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志愿军英雄人物感人事迹
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政治攻势,有效瓦解了敌军,动摇了敌军军心,收到很好的斗争效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抗美援朝志愿军英雄人物感人事迹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
抗美援朝志愿军英雄人物感人事迹精选篇1
在十大元帅中,彭德怀是唯一一个参加过两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在解放后又和美国人打过仗的。文天祥在《指南录后序》里,叙述他历经敌营,不知几死。彭德怀行伍出身,自平江起义,苏区反“围剿”,长征、抗日、解放战争、抗美,与死神擦边更是千回百次。井冈山失守,“石子要过刀,茅草要过火”,未死;长征始发,彭殿后,血染湘江,八万红军,死伤五万,未死;抗日,鬼子扫荡,围八路军总部,副参谋长左权牺牲,彭奋力突围,未死;转战陕北,彭身为一线指挥,以两万兵敌胡宗南28万,几临险境,未死;朝鲜战争,敌机空袭,大火呑噬志愿军指挥部,参谋毛岸英等遇难,彭未死。
毛泽东对他曾是极推崇和信任的。长征时期曾有诗赠彭“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十大元帅中,毛除对罗荣桓有一首悼亡诗外,对部下赠诗直夸其功,这也是唯一一首了。抗日战争,彭任八路军副总司令,后期朱老总回延安,他实际在主持总部工作。解放战争初期,彭转战西北更是直接保卫党中央、毛主席。朝鲜战事起,高层领导意见不一,毛急召彭从西北回京,他坚决支持毛泽东出兵抗美,并受命出征。三次战役较量,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杜鲁门总统事先没有通知朝战司令麦克阿瑟,就直接从广播里宣布将他撤职,可见其狼狈与恼怒之状。从平江起义到庐山会议,这时彭德怀的革命军旅生涯已30多年,他的功劳已不是按战斗、战役能计算清的,而是要用历史时期的垒砌来估量。蔡元培评价民国功臣黄兴说:“无公则无民国,有史必有先生。”此句用于彭,“无彭则无军威,有军必有先生。”他不愧为国家的功臣、军队的光荣。
抗美援朝志愿军英雄人物感人事迹精选篇2
1952年10月,已经被我军打怕的老美再也没心思帮李承晚复国了。为了能够体面的退场,他们选择了两个不起眼的高地,想要以重火力覆盖的方式扳回面子。于是美军“摊牌行动”应运而生,他们调集了足足6万大军、300多门大炮、170多辆的坦克,还外加3000多架次的轰炸机,用如此恐怖的重火力对我志愿军两个连防守的597.9高地发起了猛攻,为这么个不起眼的阵地下这么大的血本,显然他们是被我军打急眼了。在我军3.7平方公里的阵地上,美军一共倾泻了190万发的炮弹,5000多枚的炸弹,炮火密集度远超过了二战时的最高水平。
然而,决定战争胜负的从来不是武器,而是人!火力被全面压制怎么办?采用坑道作战!就算失去表面阵地,阵地守备部队仍能用退守坑道的方式配合部队实施反击。就这样打退敌人一波又一波的冲击,由于坑道作战阵地的狭小,胡修道所坚守3号阵地只有3个人,班长李锋是个老兵,他跟另外一名战士滕土生都是新兵蛋子。
抗美援朝志愿军英雄人物感人事迹精选篇3
胡修道抓起身旁的机枪,向着敌人猛烈扫射起来……胡修道又在3号阵地上坚持了一整天。
指挥员看到了3号阵地的险境,不一会儿的功夫,“喀秋莎”火箭弹呼啸着飞向敌群。
这时,增援3号的战士赶到了,而胡修道浑身黢黑,衣衫多处破碎,但人却分外兴奋:“敌人没有上来,阵地还在我们手里!”
