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利伟事迹15篇

| 项静

杨利伟事迹篇1

当我坐在电视机前看着你们乘坐神舟十二号飞船成功飞到宇宙那一刻,我的兴趣无比激动,因为你们,实现了我们中国的航天梦。

光荣与梦想始终紧紧相连。作为最早产生飞天梦想的民族,还在饿着肚子的时候,就曾把“两弹一星”的梦想变成了辉煌的现实。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新一轮空间探索热潮已然兴起的今天,中华民族用自己的飞天智慧造福人类的时代已经到来。

神奇的事需要神奇的人,那么你们三位航天员就是如此神奇人,你们三人也是根据优中选优原则,最终被确定为神舟十二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飞行乘组。经过严格、刻苦的训练,你们在航天城“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你们在思想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操作技能、飞行程序等各方面考评优秀,完全具备执行神舟十二号载人航天飞行的能力,既是耐力的考验,更是实力的考验,你们有能力也有信心能完成这次光荣任务。从杨利伟,到费俊龙,再到你们三人,从一人上天,到两人上天,再到三人上天,并还要上演太空行走,完成出舱活动任务,难道不是你们的神奇?

在浩瀚的宇宙中,你们乘坐着美丽的宇宙飞船,肩负着祖国和人民的重托,围绕着蓝色的地球,遨游在太空中。为中国航天赢得了胜利,为祖亲赢得骄傲,也永久地成为了我们心中一颗闪亮的星辰。

“神州十二”飞船发射成功是继“神州十一号”圆了中国人的航天梦后,实现了多人、多天的飞天,太空漫步等梦想,在中国航天具有里程碑意义。你们飞行在太空中,进行了许多科学实验,为中国航天事业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数据。你们像一颗璀璨的星,又一次让祖亲成为世界注目的焦点,也使我们国家名副其实地成为世界第三航天大国。

最后,祝你们在未来,能够为我国的航天梦做出更大的贡献,而我,也将努力加入你们的行列。

杨利伟事迹篇2

神舟十一号航天飞船成功发射升空以后,中国航天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再一次激励起国人的民族自豪感。航天精神如同茫茫大海中的灯塔,指引着党员干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途中砥砺前行。航天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全党深入开展“两学一做”活动之际,更值得各位党员去学习,去践行。

党员要在“学”上下功夫。航天精神是一种崇高的爱国精神,航天人员把国家利益看得高于一切,为了实现国家利益,个人可以随时牺牲一切;航天精神是一种高尚的敬业精神,航天人员“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公关”,他们精于业务,善于钻研,乐于吃苦,勇于创新;航天精神是一种质朴的为民情怀,航天人员“特别能奉献”,他们淡泊名利,默默奉献,付出青春与热血,献出生命也在所不惜,将“一切为了祖国,一切为了成功”镌刻在星辰大海。身为一名党员,要以“两学一做”活动为契机,认真学习航天人员的爱国精神,“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学习航天人员的敬业精神,敬业乐群,忠于职守,事思敬、执事敬、修己以敬;学习航天人员的为民情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党员要在“做”上见真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和思考、学习和实践相辅相成、一脉相传。领会了“航天精神”,就要在平常的工作和生活中付诸实践。党员要秉持“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党性理念,爱党爱国。工作上要能吃苦耐劳,踏实肯干,夙夜在公,一心为民,怀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坚定信念,努力实践,勇于创新。生活中要懂得明辨是非,谨言慎行,以身作则,当好表率。坚信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杨利伟事迹篇3

1965年,杨利伟出生于辽宁省绥中县,上小学时感觉自己的名字不够有气势,于是自己将“杨立伟”改为了“杨利伟”。杨利伟是听着邱少云、董存瑞、黄继光这些英雄的故事长大的,从小就有英雄情结,渴望自己也能当个英雄。有一年的八一节,杨利伟来到一个军用机场参观,当看到帅气的飞行员驾驶飞机在天空驰骋后,震撼无比的小杨利伟有了飞天的梦想。

1983年,杨利伟考入保定航校,成绩名列前茅的同时也养成了严格的纪律观念,因为他深知军中无小事,一个小误差就能决定成败、决定生死。1987年军校毕业后,杨利伟被分到陕西飞强“5”轻型超音速强击机。1993年,杨利伟已经是飞行近千小时的二级战斗机飞行员了,之后由“强5”改飞“歼6”,他年年飞全勤,到1996年成为一级飞行员,航天员的大门也渐渐向他打开。

1996年,航天员选拔开始,杨利伟也参与选拔,经历了离心机上飞速旋转、经受7倍于体重的超重等痛苦的各项测试,最终预选886名飞行员剩下了20人。然后就是谈话考核,当专家们问妻子张玉梅:“你丈夫当航天员有危险,你同意吗?”妻子答道:“同意,无论他做啥,我都支持”。就这样,1997年,14名飞行员成了航天城里最神秘、最难以接近、最不自由的人。

面对压力,杨利伟不服输的性格又爆发了,经过非人般的训练学习,他的综合成绩排名第一。在备战神州五号任务期间,妻子得了严重的肾病住了院,杨利伟边照顾妻子、儿子,边抓紧训练。2003年正是备战首飞任务的关键时期,非典肆虐,杨利伟等14名航天员被完全封闭、全身心投入训练,杨利伟被确定为执行任务的1名航天员。

在奔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前一个晚上,杨利伟对妻子说:“平时家里的电子闹钟都是我调,我走了,你也不会调表,我教教你吧。”妻子一听就急了,坚决地说:“不,我等你回来给我调。”有妻如此,夫复何求?

