突出贡献。
国测一大队的历史,也是一部挑战极限不畏牺牲的英雄史,67年来有46位队员牺牲在工作岗位上,他们用生命在祖国的大地上留下传奇。
《感动中国》观后感
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如约而至,守在电视机前的我看着荧幕中的一个个人,听着一件件事,不自觉的便红了眼眶。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八十七岁的孙家栋爷爷已经年过古稀,少年勤学的他正如他的名字一般,“家栋”——家国栋梁。导弹、卫星、嫦娥、北斗,满天星斗璀璨,写下他的传奇,孙家栋爷爷的一生与中国航天的多个第一紧密相连,他是中国第一枚导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颗遥感探测卫星,第一课返回卫星的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是中国通信卫星、气象卫星、资源探测卫星、北斗导航卫星等第二代应用卫星的总工程师,是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在他领导下发射的卫星竟奇迹般地占中国航天飞行器的三分之一。镜头前两鬓斑白的老人眼角湿润,泪光闪烁。眼中满含的是对航天事业的热爱、对伟大祖国的热爱。
熊熊火光闪耀灵魂。二零一六年五月十八日凌晨,一场大火猛烈的袭击着一座居民楼,浓烟迅速吞没了整栋楼,一楼的王锋发现火情,义无反顾的三次冲进火海救人,二十多位邻居无一伤亡,可是从火场出来的王锋,已经被烧成了“炭人”浑身漆黑,神志已经不清醒。在全国各地的爱心人士的帮助下,王锋的伤情似乎有所好转。正当所有人都盼着这位英雄能早日康复时,十月一日下午,他却悄然走远,永远的离开了人世······。
面对一千度的烈焰,没有犹豫、没有退缩,用生命助人火海逃生,小巷中带血的脚印,刻下他的无私无畏,高贵的灵魂浴火涅槃,在人们心中永生。
诲人不倦无私奉献。支月英是江西省澡下镇的一名老师,一九八零年,只有十九岁的她,不顾家人的反对,只身来到离家百里远的泥洋小学。这里山高路险,支月英却丝毫没有退缩,毅然决然的留了下来,成为了一名深山女教师,三十六年以来,支月英坚守在偏远山村的讲台上,几十年如一日,从“支姐姐”变成了“支妈妈”,培育了大山深处的一代又一代人。
一腔热血育桃李,三尺讲坛写春秋。你跋涉了许多路,却终是围绕大山,吃了许多的苦,但给孩子们的却总是甜,坚守才有希望,这是你的信念。三十六年,绚烂了两代人的童年,却白了你的麻花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