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义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事迹

| 徐球

王振义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事迹是什么什么样的呢?王振义院士的研究贡献有哪些?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年王振义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事迹(通用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王振义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事迹

王振义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事迹【篇1】

蜿蜒万里的扬子江,浩荡冲向大洋,吞吐出襟江带海、勾连全球的上海。一百多年来,这座城市给了很多人蔚然成家的机缘。比如王振义。他的童年,在那些恢宏错落的记忆碎浪里,沉沉浮浮,让他的眼神瞬间明亮——“小时候,在鸭蛋形的餐桌旁,我爸爸每周都要考校8个孩子的功课,好的表扬,不好就要惩诫——我是唯一没有被罚过的!”王家5个儿子,凑成“仁义礼智信”。100岁的次子振义,像少年时一样聪明且谦和的细眉细眼里,泛起了“难般”的得色。

他的家族,是上海近现代发展的缩影。爷爷王西星从事外贸,有“巨商”之名,曾在上世纪初,组织行商抵制美货,其振臂一呼登上了《申报》,“各具天良,莫徒贻外人之窃笑”;更与知交沈敦和,联手抵御时疫,捐建了红十字会。父亲王文龙供职保险公司,笃信教育救国,子女个个出色。王振义是一代名医,其余兄弟姐妹亦在电力、交通、金融等领域头角峥嵘,而今也在上海的五弟王振信,曾是上海隧道建设公司副总工程师,上海隧道工程设计院院长,对上海地铁有开创之功……

他自己,从萨坡赛小学(今卢湾一中心小学)的淘气包、震旦大学附中(向明中学前身)的跳级生到震旦医学院(上海交大医学院前身)的年级第一名,毕业时领誓“希波克拉底誓言”,从广慈医院(今瑞金医院)管40多张床的住院医师,到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校长;从上海卢湾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到全国人大代表;从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到2024年“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法语几乎也是母语的他,活动半径基本都在卢家湾——上海市中心最优雅的区域之一。

王振义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事迹【篇2】

“我只不过看了一个病而已,怎么好意思做功勋呢?”王振义问。“那我们帮您算个帐,从您攻克的这个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人群发病率来算,三十多年下来,全世界至少有数十万的病人因为您完全康复,回归社会,这难道不是功勋吗?”王振义的学生笑着说。

王振义,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他创立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上海方案”,攻克了最凶险的一种白血病,并且放弃申请专利,只为让更多的病人“吃得起药”,被誉为“中国药神”;他潜心研究血栓和止血,建设了血友病中国诊疗体系,将中国相关血液学研究提升到国际先进水平;他二十年每周“开卷考试”,深入思考和诊治疑难病例,言传身教,培养出一片血液学“人才森林”,还造就了“一门四院士”的传奇……

王振义1924年出生于上海的一个小康家庭,兄弟姐妹八人,父亲非常重视教育,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成才,长大后为当时积贫积弱的中国做出贡献。所以王振义兄弟姐妹都被送到了当时法租界的名校,他在读萨坡赛小学(现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的时候,祖母因为伤寒去世,使得小王振义萌生了学医后治病救人的念头。1942年他以优异的成绩从震旦大学附属中学(现向明中学)毕业,免试直升入震旦大学医学院,并在1948年以总成绩第一的名次毕业,留在了广慈医院(现瑞金医院)内科工作。

王振义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事迹【篇3】

王振义团队研究认为中药的砒霜是一个混合物,它的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砷,但同时还有其他杂质。后来我们就发现,砒霜里面的三氧化二砷是治疗起作用的主要成分。

中医里有“以毒攻毒”这样的理论。肿瘤是一个“毒”,我们又用“毒”的东西来治疗,所以时间久了,就被认为是“以毒攻毒”的一个典型范例。但是有一个事情要搞清楚,并不是说砒霜或者砷剂对所有的肿瘤都有效。到目前为止,在所有的癌种中,它只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是有效的。我们还没有突破到可以有效治疗其他的肿瘤。因此,我认为不能因为这一个病种,我们就将肿瘤治疗和中医“以毒攻毒”的说法联系起来。这是一种误解。

“以毒攻毒”是中医的一个重要理论,但在没有充分依据的情况下贸然在其他肿瘤的治疗中“以毒攻毒”,也是危险的,所以要分清其中的区别,尊重客观、尊重事实、理性对待。

一个中药,说它有效,那么它的有效成分到底是什么?一定要搞清楚的。现在往往在这个问题上不少人不理解,认为中药就是中药,不应该把它研究分析得那么细。果真是这样吗?很多人知道屠呦呦研究员关于青蒿素的研究。青蒿素就是有效成分,而不是整株草做药。青蒿素的研究过程又是怎样的呢?我查了一下资料。原来,以前在我国一些疟疾多发地区,当地的老百姓染病后会用中药青蒿来治。怎么治呢?他们把青蒿的汁液绞出来喝,发现效果不错。

王振义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事迹【篇4】

他还抱着开放、包容、互学互鉴的心态,关注、重视中医药在白血病诊疗中的独特作用,和学生陈竺、陈赛娟等与哈尔滨医科大学张亭栋团队合作,引入中药砒霜(三氧化二砷),通过对全反式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两药联合治疗方法的使用,使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5年生存率从10%提高到95%以上,成为第一个可被治愈的白血病,并在分子生物学层面将这个方案研究得明明白白。该成果被国际医学界誉为“上海方案”,并被国际权威指南指定作为一线经典治疗方案,使中国占领血液肿瘤治疗制高点。

在王振义看好“一个病”的背后,是他在血液学领域一次次攻坚克难留下的一串串难以磨灭的中国医者足迹。与此同时,在事业的巨大成功和随之而来的国际声誉之下,王振义学者的谦和、清醒和医者的质朴、诚挚也更加凸显。

面对外界对他个人的盛赞,他不断强调,“上海方案”是团队合作的成果,参与其中的很多团队和名字都被他一一细数、强调。面对研发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特效药”可能带来的丰厚利润,他放弃申报专利,无偿将药物和方案向全世界推广,只为让所有患者都能尽快获得治疗。

“我相信做人最本质的东西是:胸膺填壮志,荣华视流水。”王振义这样解释自己对于名利的淡泊。那么,他在意什么呢?答案他常常挂在嘴边:“我最大的心愿就是看到病人康复,看到事业在传承。”

王振义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事迹【篇5】

王振义院士曾有一段特殊的行医经历。

1953年4月,时任内科住院总医生的王振义主动请缨,两次报名后终于获批加入上海市第五批抗美援朝志愿医疗队,在东北军区内科巡回医疗组任主治医师,前往黑龙江勃利县后方医院救治伤员。他帮助整个部队及时治愈了大批肺吸虫病战士,被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司令部记二等功。

上世纪70年代末,王振义在艰苦的环境下,投入到攻克疑难杂症的研究中,他带领团队历经8年的探索,终于找到全反式维甲酸用于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创新性地提出“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的协同治疗方案”,并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找出疾病发病机理和药物作用的机制,使得这种最为凶险的白血病从以往仅10%的5年生存率,提高到94%的高生存率。

随后,法国、日本、美国科学家相继重复出类似的高缓解率,从此诞生了白血病治疗的“上海方案”。1994年,王振义因此获得国际肿瘤学界最高奖——凯特林奖。凯特林奖此前从未颁给亚洲人,评委会称他为“人类癌症治疗史上应用诱导分化疗法获得成功的第一人”。

2010年,王振义院士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

254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