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焦裕禄事迹
你听过哪些焦裕禄的事迹?大家或多或少都有过写事迹的经历,都知道真实性,是事迹最重要的要求。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焦裕禄事迹。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焦裕禄精神事迹
8月16日,是焦裕禄的生日。如果他还没有离开我们,今年就是100岁了。
位于兰考县焦裕禄干部学院正门前的焦桐广场,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人前来瞻仰焦裕禄亲手栽下的“焦桐”。
“焦裕禄同志是人民的好公仆,是县委书记的榜样,也是全党的榜样。”
岁月流逝,精神永恒。焦裕禄,这个永不褪色的名字,在新时代依然直抵人心、催人奋进。
怀念——如同那棵挺拔笔直的焦桐,他永远在人民心中
在父亲该过100岁生日之际,二女儿焦守云又来到了焦裕禄魂牵梦绕的兰考——此前她从山东淄博、辽宁抚顺、江苏宿迁、河南洛阳等地一路走来,追寻父亲的生平足迹。
焦守云如今又来到父亲亲植的泡桐树旁:“您走过的地方,都发生巨大的变化。您牵肠挂肚的兰考,已全面摆脱贫困,走上了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金光大道。”
地处九曲黄河最后一道弯的兰考,曾经是个穷窝。黄河在这里改道北流,留下一眼看不到头的黄沙。1962年冬天,在风沙、内涝、盐碱“三害”最严重的时刻,焦裕禄来到了兰考。
到任第二天,他就下乡去了。农民的草屋、饲养棚、田间地头……一年多的时间里,焦裕禄跑了全县149个生产大队中的120多个,走进了最贫苦的群众中间。
“感谢党把我派到最困难的地方,越是困难的地方,越能锻炼人。”临上任前,焦裕禄这样向组织立下誓言,“拼上老命,大干一场,决心改变兰考面貌。”
焦裕禄在兰考工作只有1年多,因病辞世已有58年,兰考人却依然念着他的好,他的故事口口相传。如同那满坡满地的泡桐,他深深扎根在人民心里。
斯人已逝,焦桐长青。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在飞沙地、老洼窝、盐碱滩种下的泡桐树,已成为“绿色银行”,造福千家万户。
每天一大早,80岁的老党员魏善民都会骑着他的电动三轮车,带着扫帚、簸箕,出现在焦桐树下。
“如果他还活着,看见它现在仨人都合抱不过来,不知得多高兴。”魏善民轻轻抚摸挺拔笔直的树干,然后慢慢弯腰俯首,清扫地面。
依稀仿佛,他又回到了漫天风沙里。焦裕禄对他说:“小伙子,咱俩一班,翻沙种树。”
“焦书记咋干,俺就咋干。俺们吃啥,他就吃啥。有时候他拿树苗我刨坑,有时候我拿树苗他刨坑。”焦裕禄当年和乡亲们同吃同住同劳动,一起在胡集大队栽下了首批50亩泡桐林。临走前还留下粮票和钱,叮嘱说“栽树不护,等于不栽”。
有一棵小树苗被扔在道边,焦书记把它捡回来,认认真真地栽下去:“别看它小,树干直,长大了也能挡风沙。”
泡桐树8到10年便可成材。每次乡亲们伐旧补新,焦裕禄亲手栽种的那棵树都会被小心翼翼地保留下来。
50多年过去,焦裕禄栽下的这棵泡桐已是参天大树、华盖如云,树围约5米,3个成年人伸开双臂才能勉强合抱一圈。
几乎每个在焦桐下休憩的兰考人,都能讲出一段焦裕禄的故事,勾勒出那个顶风冒沙、蹚水排涝的身影。当地一些上了年纪的人一提起焦裕禄,都会亲切地称他为“老焦”;每年新麦收获后,总有农民从家里带来新蒸的白面馒头,摆在焦裕禄墓前……
“啥时候也不能忘了,这棵焦桐是咱兰考人心上的树!”看护过焦桐的父亲临终时,曾经这样叮嘱魏善民。如今,魏善民的三儿子已经跟着父亲上岗了。
焦裕禄在兰考工作的时间只有475天,为什么兰考人对他的怀念却跨越半个多世纪而不减?
焦裕禄的妻子徐俊雅曾经回忆说,老焦病危躺在床上还在问县里的工作、问生产情况,问张庄的沙丘封住了吗?赵垛楼的庄稼淹了没有?秦寨盐碱地上的麦子长得怎样?老韩陵地里的泡桐树栽了多少……
焦守云这样回忆她的父亲:“他的眼睛里能看见百姓的苦。从小就教育我们要做天上最亮的那颗星……”
“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一个党的干部,把热血乃至生命都奉献给了这片土地,老百姓怎么会不铭记他、感念他?
