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家栋的事迹介绍

| 泽慧

孙家栋运载火箭与卫星技术专家,航天工程系统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高级技术顾问。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孙家栋的事迹介绍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

孙家栋的事迹介绍

孙家栋的事迹介绍精选篇1

作为最年轻的“两弹一星”元勋,孙家栋从事空间技术研究50余年,是我国人造卫星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的开创者之一。从中国第一颗导弹、第一颗人造卫星,到第一颗北斗导航卫星,第一颗探月卫星……这位中国航天的“大总师”带领着中国航天人书写和见证了我国航天历史上一个又一个里程碑。

本期节目通过戏剧演绎的方式,讲述了孙家栋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见证和参与中国航天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非凡篇章。此外,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五研究院、北斗二号卫星系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杨慧、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将共同讲述孙家栋的航天人生。

几千年来,我们对头顶的那轮明月,从未停止想象与神往。2004年,中国正式启动月球探测工程,孙家栋担任首任总设计师。当时,他与栾恩杰、欧阳自远被人们称为探月铁三角。回忆起10多年前,嫦娥一号成功进入月球轨道,开始绕月飞行的时刻,欧阳自远难掩激动:“我和孙家栋拥抱着,被这件事情振奋得我只会说‘绕起来了’四个字,中国终于实现了,而且一次就达到自己的目标。”杨慧与孙家栋共事多年,节目现场,她也用更多鲜活细节,勾勒出孙家栋日常的工作状态。

除此之外,节目组还将走进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为观众展示与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密切相关的珍贵物品——《东方红》乐曲的录音胶带复制件、嫦娥五号返回器带回的月球土壤样本,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孙家栋亲历过的那些峥嵘岁月。

把“共和国勋章”献给老伴

年过九旬坚持推老伴在公园散步

“国家需要,我就去做”是孙家栋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完美地诠释了“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螺丝钉精神。而生活中的孙家栋又是什么样的?本期节目邀请到孙家栋外孙女王丹妮,分享孙家栋晚年的感人瞬间。

在王丹妮的印象中,姥爷孙家栋和蔼可亲,和姥姥魏素萍在一起的时候,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的笑容。2019年家庭合影时,孙家栋还特地把“共和国勋章”挂到老伴的胸前,“应该是姥爷觉得他的荣誉,背后都有姥姥的付出,姥姥一直都挺被我姥爷宠爱的”。

值得期待的是,王丹妮还带来了一段亲自拍摄的视频。画面中,孙家栋小心翼翼地推着坐在轮椅上的老伴,在公园里散步。“姥姥会指挥姥爷说往这边走、往那边走,然后姥爷就会乖乖地推着她往前,可能这就是他们俩享受自己二人世界的时光了”,王丹妮说。

如今,孙家栋虽已93岁高龄,仍心系祖国航天未来,北京市八一学校小卫星团队的同学们就曾得到他的指导。节目最后,这群新一代航天爱好者也在视频连线中,向大家展示最新研究成果,表达立志逐梦苍穹的决心。

孙家栋的事迹介绍精选篇2

在航天领域有着累累硕果的孙家栋,在生活中却非常俭朴。他喜欢穿布鞋,妻子魏素萍说:“他总是天天跑,穿皮鞋太累,我每年给他买四五双布鞋,他都能穿出洞来,你说他费不费。”

孙家栋家里有一只牛皮箱和一个牛皮公文包,陪伴了他几十年,尽管已经颜色斑驳,却被他视为珍宝。有一次搬家,有人提议把旧箱子扔掉算了。孙家栋习惯性地眯起眼睛笑着说:“这个可不能扔。再说这房子也不缺放它的一块地方嘛。” 妻子魏素萍赶紧解释说:“别看这个箱子旧,但千万不能扔,这可是我们老孙的宝贝疙瘩,我可是一直都没敢怠慢它。”

