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义“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人物事迹

| 徐球

王振义“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人物事迹是什么样的呢?王振义有什么贡献?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王振义“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人物事迹通用(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王振义“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人物事迹

王振义“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人物事迹篇1

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五周年之际授予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决定,授予15人国家勋章、国家荣誉称号。其中,王振义院士被授予“共和国勋章”。王振义,男,汉族,无党派人士,1924年11月生,江苏兴化人,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校长、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原所长,瑞金医院终身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

他是著名医学家和医学教育家,成功实现将恶性细胞改造为良性细胞的白血病临床治疗新策略,奠定了诱导分化理论的临床基础,确立了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上海方案”,为医学实践和理论创新作出了重大贡献。他放弃申请药物专利,无私公开治疗方案,使更多患者受益。他多年来奋战在医学教育一线,培育了大批优秀医学人才,曾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王振义“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人物事迹篇2

王振义,1924 年11月30日生,江苏兴化人。我国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著名内科血液学专家,中国血栓与止血专业的开创者之一,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名誉所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及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他关注、重视中医药在白血病诊疗中的独特作用,和学生陈竺、陈赛娟等与哈尔滨医科大学张亭栋团队合作,引入中药砒霜(三氧化二砷),通过对全反式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两药联合治疗方法的使用,使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这个曾经最为凶险的白血病,成为首个可被治愈的白血病。该成果被誉为“上海方案”,并被指定作为一线经典治疗方案,使中国占领血液肿瘤治疗制高点,为世界肿瘤治疗贡献了中国方案。

通过科学研究,把循证的东西拿出来,这是中西医科研交流、互通、对话的重要途径。

我再举一个例子。有一种中药叫麻黄,主要含有麻黄碱等成分。我查资料发现,《中国药典》中收录有麻黄,《本草纲目》中说麻黄有“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效。那么是谁最早发现了麻黄碱的作用呢?他就是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的创始人、著名药理学家陈克恢教授。陈克恢出生在上海,年轻的时候赴美留学,立志用科学方法研究中药。20世纪20年代在北京协和医学院工作期间,他开始着手研究中药麻黄。他与同事合作,发现麻黄碱有拟交感神经作用。后来,他还从麻黄之中提取到了麻黄素和右旋伪麻黄碱等成分,并通过对麻黄碱的药理作用研究、临床观察,证明可以治疗过敏性疾病、干草热和支气管哮喘,还可用于脊椎麻醉,以防血压下降。可惜陈克恢教授已经去世了,否则他也是诺贝尔奖的有力竞争者。

王振义“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人物事迹篇3

电影中的药品“甲磺酸伊马替尼片”用于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和恶性胃肠道间质肿瘤,其作用原理是通过融合基因使BCR-ABL蛋白得不到磷酸化,从而抑制细胞的增殖态势‌。这一情节反映了电影对白血病治疗药物及其对患者生活影响的关注。

在中国,有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攻克了最凶险的一种白血病,被患者誉为“药神”。他叫王振义,他创立了被国际权威指南指定作为一线经典治疗方案的“上海方案”;他手握具有巨大商业价值的药方却放弃申请专利,只为让更多病人吃得起药;他是中国血栓与止血专业的开创者之一,建设了血友病中国诊疗体系,将中国相关血液学研究提升到国际先进水平。

9 月 13 日,________签署主席令,根据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 13 日上午表决通过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五周年之际授予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决定,授予 15 人国家勋章、国家荣誉称号。

其中,王振义院士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王振义“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人物事迹篇4

王振义家中兄弟姐妹八人,他的父亲希望每个孩子都可以成长为国家栋梁之材,所以从小就给他们立下长大后要为祖国作贡献的人生目标。

在王振义读小学的时候,他的祖母患了伤寒,病情比较严重,可惜当时的医疗水平有限,王振义的祖母最终没能得到有效救治,在病痛中去世,那年王振义7岁。

经过祖母的事情,王振义萌生了长大后学医的想法,对此他父亲非常支持,希望王振义以后可以实现这个理想。

王振义立下学医的目标后,他就像变了一个人,学习非常勤奋刻苦,书上所有不懂的问题他都刨根问底,“为什么”成了他的口头禅。

1942年,王振义以优异的成绩从震旦大学附属中学(现向明中学)毕业,免试直升震旦大学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前身)。

1948年,王振义以总成绩第一的名次毕业,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因成绩优秀,王振义被留在了广慈医院(现瑞金医院)内科工作,担任住院医师,从那时起,他便与血液疾病打上了交道。

王振义“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人物事迹篇5

王振义毕业后不久就迎来了上海的解放,当看到解放军进入上海城,通宵冒雨睡在马路上而没有打扰市民的时候,他感叹到,这真是一支礼仪之师!他从此燃起了爱国奋斗的热情。1950年他参加为军服务医疗队,因为出色的完成防治血吸虫病任务而荣立三等功。1953年第二次报名参加抗美援朝志愿医疗队,因为在后方医院诊断出大量志愿军战士的咯血是因为肺吸虫病,被授予二等功。而此前,当1952年院系大调整时,广慈医院分进来很多来自圣约翰大学和同德医学院毕业的医生,广慈大内科开始了亚专业分科。

“我当时是住院总,所以选科时就让其他人先选,大家好像不太喜欢血液科,大概是觉得血液病人不多,”王振义说,“当时我想血液病应该不难吧,只要一台显微镜就能解决诊断问题,所以觉得自己很能胜任,真没想到血液病这么复杂,这么难治。”

抗美援朝的经历给了王振义莫大的鼓舞,回到瑞金医院,他立刻开始向血液病冲刺。有一次,口腔科医生来找王振义会诊,原来他发现有的病人拔牙后流血不止,用一般的止血疗法怎么都没有效果,而且查血液指标都是正常的。王振义反复追问病人病史也没有问出所以然,他就一头扎进文献中,终于查到英国已经有报道,这种被诊断为轻型血友病A的病人血浆中凝血因子Ⅷ的水平只有正常人的5%-25%,平时虽然并不出血,但小手术后却往往出血不止,而且一般的实验室检验无法发现,需要用特殊的凝血活酶生成试验。

256232