2003年10月15日,38岁的杨利伟搭乘神州五号,在太空飞行14圈,历时21小时23分,完成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实现了中国人千年的飞天梦想,杨利伟也因此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航天第一人”。

杨利伟事迹篇4

有这么一位英雄,他的名字家喻户晓,他就是中华飞天第一人,航天英雄杨利伟。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作为执行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不畏艰险,敢为人先,乘神舟五号飞船在太空飞行21个小时,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想,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赢得了巨大荣誉。

杨利伟出生在辽宁省绥中县,少时的杨利伟希望有一天能像海鸥那样,向着蓝天飞去。这个梦在杨利伟的心里扎根后,却在一开始便遇到了困难——恐高。8岁那年,母亲让他拿木棚上的地瓜,他几次试图爬上木梯都没能成功。为了让杨利伟克服内心的恐惧,一有假期,父亲就带他去爬山、游泳。9岁那年秋天,在绥中燕山山脚,小利伟在父亲的鼓励下,平生第一次爬上了一棵高耸的古塔松,恐高就这样被父亲治好了。

1983年,18岁的杨利伟考入空军第八飞行学院。4年后,他成为一名空军歼击机飞行员。从华北飞到西北,从西北飞到西南,在祖国的万里蓝天上翱翔。童年的那个蓝天梦,实现了。

2003年10月15日5时28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身穿航天服的杨利伟出现在欢送人群面前,伴随着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杨利伟成为中国首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向世界人民问好,向在太空中工作的同行们问好;向祖国人民问好,向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问好,感谢祖国人民的关怀。”在神舟五号飞船运行到第七圈时,杨利伟从距离地球343公里的太空轨道中发出问候,同时在飞船舱内展示了中国国旗和联合国国旗。

一名香港青年学生这样问杨利伟:“您觉得航天员这个职业最酷的地方是什么?”杨利伟回答:“在太空中,当我向全世界展示中国国旗时,那一刻我觉得我是最酷的。”

杨利伟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紧紧相连,把个人选择与党的需要紧紧相连。这是多么崇高的境界。汾湖世外全体教职工也将心系国家命运,服从党的需要,为实现伟大强国梦砥砺奋进!

杨利伟事迹篇5

如今,我国航天事业蓬勃发展,不知有多少科学家、宇航员在背后默默付出了多少努力,其中就有我们不能忘记的“中国航天第一人”——杨利伟。

特级航天员,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历任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副主任,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副总指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是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也是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杨利伟在原空军部队安全飞行高达1350小时之久。

2003年7月,经过严酷的训练和层层筛拔,经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选评委员会评定,杨利伟具备了独立执行航天飞行的能力,被授予三级航天员资格。

2003年10月15日9时,在举世瞩目下,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飞向太空,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的愿望,是中华民族智慧和精神的高度凝聚,是中国航天事业在新世纪的一座新的里程碑。

返程后,在进入预定轨道、按规定完成了手边工作后,杨利伟第一时间解开束缚带,冲到了舷窗旁。“

这一刻,我已经忘记了训练的时候是要怎样去控制自己。我冲到舷窗旁去俯瞰外面,看人类赖以生存了一万多年的美丽家园。我感受到了作为中国人的无比骄傲和自豪。”

那一刻,他摘下手套,在工作日志的背面写下了这样一句话——“为了人类的和平与进步,中国人来到太空了!”

可是在这样光鲜亮丽荣誉的背后,发生过这样一次不为人知的危险时刻。

我们都明白,首次飞行,意味着要用生命去探索许多未知的风险,在没有前人的经验可供借鉴和参考的前提下,载人航天完全是在摸着石头过河。

虽然当时我们已经做足了准备,但还是有意外发生了。在飞船发射的上升阶段,当杨利伟正承受数倍于自己身体重量的巨大过载压力的时候,火箭与飞船产生了低频共振,二者叠加在了一起。

至今谈起,杨利伟仍心有余悸,他说:“这种感觉就像你的四周都在敲锣打鼓,震动得你受不了。有一种像濒临死亡一样的感觉。一是你觉得你用不上力量,二就是你有点要过去的那个意思。”

短短的26秒,他却觉得像一生那样漫长,他觉得五脏六腑都已被震碎,他觉得自己会死,他甚至已经做好了面对死亡的准备。但所幸的是,26秒后,飞船逐渐稳定了下来,他与死神擦肩而过。

2003年10月16日,杨利伟安全返回地球。

杨利伟用常人难以企及的意志力挺过了来势汹汹的26秒,通过了低频共振考验。凯旋后,他将这个意外情况及时反馈给了航天科技人员。经过技术攻关,从神舟六号飞船开始,低频共振问题终于彻底解决了。

自此之后,我国航天事业不断向前发展推进。

神舟六号飞船于北京时间2005年10月12日上午9:00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费俊龙和聂海胜两名中国航天员被送入太空,预计飞行时间为5天。