原来这箱子和公文包有着不凡的来历。

20世纪50到60年代,中国向苏联选派了近万名留学生。1951年7月,经过层层选拔考核,孙家栋以优异的工作业绩被选送到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读书,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公派留学人员。孙家栋要参加的是飞机设计维修及管理专业学习。

去苏联之前,尽管当时物资匮乏,空军方面还是专门选择了质地最好的毛哔叽料子给他们做了合身的军装。时任空军司令员刘亚楼同志亲自与他们单独谈话,并专门下令给他们每个人添置两件当时的“奢侈品”:牛皮箱、公文包。这一箱一包,随着孙家栋从北京到莫斯科,又从莫斯科回到北京,相伴几十年。

岁月会冲刷一切,但有些东西越冲刷越具有价值。如今看来已经陈旧的牛皮箱和公文包,其实承载着孙家栋近乎一生的学习、工作经历和人生记忆,那里面装着的是一颗沉甸甸的报国心和一名科学家的情怀,也装着勤俭质朴的作风。

孙家栋的事迹介绍精选篇3

2004年出任探月工程首任总设计师时,孙家栋75岁。卫星从地球轨道进入深空,面临艰巨的挑战,孙家栋肩上的压力不言而喻。时任探月工程副总设计师的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工程总设计师张荣桥评价说:“他是怀着对中国航天的满腔热情来的。”

3年后的2007年10月24日,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孙家栋却没法放松紧张的神经,埋头于后续任务的跟进中;遇到卫星运行的关键节点,他常常凝望着卫星运行数据图,通宵难眠;2007年11月7日,嫦娥一号成功进入环月工作轨道。电视镜头捕捉到这样一个瞬间:孙家栋走到一个僻静的角落,悄悄背过身去,掏出手绢默默地擦去了眼泪……

科学实验卫星、遥感卫星、风云气象卫星、北斗导航卫星……几十年来,孙家栋主持和领导研制的卫星型号不胜枚举,他的身影时时出现在天南海北的发射场。人们说:“他坐在那里,就是无形的支持。”

孙家栋则说,到现场体会实际情况的作风是老一辈航天人一直传承下来的。当年钱学森先生带着搞第一个火箭、第一颗卫星,都是带领大家到发射场,“有时候出现故障一天两天都不睡觉,他都陪着我们一块在现场。搞航天真正要体会到实际情况,还是必须到现场。”

一个人一生能做多少事?孙家栋从未想过这个问题,“国家需要,我就去做。”

从学习飞机制造到研制导弹武器再到开创卫星事业,孙家栋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融为一体,始终不渝把航天事业作为报效祖国的舞台。

“几十年的历史实践证明,航天尖端产品买不来,我们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航天技术。”这是一个老航天人、老党员的肺腑之言,也是他始终践行的事业信条。

孙家栋的事迹介绍精选篇4

1967年,孙家栋迎来人生第一次重大转折,他被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点将,担任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总体设计师。这一年,他还不到38岁。

在钱学森的直接指挥下,经过孙家栋和广大科研技术人员3年多时间的艰苦努力,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终于在1970年4月24日晚发射升空。第二天,《人民日报》以号外的形式向全世界发布了这一重大新闻。这是我国继原子弹和氢弹爆炸成功之后,又一个震惊世界的重大事件。4月25日晚上,天安门广场上灯火辉煌,人山人海,人们载歌载舞,欢呼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那一段时间,全国城乡,每到夜间,无数的人们仰望天空,在浩瀚的银河中搜寻着我们中国人发射的“争气星”;更有无数的人们从收音机里、高音喇叭里倾听着来自太空的“东方红一号”用20.009兆周的频率传回来的《东方红》乐曲。

此情此景让孙家栋真正感受到了主席说的话——“中国人民站立起来了。”孙家栋说:“在全世界面前,我们中国人真是昂首挺胸、扬眉吐气了!我不是文人,想象不出来是什么感觉,但那种感觉就是不一样。”

