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利民同志个人先进事迹

| 思恩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要用到事迹的情况还是蛮多的,既然这样,那么徐利民同志个人先进事迹有哪些?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徐利民同志个人先进事迹,供大家参考!

徐利民同志个人先进事迹

徐利民同志个人先进事迹精选篇1

“我们要为国家、为民族弘扬上山文化。”这是徐利民常说的一句话。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蒋乐平感叹,“我遇到过的基层领导干部里,像徐利民这样对文物考古工作如此重视和倾情的人,屈指可数。”

_年5月,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等全国13家单位的专家紧密合作,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发表论文,揭秘“10万年水稻演化史”,进一步确认中国是世界水稻起源地。

“他对我们的支持非常大。”提到徐利民的名字,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吕厚远的声音有点哽咽,2021年10月,他请徐利民协调采集一批用于科研的水稻样本,徐利民很快就组织人手办妥了。“现在想起来,当时他身体已不太好,但是仍在为上山文化的研究工作尽心尽力。”吕厚远说。

浦江县上山遗址管理中心副主任张国萍至今仍记得,徐利民打给她的最后一通电话。他在病床上仍在布置着宣传上山文化的工作,嗓音低沉沙哑。

徐利民同志个人先进事迹精选篇2

徐利民的微信头像是上山的照片,朋友圈里刷屏的是上山的宣传。在徐利民办公室里,一摞摞有关上山文化的书籍堆得像小山。

这本由他主持编纂的《上山文集》,他都字斟句酌,反复修改,经常忙到深夜。

从收集资料到这个书的出版,大概花了一年左右的时间,徐部长花了大量的心血在这个上面,从每个标题的提炼,再到句子逐字逐句修改,来来回回差不多修改了二三十遍,徐部长是一个非常仔细、非常认真的一个人。

在很多同事的印象里,徐利民不善交际,但他却靠着一次又一次真诚地登门,联系上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通过详实的介绍和亲切的交谈,使得上山考古的重大成果得到了袁老的肯定。

徐利民同志个人先进事迹精选篇3

2006年,虞宅乡部分村饱受缺水、缺电的困扰,时常去乡里上访。徐利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决心建设一座水库解决群众用水用电难题。他带着同事天天往深山老林里钻,头戴斗笠、手拿柴刀,饿了啃饼干,渴了喝泉水,两年时间跑了100来趟。经过不懈努力,深清源水库建成并投入使用,解决了虞宅乡14个自然村1万多人口的饮水用电问题。

中央宣传部评价道:徐利民同志扎根基层工作30余年,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理想信念,胸怀“国之大者”,献身党的事业,用一生奉献践行对党忠诚的无悔誓言。他牢记殷殷嘱托,坚定不移践行“八八战略”,用为民造福彰显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他坚持守正创新,练就过硬本领,全身心投入上山文化研究宣传,用实干笃行担当宣传干部新的文化使命。

徐利民同志个人先进事迹精选篇4

在徐利民的一生中,上山文化,是最为耀眼的印记。“对上山文化,徐部长始终带着虔诚和敬畏之心,有一种精益求精的精神。”浦江县上山遗址管理中心副主任张国萍回忆道,“即使在生命的最后岁月里,徐部长还在为上山文化奔走呼喊。”

徐利民对工作和群众的热忱,哥哥徐树明同样看在眼里,“入院以来,他一直惦记着工作,哪怕是躺在病床上,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说的最多的,还是工作上的事。”

徐利民同志个人先进事迹精选篇5

在徐利民的努力下,上山文化越来越“出圈”,但他却因突发疾病送院救治。9月20日,只有52岁他英年早逝。

在整理遗物的过程中,家人发现,徐利民手机上的最后一个电话,打给了当地的一位居民。去年作为县委领导主抓文明城市创建时,认识了这位捐献女儿遗体的居民,在前往家中慰问时,他留下了自己的电话,再三叮嘱有困难就找他。

在日常的基层调研中,徐利民记下了很多普通百姓的电话。虞宅乡西山村70岁的老支书邱源枢清楚地记得,去年徐利民来村里参加活动,得知自己两个儿子都是残疾人,他立即跑了出去。

徐利民同志个人先进事迹精选篇6

徐利民,男,汉族,中共党员,1970年6月生,浙江浦江人,生前系浦江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徐利民同志扎根基层工作30余年,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理想信念,胸怀“国之大者”,献身党的事业,用一生奉献践行对党忠诚的无悔誓言。

他牢记坚定不移践行“八八战略”,用为民造福彰显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他坚持守正创新,练就过硬本领,全身心投入上山文化研究宣传,用实干笃行担当宣传干部新的文化使命。2022年9月,徐利民同志因积劳成疾,突发重病不幸去世,终年52岁。

徐利民同志个人先进事迹精选篇7

徐利民,许多读者曾通过《一位宣传战士的上山情怀》一文对他有了更多了解。他的事迹深入人心,令人动容与敬重。

在徐利民的故事里,一万年的上山文化,是最澎湃的音符;落入人民中间生根开花的一粒种子,是最温暖的比喻;戴一顶草帽,仍被晒得黝黑,是最真实的形象;为人民谋幸福,为发展鼓与呼,是最诚挚的初心。

斯人已逝,精神长存。今天,我们再忆徐利民,是为了进一步地了解他、认识他、缅怀他,更是为了以“时代楷模”为榜样,从中汲取奋进的力量、走好前行的道路。

224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