根据神舟五号太空人杨利伟提出的意见,为使神舟六号着陆时对太空人的冲击降至最小,舱内太空人的座椅还首次安装了赋形减震坐垫——根据太空人形体不同特征量体制造的吸能座垫,可在发生撞击瞬间迅速分散人体的应力,避免人体损伤。

神舟七号飞船于2008年9月25日21点10分04秒988毫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三名航天员进入太空。飞船于2008年9月28日17点37分成功着陆于中国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共计飞行2天20小时28分钟。

嫦娥一号是我国首颗绕月人造卫星。以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嫦娥命名,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承担研制,预设寿命为1年。嫦娥一号卫星于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UTC+8时)左右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2009年3月1日完成使命,撞向月球预定地点。

嫦娥二号卫星于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并顺利进入地月转移轨道。

茫茫宇宙还有很多未解之谜等着我们去探索,愿我国的航天事业继续稳定的繁荣发展!

杨利伟事迹篇6

这是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飞船进入太空那一刻,摘下手套,在工作日志背面写的一句话。在那一刻,作为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感到无比骄傲与自豪。

在今年《开学第一课》的舞台上,杨利伟再次向同学们讲述了自己当时的激动心情。从那之后,中华民族迈着雄健的脚步,开始在浩瀚的天宇上蹚出一条条令人刮目相看的“飞天之路”。

节目现场,杨利伟不仅讲述了自己进入太空的经历,还与同学们分享了中国“飞天梦”的文化源起和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从敦煌壁画的飞天到明朝万户的壮举,一代代中国人都期望能到天上看看。幸运的是,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终于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由神话变为了现实。”杨利伟向同学们讲述了中国人由来已久的“飞天梦”。

千年飞天梦,今朝一夕圆。

1956年,中国航天事业正式起步。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伴随着《东方红》的乐曲,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的序幕!从“神舟飞天”到“嫦娥揽月”,从“天问探火”到“北斗指路”……这些标志着中国航天人奋斗史的大国重器,被一个个源自中国传统文化的名字刻下了浪漫的符号,载着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的飞天梦想腾飞升空。

在《开学第一课》节目里,不仅播放了当年“东方红一号”、神舟五号、天和核心舱等发射升空的影像画面,舞台上还出现了“东方红一号”卫星模型,带给同学们以更加直观的认识与感受。

2021年更是中国航天大年。 4月29日,天和核心舱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建造迈出了第一步。紧接着6月17日,神舟十二号的三位航天员进入核心舱,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驻自己的空间站。

__一直心系航天事业。2021年6月23日,在同神舟十二号航天员进行通话时,__说:“建造空间站,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重要里程碑,将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作出开拓性贡献。”

“党和国家为我们铺就了‘飞天之路’,十四亿中国人民托起了我们,把我们送入浩瀚的太空。”在节目中,杨利伟倍感自豪地说道,“如今,我国的航天事业已经进入了‘空间站时代’,未来中国空间站也将成为全人类在外太空共同的家。”演讲最后,杨利伟给同学们送上开学寄语,号召大家一起用知识和理想,照亮美好的明天。

杨利伟事迹篇7

自古以来,人们对浩瀚的宇宙就充满着遐想,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渐渐将探索的脚步迈向太空。但质疑的声音也逐渐传来:探索外太空是否是劳民伤财呢?

时至今日,由于地球资源有限,世界上的航天强国纷纷将探索的脚步迈向外太空,而太空广阔无垠,拥有丰富的空间资源,如高真空、太阳能、月球、微小行星等。

此外,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gps导航系统便离不开航空事业的发展。近年来,航天技术在开发航天器高位置和高速度资源以获取、传输和转发信息方面取得了明显成就,获得了巨大的利益,例如通信卫星、遥感卫星的广泛应用。

另一方面,随着军用航天器的迅速发展,各种军用卫星、载人航天器、弹道导弹与反弹道导弹等空间新式武器形成了一体化的太空战场军事系统,并将在联合战役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众所周知,没有稳固的国防,我们的幸福生活就难以保障。

没有今天的投入就不会有我们明天的。航天事业的进步会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航天科技的应用会对人类产生重大的影响,只有社会不断的进步,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生活才会越来越美好。

杨利伟事迹篇8

杨利伟的家乡是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这是山海关外一个依山傍海的美丽县城,今年38岁的杨利伟曾经在绥中生活了长达18年的时间,可以说,杨利伟的童年、少年以及一部分青年时代就是在这样一个宁静而平和的小镇度过的。

