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一星元勋于敏个人事迹

| 思恩

事迹可以起到宣传典型人物、引导良好风气的作用。既然这样,那么两弹一星元勋于敏个人事迹有哪些?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两弹一星元勋于敏个人事迹,供大家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两弹一星元勋于敏个人事迹

两弹一星元勋于敏个人事迹精选篇1

1999年于敏被中央授予“两弹一星元勋”,至此他的身份完全公开,于敏第一次公开露面。

那些曾经鄙视他的邻居没想到于敏居然不声不响的干出了这样惊天动地的事情。一时间掌声和鲜花不断,由于在氢弹研究过程中于敏发挥的作用和功劳最大,所以人们称他为“中国氢弹之父”。但是面对这个实至名归的荣誉称呼,于敏却拒绝了,他认为氢弹研制凝结了一大批科研工作者和所有“核工业人”的集体智慧,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功劳属于大家。

2015年1月9日于敏院士获得了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是国家对于老一生致力于核研究做出巨大贡献的肯定,亲自为他颁奖。这是于敏第二次在公众面前露面,此时的于老已经是将近90岁的耄耋老人。这年于敏还获得了“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全国敬业奉献模范”等荣誉和奖项。2019年1月16日,93岁的于敏在北京逝世,同年9月17日,,授予于敏“共和国勋章”。

两弹一星元勋于敏个人事迹精选篇2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于敏率领团队又在二代核武器研制中突破关键技术,使中国核武器技术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他与邓稼先、胡仁宇、胡思得等科学家多次商议起草报告,分析我国相关实验的发展状况以及与国外的差距,提出争取时机,加快步伐的战略建议。

在核试验这条道路上,美国进行了1000余次,而我国只进行了45次,不及美国的二十五分之一。

原子弹、氢弹、中子弹、核武器小型化……这是于敏和他的同事们用热血书写的一座座振奋民族精神的历史丰碑!

两弹一星元勋于敏个人事迹精选篇3

名字解密后,于敏收获了应得的荣誉。

20年前,在国庆50周年群众游行的观礼台上,刚刚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于敏,看着空前壮大的科技方队通过广场感慨万分:“这是历史赋予我们每个科学家义不容辞的使命。”

2015年1月9日,于敏荣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坐在轮椅上,华发稀疏,谦逊与纯粹溢于言表。

我国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改革先锋……极高的荣誉纷至沓来,于敏一如既往地低调。于家客厅高悬一幅字:“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永远不会干涸。

1月16日,于敏溘然长逝,享年93岁。

愿将一生献宏谋!??他兑现了对祖国的诺言,以精诚书写了中国现代史上一段荡气回肠的传奇。

两弹一星元勋于敏个人事迹精选篇4

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后,氢弹的研究也随之加快,1965年初于敏调到二机部第九研究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前身)理论部继续设计氢弹的模型。9月底,于敏带领团队赶到上海华东计算机研究所,用国庆假期空闲下来的一台计算机测算了自己设计的一套从氢弹初级到能量传输到氢弹次级的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氢弹理论方案,经测算该方案可行。兴奋的于敏马上给核武器理论部主任邓稼先打了一个暗语电话汇报情况:“我们几个人去打了一次猎,打上了一只松鼠。”邓稼先问道:“你们美美地的吃上了一顿野味?”于敏回答:“不,现在还不能把他煮熟,要留作标本,我们有新奇的发现……”。

第二天邓稼先就赶到了上海,听于敏汇报方案,经过再次测算,认为研究团队实现了从原子弹到氢弹的原理突破,大家吃了一顿螃蟹庆祝。在随后的三个月中,于敏带领团队进一步优化了氢弹设计方案,使模型的体积更小,威力更大,并且解决了热核武器大量的关键性理论问题,最终完成了比较完美的氢弹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方案。这段紧张的研究时期被称为我国氢弹的上海“百日会战”。

氢弹设计方案成功后,于敏恨不得马上制造氢弹,但是从理论到氢弹实物还需要无数次的实验和测试,于是于敏的工作调到了青海的氢弹研制基地。由于出发时不能告诉家人,他对妻子只说要出趟远门,随后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失踪了一年多时间。在这一年多中于敏和同事们顶着高原反应,冒着被辐射的危险亲自到试爆场指导测试、观测试验结果。1966年12月28日是我国首次氢弹原理试验的日子,为了确保万无一失的拿到测试结果,在试验前的夜里,于敏顶着零下三十多度的刺骨严寒,爬上102米的铁塔顶端检查和校正测试项目屏蔽体的位置。第二天氢弹原理试验取得了圆满成功,于敏看着蘑菇云冲天而起,仍然不确定试验是否圆满,直至听到测试员汇报“试验数据与设计数据完全相符”时,他才眼含热泪的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两弹一星元勋于敏个人事迹精选篇5