第一颗人造卫星成功发射之后,孙家栋甚至还来不及休息,就又挑起了第二颗人造卫星上天的重任。1970年5月,孙家栋主持制定了中国第二颗人造卫星“实践一号”卫星总体技术方案,1971年3月3日,“实践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这颗卫星成为中国第一颗长寿命卫星。

此后,孙家栋又先后担任了中国第一颗通信卫星、第一颗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第一颗地球资源探测卫星、第一颗北斗导航卫星等应用卫星的工程总设计师。在中国自主研制发射的100个航天飞行器中,由孙家栋担任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或工程总师的就有34颗,占整个中国航天飞行器的1/3,被航天界公认为中国的“卫星之父”。

2009年4月15日,孙家栋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参加指挥的北斗导航定位卫星发射任务又一次获得圆满成功。此次发射的航天器,恰好是中国自主研制发射的第100个航天飞行器。六十载风云变幻,六十载沧桑岁月,孙家栋亲历、见证、参加、领导了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全部过程。

2016年,已经88岁高龄的孙家栋,光荣当选2016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在颁奖词中,对这位享有盛名的“航天巨匠”是这样评价的:“少年勤学,青年担纲,你是国家的栋梁。导弹、卫星、嫦娥、北斗,满天星斗璀璨,写下你的传奇。年过古稀未伏枥,犹向苍穹寄深情。”

孙家栋的事迹介绍精选篇5

在儿子孙中亮眼中,孙家栋做事一贯认真, 认准了的事情就要做到底,也负责到底。这一点也影响了孙中亮,“我爸爸很开明,很有毅力,尽管有很多事他不说,但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其实,这种不言之教,更有力量。很多时候我在努力向他学习,但是总感觉还是追不上。”

1957年,毛泽 东主席在莫斯科接见中国留学生,孙家栋在列。毛主 席当时关于“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的讲话,深深地印在了孙家栋的脑海里,体现在他以后的学习工作和家庭生活中。“那时候下了决心,国家需要你干什么事情,就去干。”孙家栋说。

从此,他用一生的“认真",在满天星斗中写下中国航天的传奇。

“航天的事情一丝一毫都马虎不得, 每个人手中的事情看似不大,但集合起来就是事关成败、事关国家利益的大事情,不论是哪个航天人,都会想尽一切办法把事情办好。如果要说我自己,那我也就是那千千万万航天大军中的一分子。”孙家栋说,自己1958年从苏联留学回国就跟着钱学森搞火箭、搞导弹,钱学森先生的道德风范和人格魅力,深深影响着自己。

孙家栋的事迹介绍精选篇6

2007年11月5日,嫦娥一号成功环绕地球的消息传到指挥中心,所有人都在欢呼,而孙家栋则轻轻转过身,擦拭着眼中的泪水。孙家栋回忆当时的感受时,丝毫没有提到自己的贡献,也没有说自己的压力。他心中想的是,中国的航天事业终于进入了深空探测行列。2009年,钱学森专门写信祝贺孙家栋80岁生日,信中写道:“您几十年来为中国航天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共和国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2013年,孙家栋以84岁高龄担任北斗卫星导航工程、风云二号静止气象卫星的总设计师。北斗导航卫星的意义,孙家栋很明白,他特别强调要自主创新,当年苏联专家撤走时烧毁所有图纸的经历,是他刻骨铭心的痛,“今天搞航天的年轻人,更要有自主创新的理念,要掌握核心技术的话语权”。

当谈到北斗卫星的应用空间时,孙家栋豪迈地说“北斗的应用只会受想象力的限制”。这是属于大师的豪迈,底气源于多年来对自主创新的坚持,对科技实力的自信,以及发自肺腑的对航天事业的热爱!

