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最美教师范徽丽事迹材料范文
每位教师都要爱自己所教的每一个孩子,爱自己所从事的教书育人的岗位。那么关于全国最美教师范徽丽事迹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全国最美教师范徽丽事迹,仅供参考。
全国最美教师范徽丽事迹材料范文(精选篇1)
范徽丽始终认为“大家好、大家不同”,教育才是真的好。她一直致力于推动城乡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她以涠洲分园为试点,成功探索城岛集团化办学的“4+1”教育协同管理模式,解决了偏远海岛招不到教师的难题,为促进城乡学前教育资源优势互补做出积极的贡献,为乡村学校的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她带领教师创建了“全国巾帼文明岗”,制定海岛留守儿童关爱计划,实行贫困家庭免保教费的帮扶行动,为15名贫困户学前儿童提供免保教费资助。她和老师走村入户开展家访工作,力图转变乡村家长的“小学化”的教育观念,对家长开展居家消防安全和防溺水教育宣传活动,带领幼儿参与消防公益宣传片录制,引导家长关注幼儿的健康成长。
全国最美教师范徽丽事迹材料范文(精选篇2)
范徽丽是北海市机关幼儿园(涠洲岛幼儿园)党支部书记、园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师德师风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
她不畏艰辛跨海“拓荒”,将优质学前教育送到涠洲岛的感人故事广为传颂。
她是岛民们心中的“灯塔”,照亮了孩子们的人生起跑线。范徽丽深耕幼儿教育近三十年,获得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最美教师”、全国三八红旗手、宋庆龄幼儿教育奖等诸多荣誉,前不久又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但她最喜欢的称号,还是幼儿园孩子们喊的那一声“园长妈妈”。
全国最美教师范徽丽事迹材料范文(精选篇3)
“这个教堂20多米高,100多年前能建,那我也是一个人民教师,传道授业解惑也,那为什么我不能办起自己的学校,我就带着这种比拼,带着我们共产党人不服输的精神,尝试继续去坚持,成就自己的梦想。”
在范徽丽这份坚持下,2015年,涠洲岛幼儿园建成开园。在教育的实践中,范徽丽发现由于成长环境和家庭氛围的差异化,让海岛娃娃的教育不能照搬城里的方式,她因地制宜开展“海丫丫365成长行动” “自然情境教学法”,把芭蕉林、珊瑚石建筑、海滩等整个海岛变成生动的教育场所。
全国最美教师范徽丽事迹材料范文(精选篇4)
如今,涠洲岛幼儿园已从最初的两个班拓展为四个班,幼儿数量由50名增至130名。幼儿园现有规模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入园需求。范徽丽和涠管委正在筹划建设新园,相关设计工作已经完成。新园计划设置12个班,可容纳360名孩子。
“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对于德国著名教育家斯普朗格的这句名言,范徽丽深以为然。她认为,唤醒的对象不仅是学生,还有教师。近几年,不少院校邀请她去作师德讲座。只要有时间,她都会参加。她希望通过讲述自己的故事,与大家交流分享教育改革创新实践,彼此唤醒和激发内心的教育理想和信念,汇聚推动教育变革发展的强大力量,让孩子们能够享受更优质的教育,更好地成长成才。
全国最美教师范徽丽事迹材料范文(精选篇5)
基于海岛幼儿发展现状,范徽丽开始思考:如何构建基于海岛生活、体现海洋文化的课程?对于海岛幼儿,海与岛就是他们童年生活的全部想象,这里曾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最早始发港之一;新中国成立,涠洲岛成为重要的海疆边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又赋予北海开发海洋、保护海洋的新使命;海洋文化是幼教资源的短板,而涠洲岛拥有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
范徽丽带领教师从读《涠洲岛志》开始,充分挖掘边防海岛的教育资源,深入开展海岛特色课程研究,以培养具有海洋意识、家国情怀兼具世界视野的海洋公民为目标,开展“海丫丫365成长行动”的探索与实践。编制“海丫丫上学了”“神奇的涠洲岛”“缤纷海洋”“海岛花园”等八个主题的“海丫丫课程”,向幼儿讲述人与海岛的故事,培养幼儿热爱家乡、保护海岛的家园情怀。
为推动课程有效实施,范徽丽因地制宜,把海岛上“夜不闭户”的淳朴民风和落后的交通作为开展户外教学的有利条件,开创“自然情境教学法”,把芭蕉林、大榕树、海滩等整个海岛变成生动的教育场所。该研究成果弥补了国内学前教育领域中海洋课程的不足,荣获2018年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7年广西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和2017年北海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