在防守3号阵地的两天里,胡修道在没有补给、缺少外援的情况下,一人打退敌人41次进攻,创造了一次战斗单兵歼敌280余人的纪录。
尤其可贵的,他这个初上战场的新兵,在严峻残酷的战斗中,灵活使用冲锋枪、爆破筒、轻机枪等武器,还制造出很多志愿军战士在阵地上战斗的假象,成为智勇双全、孤胆作战的光辉典范。
胡修道在597.9高地上,创造了我军战史上单兵歼敌最高纪录,两天歼敌280人,荣立特等功,并获一级战斗英雄称号。战后他回到祖国,一步一步地成长为集团军的一名副参谋长。
上甘岭战役,让钢铁炮弹多的美军,终于见识到志愿军钢少气多的非凡战力。
而更令美军闻风丧胆的,是志愿军战士武器简陋、衣着单薄,但血气方刚、视死如归的顽强战斗意志。
美军许多高级将领不止一次地说,谁去和中国军人打仗,谁脑子就有病!
未来岁月里,谁胆敢挑事,那么勇毅果敢、卫国戍边的中国军人,还会让他头破血流,铩羽而归的。
抗美援朝志愿军英雄人物感人事迹精选篇4
为进一步深入开展党 史学习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发挥红色资源重要作用,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永续传承。6月19日,人力部到抗美援朝纪念馆开展“重温红色记忆,传承抗美援朝精神”主题党日活动,活动由支部书记同志带队,支部党员及非党积极分子参加。
支部成员认真地参观了纪念馆的抗美援朝序厅、战争厅、运动厅、中朝人民友谊厅、中国人民志愿军英烈厅和全景画卷厅,聆听着讲解员讲述抗美援朝志愿军先烈们的战斗故事,回顾志愿军舍生忘死保家卫国的峥嵘岁月,深刻领略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光辉业绩。志愿军先烈们的遗物,重现战争场景的立体画,镌刻着抗美援朝英烈模范姓名的纪念墙,…丰富的历史文物、翔实的文献材料、新颖的展陈手段,真实再现了志愿军的英勇作战身影和光辉形象,大家不时驻足凝视、研讨注解文字,追寻历史记忆,缅怀先烈,感悟初心使命。
通过此次党日活动,每位成员都接受了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和灵魂的洗礼。大家纷纷表示,在今后工作中要铭记历史,不断提高党性修养和业务能力,为党旗增光添彩。
抗美援朝志愿军英雄人物感人事迹精选篇5
胡修道的父亲因为力气大被当地人称为“胡八斗”,经常挑着两三百斤的花生等农产品走路到成都售卖,以此担起一家人的生计。父亲去世后,胡修道承担起家庭的重担,在祖国召唤的时候更承担起保家卫国的重任。在部队,胡修道经常用扁担帮队伍挑行李和伙房的箩筐。无论事情多琐碎,只要交给他干,胡修道都能干得很好。
胡修道与妻子陈绍玉非常注重家风家教。他们身体力行、潜移默化地教育引导家庭成员爱岗敬业、勤俭求善。在他们的影响下,胡修道的两个弟弟、三个子女、两个侄子先后进入军营报效祖国。
在胡修道的儿子陈刚(随母姓)眼里,父亲是一个朴素、正直、纯粹、敬业的共产党员,是自己最为敬佩的人。“他总是把身为党员的信念深深地植根在自己的心里,用言行举止,对我们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
1997年,胡修道的侄儿因家境不富裕,供不起初中毕业的孩子继续读书,想为孩子谋个“好出路”,于是坐上了前往徐州的火车“投奔”胡修道。但在了解来意后,胡修道委婉地拒绝了他的请求,并告诫侄儿,人要踏踏实实自力更生,权力姓公不姓私,为公不为己。同时,在侄儿临走之际,胡修道还资助了他400元钱。
“父亲对我们要求一直很严格,从小就要求我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允许有干部子弟的优越感。组织上给他配的车辆和公勤人员,他从未因私动用过,也更不允许我们占公家的便宜。”陈刚回忆,“我参军前,父亲和我有一次长谈,要我到部队后刻苦训练,和战友们加强团结,注重学习,争当一个好兵。这些话我一直铭记于心,对我影响很大。”
抗美援朝志愿军英雄人物感人事迹精选篇6
1952年9月,官岱里反击战即将打响,他所在的班进行了一系列战前准备。团长来到前沿阵地,手指沙盘部署了作战方案,主攻部队要从前沿的坑道口冲出去,而720南边那条半截坑道,是敌人的排指挥所,里面的火力很猛,阻挡我主攻部队和正面攻击部队的前进道路。不炸掉半截坑道,就别想攻上去。经过研究,决定把这个爆破任务交给他所在的班。