今年,孙家栋已90岁高龄,却依然时常出现在北京航天科技大厦,上班看报告看资料,但很少作出评价。他担心年轻的科研人员,会因为他的资历影响自身的判断。有人问他航天精神哪一条最重要,孙家栋毫不犹豫地说是“热爱”。因为没有热爱,就不会有动力去埋头苦干、无私奉献。这份热爱,他坚持了半个多世纪。

两弹一星元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勋章,能把这些沉甸甸的荣誉挂在胸前的可谓寥寥无几。这既是属于孙家栋的荣耀,也是国人的荣耀。有了孙家栋等航空航天人的杰出贡献,星空不再遥远,山川不再迷途,我们得以探索更广阔的天地。

孙家栋的事迹介绍精选篇7

孙家栋,被誉为“航天之父”、“北斗之父”,也曾是“两弹一星”科学家中最年轻的那位。这位在恩师钱学森眼中最看好的年轻人,如今都92岁了。

回看孙家栋的成长轨迹,从入读哈工大到赴苏留学,从导弹研究到航天科技,竟发现幸运总围绕在他身边……

孙家栋,1929年4月出生在辽宁瓦房店的一个教师家庭。1948年初,炮火纷飞,正在锦州上学的孙家栋打算回家看看。转道沈阳时,他决定先去探望一位同学。

没想到,这次沈阳之行,就在同学家里,孙家栋竟与多年音讯不通的三哥孙家楠重逢了。

此时的孙家楠已是一名地下党员,他建议弟弟前往已解放了的哈尔滨,并语重心长地叮嘱:“整个中国都快要解放了,新中国的建设需要大量人才,你当前最紧迫的任务和人生最高使命便是继续读书。”

听人劝,吃饱饭,何况还是自己的亲哥哥,再说了,哈尔滨还有自己的亲姐姐呢。孙家栋毫不含糊,毅然踏上向北的列车。毫无疑问,姐姐也非常支持孙家栋继续学业。

1948年9月,孙家栋经过严格考试,入读哈工大,并被编在预科班学习俄语。当时的哈工大,还在由苏联人管理,俄语成为重中之重。

孙家栋,开启他的苦读模式。很快,他适应了学校的授课节奏,成为班上的”佼佼者“。

想想看,孙家栋在沈阳邂逅多年未见的三哥,并最终来到哈尔滨继续学业,可见他是个幸运的家伙。

孙家栋的事迹介绍精选篇8

1950年的正月十五,孙家栋本来计划去姐姐家团聚。没想到,那天学校为学子们准备了一顿大餐,在晚饭时,上一个硬菜红烧肉。

哇,红烧肉,与多日不见的”猪兄“相会,孙家栋一想起就食指大动。可以在一饱口福之后,再去姐姐家,唠唠磕,说说家常,一个很温馨的日子。

正当学子们望眼欲穿”红烧肉“之际,校领导来到,宣布一个消息:同学们,现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来我校招人,谁想参加空军,请立刻报名,并乘坐晚八点半的火车赶赴北京,时间紧迫,抓紧!”

此时此刻的孙家栋,激动万分,早就想身穿军装,何况这次还是翱翔在祖国蓝天的空军。机会千载难逢,报名!

话说此次空军紧急招人,是因为中苏两国签订了“友好条约”。对方答应中国,帮助建立我们自己的空军,因此急需一批懂俄语的人才。

而孙家栋因为一顿红烧肉而留校,因为留校而参加空军,这个幸运的家伙,就这样来到了北京。

孙家栋:从哈工大到留学生,从导弹到航天,他真是一个幸运的家伙

孙家栋,被誉为“航天之父”、“北斗之父”,也曾是“两弹一星”科学家中最年轻的那位。这位在恩师钱学森眼中最看好的年轻人,如今都92岁了。

回看孙家栋的成长轨迹,从入读哈工大到赴苏留学,从导弹研究到航天科技,竟发现幸运总围绕在他身边……

孙家栋,1929年4月出生在辽宁瓦房店的一个教师家庭。1948年初,炮火纷飞,正在锦州上学的孙家栋打算回家看看。转道沈阳时,他决定先去探望一位同学。

没想到,这次沈阳之行,就在同学家里,孙家栋竟与多年音讯不通的三哥孙家楠重逢了。

此时的孙家楠已是一名地下党员,他建议弟弟前往已解放了的哈尔滨,并语重心长地叮嘱:“整个中国都快要解放了,新中国的建设需要大量人才,你当前最紧迫的任务和人生最高使命便是继续读书。”

