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革命伤残军人王琦榜样事迹

| 思恩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事迹的经历,对事迹很是熟悉吧,那么先进革命伤残军人王琦榜样事迹有哪些?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先进革命伤残军人王琦榜样事迹,供大家参考!

先进革命伤残军人王琦榜样事迹

先进革命伤残军人王琦榜样事迹(精选篇1)

王琦,退役军人,吉林省盲人协会主席。2003年9月被授予“全国自强模范”荣誉称号。2009年8月被授予“长春市自强模范”及“最有影响力残疾人”荣誉称号。2009年9月被评为“全军老干部先进工作者”。

2011年7月被授予十一五期间“全省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012年2月被沈阳军区评为“学雷锋先进个人”,荣获金质“学雷锋荣誉章”。2013年8月当选为吉林省残联副主席,吉林省盲人协会主席。先后荣立一等战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盲人军医王琦是战斗英雄,1986年在一次战斗中因受重伤而成为双目失明的特等伤残军人,并荣立一等功。他极为自强,从17岁受伤突然致盲开始,他不仅很快学会盲文,考上大学,成为一名军队医生,还用盲文写出了两本著作并正式出版。作为一名特等伤残的战斗英雄,他如今不仅没有接受别人的照料和服务,还在一个干休所里当一名负责给离退休老干部按摩理疗的盲人军医。

先进革命伤残军人王琦榜样事迹(精选篇2)

学盲文、参加高考、成为大学生,王琦打开了通往“光明人生”的另一扇大门。

治疗期间,王琦听说,学好盲文非常有用,不但可以读书、看报,还可以写文章。

从此,王琦就着了魔似的学起盲文,他的床上、桌上、地上到处都堆着令他“既爱又厌”的盲文纸,锋利的盲锥经常扎得他鲜血直流,没几天又磨起了茧子,夜里疼得睡不着觉。

王琦用3个月掌握了别人三年才能完成的盲文学习内容,又以西北地区第一名、全国第二名的成绩考入长春大学特教学院,毕业后成为长春干休所一名按摩医师。

先进革命伤残军人王琦榜样事迹(精选篇3)

笔直的腰杆,利落的动作,坚定的话语……初见王琦,依稀能感受到当年他驰骋疆场的模样。

“好男儿应当立志报效祖国。我崇敬战斗英雄,就像葵花永远向着太阳。”在王琦家中,记者看到他至今保留的一本小学时期的作文本。泛黄的纸张,青涩的笔迹,却道出一个少年最真挚的梦想。

1969年,王琦出生在陕西一个三代单传的工人家庭。从小崇拜英雄的他,立志长大后成为一名真正的英雄,去保卫祖国、保卫人民。于是,1985年,正在读高中的王琦瞒着父母,偷偷揣起户口本,跑到当地武装部报名参军。待父母发现时,他已经把新领的军装神气地穿在了身上。

先进革命伤残军人王琦榜样事迹(精选篇4)

王琦于2019年退出现役,他退伍不褪色、离军不离党,积极投身公益事业,持续发挥余热,与长春市残联筹划开展“盲人励志会”“新春公益朗诵会”等活动220余场次,被盲人朋友称为“身边的雷锋”。他发起成立了全国首家盲人公益性组织——盲人按摩志愿者服务站,组织盲人开展义务按摩服务1500余人次。他关心青少年视力问题,为200余名儿童治愈了假性近视,被誉为孩子们的“光明卫士”。2003年以来,王琦两次获评“全国自强模范”,先后被评为“全军老干部先进工作者”“全省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吉林好人 最美退役军人”“吉林楷模”、全国“最美退役军人”,先后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

整场发布活动以主持人讲述、短片播放、现场采访以及原创文艺作品表演等形式精彩呈现。王琦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是一名老兵,军人的职责就是奉献担当,我将以此为动力,传承部队优良作风,继续为社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让社会更加美好、和谐。”

先进革命伤残军人王琦榜样事迹(精选篇5)

55岁的王琦出生在陕西一个工人家庭,他从小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军人。“好男儿应当立志报效祖国。我崇敬战斗英雄,从上小学的时候就梦想着,有一天能穿上军装,戴上军帽,成为一名军人。”1985年,16岁的王琦参军入伍。

1986年,王琦如愿来到作战一线,凭借机智勇敢,他被所在团评为“优秀钢铁战士”,在火线上破格入党。7月的一个晚上,王琦和战友们执行作战任务准备构筑工事时,突然几十发炮弹呼啸着向他们猛扑过来,王琦下意识地扑倒战友,巨响过后,王琦被气浪重重掀到空中,又结结实实地摔在地上,顿时没了知觉……等他再次醒来,已经身体多处受伤,左耳震聋,双目失明。

先进革命伤残军人王琦榜样事迹(精选篇6)

走出吉林省长春市轻轨3号线的终点站,记者徒步前往全国“最美退役军人”王琦所在的诊疗室。想到即将与失去光明38年的老兵见面,记者心中既充满敬意,又有些好奇。

推开诊疗室的门,王琦已在等候。他个子不高,穿着一身蓝色运动服,看上去很利落。

王琦朝着门的方向走了几步,微笑着伸出手。记者赶忙向前一步,握住他的手。

这双手很温暖,柔软又有力量。一个念头在记者脑海中闪过:患者找他推拿、按摩,单是握一握他的手,也能对他的技术产生几分信赖。

“知道你们上午要来,我就给自己放了半天假。”没等记者发问,王琦主动介绍起自己的日常工作,“2019年底从干休所退休后,我就开了这家诊疗室。患者很多,每天从早忙到晚。”

诊疗室不临街,门口也没有挂牌子。王琦的妻子严春雪接过话茬:“他技术好,虽然诊疗室离市区远,还是有许多患者打听到这里,倒几趟车来就诊。”

“既然退休了,怎么不歇一歇?”记者问道。

“退了休还能够继续为人民服务,被需要的感觉挺好。”王琦眉眼间泛起的笑意,像冬日里的阳光,洒在记者心上。

先进革命伤残军人王琦榜样事迹(精选篇7)

成为一名军人,是王琦儿时的梦想,更是他毕生的骄傲。

“我从上小学就梦想着有一天能戴上军帽、穿上军装,成为一名真正的军人,后来有机会当兵,实现了儿时的梦想,实现了我的军人梦。”王琦欣慰地说。

在一次执行任务中,王琦为了掩护战友,身受重伤,双目失明。

受伤之初的王琦,难过、痛苦、迷茫。“曾经我觉得自己眼睛是最好看的,受伤后什么都看不见了,走路要双手朝前摸着走,脚底常常踩空,甚至从楼梯上摔落下来……”

在父母、首长、战友的鼓励下,王琦渐渐接受伤残的现实,坚定了走好未来之路的信心,“虽然眼睛看不见,却有健全的大脑,依然可以活得很精彩。”

20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