1965年6月21日,杨利伟出生在辽宁省绥中县绥中镇。爸爸杨德元、妈妈魏桂兰同在镇里一家中学当教师(爸爸后调到县土产公司)。小利伟自幼比较文弱、性格内向、缺少胆量。8岁那年的一天,母亲让他到房后头拿木棚上的地瓜,他试了再试,半天的时间过去了,额头和小鼻尖上都浸出了汗水,却始终不敢登上离地面不到15米高的木梯。面对小利伟的胆怯,在镇学校做教师的父母担心地说:“这孩子的性格不改变,怕是长大后不能成事。”为了改变小利伟的性格,每年寒暑假日,爸爸有意识地带他去爬山、到县东六股河去游泳。秋天,带他去大山里爬树采摘果实。9岁这年秋天,在绥中镇北巍巍的`燕山山脚下,经父亲鼓励,小利伟平生第一次爬上了一棵30多米高的古老的塔松上,当从大树上下到地面的时候,浑身被汗水浸透的小利伟张开双臂紧紧地抱住爸爸的脖子高声喊道:“爸爸,我成功了!”孩子少有这激动的高喊声,似乎击落并摔碎了他性格上的怯懦,高喊声,震憾并回荡在幽暗的山谷。看见孩子第一次勇敢地战胜自己,父子俩人竟喜极而泣。从此,小利伟竟对探险及运动有了兴趣。常常同伙伴跋山涉水野游,登狐仙洞山探访狐洞、寻访古寺遗址,寻觅传说中的“链锁地井”。看完《闪闪的红星》、《小兵张嗄》、《鸡毛信》等战争故事片后,他央求爸爸帮助同班的小伙伴赶制了红缨枪,毛遂自荐当上了儿童团长,带领“红军”攻克“白军”山头阵地,活捉了“胡汉山”、日本皇军头子“龟田”。他还常率领伙伴在学校的操场上“飞碍阻”、练习投掷铁饼、跑百米。在亲人的眼里,小利伟真像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辽西的许多乡镇素有故事之乡之称。绥中县绥中镇更有“讲古王”、“故事王”摇篮的美誉。绥中清朝时就是辽西及关外各路商贾贩客通往辽南、辽北、辽东的交通要道。称它是东北黑土地上的“丝稠之路”集散地一点也不过份。各大酒家、车店云集镇中。夜晚食宿的客人为了打发寂寞,就集在一起讲出各自从不同地区带来的传说和故事。渐渐地,说书讲古的人在这里便成为了“职业”。讲的、听的、传的多了,这里不仅是商贸的集散地,更是民间传说故事的集散地。这里的家家户户旮旮旯旯都盛满着古老的传说故事。杨利伟的外公、外婆便是当地有名的民间故事家。小利伟从小就常住在听各种民间故事长大的且为讲古说书高手的外公、外婆家中,使他自幼便薰染在外公、外婆及妈妈讲的传说故事里。在大人们讲的各种传说故事中,最令小利伟着迷的是七月七《牛郎会织女》的传说和《嫦娥奔月》、《七仙女下凡》这类飞天 神话故事。听多了,具有思索与探密精神的他,便常常在夜晚站在院子里望着浩渺夜空,想像着宇宙里的神奇。他常常对妈妈说:“等我长大后,我一定飞上天空去见牛郎、织女和嫦娥、玉兔。” 读小学三年级时的一次春游,学校组织小同学到一家飞机场去参观,摸抚一架架银鹰并观看飞行员驾机为同学们做飞行表演,小利伟激动不已。回校后,他在机场观后感的命题作文中写道:“我长大一定要当一位飞行员,飞上天空对宇宙进行探密。”

杨利伟事迹篇9

1996年初夏,身高1.68米、体重65公斤的杨利伟接到通知,赴青岛疗养院参加航天员初选体检。初检合格,他又接通知到北京空军总医院参加临床体检。杨利伟心里高兴,提前3天就来了。护士和他开玩笑:“你也太积极了吧?”

再接下来,他来到北京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参加“特检”,也就是航天生理功能检查。

人类第一个飞上太空的前苏联航天员加加林,曾这样描述他当时参加航天员选拔体检时的情景:除检查健康状况外,医生们在每一个人身上寻找是否有潜伏的缺陷。他们借助于一切可能的生化的、生理的、脑电的和心理的方法和特别的功能试验进行检查。在各种非常稀薄的空气压力舱内检查我们,在离心机上旋转我们。所有这一切用了几周时间,淘汰了不少同伴。

中国航天员的选拔也要“过五关斩六将”。医学临床检查,要对人体的几十个大大小小的器官逐一检查。随后的航天生理功能检查更是苛刻,要在离心机上飞速旋转,测试受试者胸背向、头盆向的各种超重耐力;要在低压试验舱使受试者上升到5000米、10000米高空测试耐低氧能力;要在旋转座椅和秋千上检查受试者前庭功能。几个月下来,800多名初选入围者已所剩无几。

杨利伟顺利地过了一关又一关。他做的.最后一项检查是“万米缺氧低压检查”。这要先在舱外吸氧排氮,然后坐进模仿万米低压的舱里。当从模拟的万米高度下降时,他心想:“总算都通过了”,心里不由一阵轻松,下意识地摸了摸头。结果把医生给弄紧张了,下来后忙问他:“你是不是在上面很难受啊?”

杨利伟是最幸运的,也是最优秀的。他的临床医学和航天生理功能各项检查的指标都达到优秀,征服了评选委员会全体专家。1998年1月,作为中国首批航天员中的一分子,杨利伟带着他的梦想与追求,来到了北京航天员训练中心。

杨利伟事迹篇10

10月15日上午8时许,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中国第一个走向太空的航天员杨利伟在飞船舱内待命起飞。舱内的摄像机镜头,把他的画面传向千里之外的首都北京。

此时此刻,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载人航天指挥大厅里,4名特殊的“观众”面对大屏幕情不自禁地轻声叫出声来:“孩子!”“利伟!”“爸爸!”……

他们,是杨利伟的父亲杨德元、母亲魏桂兰、妻子张玉梅和8岁的儿子杨宁康。他们作为特邀嘉宾,将在指挥大厅的大屏幕前为亲人杨利伟送行。

魏桂兰大妈今天刻意“打扮”了一番,外套里面穿了一件红色的毛衣,嘴唇上还涂了一层淡淡的口红。老人说:“今天是喜庆的日子,咱们都得精神一点儿!”