当时国内外政局动荡,为了研究不被外国知道,所有的研究以及研究工作人员都必须隐姓埋名,更不能发表研究成果。

由于常年在巨大压力和过度操劳以及两地奔波的三重摧残下,于敏的身体健康出了问题,他上台阶都需要同事搀扶,更是在第一次核试验的时候差点休克。

为了观测实验的准确数据,于敏不顾自己的身体,和同事们在小山岗上观测“火球”,当于敏甚是艰难地达到目的地后,他的脸上已全然毫无血色可言,吓坏了众人,休息了好一段时间才缓过来。

于敏的胃病也日益严重,中央考虑到于敏的身体状况,批准他的妻子—孙玉芹贴身照顾,于敏这才稍有好转。在1971年的一个深夜里,于敏突然从睡梦中挣扎着醒来,他因无法呼吸而喘着粗气,也惊醒了孙玉芹。

还没等孙玉芹开口询问情况,于敏就脸色煞白地晕了过去,还好及时送往医院,才保住了性命,但于敏并没有在医院过多停留,他拖着疲惫的身体匆匆赶往西北继续氢弹的研究。

两弹一星元勋于敏个人事迹精选篇6

于敏的同事都知道,在他面前,一个数据都不能含糊。

在一次核试验之前,他突然发现原设计中一个数据可能有问题,但这时试验装置已下了竖井。他深知知道自己将要承担的责任,还是立即报告了上级,要求暂停试验。经过一天一夜的查找,终于弄清了这个不利因素可以为另一个抵偿因素所抵消,他才露出了放心的笑容,向上级报告可以继续试验。上级领导问他:“再发现问题怎么办?”于敏认真地答道:“再发现问题,我再如实报告。”正是这种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使我国核试验成功率之高为世界所先。

两弹一星元勋于敏个人事迹精选篇7

我国氢弹的研制,在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之前就开始了。1960年底在钱三强的领导下,我国开始氢弹理论探索,在原子能研究所内设立了"轻核反应装置理论探索组",黄祖洽担任组长,组员包括蔡少辉、刘宪辉和萨本豪,后来何祚庥也加入。为了增强轻核理论组的研究力量,组长黄祖洽多次向钱三强建议,调来了理论专家于敏。1961年1月12日经钱三强约谈后,于敏加入轻核理论组并担任副组长,此时于敏年仅35岁。

当时全组只有十一二个人,而且当时我国核武器研究重心是突破原子弹的工作,国内唯一的一台万次电子管计算机95%的工作量也用于原子弹理论计算,连组长黄祖洽主要精力都在原子弹上,于敏承担了轻核理论组的主要研究和组织工作。由于电子计算机主要用于原子弹的研制,于敏和组内成员不得不主要使用计算尺进行计算,在数年的工作中解决了大量的基础理论问题。

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氢弹的工程研制迅速在1965年初提上日程,代号"1100"工程,这个代号意义是全重1吨左右、爆炸当量100万吨的氢弹。不过氢弹研究毕竟十分复杂,虽然早在1963年我国已经突破了助爆增强型原子弹的原理,但氢弹原理直到1965年7月仍然没有获得关键突破。为此不得不计划先进行助爆型原子弹的爆炸,根据试验反馈增强对热核聚变的了解。

1964年,我国首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两弹一星元勋于敏个人事迹精选篇8

在我国研制核武器的进程中,于敏从未停下脚步。由于长期艰苦坏境的工作,他的身体变得越来越虚弱,还曾三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1969年初,在首次地下核试验和大型空爆热试验时,于敏的身体极度虚弱,连走路都很困难,走平地还勉强,上台阶则要用手帮着抬腿才能慢慢地上去。同事都劝他多多休息,但他坚持要到小山冈上观测火球。由于操劳过度和心力交瘁,在工作现场,于敏几近休克。

1971年10月的一天深夜,于敏再一次因为过度劳累休克,经医生抢救方转危为安。

1973年,于敏在从青海高原返回北京的火车上开始便血,回到北京后被立即送北京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检查,在急诊室打点滴时,又一次休克。

多次的来回奔波,巨大的精神压力,于敏为国铸核盾几乎是拼上了自己性命。

“我愿以身许国!”这是王淦昌院士生前的一句话,也代表着一代核科学家们的精神信仰。

在二代核武器研制中,于敏不仅一次次突破关键技术,更敏锐地意识到,核武器发展到一定程度,美苏肯定会采取措施,限制其他国家进行核试验,中国必须加速核试验!