听人劝,吃饱饭,何况还是自己的亲哥哥,再说了,哈尔滨还有自己的亲姐姐呢。孙家栋毫不含糊,毅然踏上向北的列车。毫无疑问,姐姐也非常支持孙家栋继续学业。

1948年9月,孙家栋经过严格考试,入读哈工大,并被编在预科班学习俄语。当时的哈工大,还在由苏联人管理,俄语成为重中之重。

孙家栋,开启他的苦读模式。很快,他适应了学校的授课节奏,成为班上的”佼佼者“。

想想看,孙家栋在沈阳邂逅多年未见的三哥,并最终来到哈尔滨继续学业,可见他是个幸运的家伙。

1950年的正月十五,孙家栋本来计划去姐姐家团聚。没想到,那天学校为学子们准备了一顿大餐,在晚饭时,上一个硬菜红烧肉。

哇,红烧肉,与多日不见的”猪兄“相会,孙家栋一想起就食指大动。可以在一饱口福之后,再去姐姐家,唠唠磕,说说家常,一个很温馨的日子。

正当学子们望眼欲穿”红烧肉“之际,校领导来到,宣布一个消息:同学们,现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来我校招人,谁想参加空军,请立刻报名,并乘坐晚八点半的火车赶赴北京,时间紧迫,抓紧!”

此时此刻的孙家栋,激动万分,早就想身穿军装,何况这次还是翱翔在祖国蓝天的空军。机会千载难逢,报名!

话说此次空军紧急招人,是因为中苏两国签订了“友好条约”。对方答应中国,帮助建立我们自己的空军,因此急需一批懂俄语的人才。

而孙家栋因为一顿红烧肉而留校,因为留校而参加空军,这个幸运的家伙,就这样来到了北京。

1951年,中央军委决定选拔一批空军优秀人才,赴苏学习飞行、维修、管理等知识。

于是在全国范围内,抽调60名优秀人才参加考试。又在这60人当中,优中选优,选拔30人前往苏联。而孙家栋,经过了层层筛选,最终脱颖而出,成为30名学员之一。这,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批赴苏留学生。

临行前,部队专门为留学人员选用最好的哔叽面料,订制了笔挺的军装。走在苏联大街上,中国军人的风采收获了一波又一波的回头率。

在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有个传统:全部考试获得5分的学员,照片即可挂在学校门口。之后继续保持5分纪录,照片就往上移。越往上,照片也就越大,说明一直在努力。

孙家栋学习的劲头特足,虽说不是为了上照片,但能发挥自己的潜能,还是值得一试的。

孙家栋记忆惊人,一门功课七八章内容,几天时间,他就能从头背到尾。提笔答卷,水到渠成。

6年时间,年年考试,科科均为满分,孙家栋的学霸身份,没跑了。

带有斯大林头像的金质奖章,成了孙家栋的囊中之物。全校范围内,一共有五人拿到金奖,而中国留学生占了4名,真是豪横。

孙家栋的事迹介绍精选篇9

与我国许多爱国科学家一样,孙家栋的兴趣爱好,以及每一次改变专业与研究方向,都是围绕祖国的需要而进行的。他常常说道:“国家需要,我就去做”。

1929年,孙家栋生于中国辽宁省一个普通的教师家庭。在中、小学里,他的各科成绩都十分优秀。1942年,他考入哈尔滨第一高等学校土木系,那时的最大愿望是成为一名土木建筑系的学生,将来可以去修大桥,实业救国,但中途却因日本侵略中国而“失学”。