张玉梅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上的丈夫,把儿子杨宁康的手紧紧攥在手里,仿佛生怕调皮的儿子干扰了利伟。小宁康瞪着两只圆溜溜的'大眼睛,看着穿着乳白色航天服的爸爸,高兴地叫起来:“爸爸今天最精神!”

“30分钟准备!”发射场上,指挥员的口令传来。魏桂兰大妈好似有点紧张,不由自主地抓住了杨大伯的手。杨德元大伯拍拍老伴的手背,安慰她说:“放心,放心!”

“20分钟准备!”这时,魏桂兰大妈好像一下子坚强起来。她挺直腰板告诉记者:“利伟这孩子,从小就胆子大,大人们问他长大了想干啥,他总是把脑袋瓜一歪说‘开飞机!’后来他真的开上了飞机,今天又要去开飞船,他心里不定怎么高兴呢,咱们都得为他高兴不是?”

“15分钟准备!”这时,前方首长与杨利伟对话的声音传来,杨利伟大声说:“我在舱内感觉非常好,保证坚决完成任务!”说完,利伟面对摄像机镜头说了一句:“明天见!”

指控大厅里,顿时响起一阵暴风雨般的掌声,大家都被航天员充满信心的告白感动了。

“5分钟准备!”“1分钟准备!”大厅里,空气好像骤然凝固了,两位老人眉头紧锁,张玉梅一手捂住了嘴巴,一手把小宁康的手攥得更紧了。

飞船发射进入最后10秒钟倒计时,飞船舱内的杨利伟突然抬起手,对着镜头敬了一个军礼!

杨利伟事迹篇11

刻苦学习,生活俭朴,这是杨利伟从小就有的优秀品质。杨利伟上学时肯学习,很有韧性,小时候深得爸妈的喜欢,邻居们也常常夸他。在杨利伟的书桌上的那些解答难题的课外书,里面都是圈圈点点划满了记号,仔细一看才知道,原来杨利伟在每道题旁都留下了该题已做过几遍的标记。上初三那年,一天放学回家,杨利伟手里拿着几张卷子,一声不吭地径直进了自己的小屋。姐姐杨丽君见了,觉得弟弟不对劲,便追进屋里问其原因。原来杨利伟数学考试一道几何难题没做出来,丢了12分,心里很不好受。于是杨丽君劝道:“不就一道题嘛,下次认真就行了,先吃饭吧。”杨利伟却说:“这次难题没做出来,下次再有难题咋办呢?”说完,饭也不吃,就伏在桌上埋头演算起来。杨丽君知道弟弟决定的事情一定要做,再劝也没用,只好笑着退出了屋里。1个多小时后,杨利伟终于把这道几何题解了出来,仿佛打了一场胜仗,脸上一扫刚才的愁容,露出了笑意。姐姐看到,杨利伟在纸上写下一句话:“攻克难题是我最大的快乐。”

杨利伟有一个弟弟要杨俊伟,32岁的杨俊伟显得比哥哥杨利伟瘦弱。说起哥哥,杨俊伟有一份难以平静的激动。他说哥哥是他生活中的老师,总是以行动教育自己,他很敬佩哥哥。其中,儿时的两件小事,杨俊伟至今记忆犹新。那时杨俊伟上小学一年级,他刚刚加入少先队不久,崭新的红领巾系在脖子上。一天,正在操场玩耍的杨俊伟不慎摔倒,膝盖上立刻流出很多血来。俊伟也不知怎样才好,随手扯下红领巾包扎住伤口。晚上放学回家,红领巾仍然绑在小俊伟的腿上。杨利伟看见了,忙帮弟弟把红领巾解开,拿出土霉素敷在伤口上,一边敷一边对弟弟说:“你能系上红领巾多光荣啊!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我们应该爱护它才对啊!”随后又和杨俊伟一起把红领巾洗得干干净净。 还有一件事,杨俊伟也感受很深。那时候杨利伟已经参军了。有一年探亲回家,俊伟推着自行车刚进家门口,只见哥哥从屋里走出来,冲着自己大喊一声“ 立正”。俊伟当时一愣,条件反射似地站住了。杨利伟以军人特有的步伐,非常正规地走到俊伟面前,把他歪斜地挂在运动服拉锁扣上的校徽摘下来,端端正正地别在了弟弟的左衣襟上方。杨利伟当时没有多说什么,但俊伟却感到哥哥的行为似乎比千言万语更让自己懂得了尊重的涵义。从此,他的校徽总是端正地别在衣襟上方。

在杨利伟的小伙伴的印象中,杨利伟一直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在他们还是小孩子的时候,住在城乡结合部的他们到邻近的农村看电影《林则徐》。回来的时候,已是黑黝黝的深夜。别的小伙伴当时很害怕,紧紧拉着杨利伟的手。然而杨利伟却一点儿也看不出害怕,依然有说有笑。在路上聊未来的志向的时候,杨利伟坚决地说道:“我将来长大了一定要当一名军人,保卫祖国,要让我们的国家强大起来。” 杨利伟简短的一段话,在黑夜里显得格外清晰、格外有力。