9月29日下午5时,战斗打响,他领着班里的党员在坑道里宣誓:“在党需要的时候,愿献出自己的生命。”5时7分,我军炮火延伸,三班分成的两个爆破组向720制高点和半截坑道挺进,完成爆破半截坑道的任务。他刚冲到半山腰,看见720制高点上连闪两道火光,敌人的观察所被我军炸毁,接着又听到“轰”的一声巨响,半截坑道被我军炸开。过了一会,忽然半截坑道里枪声骤起,敌人的枪弹在向凹部,向74号高地山腰喷射。原来是我军实施爆破任务时,敌坑道未被全部摧毁,残存在半截坑道内的敌人还在负隅顽抗。此时,敌人正向720制高点发起了反冲击,敌我两方展开浴血混战,不一会,敌人的反冲击被我打下去。此时,三班只剩下他和罗亚全、周绍丰三人。一排长带着三个突击班也被敌人撒下的火力网压在山脚下,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他们连续实施了两次爆破,炸掉了敌人两个地堡。这时,我军另一个班已冲上74号阵地,炸毁了敌人的连指挥所——天井坑道。我正面攻击部队已经发起冲锋,然而,却被半截坑道里的敌人重机枪压在凹部不能前进。在这紧要关头,他抱起一捆20公斤的炸药包,翻身冲向火网,冒着敌人的炮火,迅速在坑道移动。突然,一串曳光弹射过来,他一头栽了下去。稍过片刻,只见他咬紧牙关慢慢地向前移动,他被敌人的两道火力夹在中间,始终没能爬过火网,在这紧要关头,为了革命的胜利,他毅然拉燃导火索,象猛虎一般扑向敌人。只听”轰”的一声巨响,他与坑道里的敌人同归于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
抗美援朝志愿军英雄人物感人事迹精选篇7
1952年4月29日,入朝作战1年的黄继光在战斗间歇,给妈妈邓芳芝写了一封信。在信中,黄继光不仅向母亲立下“军令状”,还安慰鼓励母亲,“现在,虽有少些困难,是能够度过去的……”。
就在这封信寄出6个月后,上甘岭战役爆发。美军调集兵力6万余人,大炮300余门,坦克170多辆,出动飞机3000多架次,向志愿军的两个连,约3.7平方公里的阵地上,倾泻炮弹190余万发,炸弹5000余枚——炮兵火力的密度已经超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最高水平。就是在这场战役中,21岁的黄继光用胸膛堵住了机枪眼,壮烈牺牲。
母亲刚刚收到的信,成了黄继光的最后一封家书。“不立功不下战场”,黄继光用自己年轻的生命,兑现了自己的誓言。
黄继光牺牲后,很多年轻战士寄信给邓芳芝,希望可以作为她的孩子。为此,邓芳芝特意给前线的志愿军写了一封回信,在信中,她表示:“我失去了一个儿子,现在却多了千千万万个儿子,我要把慰问金都用到生产上,继续支援前线。我等着你们胜利的消息”。
邓芳芝还立下了一个家规:“黄家的孩子,只要符合条件,长大后必须报名参军报国。”
抗美援朝志愿军英雄人物感人事迹精选篇8
伍先华(1927年-1952年9月29日),四川遂宁(今安居区)人。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革命烈士。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2军34师100团2连3班班长。同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入朝后不久,便参加了第五次战役。在1952年9月29日秋季战术反击战中,他所在的部队参加歼灭江原道金城郡官岱里之敌的作战。为了夺取敌人的720高地,彻底摧毁敌人的火力封锁,他毅然抱起炸药包冲进敌人的坑道,与40多个敌人同归于尽,开辟了部队前进的道路。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追记他特等功,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追认为模范共产党员。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同时授予金星奖章和一级国旗勋章。1952年11月2日,志愿军政治部给伍先华追记“特等功”,并追授“一级爆破英雄”称号。同年12月,他被志愿军政治部授予“模范党员”称号。伍先华生前所在班12军100团一营二连三班被命名为“伍先华班”。