初心——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守的是人民的心
“整风的目的是为了洗脸擦黑、改造思想、提高觉悟、放下包袱、积极工作、密切群众联系,当人民的好干部。”这份近日刚刚发现的珍贵手稿,记录的是1952年焦裕禄在河南省开封市杞县开展土改复查工作的心得。
字里行间,读得出焦裕禄对做好群众工作的细致思考和真情实意。
“他真的是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78岁的肖亮臣是当年兰考泡桐实验站的研究员。1963年的夏天,正在除草的他突发疟疾,焦裕禄及时发现了他的病情。作为县委书记,焦裕禄每天都有繁重的工作,自己也深受肝病疼痛的困扰,但他还是第一时间亲自给肖亮臣送来了救命药——奎宁。
肖亮臣一直珍藏着一个焦裕禄用过的旧挎包。“那上面印着‘为人民服务’,就是他公仆情怀的最好写照。”
人们在焦裕禄的日记上看到这样一段话,以“三棵树”比喻共产党人的精神品格——作为一个革命战士,就要像松柏一样,无论在烈日炎炎的夏天,还是在冰天雪地的严冬,永不凋谢,永不变色;还要像杨柳一样,栽在哪里活在哪里,根深叶茂,茁壮旺盛;要像泡桐那样,抓紧时间,迅速成长,尽快地为人民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焦裕禄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读懂焦裕禄精神,就读懂了中国共产党。焦裕禄日记本中提到的‘三棵树’,正是对他一生最生动的写照。”河南省社科联主席李庚香说。
谁惦记着老百姓,老百姓就永远念着他。
每当回忆起60年前和焦书记的初见,耄耋之年的雷中江都会热泪纵横。
北风怒号,大雪纷飞。兰考火车站里,挤满逃荒的灾民,雷中江也在其中。焦书记走过来和他搭话,握住了他的手,一边说着“没有把工作做好,让你们受苦了”,一边泪珠在他眼眶里打转。
“那场面,一辈子难忘!”雷中江哽咽了,“焦书记穿得很朴素,没官架子,就像亲人。”
这样一个场面同样令人难忘:焦裕禄迎着大风雪,走进一户无儿无女的老人家,老大爷卧病在床,老大娘双目失明。焦裕禄一进屋,就问寒问饥。
“你是谁?”“我是您的儿子。”这段朴素而真挚的对白,穿越时空,叩击着每一个聆听它的心灵,映照着共产党人躬身为民的炽热情怀。
在新时代脱贫攻坚战中,兰考县的115个扶贫工作队奔向115个贫困村。大雪漫天,孟寨乡憨庙村驻村工作队队长翟世栋挨家挨户走访贫苦户,却不知自己的母亲出门买馍摔得骨折;仪封乡耿庄村扶贫工作队队员赵大鹏满怀歉疚,因为忙于工作陪儿子看电影的承诺始终没兑现……数百个“第一书记”、扶贫队员们踔厉奋发,带领村民们脱贫致富。
1963年的春天,不满周岁的张徐州得了重病,是下乡考察的焦裕禄救了他的命。后来,为了铭记这段恩情,他改名张继焦。
2015年,张继焦到兰考县许河乡赵楼村驻村扶贫。两年多时间里,他带领乡亲们修路修桥、发展特色种植,还自掏腰包资助贫困家庭。
“焦裕禄的精神始终在传承。”兰考县焦裕禄纪念园退休干部张继焦说。当地乡亲们至今还保留着他的信息联络卡,隔三岔五就会打电话,希望他“常回家看看”。
面对困难不低头,面对艰险不绕弯,在脱贫攻坚中,兰考干部凭借“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奋斗精神,改变了家乡的面貌。2017年3月,兰考成为河南首个“摘帽”的贫困县。2021年,全县生产总值比2014年将近翻一番。
“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代代相传。现任兰考县委书记李明俊说:“我们缅怀和纪念焦裕禄同志最好的方式,就是实实在在学习践行焦裕禄精神,持续创造不负伟大时代、不负党和人民的更好业绩。”
“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一代代共产党人,守的正是人民的心。
奋斗——焦裕禄精神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
焦裕禄同志纪念馆每年都吸引着逾百万国内外访客。
“我是从小听着焦裕禄的故事长大的,他的形象一直刻在心里。”趁着暑期,来自开封的赵慧慧带着刚上小学的儿子专程到兰考缅怀焦裕禄,同行的还有30多个家长和孩子。“他不仅是县委书记的榜样,也是孩子们成长做人的好榜样。”
从破烂的自行车到生锈的锄头,从带着窟窿的布鞋到打了42个补丁的被子,很多今天的观众难以想象:焦裕禄是怎样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拖着病弱的身躯,跑了兰考县120多个生产大队的?