几年后,孙家栋考入国民政府的锦州大学。由于时局动荡,当时在锦州上学的青年学子们有不少人跟随国民党溃败的军队撤向关内、天津以及北平。但是孙家栋却坚信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了中国,于是决定逆向而行,先转道沈阳,后马不停蹄地赶到当时已经解放的哈尔滨,进入哈尔滨工业大学预科班专修俄文。

1950年的元宵节,因等待晚餐自己爱吃的红烧肉,在饭桌上听到了校领导宣布的新中国空军的招人启事。不满21岁的孙家栋当即填报了从军申请,当晚他便登上了前往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四航空学校的列车去报到。1950年1月,孙家栋正式成为一名身着蓝军装、头戴制式帽的军人,他当时可能没想到,贪馋也会贪出个锦绣前程。

1951年9月,孙家栋因成绩优异,入选中国第一批留苏空军学员,和另外29名军人被派往苏联茹柯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学习。并以全优的成绩获得了学校的最高奖——一枚纯金质的斯大林头像奖章。

1958 年,孙家栋学成回国,这位学了七年航空理论的高才生,却因为国家需要被安排去搞导弹研究,虽然当时想不通,但一打听同时进入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从事导弹研究的同事,有学力学的、数学的、化学的、纺织的、文史的,就是没有学导弹理论的。自己所学的航空理论,还算与导弹专业离得最近。

于是,祖国需要,我就去做吧,孙家栋没有更多的想法,与同事们一头扎进了导弹研制的相关工作中,并且这一做就做了9年。1967年,中国决定组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钱学森担任院长。钱学森亲自点将,让孙家栋成为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技术总负责人。

这一年孙家栋37岁。已是五院导弹总体设计部副主任的他,再次放弃自己熟悉的知识,进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那时候想法也很简单,叫去就去吧”,他再次选择了服从祖国需要。而且,从此为我国的发射卫星这项崇高事业一干就是50年。

孙家栋的事迹介绍精选篇10

翻开孙家栋的人生履历可以发现,他与新中国的航天事业共同成长。

作为我国人造卫星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的开创者之一,孙家栋被大家称为中国航天的“大总师”,从“东方红一号”到“嫦娥一号”,从“风云气象卫星”到“北斗导航卫星”,背后都有他主持负责的身影。

他曾获得过“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和“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改革先锋”等称号。

回顾过往,正是由于在青年时期埋下矢志报国的种子,孙家栋才能够成长为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成为中国航天事业的栋梁之才。

上世纪40年代,孙家栋从一名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学生,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四航校的军人,再到留学苏联茹柯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的中国军官学生,和中国航天事业的缘分一步步加深。

1951年,他被选送到苏联茹柯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读书,专业是飞机设计。在茹柯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学习七年里,孙家栋各科成绩年年是优秀。

1958年4月,孙家栋登上了归国的列车。当时中国正在谋划发展导弹事业,新组建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急需技术人才。在此背景下,孙家栋放弃了熟悉的飞机,进入到国防部五院一分院导弹总体设计部。

1967年7月29日,正值北京最炎热的盛夏,我国准备组建空间技术研究院,由钱学森担任首任院长。他亲自点将,由孙家栋负责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设计工作。

此时从事导弹相关工作9年的孙家栋,已经是国防部五院一分院导弹设计部的副主任。他再一次放弃自己熟悉并建树颇丰的领域,将自己投身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担当起卫星研制的重任。

回顾过往,孙家栋曾7年学飞机、9年造导弹、50多年发射卫星,当面对一次次重大的人生选择,他始终坚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爱国对于我们航天人,就表现在爱航天,爱航天就是要把航天的事业办成。把你自己的事情做好,为国家增添力量,为国家作出贡献。”孙家栋说。

孙家栋的事迹介绍精选篇11

第一颗人造卫星成功发射之后,孙家栋甚至还来不及休息,就又挑起了第二颗人造卫星上天的重任。1970年5月,孙家栋主持制定了中国第二颗人造卫星“实践一号”卫星总体技术方案,1971年3月3日,“实践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这颗卫星成为中国第一颗长寿命卫星。