少年时期的杨利伟有着远大的志愿和踏实肯干的精神,为他将来成为一名航天人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大家都知道,挑选航天员的过程是非常艰辛的,当初前苏联宇航员在一年时间内,要骑自行车1000公里,滑雪3000公里,越野跑步200多公里。美国选拨登月宇航员,每天要穿着几十公斤重的宇航服在炎热的佛罗里达沙漠中行走20到30公里。类似高强度训练并没有成为杨利伟和其他航天员们开始时的障碍,只有当教练把第一本书《载人航天》递到杨利伟手上时,他才真正体会到当一名航天员的艰难。当初离开飞行团去参选航天员时,师长对杨利伟说:“你的身体,你的训练,我没什么担心的,但是你可能要面临学习许多新东西。”果真,来到训练中心不久,杨利伟就给师长打了一个电话:“师长,让你说中了,现在我就像学生一样坐在教室里。” 面对天文、航天技术、空间惯性坐标这些新知识,杨利伟感到头发懵。刚开始坐在教室的时候,坐不住,从不喝茶的他,拼命地喝茶,好让自己不犯困。面对天文、航天技术、空间惯性坐标这些新知识,杨利伟感到头发懵。刚开始坐在教室的时候,坐不住,从不喝茶的他,拼命地喝茶,好让自己不犯困。第一个阶段结束后,杨利伟被告知他的阶段总评全优。打基础的前两年,晚上12点以前睡觉的时候很少。正规的理论学习让他有了质的飞跃。由于太空环境十分艰苦恶劣,人在航天过程中要经受巨大的加速度、噪音、振动、失重、宇宙射线等不良因素的影响,而且宇航员在这样的环境中还要完成复杂的驾驶、操纵、实验和观测任务。正因如此,对航天员的训练非常严格。飞船遨游太空,航天员要在密闭狭小的环境里经历超重、失重相互交替的过程。尤其是飞船在处于弹道式轨道返回地面时,航天员要承受自身重量十几倍的压力,容易造成呼吸极度困难或停止,意志丧失、黑视,甚至直接影响生命。此时,离心机抗负荷训练是提高航天员超重耐力的最有效的方法。杨利伟说,在8个 G负荷的旋转中,人的面部肌肉开始变形下垂,整个脸只见高高突出的前额。头盆方向超重时,血压向下肢,头脑缺血眩晕;做胸背向超重时,前胸后背像压了块几百斤重的.巨石,造成心跳加快,呼吸困难。每做一次训练,善于动脑的杨利伟都及时总结经验,掌握好抗负荷用力和频率的度。慢慢地,他达到了8个G以上,“越做越轻松”。做大载荷他最高心率才达到每分钟110下,跟平时基础心率没什么区别,成为同伴中抗负荷成绩的佼佼者。而在做转椅训练时,教练则干脆跟杨利伟说:“你可以免试了。”在每分钟转速24圈的转椅上,不仅要180度顺时针和逆时针快速运转,而且上下前后摆动。但“杨利伟的身体太棒了,转15分钟,如果不是要他不停摆头的话,他简直可以在转椅上睡着了”。 飞船模拟器是在地面等比例真实模拟飞船内环境,是对航天员进行航天飞行程序及操作训练的最为重要的航天专业技术训练场所。飞船从发射升空充分进入轨道,到调姿返回地球,飞行程序指令上千条,操作动作几十个。飞船舱内的仪表盘指示灯密密麻麻,各种线路纵横交错,各种设施星罗棋布。要熟悉和掌握它们,并能进行各种操作和排除故障,只有靠在模拟器中反复演练。杨利伟是个有心人。去年年底做模拟器训练的时候,他用一个小摄像机拍了很多坐舱图片。回来以后,输入电脑,自己刻了一个小VCD,随时播放,尽快地熟悉里面的各种设备———现在已经熟得一闭眼睛就能想得清清楚楚。飞船上天之前,杨利伟他们做了十几次强化训练,每一次训练都是杨利伟第一个做。做完以后,给教员提供信息:哪个地方不合适,哪个程序不到位,哪个地方操作不合理。修改完,后面的人再做,少走了很多弯路。载人飞船联合测试,杨利伟去的次数最多。在测试推进舱和返回舱分离,然后马上切换到返回舱的动力系统这个动作的时候,按规定10秒钟必须完成动作,研制人员最快6秒种可以做完,杨利伟只用了5秒。

终于,在首飞选拔的5次正常飞行程序考试中,杨利伟获得了两个99分、3个100分,名列专业技术综合考评第一名,成为首飞航天员第一人选。出征时刻,杨利伟心情坦然地走向发射架。那一刻,数亿人的目光注视着他,他背负着一个民族的希望去迎接挑战。“当然,从最坏的角度考虑,这毕竟是一次冒险,但冒这个风险值得。我到这里来就是为了执行这个任务,我就是为了执行这个任务而来的。”