1953年6月25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伍先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并授其金星奖章和一级国旗勋章。
抗美援朝志愿军英雄人物感人事迹精选篇9
黄继光,四川省中江县人。1931年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曾当过儿童团团长和民兵,被评为民兵模范。1951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1952年7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作战勇敢,立三等功1次。
1952年10月,在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中,所在营与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激战4昼夜后,于19日夜奉命夺取上甘岭西侧597.9高地。部队接连攻占3个阵地后,受阻于零号阵地,连续组织3次爆破均未奏效。时近拂晓,如不能迅速消灭敌中心火力点,夺取零号阵地,将贻误整个战机。关键时刻,时任某部6连通信员的黄继光挺身而出,请求担负爆破任务。他在决心书上写道:“坚决完成上级交给的一切任务,争取立功当英雄,争取入党。”当即被任命为第六班班长。他带领两名战士勇敢机智地连续摧毁敌人几个火力点,一名战友不幸牺牲,另一名战友身负重伤,他的左臂也被打穿。面对敌人的猛烈扫射,他毫无畏惧,忍着伤痛,迅速抵近敌中心火力点,连投几枚手雷,敌机枪顿时停止了射击。当部队趁势发起冲击时,残存地堡内的机枪又突然疯狂扫射,攻击部队再次受阻。这时他多处负伤,弹药用尽。为了战斗的胜利,他顽强地向火力点爬去,靠近地堡射孔时,奋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死死地堵住了敌人正在喷射火舌的枪眼,壮烈捐躯。在黄继光英雄壮举的激励下,部队迅速攻占零号阵地,全歼守敌两个营。
战后,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追授“模范团员”称号。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给他追记特等功,并追授“特级英雄”称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抗美援朝志愿军英雄人物感人事迹精选篇10
在1952年的朝鲜战场上,一位年轻的志愿军战士用他的勇敢和智慧,书写了一段感人至深的红色故事。他就是特级英雄黄继光,他用生命捍卫了国家的尊严,成为了永恒的传奇。
19号的晚上,在攻打一个高地时,部队进攻遇到了难题:敌人设在半山腰的碉堡,火力猛烈,压制着我军先头部队。一个战士牺牲了,另一个身负重伤,黄继光肩上和腿上也都负了伤,但他强忍剧痛,顽强前行。
面对敌人的猛烈炮火,黄继光没有退缩,他咬紧牙关,一步一步地向碉堡靠近。就在距离碉堡仅剩几步之遥的时候,黄继光突然跳了起来,向碉堡冲去。他的身体犹如一颗流星,划破了夜幕,也击中了敌人的心灵。
敌人的火力瞬间减弱,我军趁机攻占了高地,为胜利的战役奠定了基础。而黄继光,却永远地倒在了战场上,他的英勇行为,成为了永恒的传说。
黄继光的英勇事迹,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普通士兵的伟大。他在生死关头,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
在这个和平年代,我们要铭记历史,传承英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让我们一起,向黄继光这样的英雄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