此后,孙家栋又先后担任了中国第一颗通信卫星、第一颗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第一颗地球资源探测卫星、第一颗北斗导航卫星等应用卫星的工程总设计师。在中国自主研制发射的100个航天飞行器中,由孙家栋担任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或工程总师的就有34颗,占整个中国航天飞行器的1/3,被航天界公认为中国的“卫星之父”。

2009年4月15日,孙家栋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参加指挥的北斗导航定位卫星发射任务又一次获得圆满成功。此次发射的航天器,恰好是中国自主研制发射的第100个航天飞行器。六十载风云变幻,六十载沧桑岁月,孙家栋亲历、见证、参加、领导了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全部过程。

2016年,已经88岁高龄的孙家栋,光荣当选2016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在颁奖词中,对这位享有盛名的“航天巨匠”是这样评价的:“少年勤学,青年担纲,你是国家的栋梁。导弹、卫星、嫦娥、北斗,满天星斗璀璨,写下你的传奇。年过古稀未伏枥,犹向苍穹寄深情。

孙家栋的事迹介绍精选篇12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原高级技术顾问孙家栋院士,是党和国家在航天事业发展历程中培养出来的优秀科学家,是国家航天科技领军人才的杰出代表。

去年“七一”前夕,喜迎党的百年华诞的日子里,佩戴上党中央颁发的“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这是孙家栋作为一名党员的荣耀时刻。

“东方红一号”开启中国太空时代,“嫦娥一号”迈出中国深空征程,北斗开启中国卫星导航服务……孙家栋这个名字与中国航天史上多个“第一次”紧密相连,与中国航天事业的壮丽征程相伴相随。

1956年8月,在苏联留学期间,孙家栋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时入党思想上很简单,就是想为人民的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这种“简单”,化为了他一辈子干航天的纯粹。

1967年夏天,38岁的孙家栋受命领衔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总体设计工作。1970年4月24日,经过广大参研参试人员多年的不懈努力,“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拉开了中华民族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

2004年出任探月工程首任总设计师时,孙家栋75岁。卫星从地球轨道进入深空,面临艰巨的挑战,孙家栋肩上的压力不言而喻。时任探月工程副总设计师的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工程总设计师张荣桥评价说:“他是怀着对中国航天的满腔热情来的。”

3年后的2007年10月24日,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孙家栋却没法放松紧张的神经,埋头于后续任务的跟进中;遇到卫星运行的关键节点,他常常凝望着卫星运行数据图,通宵难眠;2007年11月7日,嫦娥一号成功进入环月工作轨道。电视镜头捕捉到这样一个瞬间:孙家栋走到一个僻静的角落,悄悄背过身去,掏出手绢默默地擦去了眼泪……

孙家栋的事迹介绍精选篇13

孙家栋从发动机底部钻出来,喘了几口气,说:“应该只是擦了一下,问题不是很大,但必须立即请厂家的专家来鉴定。”

他擦了擦头上的汗水,此时秘书想搬一张椅子让他坐下休息,被他用眼神制止了。旁人不知道孙家栋犯有陈旧性腰肌劳损,剧烈的疼痛常常会让他步履艰难。

事后,李祖洪感动地说:“当时,看到78岁的孙老躺在地上,钻进发动机的底部,我们真的很感动!”

发动机厂家的专家赶来了,经探伤仪探测机体没有裂痕,高温涂料也没擦坏。几方评估后,可以按原计划发射。

卫星转场到发射区,与火箭对接,进入卫星状态检查,整流罩合上。

然而,在最后的总检查中,应答机里面一个振荡器工作临界,时而停振,时而正常。卫星上天后,有可能影响信号的正常传输。

发射场区指挥部经慎重研究决定,问题必须彻底归零才能发射。

在六七十米高的发射塔架上,重新打开整流罩,科研人员几经周折,将几十个螺栓拧下来。整流罩打开后,又小心翼翼地把卫星的舱板打开,才从卫星里面取出应答机。

发射场无法修复应答机,试验队员抱着应答机,火速送往成都。

此事过后没多久,4月11日,孙家栋又赶到西昌发射场。

刚下飞机,他便问李祖洪:“应答机的问题解决了吗?”