火箭呼啸而上,杨利伟奔向了太空。 浩瀚太空从此写下了一个中国人的名字。

杨利伟事迹篇12

杨利伟于1965年6月21日出生在辽宁省绥中县绥中镇。爸爸杨德元、妈妈魏桂兰同在镇里一家中学当教师。每年寒暑假,爸爸有意识地带小利伟去爬山、到六股河去游泳。秋天,带他去大山里爬树采摘果实。从此,小利伟竟对探险及运动有了兴趣,常常同伙伴跋山涉水野游,登狐仙洞山探访狐洞、寻访古寺遗址,寻觅传说中的“链锁地井”。看完《闪闪的红星》、《小兵张嘎》等战争故事片后,他央求爸爸帮助同班的小伙伴赶制了红缨枪,毛遂自荐当上了儿童团长。而看了《铁道游击队》后,他便梦想做火车司机。

绥中靠近渤海湾。大海养育了杨利伟。儿时,面对蓝色的大海,他有一个梦想,希望有一天,能像海鸥那样,向着蓝天飞去。正是这样一次思想上的转变,却没想到后来使杨利伟成为中国太空第一人。

1983年,杨利伟考进了空军第八飞行学院。四年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终于成了空军一名优秀的歼击机飞行员。儿时的梦想成了现实。

从此,他尽情地飞翔在蓝天。从华北飞到西北,从西北飞到西南,在祖国的万里蓝天上,处处留下了他矫健的身影……

1996年的初夏,杨利伟接到通知,参加航天员初选体检。

杨利伟没有想到,儿时的飞翔蓝天梦想,会飞得那样遥远,飞向了遥远的太空。

杨利伟为这个梦想而激动。他说:“航天员是个非常神圣的职业,自己特别希望能走进这支队伍。”

初检通过了,杨利伟又被安排到北京空军总医院参加临床体检。“我当时心里特别高兴,提前三天就去了。护士还和我开玩笑说:‘你也太积极了吧!’”杨利伟回忆说:“我当时太想加入这个队伍了!”

然而,加入这个队伍并不是容易的。航天员的选拔近乎“苛刻”,要“过五关斩六将”:在离心机上飞速旋转,测试受试者胸背向、头盆向的各种超重耐力;在低压试验舱测试受试者上升到5000米、1万米高空时的耐低氧能力;在旋转座椅和秋千上检查受试者前庭功能;进行下体负压等各种耐力测试。几个月下来,886名初选入围者已所剩无几。1998年1月,他和其他13位空军优秀飞行员一起,成为中国第一代航天员。

他于2003年10月15日执行中国首次载人航天任务。从来没有一次飞行,像杨利伟那样,振奋着亿万人的心。

飞船总设计师高度评价杨利伟的太空飞行:“不是一般的成功,而是非常成功;不是一般的完美,而是特别完美。”国外媒体和航天员同行也一致认为,这是一次完美的飞行。杨利伟在太空飞行中的杰出表现,让世界再次对中国及中国的航天英雄刮目相看。

《天地九重》是杨利伟亲自写作出版的书。杨利伟以坦率而真挚的方式,讲述了自己的成长,回顾了一个小城少年如何成为军人、成为一名优秀的战斗机飞行员,如何通过艰难的、接近完美的训练,终于成就了自己见证和创造奇迹的人生。

杨利伟事迹篇13

飞船模拟器是在地面等比例真实模拟飞船内环境,是对航天员进行航天飞行程序及操作训练的最为重要的航天专业技术训练场所。飞船从发射升空充分进入轨道,到调姿回到地球,飞行程序指令上千条,操作动作几十个。飞船舱内的仪表盘指示灯密密麻麻,各种线路纵横交错,各种设施星罗棋布。要熟悉和掌握它们,并能进行各种操作和排除故障,只有靠在模拟器中反复演练。

杨利伟是个有心人。去年年底做模拟器训练的时候,他用一个小摄像机拍了很多坐舱图片。回来以后,输入电脑,自我刻了一个小VCD,随时播放,尽快地熟悉里面的各种设备---此刻已经熟得一闭眼睛就能想得清清楚楚。

飞船上天之前,杨利伟他们做了十几次强化训练,每一次训练都是杨利伟第一个做。做完以后,给教员带给信息:哪个地方不适宜,哪个程序不到位,哪个地方操作不合理。修改完,后面的人再做,少走了很多弯路。

载人飞船联合测试,杨利伟去的次数最多。在测试推进舱和回到舱分离,然后立刻切换到回到舱的动力系统这个动作的时候,按规定10秒钟务必完成动作,研制人员最快6秒种能够做完,杨利伟只用了5秒。

在首飞选拔的5次正常飞行程序考试中,杨利伟获得了两个99分、3个100分,名列专业技术综合考评第一名,成为首飞航天员第一人选。

出征时刻,杨利伟情绪坦然地走向发射架。那一刻,数亿人的目光注视着他,他背负着一个民族的期望去迎接挑战。"当然,从最坏的角度思考,这毕竟是一次冒险,但冒这个风险值得。我到那里来就是为了执行这个任务,我就是为了执行这个任务而来的。"

火箭呼啸而上,杨利伟奔向了太空。

浩瀚太空从此写下了一个中国人的名字。

杨利伟事迹篇14

宇宙的美景令我应接不暇,叹为观止。我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与激动,拿出微型摄影机,拍下了这些美丽景致。 此刻,我思绪万千: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也给我的梦想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想到这儿,我不禁提起笔,记下了我所有的感受。

