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九章的个人主要事迹

| 思恩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事迹,肯定对各类事迹都很熟悉吧,既然这样,那么赵九章的个人主要事迹有哪些?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赵九章的个人主要事迹,供大家参考!

赵九章的个人主要事迹

赵九章的个人主要事迹(篇1)

赵九章(1907.10.15—1968.10.26),气象学家、空间物理学家。籍贯浙江湖州。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8年10月获德国柏林大学博士学位。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曾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应用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卫星设计院院长,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对大气科学、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科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是倡导和开拓我国地球科学数学物理化和新技术化的先驱。在气团分析、信风带热力学、大气长波斜压不稳定、大气准定常活动中心、有关带电粒子和外层空间磁场的物理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是奠基性的。先后创立了不少地球科学研究机构,并开辟了许多新研究领域,如气球探空、臭氧观测、海浪观测、云雾物理观测、探空火箭和人造地球卫星等,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科学家,对我国地球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9年被国家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赵九章的个人主要事迹(篇2)

赵九章,1907年生,祖籍浙江吴兴(今湖州),杰出的气象学、地球物理和空间物理学家。1933年从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后,他赴德国柏林大学学习,回国后在西南联大任教。

1944年,他开始主持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的工作,承担起继竺可桢之后为中国现代气象科学奠基的重任。新中国成立后,他组建起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1955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57年10月4日,苏联成功发射了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也是从那一年起,赵九章等人积极倡议发展中国自己的人造卫星。1958年,他作为中国科学院人造地球卫星研制组主要负责人,提出“中国发展人造卫星要走自力更生的道路,要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的重要建议。1966年,他出任原中国科学院卫星设计院院长,推动中国第一颗卫星研制。

1968年10月,赵九章去世。在此之前,“东方红一号”的原型星研制已全部完成,为我国人造卫星按时发射和一次成功升空奠定了基础。

198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首次颁发,“‘东方红一号’及卫星事业的开创奠基工作”第一获奖人授予赵九章。

赵九章的个人主要事迹(篇3)

赵九章(1907年10月15日—1968年10月26日),男,籍贯浙江吴兴(今浙江湖州),出生于河南开封,中国动力气象学的创始人,中国人造卫星事业的倡导者和奠基人之一、中国现代地球物理科学的开拓者。

1933年赵九章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8年获得德国柏林大学博士学位;1951年加入九三学社;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65年主持人造卫星的科学、工程技术方面的工作;1966年1月中国科学院成立卫星设计院,赵九章被任命为院长。1968年10月26日,因不堪红卫兵的迫害,自杀身亡。1985年追授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赵九章的个人主要事迹(篇4)

1921年秋,由于家道中落,勤奋好学的赵九章被迫辍学,父母把他送到一家小店当店员。

赵九章没有就此放弃学业,反而更加发奋努力。他干完一天的活后,悄悄点上煤油灯,一直读书到深夜。半夜读书的事被老板娘发现后,把他好一顿训斥,还罚他1个月不准吃晚饭。

不吃饭可以,但不能不读书,赵九章把书上的公式剪下,放在衣袋里,一有时间就看上两眼,就这样,赵九章只用了半年多,就自学完了中学物理教材。

赵九章的个人主要事迹(篇5)

他是“两弹一星”元勋,我国著名的气象学家、大气物理学家、空间物理学家,也是我国气象动力学、地球物理学、空间物理学的奠基人,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的首任所长——赵九章先生。

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8年(中华民国二十七年)10月获德国柏林大学博士学位,1951年加入九三学社,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世纪50年代初,赵九章支持、鼓励刚从国外回来的顾震潮应用手算图解法解微分方程,从而使中国的数值预报发育成长起来,并培养一批科技力量。50年代中期,他支持应用空气动力学的风洞和先进的测试仪器研究大气湍流。在赵九章极力推动下,中国仅有的两个臭氧观测台建立了,这为研究大气中的臭氧成分打下了基础。

赵九章的个人主要事迹(篇6)

1938年,赵九章毕业回国,最开始在西南联大任教,并开始研究气象。建国后,他担任地球物理所所长,期间主持创建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物理系。1958年,赵九章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即中国发展人造卫星要走自力更生的道路。从此,中国研发人造卫星的规划和设想被提上议程。

进入60年代,负责实施人造卫星发展计划的651设计院成立,赵九章主持科学、工程技术方面的工作。期间,他对对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等总体方案的确定和关键技术的研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后来他担任651设计院院长。

再到后来,大家也知道中国发生了什么事,整整持续了十年之久,很多人的命运从此改变,其中就包括赵九章。1968年刚过完年,赵九章的家中突然闯入几个士兵,他被押往北京郊区进行劳动改造,此时赵九章才60岁。

到1968年10月底,年迈的赵九章再也撑不住了,他毫无选择,最后走了自杀这条路,一位“科学巨人”就此陨灭。在此,向那些作出非凡贡献的科学家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赵九章的个人主要事迹(篇7)

1959年,赵九章在钱骥的协助下,着手落实火箭探空的实施计划。组织了箭头总体、遥测、雷达跟踪、天线、电源和环境模拟设备等探空技术的研制队伍;同时开展了中层大气、微流星、磁场、电离层、太阳辐射以及宇宙线等的空间探测器的研制。经过一年多努力,研制成功探空火箭箭头。1960年9月13日,由上海机电设计院杨南生、王希季领导下研制成功的T-7型火箭发射升空。随后进行了多次探测实验,探测项目不断增加,探空高度不断增高,探空技术逐步成熟。

在火箭探空成功后,赵九章、钱骥等及时组织队伍开展人造卫星的预研工作,密切注意苏、美人造卫星发展动态,结合我国实情,提出应着重发展各类应用卫星。自1959年到1961年底,中国科学院581组先后组成和完善了火箭、卫星探测总体室等6个研究室。在火箭探空、卫星总体、卫星空间环境试验技术等方面的预研究取得了进展,并开始酝酿第一颗卫星的技术方案。中国科学院领导高度赞扬了这一白手起家的工作,认为这是为我国卫星上天做了实实在在的准备。

225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