两弹一星元勋于敏个人事迹精选篇9

1967年在氢弹正式试爆前,于敏回到了家中。可是北京的变化太大,他找不到家了,经过一番打听,于敏才找到了家,儿子已经认不出他了,问道:“叔叔你找谁?”妻子也对他大发雷霆:“你还回来干什么,还以为你死了呢!”6月17日,满大街的人们在庆祝氢弹试爆成功,于敏没敢说出氢弹就是他参与设计的,只对妻子说他涨工资了,“买一只烤鸭庆祝吧!”然而在今天看来司空见惯的事情,可是在当年物资极其匮乏的时代,吃烤鸭也难倒了我们的大科学家,最后由于没舍得买成为奢望。回到家中的于敏再次从收音机中听到了氢弹试爆成功的消息,他回想起这些年的不易,几乎已经抑制不住眼泪,妻子叫他吃饭,他扭过头眼含泪水的问道:“咱家有酒吗?”这一刻妻子孙玉芹似乎明白了丈夫这么多年来到底是在干什么工作的,此刻她的心中对这些年所受的苦也认为值了,原谅了丈夫“不顾家的行径”。

从原子弹到氢弹研制成功,美国用了七年零三个月,前苏联用了四年零三个月,英国用了四年零七个月,法国用了四年零三个月,而综合国力远远落后于这些发达国家的中国仅用了两年零八个月,速度之快让许多国家认为这是个奇迹,而创造奇迹的于敏却无人能识。全球的氢弹仅两种构型,于敏构型就是其中之一,直到多年以后中国公开当年的资料,全世界才蓦然发现创造这一奇迹的科学家居然是中国本土培养的“土专家”。

虽然氢弹试验成功了,但是离真正成为武器、装备部队还有更多的工作要做。此后的多年中于敏致力于氢弹的小型化、提高威力和核武器生存能力、降低过早“点火”几率等难题作了优化设计,并且定型了我国第一代装备部队的核武器。期间于敏多次到试验场指导,以至于核辐射影响到他的健康。1969年,在首次地下核试验和大型空爆热试验时,于敏身体虚弱的需要人搀扶才能走路,一次就昏迷在试验场。1971年10月的一天深夜,于敏胸闷的喘不过气来,他喊醒了妻子,妻子正要扶他起来,于敏突然休克过去,送到医院抢救后才醒了过来。1973年在从青海返回北京的列车上,于敏突然便血,回到北京后被立即被送进医院检查,在急诊室的病床上于敏又一次休克了。

进入八十年代后,由于身体原因,于敏逐渐退居二线,专注于核武器的理论研究。期间于敏在平均场独立粒子方面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八十年代后期,于敏在研究中意识到轻核聚变中的“惯性约束聚变”对于在国防建设和核能的和平利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于是在1986年初和邓稼先向中央提出了加速研究核试验的建议。1988年,于敏又与王淦昌、王大珩院士向中央提出了加速发展惯性约束聚变研究的建议,并将它列入中国高技术发展计划。此项研究使中国的核能研究进入新的阶段,为我国进入核技术先进国家奠定了基础。

此后于敏由于身体的原因退出了核研究领域,卸任了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长的职务,以“顾问”的身份继续为中国的核物理事业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这年于敏核武器研究专家的身份才得以在小范围内公开,从1960年进入“轻核理论组”,到1988年卸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长,于敏隐姓埋名了28年,尽管妻子已经隐约猜到了他在研究核武器,担还是没想到他担任了这么重要的职务,并且是研究氢弹的最大功臣。

两弹一星元勋于敏个人事迹精选篇10

在于敏为国际奉献的背后,有着一个为于敏默默奉献的人,她就是孙玉芹,于敏对于孙玉芹是充满了愧疚和遗憾的,以至于用“报答平生未展眉”来形容孙玉芹,也可见于敏对于孙玉芹的喜爱。

在于敏的回忆中,妻子孙玉芹是非常喜欢旅游的,但是为了照顾身体虚弱的于敏,她必须时时刻刻陪伴在于敏身边,把自己所有的爱和包容都毫无保留的给了于敏,就算自己喜欢远行的梦想没有实现也没有关系。

后来于敏更是在采访中多次念到对亡妻的思念,自己常年在外奔波,家中大小事务都由孙玉芹一个人打理,很少陪伴妻子,以至于孙玉芹因心脏病去世,也成为了于敏心中永运拔不出来的一根刺。