那把旧藤椅右扶手下的大窟窿,是他用钢笔、茶杯盖、鸡毛掸子等硬物,生生顶出来的。他的肝时时作痛,只能在工作的时候,用这种方法压着、忍着……
“这把藤椅的故事,几乎感动了所有见过它的人。”从事讲解工作近30年的焦裕禄同志纪念馆副馆长董亚娜说,就是在这张藤椅上,焦裕禄完成了生前最后一篇文章的提纲,题目是《兰考人民多奇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岁月褪去了这张藤椅的颜色,却洗不去人们对其主人的思念;病魔夺走了一个共产党人的生命,却磨不灭激荡在他血液里的精神气概。
松柏肃立,柳丝低垂。
墓碑照片上的焦裕禄依然年轻。他临终时留下的话——“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依旧让人热泪盈眶、心潮澎湃。
带着这份感动,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生王严和他的调研小组已在兰考走访了3天,从乡村老农、基层干部那里寻访焦裕禄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
“焦裕禄是一个伟大的人,是我们青年人学习的榜样。”王严说。
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使命需要新担当,人民依旧呼唤焦裕禄。
在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在脱贫攻坚的最基层,在科技创新的最前沿,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新时代的共产党人勇挑重担、攻坚克难、开拓进取,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认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彰显了“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的英雄本色。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未改变、历久弥坚。
“作为一名基层党支部书记,从当年穷窝里爬出来的我,更能体会到焦裕禄同志誓死也要改变兰考面貌的那份情怀和担当。”52岁的河南省辉县市张村乡裴寨村党支部书记裴春亮说。
10多年来,裴春亮带领乡亲们一同劳动致富,大家日子越过越红火,产业规模也不断扩大。“每当自己干活觉得辛苦的时候,想起焦裕禄同志就不累了,像焦裕禄那样和老百姓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就充满了力量。”
曾任兰考县委副书记的鲁献启在退休后发起成立河南省焦裕禄精神研究会,编纂了《今天我们怎样学习焦裕禄?》等学习读本,迄今已有上千万人次阅读,引起热烈反响。
近10年来,焦裕禄干部学院已累计承接各类培训班次4300多个,培训学员24万余人。
2008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
1.灾难中的光辉男儿榜样 李隆
颁奖词:火场、废墟,有多少次出生入死,就有多少次不离不弃。他用希望扩展希望,用生命激活生命。
2.大爱至善 唐山13位农民
宋志永、杨国明、杨东、王加祥、王得良、宋志先、王宝国、王宝中、曹秀军、尹福、宋久富、杨国平、王金龙,最大的62岁,最小的19岁,唐山市玉田县东八里铺村二组农民。
颁奖辞:不是归途,是千里奔波,雪中送炭;不是邻里,是素不相识,出手相援。他们用纯朴、善良和倔强的行动,告诉了我们“兄弟”的含义。
3.中流砥柱 经大忠
颁奖辞:千钧一发时,他振聋发聩,当机立断;四面危机时,他忍住悲伤,力挽狂澜!他和同志们双肩担起一城信心,万千生命。心系百姓、忠于职守,凸显共产党人的本色。
4.死的光荣 武文斌
颁奖词:山崩地裂之时,绿色的迷彩撑起了生命的希望,他树起了旗帜,自己却悄然倒下,在那灾难的黑色背景下,他26岁的青春,是最亮的那束光。
5.奥运惊艳世界大写尊严 金晶
颁奖词:那是光荣的一刻!她以柔弱之躯挡住残暴,她用美丽的微笑,传递力量。她让全世界读懂了奥运的神圣和中国人的骄傲。
6.点燃生命 吉吉
颁奖词:白的雪,红的火,刺骨的风,激荡的心。鹰失去了同伴,但山的呼唤让她飞得更高,她,是高山上绽放的雪莲。
7.华彩惊世 张艺谋奥运团队
颁奖词:长卷舒展,活字跳跃;圣火激荡,情感喷放。他们用人类共通的语言,让五千年文明跃然呈现,那一夜,中国惊艳世界。
8.太空中的第一步傲拓天疆“神七”航天员
颁奖词:中国人的足迹,从此印进寥廓而深邃的星空,当他们问候世界的时候,给未来留下了深远的回声。
9.普通人的大爱这就是爱 韩惠民
颁奖词:他用百姓最朴素的方式,回答了生活中最为深奥的问题:有比爱情更坚固的情感,有比婚姻更宏伟的殿堂,34年的光阴,青丝转成白发,不变的是真情。
10.烛照深山 李桂林、陆建芬
颁奖词:在最崎岖的山路上点燃知识的火把,在最寂寞的悬崖边拉起孩子们求学的小手,19年的清贫、坚守和操劳,沉淀为精神的沃土,让希望发芽。
11.年度评选特别奖授予全体“中国人”
组委会认为,2008年的中国经历了太多悲怆和喜悦,在抗击暴风雪、抗震救灾、举办奥运会、“神七”航天员太空漫步等事件中,中国人用坚韧、勇敢、智慧向世界展示了令人震撼的民族力量。
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名单
樊锦诗:根入石窟蟠
四川森林消防员:英雄归厚土
顾方舟:一丸济世德
朱丽华:光明溢天地
张富清:初心自慷慨
杜岚、尤端阳:薪火传无尽
伍淑清:山河澄正气
黄文秀:兰谷遗芳远
潘维廉:相知无远近
中国女排:为国著功成
建立和建设新中国的奋斗者:特别奖(特别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