我把中国和联合国的国旗升起来了,它代表了我们13亿中国人的美好希冀。我想,这次飞行,是一次给我国争气的飞行,无论如何我都要完成好这项神圣的使命,因为它可以拉短了我们和美国之间的距离。这次飞行一旦成功。那么中国在世界可以出人头地了…… 不知不觉,飞船返航了,走出船航的那一刻,我笑了。

杨利伟事迹篇15

月,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成功返回地面,航天员杨利伟出舱的画面经过现场直播传到全世界。夏林说,画面上杨利伟尽管脸色稍显苍白,但身体状况还是良好的。其实这时的杨利伟已经被处理过:他是满脸鲜血地打开舱门的,后来脸上的血迹被擦干了,重拍了出舱画面。

杨利伟本人近日出书,曾公开介绍了他脸部受伤的原因:“着陆时巨大的冲击力,因为麦克风有不规则的棱角,让我嘴角受伤,要是在颈上,后果不敢想象。”杨利伟以坦率而真挚的方式,讲述了自己的成长,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战斗机飞行员,如何通过艰难的、接近完美的训练,终于成就了自己见证和创造奇迹的人生。

“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

杨利伟说:“年10月15日上午9时整,火箭尾部发出巨大的轰鸣声,几百吨高能燃料开始燃烧,8台发动机同时喷出炽热的火焰,高温高速的气体,几秒钟就把发射台下的上千吨水化为蒸汽。火箭和飞船总重达到487吨,当推力让这个庞然大物升起时,大漠颤抖、天空轰鸣。火箭逐步地加速,我感到压力在渐渐增加。因为这种负荷我们训练时承受过,我的身体感受还挺好,觉得没啥问题。但就在火箭上升到三四十公里的高度时,火箭和飞船开始急剧抖动,产生了共振。这让我感到非常痛苦。人体对10赫兹以下的低频振动非常敏感,它会让人的内脏产生共振。而这时不单单是低频振动的问题,还是这个新的振动要叠加在大约6G 的一个负荷上。这种叠加太可怕了,我们从来没有进行过这种训练。我担心的意外还是发生了。

共振是以曲线形式变化的,痛苦的感觉越来越强烈,五脏六腑似乎都要碎了,我几乎难以承受。心里就觉得自己快不行了。飞行回来后我详细描述了这个难受的过程。我们的工作人员研究后认为,飞船的共振主要来自火箭的振动。之后改进了技术工艺,解决了这个问题。在神舟六号飞行时,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在‘神七’飞行中再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

在空中度过那难以承受的26秒时,地面的工作人员也陷入了空前的紧张。

回到地面后,我看到了升空时传到地面大厅的录像。当时大家安静得不得了,谁也不敢吱声,因为飞船传回来的画面是定格的,我一动不动,甚至眼睛也不眨,大家都担心我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故。3分20秒,在整流罩打开后,外面的光线透过舷窗一下子照进来,阳光很刺眼,我的眼睛忍不住眨了一下。就这一下,指挥大厅有人大声喊道:‘快看啊,他眨眼了,利伟还活着!’我看到有些白发苍苍的老专家,盯着大屏幕掉眼泪,哭得像个孩子。”

归途:飞船玻璃高温现裂纹

杨利伟说:“着陆时巨大的冲击力,因为麦克风有不规则的菱角,让我嘴角受伤,要是在颈上,后果不敢想象。后来神舟6号改进了麦克风,全用海绵包裹。

2003年10月16日4时31分,我在飞船上接到了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的返航命令。 6时04分,飞船飞行至距地100公里,逐步进入稠密大气层。这时飞船的飞行速度很大,遇到空气阻力,它急剧减速,产生了近4G的过载,我的前胸和后背都承受着很大的压力。这种情况我们平时已经训练过,应付自如。

让我紧张以至于惊慌另有原因:先是快速飞行的飞船与大气摩擦,产生的高温把舷窗外面烧得一片通红;接着在通红的窗外,有红的、白的碎片不停划过。飞船的外表面有防烧蚀层,它是耐高温的,随着温度升高,它就开始剥落,它剥落的过程中会带走一部分热量。我知道这个原理,看到这种情形,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但接着看到的情况让我非常紧张:右边的舷窗开始出现裂纹,纹路就跟强化玻璃被打碎之后那种小碎块一样,眼看着它越来越多……说不恐惧那是假话,你想啊,外边可是1600~1800摄氏度的超高温度。

当时突然想到,美国的‘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不就是这样出事的嘛,一个防热板先出现一条裂缝,然后高温就让航天器解体了。现在,这么一个舷窗坏了,那还得了!

先是右边舷窗出现裂纹,等到它裂到一半的时候,我转着头一看左边的舷窗,它也开始出现裂纹。这个时候我反而放心一点了:哦——可能没什么问题!因为这种故障重复出现的概率不高。

回来之后才知道,飞船的舷窗外做了一层防烧涂层,是这个涂层烧裂了,而不是玻璃窗本身;为什么两边不一块儿出现裂纹呢?因为两边用的不是同样的材料。以前每次做飞船发射与返回的实验,返回的飞船舱体经过高温烧灼,舷窗被烧得黑漆漆的,工作人员看不到这些裂纹,而如果不是在飞船里面目睹,谁都不会想到有这种情况。”

170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