在电视剧《功勋》里于敏对妻子所说的那样“这家你才是功勋”,是孙玉芹用“小爱”成就了于敏对祖国的“大爱”,也牺牲了他们的“小家”才有了现在的“大家”。

两弹一星元勋于敏个人事迹精选篇11

在于敏潜心钻究的20多年间,他带领着科研团队取得了多项重要研究成果:实现了氢弹原理的突破——核武器研究史上著名的“百日会战”;我国第一颗氢弹试验圆满成功;在核武器的武器化研究、发展中作出了重大贡献;我国惯性约束聚变和X光激光领域理论研究的开拓者;在1996年全面禁核试条约签署之前,为我国争取了宝贵的10年热核试验时间。

1985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称号;1987年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85年、1987年、1989年,三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第一作者);1999年,被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2014年,被国务院授予“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荣获“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等称号。

两弹一星元勋于敏个人事迹精选篇12

1965年10月于敏在做学术报告的过程中,理顺思路认定提高热核聚变材料的密度是氢弹研制的关键--提高密度靠炸药是远远不够的,只能靠原子能。这也是英国科学家Klaus Fuchs在1948年提出、美国人在1951年重新发现的氢弹核心要素。

于敏经过几天的分析和思考,想出了减少原子弹爆炸能量损失,提高压缩能量利用率的精巧设计结构,并进一步提出了两个模型。11月初,于敏等人经过计算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正确性。

于敏等人提出的氢弹原理基本思路,是以原子弹来维持热核材料的自持聚变。为此氢弹包含初级和次级两个部分,原子弹引爆。

部分称为初级、扳机或引爆级,而热核材料发生聚变的部分称为次级、被扳机或氢弹主体。

于敏以他超乎寻常的物理直觉,能在复杂纷乱的现象和数据中理出头绪找到关键,在氢弹研制许多关键性问题上,于敏都做出了最主要的贡献,是我国当之无愧的"氢弹之父"。

两弹一星元勋于敏个人事迹精选篇13

1986年,301医院的一间普通病房内,总是能看到于敏去探望病人的身影。他的老朋友邓稼先已进入直肠癌晚期,除了探病,于敏同邓稼先谈论更多的,还是中国的核试验发展。

于敏问邓稼先:“我们是不是到头了?”

邓稼先也很忧虑,但两人都意识到中国核试验决不能“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当时邓稼先已经进入生命倒计时,全身出血不止的他坚定地对于敏说,我们现在就上书中央!

在邓稼先生命最后的期限里,他们和同事们反复商讨,并由邓稼先和于敏联合署名写成了一份关于我国核武器发展的极为重要的建议书,建议在世界全面禁止核试验前,加快中国的核试验步伐。

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逝世之后,于敏和他的同事们十年如一日将两人合作的最后一份规划一步步变成现实。

1996年7月29日,在邓稼先逝世10周年这一天,中国郑重向全世界宣布:从1996年7月30日起中国暂停核试验。1996年9月10日,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票通过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正是因为邓稼先、于敏的战略眼光,为我国争取了十年宝贵的核试验时间,大幅度提高了我国核武器研制水平,为我国国家安全作出重大贡献。

两弹一星元勋于敏个人事迹精选篇14

于敏,男,汉族,中共党员,1926年8月生,2019年1月去世,天津宁河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级科学顾问、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

他是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长期领导并参加核武器的理论研究和设计,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为氢弹突破作出卓越贡献。荣获 “两弹一星” 功勋奖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和 “全国劳动模范” “改革先锋” 等称号。

两弹一星元勋于敏个人事迹精选篇15

1999年9月18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前夕,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对当年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予以表彰,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于敏、邓稼先、程开甲、王淦昌等功勋科学家隐藏30年的身份才真正解密!

15年后,89岁的于敏荣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年逾九旬时,他仍是科研单位的重要“顾问”,以平生所学还继续在为祖国的核物理事业,发光发热!

于敏虽然爱诗,但甚少写诗。在73岁那年,他却以一首《抒怀》为题的七言律诗总结了自己沉默而又轰烈的一生:

忆昔峥嵘岁月稠,

朋辈同心方案求,

亲历新旧两时代,

愿将一生献宏谋;

身为一叶无轻重,

众志成城镇贼酋,

喜看中华振兴日,

百家争鸣竞风流。

回顾自己一个甲子的科研历程,于敏说:“一切都是为了国家需要!”

208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