李祖洪摇了摇头:“还在成都修理,急人,都快火烧眉毛了。”

孙家栋对李祖洪说:“不可松懈,一切按预定部署进行。”

应答机终于修复,从成都火速送回发射场,已是4月13日中午。

4月14日凌晨,北斗二号系统第一颗卫星,终于顺利升空。

5时16分,太阳翼帆板成功展开。

在指控中心,孙家栋注视着面前的大屏幕,神色淡定,心中却是波涛翻涌。他知道一场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再过不到72个小时,我国向国际电信联盟申请的导航信号频点就将过期作废。卫星仅仅发射成功还不算,必须在72小时内顺利开机、正常运转,而这一切,谁也不敢打保票。

孙家栋的事迹介绍精选篇14

作为一名为祖国航天事业发展卓越奉献的功勋人物,在单元剧的短篇创作上带给主创人员不少挑战,剧本创作时间长达一年,前后易稿十余次。杨文军表示:“其实一开始心里不是特别有底,写科学家比较难写,因为优秀的科学家身上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沉默寡言,不太爱多说自己,你怎么能挖掘出他的一些非同寻常的一些精神特质,是特别不容易的。”

该剧不仅展现出了在当时生活条件中科研工作的不易,也从时间、技术等方面贯穿出实现中国“航天梦”的任务艰巨,在荧屏传递出以孙家栋为代表的“航天人”勇于接受挑战、敢于承担责任、为国家甘于奉献的奉献精神。

剧本构建时,为了能让孙家栋的荧屏呈现更加有血有肉,感情更真实接地气,特地强化了对人物的细节描写。开始一幕中,少年时的孙家栋脱下棉衣在屋顶上勾糖吃;看待导弹和人造卫星,孙家栋也会把它们比作高高在上的糖;在日常工作中也爱喝浓度特别高的糖水。在困难和波折面前,孙家栋对糖的执着恰恰彰显着他为实现梦想勇攀高峰的血肉情怀。

孙家栋的事迹介绍精选篇15

航天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每项工程由卫星、火箭、发射场、测控通信、应用等数个系统构成,有时候,一个看似很小的问题可能影响整个工程。

20世纪70年代,孙家栋带领团队研制我国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发射时出现了意外,火箭飞了21秒之后爆炸了。

震惊过后,孙家栋带着大伙儿在天寒地冻中把大片的沙漠翻了一尺多深,拿筛子把炸碎的火箭卫星残骸筛出来,最终找到了失败的原因。

经过分析,火箭中一根导线的铜丝断裂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孙家栋带领大家对每一件产品的质量进行彻底检查,对于存在的问题和隐患立即着手解决。一年后,一颗新的卫星腾空而起。

“搞航天工程,没有好坏,只有成败。要保成功,就必须发扬严格、谨慎、细致、务实的作风。”孙家栋总是这样告诫年轻人。

孙家栋认为,只有每个部件质量上去了,中国的航天之路才能走得更远。这与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理念不谋而合。

孙家栋的一大长处,就是善于应对各种复杂的技术问题。而这些宝贵的经历,也让他意识到掌握核心技术的重要性。

近年来,孙家栋特别强调要坚持自主创新。“在一穷二白的时候,我们没有专家可以依靠,没有技术可以借鉴,我们只能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今天搞航天的年轻人更要有自主创新的理念,要掌握核心技术的话语权。”

令孙家栋感到欣慰的是,近年来,我国大企业在落实国家创新驱动战略方面积极行动,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201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